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6423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代码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代码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web开发过程通常涉及到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其中,后端代码通常是指用于获得网页数据的代码,前端代码通常是指用于规定数据该以何种样式展示给用户的代码。在相关技术中,在代码编写时,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通常耦合在一起,在代码部署时,需要下载耦合在一起的前端及后端代码并同时部署到相应的服务器上,上述代码开发以及部署过程效率较低。为提高代码开发效率,需要提出一种前端、后端代码部署过程相分离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

后端服务器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后端服务器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

前端服务器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前端服务器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网页获取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向后端服务器发送网页请求,其中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后端代码;

所述后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网页请求,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上部署的后端代码获得网页数据;

所述后端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所述后端服务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和所述网页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从cdn节点获取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对应的前端代码;

所述用户设备利用获取到的前端代码对所述网页数据进行展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网页获取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向后端服务器发送网页请求,其中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后端代码;

所述后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网页请求,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上部署的后端代码获得网页数据;

所述后端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所述后端服务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和所述网页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从前端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对应的前端代码,其中所述前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前端代码;

所述用户设备利用获取到的前端代码对所述网页数据进行展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将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解耦,在代码部署时,可以分离地部署后端代码或部署前端代码到相应的网络位置,提高了代码部署效率和代码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络环境;

图2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网络环境;

图6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时序图;

图7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页获取方法的时序图;

图8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代码部署装置的模块图;

图9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代码部署装置的模块图;

图10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代码部署装置的模块图;

图11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络环境,在该网络环境中,包括:代码仓库、用于部署后端代码的第一网络设备、用于部署前端代码的第二网络设备、用于请求网页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以及用于管理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之间的版本对应关系的drm(dynamicresourcemanagement,动态资源管理)。其中,drm可以视为一片存储区域(如缓存)。以web开发为例,后端代码通常是指用于获得web网页数据的代码,前端代码通常是指用于规定web网页数据该以何种样式展示给用户的代码。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可以解耦并分别独立开发,代码开发完成后可被存放到代码仓库中,该代码仓库用以管理不同版本的前端代码以及后端代码。此后,在代码部署阶段,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代码仓库中获取所需要部署的后端代码并部署到第一网络设备上,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从代码仓库中获取所需要部署的前端代码并部署到第二网络设备上。在网页请求阶段,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与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分别进行交互,用户设备首先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网页请求(即通过url访问第一网络设备)。随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网页请求,利用后端代码获得所需要的网页数据,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drm中记录的前端、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关系,确定所需要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并将网页数据和前端代码版本一起返回给用户设备。最终,用户设备可从第二网络设备上获取所需要版本的前端代码,并利用获得的前端代码对第一网络设备返回的网页数据进行特定样式的展示。需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表达了网络环境中所包含的设备,在实际情况中,该网络环境可能还需要包含其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两台设备,也可以是同一台设备中的不同的处理模块,对此本文不作限制。待部署的前端和后端代码也可不存放于上述代码仓库中,例如,在开发者编写完代码后直接上传到相应的网络设备上进行部署。网络设备(networkdevices)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计算设备,如:单个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可包括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还可以被称为另一术语,诸如移动台(ms)、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移动终端(mt)或无线设备。ue可以例如: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手表等。

图2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步骤109,其中:

在步骤101中,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如:从代码仓库下载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在步骤103中,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如v1)表示。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可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交互,以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网页请求,并向用户设备返回相应的网页数据。

在步骤105中,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如:从代码仓库下载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在步骤107中,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如v2)表示。

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可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交互,以向用户设备返回所需版本的前端代码。

在步骤109中,记录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通过drm来记录第一版本标识和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drm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使得后端代码可与最新版本的前端代码形成对应关系。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cdn上往往部署有多个版本的前端代码,为了使得后端代码与多个版本中的某一版本的前端代码相对应,以实现网页展示。需要维护上述第一版本标识与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种示例性场景便是:某网络平台的主页在某活动日需要由旧样式变更为一种新样式,其中,假设旧样式通过版本为v1的前端代码来实现,新样式通过版本为v2的前端代码来实现。通常,新样式的前端代码需要提前开发好并完成部署到cdn上,这就导致cdn上会出现多个版本(至少包含v1和v2)的前端代码。一般地,在活动日来临前,需要按照版本为v1的前端代码来展示该网络平台的主页,在活动日当天,可以切换到版本为v2的前端代码来展示该网络平台的主页。从技术角度来看,上述过程可以通过记录第一版本标识(后端代码的版本)与第二版本标识(前端代码的版本)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例如,在活动日来临前,记录的对应关系为:第一版本标识对应于v1,在活动日当天,可以将对应关系切换为:第一版本标识对应于v2。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01和步骤103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上述步骤105和步骤107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上述步骤109的执行主体可以为drm。当然,图2所示的方法所涉及的执行主体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步骤101~步骤109可由同一执行主体来执行,如一个专门用于部署前端代码以及后端代码的设备,该设备可以通过并行任务来部署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通过将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解耦,在代码部署时,可以分离地部署后端代码或部署前端代码到相应的网络位置,前端代码部署和后端代码部互相不干扰,可以分别独立执行,也可以组合执行,提高了代码部署效率和代码开发效率。

图3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201~步骤207,其中:

在步骤201中,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在步骤203中,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在步骤205中,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在步骤207中,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单独地执行了后端代码的部署过程,这一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后端代码进行了一次更新,但并没有对前端代码进行更新的场景。其中,在将所更新的后端代码部署到第一网络设备上之后,需要获得当前第二网络设备上所部署的前端代码的第二版本标识,并通过drm来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确保后续线下应用时,前端代码可以与最新版本的后端代码进行对应。

关于图3所示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同样不受限制。例如:可由同一主体来执行,或者,步骤201和步骤203由第一网络设备来执行,步骤205和步骤207由drm来执行。

图4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1和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301~步骤307,其中:

在步骤301中,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在步骤303中,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在步骤305中,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在步骤307中,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与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原理类似,在图4所示的方法中,单独地执行了前端代码的部署过程,这一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前端代码进行了一次更新,但并没有对后端代码进行更新的场景。同样地,图4所示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也不受限制。

图5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网络环境,在该网络环境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deliverynetwork,cdn),该cdn包括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若干cdn节点,每个cdn节点可以用于部署前端代码,设置cdn的目的是使得网络中的各个用户设备能够以较快速度获取到所需要的前端代码。

图6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代码部署方法的时序图,结合图5和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401~步骤409,其中:

在步骤401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在步骤403中,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在步骤405中,第一网络设备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称为“后端服务器”),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在步骤402中,第二网络设备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在步骤404中,第二网络设备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在步骤406中,第二网络设备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在步骤408中,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二版本标识发送给drm。

在步骤409中,drm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后端服务器上部署的是最新版本的后端代码,并且每次更新会将旧版本的额后端代码覆盖掉,所以在drm可以不用记录后端代码的版本标识,而记录cdn上应该被调用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即第二版本标识)。其中,由于后端代码的版本是确定的,所以记录了需要被调用的前端代码的版本,便相当于确定了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关系并存储。

关于本文提及的“前端服务器”和“后端服务器”,可以作如下定义:

前端服务器是用于将前端代码部署到cdn节点上的设备,或者,本身部署有前端代码的设备。

后端服务器是部署有后端代码的设备,部署代码的动作可以由后端服务器本身来执行,也可以由其他设备将后端代码部署到该后端服务器上。后端服务器还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交互,用于为用户设备提供待展示的网页数据。

需要提及的是,前端代码部署过程和后端代码部署过程分别可以单独被执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又一实施例中,假如cdn上只部署一最新版本的前端代码,则一种代码部署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后端服务器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后端服务器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

前端服务器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前端服务器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前端、后端代码可以基于react来开发,其中,react是facebook推出的一个javascript库。

图7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页获取方法的时序图。如图7所示,一种网页获取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用户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即后端服务器)发送网页请求,其中,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后端代码。

步骤502:后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网页请求,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上部署的后端代码获得网页数据。

步骤503:后端服务器从drm上读取版本对应关系(即可被调用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和后端代码的版本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与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步骤505:后端服务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和所述网页数据;

步骤506:用户设备根据后端服务器发来的第二版本标识,从cdn节点获取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对应的前端代码。

步骤507:用户设备利用获取到的前端代码对所述网页数据进行展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没有cdn,前端代码被部署到前端服务器上,则一种网页获取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向后端服务器发送网页请求,其中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后端代码。

后端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网页请求,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上部署的后端代码获得网页数据。

后端服务器确定与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对应的前端代码的版本,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后端服务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和所述网页数据。

用户设备从前端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对应的前端代码,其中所述前端服务器用于部署前端代码。

用户设备利用获取到的前端代码对所述网页数据进行展示。

与上述方法相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过软件程序实现的代码部署装置。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0,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220,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230,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获取单元240,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250,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260,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单元2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替代的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代码部署装置200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0,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220,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230,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获取单元240,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250,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260,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单元2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9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3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0,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320,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330,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一确定单元360,确定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3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替代的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代码部署装置300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0,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

第一编译单元320,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一发布单元330,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上,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第一确定单元360,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3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0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代码部署装置400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410,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420,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430,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cdn节点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确定单元450,确定发布到后端服务器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4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替代的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代码部署装置400可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410,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

第二编译单元420,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第二发布单元430,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上,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第二确定单元450,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上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单元470,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1所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如单个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等)可以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包括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后端代码并对所述后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后端代码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后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一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前端代码对应的第二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获取待部署的前端代码并对所述前端代码进行编译;

将编译后的前端代码发布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前端代码的版本通过第二版本标识表示;

确定发布到第一网络设备的后端代码对应的第一版本标识;

记录所述第一版本标识与所述第二版本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