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3575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主机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脑主机的分体式水冷技术散热的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其实就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目的是将cpu产生的热量带到其它介质上,将cpu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以保证cpu的正常运转。在电脑cpu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仅有百万颗晶体管组成,cpu的发热不被注意,甚至不需要散热风扇,仅一片散热片就足以满足cpu的散热问题了。但随着目前电脑cpu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需要快速运行处理的程序越来越多,动辄数亿颗晶体管祝成的cpu的散热问题也凸显,盒装的散热器甚至都无法满足这些晶体管发出的巨大热量的及时散热。目前市场上主流采用的电脑主机散热方式分为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两者均有利弊。

通常的风冷散热都采用风扇+金属散热片的设计,cpu发散出的热量传输到散热片上,然后通过风扇将散热片的热量吹走。这样的设计要提高散热效率,只有增加散热片体积和增大风扇风量两种方法,太大体积对于机箱有限内部显然不现实,而直径与散热片体积基本成正比的风扇想要增大风量,只能加快转速,但弊端显而易见,想必谁都不想天天挨着个“鼓风机”工作。除此之外,固态金属的导热速率很低,也就是导热慢,冷却也慢,很大程度依靠于散热片材质、热管工艺等,市售风冷散热器水平可谓良莠不齐,哪怕长相很类似,细微设计细节的不同也能将散热器的性能拉开天壤之别。

而水冷则不一样,因为就液体而言,蒸馏水的热导性仅次于液态银,达到空气的30倍,并且吸热性更好,同样的温度,蒸馏水要吸收比空气多4倍的热量才能达到,升温更慢,吸热更多,显然更适合用作散热材质来使用。水冷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水冷液吸收cpu热量,通过导管传输到热排,再利用热排大面积、多风扇的优势进行热量疏散,冷却后的水冷液继续保持此循环,水流的动力则来自于水泵。目前的计算机各大配件发热量都呈线性增长状态,于是近些年来水冷散热设备也越来越流行起来,除了cpu之外,显卡、北桥、硬盘、内存、供电部分甚至电源都开始有水冷散热方案推出。而具体对于cpu而言,整套水冷设备包括了水冷头、水箱水泵、热排三大部分,水冷散热不仅仅能降低工作噪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超频性能,这对于对电脑主机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尤为重要。

并且相对于简单的利用风扇的风冷撒热,,水冷散热能够通过led装饰灯条及五颜六色的水冷液的搭配,能使电脑主机在运行时呈现一种光电液体三者结合的酷炫效果,因此水冷散热目前颇受年轻人欢迎。

目前国内电脑主机水冷设计多为电脑爱好者diy,但由于用户越来越专业,用户对水冷系统硬件的要求也都越来越高,对于散热的需求也就更高。相对来说无论在外观、性能需求方面,以往的一体式水冷、风冷或者市场杂乱的分体式水冷设计已无法满足高端电脑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深入研究各种分体式水冷结构,即电脑水冷循环系统,创新设计了本发明所述的水冷设计方案,利用水流循环通过电脑硬件,能够快速有效的带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降温/散热效果,提供更加稳定的运行环境和操作体验,真正极致的发挥电脑硬件性能要求。同时也能够结合led灯排及水冷管的颜色效果,制造唯美的外观效果,更能诠释用户对外观个性化定制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所述台式电脑主机包括机箱壳体及设于所述机箱壳体内的cpu、主板、电源;所述水冷系统设于所述机箱壳体内,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泵、水箱、第一冷排、第二冷排、水管;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所述cpu上设有cpu散热冷头,所述主板一侧设有主板散热冷头;所述水泵管道连接所述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螺旋水管,所述水箱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冷排,所述第一水管一端连接第一冷排,另一端连接cpu散热冷头;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接cpu散热冷头,另一端连接主板散热冷头;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连接主板散热冷头,另一端连接第二冷排;所述第四水管是所述第三水管的分支管路,第四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三水管,另一端连接第二冷排;所述电脑主机内还设有灯效控制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连接电源。本发明中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水箱下方。本发明中所述cpu、主板及电源均是按照电脑技术中的常规技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冷排上设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排上设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cpu与所述主板相邻设置,均设于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冷排设于所述水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冷排设于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电源与cpu、主板均设于一排,设于水箱的同一侧,并且cpu、主板、电源依次排列。

优选的,所述机箱壳体是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六边中有三条边长于另三条边;所述六边形呈近似三角形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的cpu、主板、电源2、第一冷排、第二冷排的布置呈近似三角形布置,这种布置不仅使电脑主机机箱内部结构紧凑,而且使整体水冷系统水管用量较少,水循环效果好,水能够快速在cpu、主板、水箱之间快速循环流动,降低cpu与主板的温度,保持电脑高性能运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的靠近机箱壳体的一侧设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的螺旋水管设有两根,两根水管的作用分别是将水流分散,有利于热量的降低,同时造型更加美观。本发明中水箱是悬空状态,水箱是通过水箱和水泵直接的管道实现固定的。

优选的,所述风扇是设有发光装置的风扇。本发明所述的风扇是led发光风扇。

优选的,所述水箱呈圆柱体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的水箱及水管均是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机箱壳体的内侧设有装饰灯条。本发明中所述的装饰灯条是led灯条。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连接装饰灯条。所述灯效控制器电路连接机箱壳体内的装饰灯条、设有发光装置的风扇,并且灯效控制器电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

本发明中灯效控制器的作用是用来改变装饰灯条的灯光颜色和灯光闪动的模式;无线接收器的作用是接收灯效控制器发出信号,并且通过内置芯片和连接的装饰灯条来更改灯条颜色和闪动模式,从而使整个台式电脑主机呈现灯光和水流搭配出的惊艳视觉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对电脑主机机箱内几大部件如cpu、主机合理设置布局,并且对水箱、水泵及水管合理布局,使电脑主机机箱内部结构紧凑,水冷系统用水管少,水循环效果好,水能够快速在cpu、主板、水箱之间快速循环流动,降低cpu与主板的温度,保持电脑高性能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水冷系统使用时,水先从水箱流出,流进水泵,经过管道,流入冷排,然后再进入设计好的散热冷头,最终回到水箱,循环流动。本发明中主板散热冷头与cpu散热冷头均可采用流量型冷头、压力型冷头、微水道技术型冷头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冷排及第二冷排的厚度可以是25mm或35mm或45mm或50mm或55mm或60mm。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冷排及第二冷排内均可设有一个120mm风扇或设有两个120mm风扇或设有三个120mm风扇。

本发明中的设计点是高效散热,冷排的作用是将水均匀通过设计好的管道,使降温效果均匀良好;灯效控制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的作用是控制灯光的颜色和灯光闪动方式。

为更好的降温,本发明中设计有风扇,利用风扇搭配水冷管道提升整机整体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分体式水冷系统采用亚克力水管,水液通过采用亚克力材质的定制弯管水路设计贯通了水冷系统中所有的组件;形成一个水循环,经过冷排有效降低整个机箱内部件的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造型创新、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同时采用双冷排设计,相比单冷排,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标识图;

图3是本发明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水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考附图1-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所述台式电脑主机包括机箱壳体9及设于机箱壳体9内的cpu4、主板5;水冷系统设于机箱壳体9内,水冷系统包括水泵1、水箱10、冷排3、水管;所述冷排包括第一冷排31、第二冷排32;水管包括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3、第三水管14、第四水管15;cpu4上设有cpu散热冷头40,主板5一侧设有主板散热冷头50;水泵1管道连接水箱10,水箱10内设有螺旋水管11,水箱10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冷排31,第一水管12一端连接第一冷排31,另一端连接cpu散热冷头40;第二水管13的一端连接cpu散热冷头40,另一端连接主板散热冷头50;第三水管14的一端连接主板散热冷头50,另一端连接第二冷排32;第四水管15是第三水管14的分支管路,第四水管15的一端连接第三水管14,另一端连接第二冷排32;电脑主机内还设有灯效控制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6,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连接灯条、电源2。水泵1设于水箱10底部。

本实施例中,电源2是供电电源,作用是给电脑提供稳定的供电。

本实施例中,第四水管15的一端是接水泵1,另外一端接第二冷排32,其作用就是将水泵1抽出来的水输送到下面的第二冷排32中,实现水在水冷系统中的循环。灯效控制器电路连接机箱壳体内的装饰灯条、设有发光装置的风扇,并且灯效控制器电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

请参考附图3,本发明所述的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使用时,水先从水箱10流出,流进水泵1,经过第四水管15,流入第二冷排32,然后再进入设计好的主板散热冷头50,再流入cpu散热冷头40,再经过第一冷排31,最终回到水箱10内,循环流动。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冷排31上设有风扇8。第二冷排32上设有风扇8。风扇8是采用的led发光风扇。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cpu4与主板5相邻设置,均设于水箱1的一侧,第一冷排31设于水箱1的另一侧;第二冷排32设于水箱1的下方。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的靠近机箱壳体9的一侧设有风扇8,水箱10内的螺旋水管11设有两根,两根水管的作用分别是分别是将水流分散,有利于热量的降低,同时造型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水箱10呈圆柱体结构。机箱壳体9的内侧设有装饰灯条7。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机箱壳体9是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六边中有三条边长于另三条边;所述六边形呈近似三角形结构。

实施例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分体式水冷系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水管采用的是内径10mm、外径16mm的水管,两个冷排均采用的是id-coolinghunterduetⅱ360冷排。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水管采用的是亚克力材质制作的硬管;主板散热冷头50与cpu散热冷头40均采用的是微水道技术的冷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