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4697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监控监测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在自然灾害预报、污染监控等方面建设了各类专业的监测站点,实现对雨量、水位、位移、温湿度、气象、污染源等科学监控,同时实现了智能预警。随着监测站点内各系统电子设备使用年限增加,监测站设备老化情况加剧,监测站故障率、离线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采取先进的、科学的运维方法,将有效保障系统持续、稳定的发挥预警作用,保证国家项目投资的效益。目前监测站点运维观念、运维方法落后,且弊端较多,无法科学、有效的保障运维成效,使得国家利益和人民财产安全不能有效得到保障。目前针对监测站的运维观念落后。在意识层面将运维和维保混淆,维保的重要评估指标是响应时间和故障修复速度。而运维服务需要建立标准规范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监测站的运维方法落后。各类监测站所处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差,基本上都是无人值守运行,以往运维方式常为故障检查,站点设备检查、雨量筒以及相关测量传感器的检查测试停留在人工方式,误差大、失误几率高,且无法有效把控测试的准确性,使得站点运维无法考核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站点正常、稳定运行存在隐患。现有的运维方式存在较多的弊端。运维工作内容无标准,运维工作流程也不规范,运维过程无有效监管措施,运维结果由人工填写,容易被人为修改,导致了运维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不高。目前监测站运维过程主要存在工作流程不规范、运维过程无监管、人工填写报告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监测站点的运维手段落后,使得监测站运维过程中运维工作内容无标准,工作流程不规范、运维过程无监管和人工填写报告准确度不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监测站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故障的产生进行预判;s2:对站点的工况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维护任务工单,所述任务工单包括监测站的地理信息;s3:根据任务工单生成导航路线;s4: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和维护任务工单完成运维、测试和维护维修流程,并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s5:根据运维人员上传的运维和测试数据生成统一标准的维护报告。

现有技术中,运维方式常为故障检查,站点设备检查、雨量筒以及相关测量传感器的检查测试停留在人工方式,误差大、失误机率高,且无法有效把控,使得站点运维无法科学的考核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站点正常、稳定运行存在隐患。现有的运维方式存在较多的弊端。运维工作内容无标准,运维工作流程也不规范,运维过程无有效监管措施,运维结果由人工填写,容易被人为修改,导致了运维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不高。

本发明应用时,由在线工况检测仪对监测站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在故障时对故障的原因进行预判,其中工况在线监测包括了监测站点的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监测、测量设备工作状态以及本地环境监测等;然后对站点的工况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维护任务工单,并对维护和维修方式提供建议。数据处理并生成维护任务工单,是指对接收到的工况监测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分类等处理,然后生成维护任务工单,将通过分析历史维护数据、网络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形成对于本维护任务工单的维护和维修方式建议,根据此建议可指导运维人员对维护任务工单进行科学、高效的处理;根据任务工单生成导航路线,在运维人员确认前往工单指定的监测站进行维护、维修工作时,专业运维系统接收导航数据;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维护任务工单以及维护和维修方式建议完成运维、测试和维护维修流程,并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运维人员通过专业运维系统确认开始运维,专业运维系统将采集当前地理信息数据、监测站二维码数据、监测站rfid等数据,运维人员开始运维后,专业运维系统将引导运维人员对监测站进行标准的检查、维护、测试、记录等工作。运维过程中可实现监测站的自动测试,并保存测试过程数据,专业运维系统具有防篡改功能设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运维工作结束,专业运维系统将运维、测试、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网络上传;根据运维人员上传的运维和测试数据生成统一标准的维护报告。由于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将工作流程规范化,从而在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远程进行监督监管,同时将检测、处理的过程进行了预先处理,运维人员只需按照预先指定的过程进行执行,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运维人员主观性对运维过程的影响,提高了运维报告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41:对运维人员进行信息核对;s42:对站点进行检查维护;s43:对站点根据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异常维护;s44:对维护后的站点进行现场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维护传感器;s45: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

本发明应用时,对运维人员进行信息核对,即运维人员开始运维,在到达监测站点现场后,首先需要对运维人员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核对运维工单、和站点信息是否一致,然后通过扫码确认到达站点和监测站点信息;然后对站点进行检查维护,即对监测站点进行外观检查、设备检查、维护拍照记录、数据链路检查等;对站点根据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异常维护,即对站点检查维护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对经维修后正常的监测站点进行拍照;然后对维护后的站点进行现场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维护传感器,即在现场需要完成监测站点设备进行工作状态测试,如电压、电流、传感器测量准确等关键因素。经测试完毕,根据测试结论的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准确度校准和故障修复;最后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即运维扫描、拍照,系统自动生成标准运维报告,在核对无误后系统自动上传运维报告,所述标准运维报告中,包括有从开始运维到运维结束整个过程中的运维记录,如扫描记录、拍照记录、监测站点各项检查项记录、测试记录、测试结论、轨迹记录、时间、周围环境因素测量等。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运维过程中,对运维人员的运维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迹可循,从而保证了对运维过程的监督。

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1包括以下子步骤:对运维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对工单和站点的匹配性进行核对;通过定位信息确定人员是否到达现场;通过扫码确认确定运维人员是否对监测站点进行开箱检查;通过定位轨迹追踪确定运维人员是否根据s4所述导航路线执行运维。

本发明应用时,对运维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对工单和站点的匹配性进行核对;通过定位信息确定人员是否到达现场;通过扫码确认确定运维人员是否对监测站点进行开箱检查;通过定位轨迹追踪确定运维人员是否根据s4所述导航路线执行运维。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运维过程的深入监督,使得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都大幅上升。

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提供维护和维修方式建议;所述步骤s42包括以下子步骤:将所需检查维护项目、预定的检查流程和维护维修方式建议对运维人员进行提示;根据检查流程所需检查维护项目数量和记录确定运维人员是否按照标准规范执行运维检查工作。

本发明应用时,通过对运维人员的运维过程进行提示和检查,实现了对运维流程的实时监督,从而使得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都大幅上升。

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3包括以下子步骤:将无法现场进行异常维护的问题提交入异常处理阶段。

本发明应用时,异常处理阶段是指对现场无法修复的故障,由系统进行记录并上报,系统生产异常维护工单。本发明通过对历史维护经验总结,将运维工作标准化、流程化,降低了运维过程中受运维人员的主管影响,从而提高了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在监测站的工况发生异常时,根据异常数据对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预判。

进一步的,步骤s1在监测站进行,且步骤s2在服务器端进行;所述监测站和服务器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将工作流程规范化,从而在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远程进行监督监管,同时将检测、处理的过程进行了预先处理,运维人员通过标准的运维内容和流程执行运维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运维人员主观性对运维过程的影响,提高了运维报告的准确度;

2、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运维过程中,对运维人员的运维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迹可循,从而保证了对运维过程的监督;

3、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运维过程的深入监督,使得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都大幅上升;

4、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通过对运维人员的运维过程进行提示和检查,实现了对运维流程的实时监督,从而使得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都大幅上升;

5、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将运维工作标准化、流程化,从而确保了运维过程受到运维人员主观影响降低,从而提高了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s4子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标准的监测站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监测站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故障的产生进行预判;s2:对站点的工况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维护任务工单,所述任务工单包括监测站的地理信息;s3:根据任务工单生成导航路线;s4: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和维护任务工单完成运维、测试和维护维修流程,并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s5:根据运维人员上传的运维和测试数据生成统一标准的维护报告。

本实施例实施时,先对监测站的工况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故障的产生进行预判,其中工况在线监测包括了监测站点的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监测、测量设备工作状态以及本地环境监测等;然后对站点的工况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维护任务工单,并对维护和维修方式提供建议,数据处理生成维护任务工单,是指对接收到的工况监测数据和故障预判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分类等处理,然后生成维护任务工单,将通过分析历史维护数据、网络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形成对于本维护任务工单的维护和维修方式建议,根据此建议可指导运维人员对维护任务工单进行科学、高效的处理;根据任务工单生成导航路线,在运维人员确认前往工单指定的监测站进行维护、维修工作时,专业运维系统接收导航数据;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维护任务工单以及维护和维修方式建议完成运维、测试和维护维修流程,并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运维人员通过专业运维系统确认开始运维,专业运维系统将采集当前地理信息数据、监测站二维码数据、监测站rfid等数据,运维人员开始运维后,专业运维系统将引导运维人员对监测站进行标准的检查、维护、测试、记录等工作。运维过程中可实现监测站的自动测试,并保存测试过程数据,专业运维系统具有防篡改功能设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运维工作结束,专业运维系统将运维、测试、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网络上传;根据运维人员上传的运维和测试数据生成统一标准的维护报告。由于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将工作流程规范化,从而在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远程进行监督监管,同时将检测、处理的过程进行了预先处理,运维人员只需按照预先指定的过程进行执行,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运维人员主观性对运维过程的影响,提高了运维报告的准确度,并降低了站点正常、稳定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41:对运维人员进行信息核对;s42:对站点进行检查维护;s43:对站点根据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异常维护;s44:对维护后的站点进行现场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维护传感器;s45: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实施时,对运维人员进行信息核对,即运维人员开始运维,在到达监测站点现场后,首先需要对运维人员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核对运维工单、和站点信息是否一致,然后通过扫码确认到达站点和监测站点信息;然后对站点进行检查维护,即对监测站点进行外观检查、设备检查、维护拍照记录、数据链路检查等;对站点根据检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异常维护,即对站点检查维护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对经维修后正常的监测站点进行拍照;然后对维护后的站点进行现场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维护传感器,即在现场需要完成监测站点设备进行工作状态测试,如电压、电流、测量准确度等关键因素。经测试完毕,根据测试结论的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监测设备进行准确度校准和故障修复;最后上传运维数据、测试数据和监测数据,即运维扫描、拍照,系统自动生成标准运维报告,在核对无误后系统自动上传运维报告,所述标准运维报告中,包括有从开始运维到运维结束整个过程中的运维记录,如扫描记录、拍照记录、监测站点各项检查项记录、测试记录、测试结论、轨迹记录、时间、周围环境因素测量等。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运维过程中,对运维人员的运维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迹可循,从而保证了对运维过程的监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41包括以下子步骤:对运维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对工单和站点的匹配性进行核对;通过定位信息确定人员是否到达现场;通过扫码确认确定运维人员是否对监测站点进行开箱检查;通过定位轨迹追踪确定运维人员是否根据s4所述导航路线执行运维。

本实施例实施时,对运维人员进行身份核对;对工单和站点的匹配性进行核对;通过定位信息确定人员是否到达现场;通过扫码确认确定运维人员是否对监测站点进行开箱检查;通过定位轨迹追踪确定运维人员是否根据s4所述导航路线执行运维。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运维过程的深入监督,使得运维效率和运维结果准确率都大幅上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