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760发布日期:2018-08-04 17: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结构,尤其是一种将触控显示装置设置于机箱扁平式机壳所露出的表面的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掌握以及取得也越来越容易,利用科技技术来提升许多处理事情的效能。例如,网络的普及化,从早期并非人人可上网,到现在几乎随处可见网络的存在,并且伴随着网络普及化,更能加速人们对于信息的取得。再者,高速网络的存在也提升了人们对于使用网络意愿,随处可见人们利用手机上网,或是电视、计算机等透过以太网络的连结,进行网络连线。

因此,有关以太网络的相关产品也开始蓬勃发展,例如以太网络交换器、以太网络供电器等,尤其是许多场所皆会设有以太网络交换器,透过以太网络交换器中的数个连接埠,以同时使数个外部装置连接至以太网络之中。碍于多个外部装置需要同时连接以太网络交换器的连接埠,因此会同时连接许多条连接线,使用者若没有整理连接线的线路,容易使环境变得杂乱。接着,产生出一种以太网络设备或交换器,利用扁平式机箱结构的设计,有效缩小机箱的体积,并且可以简单快速的安装及拆卸,且又可帮助使用者快速整理复杂的连接线线路。但这一以太网络设备或交换器,仍需透过外接计算机的方式以进行控制,并且在未连接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者对于各连接埠的使用状态仅能从LED光源中得知,造成使用者无法第一时间有效得知清楚的讯息,从光源得知警讯后,使用者还需要外接计算机来处理,以至于再快的网络传输速度,也会因为人为操作方式而耽误了整体的处理时程。以及,使用者必须预留一个连接埠连接计算机,造成平常未连接计算机时,产生出多余的连接埠空间,而无法百分百有效利用以太网络设备或交换器的资源。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以能有效克服处理速度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能够让使用者实时得知机箱所连接的各装置的状态,并且能让使用者借由触控方式立即进行处理反应,就不需要再额外连接计算机以进行输入、输出的动作,可以有效节省使用者的处理时间,并且平时也不用再预留连接埠给需要进行控制的计算机,能够让机箱发挥百分百的使用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透过扁平式的机壳设计,以及连接埠与触控显示装置的对应设置位置,可以将机箱装设在各种环境下,并且有助于使用者整理杂乱的线路。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包含有一扁平式机壳,可以将一电子装置容置在扁平式机壳内,并将多个连接埠平行设置在扁平式机壳上,以及一触控显示装置也同时设在扁平式机壳上,而且触控显示装置与连接埠位于扁平式机壳所露出的表面,且连接埠及触控显示装置电性连接电子装置,以利用触控显示装置执行电子装置的输入及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更可利用各种安装组件将扁平式机壳安装在一平面上,例如使用安装板、磁性元件或滑轨组等方式。

扁平式机壳更包含有一电源插座,电源插座同时可以与连接埠及触控显示装置位于扁平式机壳所露出的表面上。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电子装置于扁平式机壳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的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显示装置中的操作画面示意图。

图6a~图6d为本实用新型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安装于平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箱结构;12扁平式机壳;122表面;124上表面;126背面;14连接埠;14a~14h连接埠;16触控显示装置;162按键;164按键;18电子装置;20以太网络;22计算机;24电源接座;26以太网络受电装置;28散热孔;30平面;32第一磁性元件;34第二磁性元件;36安装板;362安装孔;38螺丝;40滑轨组;402滑轨卡槽;404滑轨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今的以太网络交换器或是以太网络设备,需要透过外接计算机以控制以太网络交换器或是以太网络设备,造成使用者在作业上需要提高建置成本以及增加维护的人工成本,例如需要购置笔记型计算机或是在附近装设计算机。同时,一般的以太网络交换器或以太网络设备又更容易造成连接线路的繁杂,使用者又需耗费心思去做线路的整理,此时多一台笔记型计算机或是计算机又会让原本狭小的空间更加拥挤。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两种困扰,带给使用者更为方便的使用方式、以及环境上的限制也较小。

首先,请先参照本实用新型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可触控显示的机箱结构10包含有一扁平式机壳12、多个连接埠14、触控显示装置16。扁平式机壳12中可以容置一电子装置18,例如以太网络机板或是交换器线路板,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8为交换器线路板,且本实施例中以八个连接埠14a~14h为例,以阵列式排列及四个连接埠14一排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扁平式机壳12所露出的表面122的上方及下方位置,例如连接埠14a~14d设置在表面122上方,而连接埠14e~14h设置在表面122下方,而触控显示装置16亦设置在扁平式机壳12所露出的表面122上,并且触控显示装置16位于上、下两排连接埠14a~14d、14e~14h之间,以及,这八个连接埠14及触控显示装置16皆与电子装置18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埠14可为网络线连接座或双绞线接孔或以上的组合,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作设计,触控显示装置16为具有背光功能的触控荧幕。

承接上段,在说明完本实用新型的架构后,接着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并请同时参照图4,使用者可以直接在触控显示装置16上进行设定,并执行电子装置18的输入及输出。例如,连接埠14a连接至以太网络20,及连接埠14b连接至一计算机22,这台计算机22需要透过机箱结构10以连接至以太网络20,此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利用手指,在触控显示装置16上进行计算机22的虚拟区域(Virtual LocalAreaNetwork,VLAN)的设定。在触控显示装置16的荧幕上P2按键162代表着连接埠14b,因此使用者只要用手指选择P2,即可以直接在触控显示装置16上对计算机22的VLAN进行设定,此时,使用者就不用再额外利用任一连接埠14外接计算机或是笔记型计算机作设定,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16的显示画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不应以此显示画面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者,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图1、图4及图5所示,扁平式机壳12露出的表面122上更包含一电源接座24,利用电源接座24可以接到外部的电源(图中未示),电源接座24可以从外部电源中得到电力,并将电力提供至电子装置18,并可透过电子装置18以使整个机箱结构10获取电力。另外,倘若电子装置18是以太网络机板时,可以使整个机箱结构10作为以太网络供电的装置,此时连接埠14e可以电性连接一以太网络受电装置26,使用者透过触控显示装置16的画面可以点选连接埠14e所代表的P5按键164,即可将画面转换到与以太网络受电装置26相关的页面中,并在同一时间中,使用者只要利用手指即可轻松调整欲提供的电力瓦数,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16的显示画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不应以此显示画面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接着,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一旦当连接埠14接满外部装置时,或是机箱结构10作为以太网络供电时,皆容易使整个机箱结构10过热,导致容置于其中的电子装置18毁损,进而影响所连接的外部装置运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扁平式机壳12上设有多个散热孔28,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散热孔28设置在扁平式机壳12的上表面124,借此使机箱结构10中可能产生的热气上升飘散,避免整个机箱结构10过热,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散热孔28的设置位置,根据使用者将机箱结构10设置在何处。

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结构具有扁平式机壳,因此可以适应很多种不同环境作设置,然而本实用新型亦提供如何安装机箱结构的方式,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图6a~图6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结构10中包含有至少一安装组件,以设置在扁平式机壳12上,而扁平式机壳12可透过安装组件以安装在一平面30上。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图6a中,安装组件可为第一磁性元件32,且第一磁性元件32为一强力磁块,而对应在平面30的相对位置可增设与第一磁性元件32相反极性的磁性元件(图中未示),或是平面30及为一金属平面,再利用磁性相吸的原理使第一磁性元件32吸附在平面30的磁性元件上,倘若欲拆除扁平式机壳12时,也更为方便简易。在本实用新型图6b中,安装组件亦可为一第二磁性元件34,这一第二磁性元件34为一强力磁铁片,原理同图6a,此时平面30也可增设一相反极性的磁性元件或作为一金属平面,也是方便使用者自平面上30拆除扁平式机壳12。在本实用新型图6c中,安装组件为一安装板36,且安装板36上设有安装孔362,例如在安装板36的两边的上、下位置各设置一安装孔362,再分别透过螺丝38穿过安装板362且钉入平面30中,以使扁平式机壳12锁固在平面30上,例如此时平面30可为木制或水泥平面。在本实用新型图6d中,安装组件可为滑轨组40的设计,将滑轨组40中的滑轨卡槽402设置在平面30上,而滑轨卡合件404则设置在扁平式机壳12的背面126,使用者仅须利用滑轨卡合件404对应滑轨卡槽402的位置移动置入卡合固定即可,即可使扁平式机壳12固定在平面30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机箱结构的机壳上增设一触控显示装置,以利使用者直接透过触控显示装置控制机壳中所容置的电子装置,以避免需要额外连接计算机,增加连接埠的使用率,以及节省使用者的处理时间。并且,透过本实用新型的独特设计,平行设置连接埠的方式可以减少使用者整理连接埠所连接外部装置的连接线,以及扁平式机壳的设计可以减少整个机箱结构在设置环境中的空间,且可以具有良好的安装结构,以利使用者彻底减少建置成本以及所需要增加的人工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