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7340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餐饮业的自动化服务系统,具体是一种餐厅智能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大众经常外出就餐,传统的用餐过程是:顾客到餐厅就坐后,餐厅服务员提供纸版菜单给顾客,顾客查看菜单点菜,点好菜后告诉服务员,服务员将顾客所点菜品写到纸上送到吧台和厨房,厨房开始配菜做菜,顾客用餐中有需求,喊服务员,然后告诉服务员需求,服务员提供服务,顾客用餐完后买单离开。

传统的用餐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餐厅纸版菜单上的菜品信息,往往只有一张图片、名字和价格。这些信息太简易,远远不能让顾客充分了解餐厅的菜品信息。随着健康饮食越来越被重视,顾客在点选菜品时,需要餐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菜品数据,以便可以充分了解菜品,营养合理点菜。

其次,顾客在点菜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点菜,没有充分考虑营养健康膳食。顾客点菜时,为顾客提供健康膳食建议,十分有必要。

再次,顾客点好菜后,大多数餐厅使用传统方式下单,即服务员将顾客所点菜品写到纸上送到吧台和厨房;一些中级餐厅,服务员会使用手持式点菜宝,顾客说一个菜,服务员点一个菜,然后将订单信息发送到吧台;一些连锁餐厅和较大餐厅,会在每个餐桌上放置一个较大的智能设备,例如苹果ipad设备,供顾客自行点菜下单。传统的点菜方式花费时间浪费人力,而新兴的点菜方式需要购买设备增加开支。另外,新兴的点菜设备只能显示一家餐厅菜单,设备不能复用,存在局限。

最后,顾客在用餐过程中,如有服务需求,例如需要热水,传统流程是:顾客挥手喊服务员,服务员走到顾客面前,顾客告诉服务员需要热水,然后服务员去取热水给顾客。这个过程,一个服务,服务员需要跑两趟才能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服务员的工作量。而如果用餐人员较多时,顾客往往多次喊服务员,都得不到应答。

以上是传统点菜用餐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采用无线通讯技术的点菜和服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减少服务员工作量,但是这些系统成本太高,不易于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顾客用餐要求的提高,餐饮业的智能服务、提升顾客用餐体验和帮助顾客健康合理膳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可以方便顾客便捷合理点菜并及时获得餐厅服务,也可以方便餐厅吧台快速获取顾客订单、还可以让服务员快速知晓顾客需求并提供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顾客移动终端、吧台服务终端、服务员移动终端和可选的厨房移动终端。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餐厅、菜品信息和餐厅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通过互联网接收顾客发送的请求,并做出相应响应。餐厅信息包括餐厅名称、图片、地址、电话、介绍、餐厅wifi名称、餐厅无线路由器mac地址和促销信息,菜品信息包括菜品的图片、小视频、名称、价格、总重量、菜品介绍、菜系分类、肉素分类、冷热分类、种类分类、口味分类、组成菜品的食材种类、食材重量及通俗份量、食材营养成分、文化故事、烹饪过程和烹饪乐趣信息。餐厅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表由餐厅管理人员决定和配置、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当顾客发送服务请求时,所述数据服务器根据餐厅编号和餐桌编号区分服务请求来源,通过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表查找服务员编号,并将服务请求信息发送给该编号服务员移动终端。

所述顾客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顾客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加载、展示餐厅和菜品信息,并根据顾客自行点选的菜品完成数据提交和下单服务;同时在顾客用餐过程中,可根据顾客需求发送服务请求到数据服务器,服务请求包括餐厅编号、餐桌编号、服务请求内容和请求时间。

所述吧台服务终端为电脑或移动终端,均安装有应用程序,其用于实时接收和显示顾客订单信息,并将该信息分发给厨房人员。

所述服务员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餐厅服务员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接收服务员所负责餐桌区域用餐顾客发送的服务请求,以便餐厅服务员据此信息完成服务,也用于点菜、查单操作。服务员负责的餐桌区域由所述数据服务器保存的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对应关系表提供。

所述厨房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厨房切配员和厨师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接收吧台服务终端发送的菜品订单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餐厅智能服务系统的实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数据服务器,包括餐厅管理人员填写餐厅和菜品信息,绑定餐厅吧台管理人员和服务员,设定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

b.顾客到餐厅用餐时,通过顾客移动终端查找到就餐餐厅并输入就坐的餐桌编号和用餐人数,完成菜单的加载和显示后进行以下操作:

b1.顾客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开始自行点菜;

b2.顾客点菜时,如果所选菜品为多人用餐菜品,则顾客一人预摄入的食物量计算公式为:

a=i*e/n

其中,a代表用户预摄入食物量,i代表用户获取食物的修正系数,默认i等于1,e代表所选食物的总量,n代表用餐总人数,默认n为自然数;

b3.在点菜过程中,顾客移动终端会根据顾客所选菜品进行营养膳食搭配评估,并将该评估信息反馈给顾客参考,以便顾客多角度参考评估信息点选菜品;

b4.顾客选好菜品并确认订单后,顾客移动终端将餐厅编号、餐桌编号、用餐人数和所点菜品信息发送到数据服务器;

b5.顾客在用餐中,根据需要加菜和下单;

c.数据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订单信息中的餐厅编号,将菜品订单信息发送到吧台服务终端,吧台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安排:

c1.如果餐厅使用所述的厨房移动终端,则吧台管理人员将订单信息确认并发送后,厨房移动终端会接收到订单信息,通知切配员和厨师准备和烹制菜品;

c2.如果餐厅未使用所述的厨房移动终端,则吧台管理人员选择将订单信息打印传送等其他方式,通知切配员和厨师准备和烹制菜品;

d.顾客在用餐过程中,有服务需求,可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发送服务请求;

e.数据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服务请求信息中的餐厅编号和餐桌编号,查询到该餐桌对应的服务员编号,然后将该服务请求信息发送给对应编号的服务员移动终端;

f.服务员移动终端接收到服务请求信息后,服务员会依照服务请求信息中的餐桌编号和服务请求内容为顾客提供服务,本次服务请求-服务响应流程完成;

g.顾客用餐结束后,结合用餐情况对食物量计算公式中i和n做出修正,然后保存饮食记录,以便下次用餐时评估使用;

h.顾客用餐结束后,发送买单服务请求到餐厅吧台服务终端和服务员移动终端,完成买单并评价本次用餐,整个用餐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它把顾客、餐厅和服务员有机联通结合,可广泛适用于餐饮和酒店行业自动化管理服务系统。顾客使用持有的移动终端可以加载显示不同餐厅的菜单信息,便于使用,也为餐厅节省成本;顾客的移动终端可以完成查看菜单、点菜下单和发送服务请求等操作;顾客查看菜单,可以获得详实而全面的菜品信息;顾客点菜时,可以根据对所选菜品的膳食评估进行点菜,以便合理膳食;顾客用餐时,可以直接发送服务请求。餐厅服务员可直接知晓顾客需求,并直接为顾客服务,减少无效的工作量,提升服务水平。餐厅吧台可准确及时接收顾客订单,快速安排厨房配菜和烹饪菜品等。厨房移动终端,可接收吧台订单,准备及时配菜和烹饪菜品。它操作和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智能服务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餐厅餐桌编号、服务员编号和就坐顾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顾客点菜下单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服务请求-响应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智能服务系统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顾客移动终端、吧台服务终端和服务员移动终端,另外还包括可选的厨房移动终端,此终端可根据餐厅需求自愿配置,在附图1中虚线展示。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餐厅、菜品信息和餐厅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通过互联网接收顾客发送的请求,并做出相应响应。餐厅信息包括餐厅名称、图片、地址、电话、介绍、餐厅wifi名称、餐厅无线路由器mac地址和促销信息,菜品信息包括菜品的图片、小视频、名称、价格、总重量、菜品介绍、菜系分类、肉素分类、冷热分类、种类分类、口味分类、组成菜品的食材种类、食材重量及通俗份量、食材营养成分、文化故事、烹饪过程和烹饪乐趣信息。餐厅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表由餐厅管理人员决定和配置、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当顾客发送服务请求时,所述数据服务器根据餐厅编号和餐桌编号区分服务请求来源,通过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表查找服务员编号,并将服务请求信息发送给该编号服务员移动终端。

所述顾客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顾客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加载、展示餐厅和菜品信息,并根据顾客自行点选的菜品完成数据提交和下单服务;同时在顾客用餐过程中,可根据顾客需求发送服务请求到数据服务器,服务请求包括餐厅编号、餐桌编号、服务请求内容和请求时间。

所述吧台服务终端为电脑或移动终端,均安装有应用程序,其用于实时接收和显示顾客订单信息,并将该信息分发给厨房人员。

所述服务员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餐厅服务员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接收服务员所负责餐桌区域用餐顾客发送的服务请求,以便餐厅服务员据此信息完成服务,也用于点菜、查单操作。服务员负责的餐桌区域由所述数据服务器保存的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对应关系表提供。

所述厨房移动终端,为安装有应用程序、厨房切配员和厨师持有的移动终端,其用于接收吧台服务终端发送的菜品订单信息。

在附图1中只显示了一个顾客移动终端、服务员移动终端和厨房移动终端。在实际应用中,顾客移动终端、服务员移动终端和厨房移动终端可以有多个,吧台服务终端原则上一家餐厅只有一个吧台服务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默认餐厅管理人员已在餐桌显著位置上张贴了餐桌编号,以便顾客就坐时输入餐桌编号。

本系统的详细工作流程及实现方法如下:

首先,本发明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初始化。即数据服务器开启,吧台服务设备、顾客和服务员终端设备均正常运行,各设备通过互联网接收发送数据正常。同时,餐厅管理人员填写餐厅和菜品信息,绑定吧台管理人员和服务员编号,设定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到数据服务器。

填写餐厅信息包括填写餐厅名称、图片、地址、电话、介绍、餐厅wifi名称、wifimac地址和促销信息;填写菜品信息包括填写菜品的图片、小视频、名称、价格、总重量、菜品介绍、菜系分类、肉素分类、冷热分类、种类分类、口味分类、组成菜品的食材种类、食材重量及通俗份量、食材营养成分、文化故事、烹饪过程和烹饪乐趣信息。

绑定吧台管理人员编号是指在数据服务器上设置登陆吧台服务终端的人员编号,数据服务器会将本餐厅编号的订单发送到吧台服务终端上,识别发送到吧台服务终端的标识就是绑定的吧台管理人员编号;绑定服务员是指在数据服务器上设置登陆服务员移动终端的人员编号信息,数据服务器会将用餐顾客的请求发送到服务员移动终端上,识别发送到服务员移动终端的标识就是绑定的服务员编号。人员编号都是由数据服务器分配的,编号是唯一不重复的。

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由餐厅管理人员根据餐桌位置、数量以及餐厅服务员数量综合编排,例如附图2所示一个实例,餐厅管理人员将餐桌分为两个区域并分配服务员,餐桌1、2、3、4号由服务员1负责,餐桌5、6、7、8号由服务员2负责。附图2仅是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例,实际中可任意编排设置,该对应关系是一个餐桌对一个服务员、一个餐桌对多个服务员或多个餐桌对一个服务员。

如附图2所示,当顾客1走进餐厅,坐在餐桌1上时,顾客1使用顾客移动终端找到该餐厅菜单并输入就坐的餐桌1编号和用餐人数,然后浏览菜单和有选择的详细了解菜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点菜。

在点菜过程中,顾客移动终端会根据顾客所选菜品进行营养膳食搭配评估,并将该评估信息反馈给顾客参考,以便顾客参考信息多角度点选菜品;营养膳食搭配评估按照顾客选择分为单次评估和连续时间评估:单次评估包括对所选菜品的多样性、菜和主食的搭配、荤素搭配和油盐糖酒水评估;连续时间评估会根据顾客历史饮食记录和所选菜品一起综合评估,包括对谷薯类食物、蔬菜、新鲜水果、鱼禽蛋瘦肉和盐油糖平均每天摄入量的计算和评估。

单次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a.菜品多样性:顾客选择一个菜品,不进行多样性评估;顾客选择两个及以上菜品,开始多样性评估;所选m个菜品,最少应包含m种食材才满足多样性,否则菜品多样性不满足;其中计算食材数量时,油盐糖等调料食材不计算在内;

b.菜和主食的搭配:所选菜品食材中包含谷薯类食材,则搭配合理;否则,搭配不合理;

c.荤素搭配:所选菜品食材中动物类的食材数量少于非动物性的食材数量,则搭配合理;否则,搭配不合理;

d.油盐糖酒水的评估,只提示顾客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连续时间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读取顾客历史饮食记录,默认读取顾客前两餐的饮食记录;

b.结合历史饮食记录和本次所选菜品,计算出平均每天食物摄入量;

c.计算出的平均每天食物摄入量与设定的平均每天食物摄入区间对比,如果计算出的平均每天食物摄入量在设定的区间内,推荐顾客选择所选菜品;否则不推荐顾客选择所选菜品;

d.如果顾客所选菜品为多人一起用餐的食物,则顾客一人预摄入的食物量计算公式为:

a=i*e/n

其中,a代表顾客预摄入食物量,i代表顾客获取食物的修正系数,默认i=1,e代表所选菜品食物的总量,n代表用餐总人数,默认n为自然数。

设定的平均每天食物摄入区间,一般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健康成人平均食物摄入量范围。健康成人平均每天谷薯类食物摄入量为250-400克、蔬菜摄入量300-500克、新鲜水果摄入量200-350克、鱼禽蛋瘦肉摄入量120-200克、盐摄入量6克以下、烹调油摄入量25克以下和糖摄入量50克以下。

顾客点菜确认后,通过顾客移动终端将菜品订单信息发送到数据服务器。菜品订单信息包括餐厅编号、餐桌编号、用餐人数、所点菜品、备注说明和下单时间信息。

数据服务器收到菜品订单信息后,会根据餐厅编号查找已绑定的吧台人员编号,然后将订单信息和餐桌编号发送到登录该编号的餐厅吧台服务终端上。

吧台服务终端收到订单信息后,吧台人员核对无误后,安排切配员和厨师配菜烹饪,完成顾客的一次点菜服务。如果顾客1在用餐过程中,有加菜需求,可随时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加菜。

同时,如果顾客2和顾客3走进餐厅,分别坐在餐桌5和餐桌7上,顾客分别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完成点菜下单过程,只是在点菜时,需要根据实际就坐的餐桌输入正确的餐桌编号和用餐人数。此时点菜和下单系统框图如附图3所示,顾客移动终端可以有多个,但是餐厅吧台服务终端只有一个。

在顾客用餐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服务需求,都可以通过顾客移动终端发送服务请求,此时系统框图如附图4所示。例如顾客1需要加热水,顾客1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发送一个添加热水的服务请求。根据顾客点菜时输入的餐桌编号,数据服务器会查询到餐桌1由服务员1负责,因此会将本次添加热水的服务请求发送给服务员1所持有的服务员移动终端。服务员1根据收到的服务请求信息和餐桌编号,会直接拿热水到餐桌1,完成本次添加热水的服务请求。

如果顾客2发送需要餐巾纸的服务请求,数据服务器根据顾客2所坐的餐桌5编号将服务信息发送给服务员2所持有的服务员移动终端,服务员2收到信息后,会直接拿餐巾纸到餐桌5,完成餐巾纸的服务请求。

顾客发送服务请求,请求包括餐厅编号、就坐餐桌编号、请求服务的内容和请求时间;服务员收到的请求服务信息,该信息包括顾客请求服务的内容和餐桌编号。

当一个服务员收到多项服务请求时,服务员会按照顾客发送服务请求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完成服务;当一个餐桌编号对应多个服务员时,多个服务员会同时收到顾客发送的服务请求信息,各个服务员都会为顾客服务,此时服务会有多余,但是能充分保证顾客快速获得服务。服务员所服务的餐桌区域,完全由餐厅管理人员自行配置的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的对应关系数据表决定。如果服务员服务冗余,也是餐厅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决定的。

顾客用餐结束后,可直接使用顾客移动终端发送买单服务请求到餐厅吧台服务终端和服务员移动终端,完成买单服务。

顾客买单后,结合用餐情况,可以选择对计算顾客摄入的食物量公式中i和n做出修正:如果顾客认为在用餐人里面吃的较少或食物剩余较多等,可将系数i设置为小于1的系数;如果顾客认为在用餐人里面吃的较多,可将系数i设置为大于1的系数。公式中n代表总用餐人数,如果用餐人中有小孩,顾客可使用小数代表总用餐人数。例如2个大人1个小孩用餐时,n可以为2.5代表用餐总人数。如果顾客不选择修正,则默认系数i=1,n等于用餐人数。公式中i和n的修正,是为了更准确的记录顾客所摄入的食物量,以便下次用餐时评估使用。

此时,顾客整个用餐流程已经完毕,顾客可根据菜品口味和服务员服务质量,分别对餐厅菜品和服务员做出评价,同时此流程中的顾客订单、顾客服务请求、服务员服务次数和评价等信息均已保存至数据服务器,供顾客和餐厅人员查询。

更进一步地,吧台服务终端收到订单信息后,如果餐厅选择使用本系统的厨房移动终端,则吧台管理人员将订单信息确认发送后,厨房移动终端会接收到订单信息,通知切配员和厨师准备和烹制菜品。此过程可省去吧台管理人员打印订单和人工通知厨房的步骤。

本发明创造性的技术特征在于:

以往,顾客点菜设备只能加载显示一家餐厅菜单,而在本发明中,顾客移动终端可以加载显示不同餐厅菜单,设备可以重复利用;

以往,顾客点菜时,餐厅只提供简易菜单,菜单只包括菜品图片、名称和价格,而在本发明中,顾客可以充分了解菜品各方面信息;

以往,顾客点菜时,完全根据喜好随意点菜,而在本发明中,可以对顾客所选菜品进行营养健康膳食评估,供顾客点菜时参考;

以往,顾客用餐时,如需服务员,需要招手喊服务员,而在本发明中,可以直接发送服务请求给服务员;

以往,餐厅需要额外购买设备,而在本发明中,餐厅不需要购买设备,便于复用和推广;

以往,服务员跑两次才能完成顾客一个服务请求,而在本发明中,服务员一次完成顾客一个服务请求,减少了服务员工作量,间接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以往,服务人员会根据顾客编号或顾客id为顾客提供服务,而在本发明中,服务员移动终端会根据餐桌编号提供服务;

以往,顾客发送服务请求,数据服务器会根据顾客编号或顾客id区分服务请求来源,而在本发明中,数据服务器是根据餐厅编号和餐桌编号区分服务请求来源。

本发明所述用于餐厅的智能服务系统,不仅仅包括吃饭用餐的餐厅,还包括咖啡厅、茶馆酒吧等场所。以上场所,只需要将菜品下单替换为咖啡茶品酒水等下单,即可使用所述智能服务系统。以上场所顾客发送服务请求,根据餐桌编号与服务员编号对应关系,服务员依然可收到服务请求,完成对应的服务。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实施例,只是以一种模型揭示如上。实际系统应用时,会有各种变换。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