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132发布日期:2018-06-23 00:5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电脑来工作和娱乐,但是目前的电脑机箱比较单一,只是用来放置硬盘、处理器、主板等硬件设备,但是随着人们对工作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脑机箱的便利性也提出了高的要求,比如,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也希望电脑机箱具备无线充电能力,目前最常用的充电设备是手机,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电脑机箱具备为手机提供无线充电的能力,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的用电设备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插座数量也越来越多,在电脑机箱中集成手机无线充电器,也可以减少对插座数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它包括机箱本体以及设置于机箱本体内的电源,它还包括无线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顶面上设置有一围壁,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固定于围壁内且上端面与机箱本体的内顶面相抵接,所述散热组件的上端面与无线充电组件的下端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散热框体、分布于散热框体内的发射线圈、设置于散热框体上方的隔热垫、设置于散热框体下方的散热底壳以及夹设于散热框体于散热底壳之间的控制电路板;

所述发射线圈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隔热垫与机箱本体的内顶面相抵接,所述散热底壳固定于围壁的下端面上,所述散热组件的上端面与散热底壳的下端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框体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线圈槽,所述散热框体的下端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第一线圈槽呈对称分布的第二线圈槽和第三线圈槽;所述发射线圈设置为三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线圈槽、第二线圈槽以及第三线圈槽内,所述三个发射线圈相互叠加分布以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发射线圈区域。

优选地,所述散热底壳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容置槽口,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容置槽口内。

优选地,所述机箱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发射线圈区域位于凹槽的轮廓范围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一两端开口的通风管以及设置于通风管内顶面上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通风管的上端面与散热底壳的下端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的一开口端固定于机箱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机箱本体的侧壁上且位于通风管的开口轮廓范围内开设有一出风口,所述通风管内且位于出风口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无线充电组件为手机进行充电;可便于用户在使用电脑进行工作和娱乐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且无线充电组件集成于电脑机箱内,可降低对插座数量的需求。同时,利用散热组件为无线充电组件进行散热,有效保证无线充电组件的稳定运行。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组件与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组件与散热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框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脑机箱,它包括机箱本体10以及设置于机箱本体10内的电源11,它还包括无线充电组件20以及散热组件30,其中机箱本体10的内顶面上设置有一围壁12,无线充电组件20固定于围壁12内且上端面与机箱本体10的内顶面相抵接,散热组件30的上端面与无线充电组件20的下端面相抵接。由此,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将代充电设备(如手机)放置于机箱本体10上表面对应无线充电组件20的正上方,即可利用无线充电组件20为手机进行充电;可便于用户在使用电脑进行工作和娱乐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且无线充电组件20集成于电脑机箱内,可降低对插座数量的需求。同时,利用散热组件30为无线充电组件20进行散热,有效保证无线充电组件20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组件20的散热能力,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组件20包括散热框体22、分布于散热框体22内的发射线圈(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散热框体22上方的隔热垫21、设置于散热框体22下方的散热底壳24以及夹设于散热框体22于散热底壳24之间的控制电路板23,发射线圈与控制电路板23电连接,隔热垫21与机箱本体10的内顶面相抵接,散热底壳24固定于围壁12的下端面上,以将控制电路板23、发射线圈、散热框体22以及隔热垫21由下至上卡固于围壁12内,散热组件30的上端面与散热底壳24的下端面相抵接。由此,可利用散热框体22和散热底壳24将发射线圈和控制电路板2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30,并利用散热组件30将热量向外发散;同时利用隔热垫21防止热量传递至机箱本体10的上表面,从而降低充电时手机的温度,保证手机的稳定运行。

为了便于使用者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在本实施例的散热框体22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线圈槽221,在散热框体22的下端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第一线圈槽221呈对称分布的第二线圈槽222和第三线圈槽223;其中发射线圈设置为三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线圈槽221、第二线圈槽222以及第三线圈槽223内,三个发射线圈相互叠加分布以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发射线圈区域。由此,只需将手机放置于长方形的发射线圈区域内,即可有效地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降低了在充电时对手机进行定位的需求,便于用户的使用。

为了优化装置的结构,作为一个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散热底壳24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容置槽口241,控制电路板23设置于容置槽口241内。由此,可利用散热框体22和散热底壳24的周壁处的接触区域,将发射线圈产生的热量向下传导。

为了便于用户将手机放置准确的充电位,本实施例的机箱本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13,发射线圈区域位于凹槽13的轮廓范围的正下方。由此,用户只需将手机放置于凹槽13内,即可有效地对手机进行充电,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为了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30包括一两端开口的通风管31以及设置于通风管31内顶面上的半导体制冷片32,其中半导体制冷片32与控制电路板23电连接,通风管31的上端面与散热底壳24的下端面相抵接。由此,利用散热底壳24将发射线圈和控制电路板2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通风管31的上表面,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32上端制冷、下端制热,将热量转移至通风管31内,从而降低无线充电组件20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散热组件30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通风管31的一开口端固定于机箱本体10的侧壁上,并在机箱本体10的侧壁上且位于通风管31的开口轮廓范围内开设有一出风口14,且在通风管31内且位于出风口14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图中未示出),风扇与控制电路板23电连接。由此,可利用风扇的风力将通风管31内的热量随空气从出风口14中转移到机箱本体10外,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散热组件30的散热效果,降低无线充电组件20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