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423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伪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的真伪以及药品的产品质量严重关系到每个使用者的利益,因此消费者有需要的对药品进行防伪溯源查询。目前,多采用药品电子监管码进行药品的溯源查询,但是药品电子监管码信息量小、消费者不易识别,难以记录药品从原材料至最终产品过程中的各个质量控制节点所记录的相关信息,不利于提高消费者对药品的认可度,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定位问题发生的节点,不利于企业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工作流引擎为基础,以二维码和nfc电子标签为载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可变二维码生成,通过二维码生成模块在药品的最小包装上添加唯一可识别的可变二维码,每个最小包装采用随机编码,生产企业出库激活,流通企业实时上传,用户随时查询,其中二维码生成模块包括通过计算机控制的二维码喷码器,以及与二维码关联的加密模块;

s2、通过工作流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自动采集药品以及生产原料在生产流程中各个质量控制节点的生产数据,将数据信息由上游质量控制节点传递至下游质量控制节点,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对应的药品最小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关联,之后再将数据整合后通过网络上传至云数据库中存储;

s3、用户端通过标签识别设备对标签进行扫面,通过网络调取云数据库中存储的生产信息,进行防伪溯源查询。

优选的,步骤s1中加密模块采用数字认证及硬件usbkey加密技术对二维码进行加密处理。

优选的,步骤s2中工作流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包括:标签自动识别模块,用于扫描并识别采集药品的转运平台上的标签信息,并将信息自动上传至数据采集控制模块;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接收标签信息并对其对应二维码进行联锁,将数据信息自动添加至此标签相关联的子目录中,整合后的数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信息上传至云数据库模块中存储。

优选的,转运平台上的标签可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形态以及成品形态,选择使用二维码标签或nfc标签,或同时使用两种标签,其中,nfc芯片全通过球唯一id编码认证外,还通过对标签数据读取的认证保护机制以及签名认证机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该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工作流引擎为基础,以二维码和nfc电子标签为载体,可以将整个产业链的各个节点的相关信息录入在药品对应的可变二维码上,实现全程可溯源,有利于在发生最终产成品存在质量问题时,而定位问题发生的节点和企业。

2.可变二维码以及nfc标签均通过加密以及认证处理,保证了标签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串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中二维码生成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的总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通过工作流引擎为基础,以二维码和nfc电子标签为载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可变二维码生成,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机生成可变二维码,并通过喷码机喷在便签纸以及药品的最小包装上,便签纸上的二维码用于原料加工过程中使用贴在对应的物料容器上,在原料加工的流通过程中进行标识,药品的最小包装上的二维码用于防伪溯源查询,在二维码生成二维码的过程中,采用数字认证及硬件usbkey加密技术对二维码进行加密处理,usbkey内存储用户的私钥以及数字证书,利用usbkey内置的公钥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可以确保生成的可变二维码为用户授权且有效。

s2、在产品的各个加工工序节点中,通过nfc读头和qrcode扫描枪,可以对产品在各个质量控制节点中的标签进行读取,并通过当前工序下的操作设备将相关信息补充至当前标签目录下,如质量控制节点1下的称重、原料产地信息,质量控制节点2下的仓储信息、加工厂家信息,其他质量控制节点根据实际生产流程而确定,以及最终质量控制节点下的出厂信息、售价信息等,在上游控制节点输入相关信息后,下游控制节点接收时,需要进行确认,并将当前信息补录,则可将整个供应链串起来,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全程追溯,有利于在发生最终产成品存在质量问题时,而定位问题发生的节点和企业;

s3、当药品使用者需要对药品的真伪进行查询时,通过使用者手中的识别设备如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扫码功能,如qq、微信等软件下的扫一扫功能,对药品包装上的可变二维码进行扫描,通过互联网,可以从云数据库中调取出当前药品上可变二维码子目录下的信息,如原料的成分、产地、采购时间、提供厂商、售价等详细信息,以及药品包装完成后的位置流动情况等,进行产品溯源查询,为药品的真伪辨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当药品使用者需要对药品的真伪进行查询时,通过使用者手中的识别设备如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扫码功能,如qq、微信等软件下的扫一扫功能,对药品包装上的可变二维码进行扫描,通过互联网,可以从云数据库中调取出当前药品上可变二维码子目录下的信息,如原料的成分、产地、采购时间、提供厂商、售价等详细信息,以及药品包装完成后的位置流动情况等,进行产品溯源查询,为药品的真伪辨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工作流引擎为基础,以二维码和NFC电子标签为载体,可变二维码以及NFC标签均通过加密以及认证处理,保证了标签上信息的安全性,确保可变二维码做到全球唯一,从而为消费者查询产品真伪提供更有效的手段,通过转运平台上的标签可以有效防止串货的情况,通过可变二维码和NFC电子标签可以将整个产业链的各个节点的相关信息录入在药品对应的可变二维码上,实现全程可溯源,有利于在发生最终产成品存在质量问题时,而定位问题发生的节点和企业。

技术研发人员:赵同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安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