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331发布日期:2018-09-18 22:1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虽然很多企业的仓储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货物出入库仍然采用传统的纸张记录,之后再手动输入电脑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这种方法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随着仓库的规模不断增大,货物出入库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同时公司对仓储信息的实时性及透明度要求增加,而纸张记录的方式较为繁琐,不仅难以保证仓储管理的效率而且难以保证仓储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作业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电子标签,与仓储管理的货物设置在同一位置,用于标识所述货物;

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货物上,用于定位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

手持终端,用于识别所述电子标签,得到所述货物的标识信息;

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所述手持终端将所述标识信息均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用于对手持终端扫描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以及车载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确认信息被送至业务系统服务器中;

业务系统服务器,用于对应用服务器上传的确认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存储;

所述应用服务器还用于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手持终端;

所述应用服务器和所述业务系统服务器之间通过内网连接方式实现数据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为两个,

其中一个手持终端用于货物出库时识别电子标签并生成出库信息,另一个手持终端用于货物入库时识别电子标签并生成入库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为1个,所述手持终端用于

货物出库时识别电子标签并生成出库信息以及货物入库时识别电子标签并生成入库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设置在货物架上或内嵌在货物中。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发货模块、收货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所述发货模块用于根据电子标签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出库信息;

所述收货模块用于根据电子标签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入库信息;

所述发货模块和收货模块分别将货物信息、出库信息、入库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

身份认证模块,用于确认出库以及入库的管理员身份,所述身份认证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

进一步的,RFID读写器,用于扫描RFID电子标签读取货物信息;

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使工业级PDA。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中使用手持终端、电子标签以及车载终端等装置,构建智能仓储业务设计,方便实际操作,实现二维码以及RFID管控,提高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中手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包括:

电子标签1,与仓储管理的货物设置在同一位置,用于标识所述货物;

车载终端2,设置在所述货物上,用于定位所述货物的位置信息;

手持终端3,用于识别所述电子标签1,得到所述货物的标识信息;

所述车载终端2将所述位置信息、所述手持终端3将所述标识信息均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至应用服务器4;;

应用服务器4,用于对手持终端3扫描的电子标签1的标识信息以及车载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确认信息被送至业务系统服务器5中;

所述应用服务器4还用于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手持终端3;

业务系统服务器5,用于对应用服务器4上传的确认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存储;

所述应用服务器4和所述业务系统服务器5之间通过内网连接方式实现数据交互。

其中,货物的标签信息包括货物身份证、货物编码、物料描述、招标批次、合同编号、供应商名称、采购订单号以及行项目号;其中物料描述为货物名称和货物所采用的材料等。

车载终端2与货物放置在一起,可将货物位置信息及货物的移动轨迹发送至应用服务器4,应用服务器4将货物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手持终端3。

一些实施例中,手持终端3为两个,其中一个手持终端3用于货物出库时识别电子标签1并生成出库信息,另一个手持终端3用于货物入库时识别电子标签1并生成入库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手持终端3为1个,所述手持终端3用于货物出库时识别电子标签1并生成出库信息以及货物入库时识别电子标签1并生成入库信息。

可选地,电子标签1设置在货物架上或内嵌在货物中,方便工作管理员对电子标签1的扫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对仓库工作管理员的使用流程进行说明。

出库工作管理员使用手持终端3扫描电子标签1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出库信息,手持终端3将出库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4,应用服务器4对出库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库确认信息送至业务系统服务器5,业务系统服务器5对应用服务器4上传的确认出库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存储。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车载终端2与货物放置在一起,可将货物位置信息及货物的移动轨迹发送至应用服务器4,应用服务器4将货物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手持终端3,工作管理员可通过手持终端3获得货物的位置信息及移动轨迹;货物到达目的地进行入库时,入库工作管理员通过移动终端3扫描电子标签1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入库信息,其过程与货物出库过程相同。

如上所示,手持终端3中生成出库信息或入库信息,避免使用纸张记录的麻烦,同时,手持终端3将出库信息或入库信息上传至应用服务器4中,应用服务器4对接收到的出库信息或入库信息进行处理确认后发送至业务系统服务器5,业务系统服务器5对确认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存储,实现实时数据上传,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以及实时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手持终端3包括发货模块31、收货模块32、微处理器33、无线通信模块34以及存储模块35;

所述发货模块31用于根据电子标签1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出库信息;

所述收货模块32用于根据电子标签1获得货物信息并生成入库信息;

所述发货模块31和收货模块32分别将货物信息、出库信息、入库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33,微处理器33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4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4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35中。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3查看货物出库或是入库信息。

可选地,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

身份认证模块36,用于确认出库以及入库的管理员身份,所述身份认证模块36与所述微处理器33连接;身份认证模块36预先设置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出库以及入库管理员可以通过账号和密码对手持终端3进行解锁操作,提高仓储管理的安全性。

可选地,电子标签1采用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的信息很难被篡改,防止制假售假,提高货物信息控制精度。

可选地,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RFID读写器37,用于扫描RFID电子标签读取货物信息和出库或入库信息;

所述RFID读写器37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RFID读写器37扫描RFID电子标签读取货物信息和出库或入库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至微处理器33,微处理器33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4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4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35中。

可选地,所述电子标签1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二维码只能使用手持终端3进行扫描;普通智能终端,例如手机扫描上述二维码并无作用。

二维码或条形码可粘贴在货物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终端使工业级PDA;

现有技术中的PDA系统使用搭载Windows Mobile系统的国产手持终端,而且使用3G卡APN专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经常出现闪退、网络不稳定、软件反应慢等问题。本申请使用工业级PDA,搭载安卓4.2系统,通过4G卡APN专线进行数据传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修复,简化操作流程,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中使用手持终端、电子标签以及车载终端等装置,构建智能仓储业务设计,方便实际操作,实现二维码以及RFID管控,提高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