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492发布日期:2019-03-16 00:0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请求享有提交于2016年6月24日且标题为连接器内装式usb3/3.x闪存驱动器/ssd/安全加密狗(dongle)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354664的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装置以及类似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大体上包括与usb接口集成的存储数据存储装置。usb装置典型地出于与先前使用软盘或cd-rom类似的目的使用,且大体上以可附接到计算机的usb连接器的usb棒的形式出现,或为使用usb电缆来连接到计算机的外部装置。然而,usb装置容易从usb连接器移除,且在连接时大体上从计算机突出,且/或添加供用户操纵的额外的笨重的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中所使用的术语“发明”、“该发明”、“此发明”以及“本发明”旨在广泛地指出本专利的主题和下文中的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包含这些术语的陈述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或限制下文中的专利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本专利所涵盖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下文中的权利要求限定,而并非由本概要限定。本概要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高级概述,且引入在下文中的详述段落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概要既不旨在标示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的特征,也不旨在孤立地用于确定要求保护的本主题的范围。本主题应当通过参考本专利的整个说明书的适当的部分、任何或全部的附图以及每项权利要求理解。

根据某些示例,数据存储装置可包括壳体和连接器。壳体可包括前缘、与前缘相反的后缘、从前缘延伸到后缘的顶缘以及与顶缘相反且从前缘延伸到后缘的底缘。连接器可容纳于壳体内,且包括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第一连接接口包括多个连接指部,第二连接接口包括多个弹簧。壳体可为可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在使用时,壳体的顶缘、底缘、前缘以及后缘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

在一些方面,壳体可为可定位的,使得在使用时,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端口内。

在各种示例中,连接器可包括衬底、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以及控制器。衬底可包括构件表面和与构件表面相反的连接表面。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可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控制器可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且配置成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位于连接表面上。在某些情况下,第一接口可包括具有多个弹簧的接触条。在各种示例中,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可包括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一距离的部分,并且,多个指部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在一些方面,多个指部可嵌到包括第一连接接口的接口组件的主体上。

在某些示例中,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可安装于控制器的顶部上。在各种情况下,环氧树脂盖或支承衬底中的至少一个可覆盖控制器,且使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与控制器分离。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器还可包括状态指示器,状态指示器包括发光二极管。

根据一些示例,壳体可包括第一移除狭槽和第二移除狭槽,并且,第一移除狭槽和第二移除狭槽可为能够与移除器工具接合,从而在使用时,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移除。

在各种方面,第一连接接口可配置成支持usb3.0标准,并且,第二连接接口配置成支持usb2.0标准。

根据某些示例,数据存储系统可包括数据存储装置和移除器工具。数据存储装置可包括壳体和容纳于壳体内的连接器。壳体可包括第一侧缘、与第一侧缘相反的第二侧缘、第一侧缘中的第一移除狭槽以及第二侧缘中的第二移除狭槽。连接器可包括具有多个连接指部的第一连接接口和具有多个弹簧的第二连接接口。移除器工具可包括主体、第一移除器凸片以及第二移除器凸片。在各种示例中,壳体可为能够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在使用时,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在一些示例中,移除器工具可配置成使第一移除器凸片与第一移除器狭槽接合,且使第二移除器凸片与第二移除器狭槽接合,第一移除器狭槽和第二移除器狭槽配置成在使用时,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端口移除。

在一些方面,壳体可包括金属或塑料。在各种示例中,连接器可包括衬底、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以及控制器。衬底可包括构件表面和与构件表面相反的连接表面。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可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并且,控制器可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且配置成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

在某些示例中,第一接口可包括接触条,接触条包括盖和多个弹簧。在各种示例中,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可包括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一距离的部分,并且,多个指部可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可安装于控制器的顶部上。根据一些情况,第一连接接口可配置成支持usb3.0标准,并且,第二连接接口可配置成支持usb2.0标准。

根据某些示例,使用数据存储装置的方法可包括使数据存储装置相对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定向。数据存储装置可包括壳体和容纳于壳体内的连接器。连接器可包括具有多个连接指部的第一连接接口和具有多个弹簧的第二连接接口。该方法可包括使数据存储装置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该方法可包括通过第一连接接口或第二连接接口建立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包括通过以下的步骤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移除:将移除器工具插入到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中,使得移除器工具的第一移除器凸片接合壳体的第一移除狭槽,并且,移除器工具的第二移除器凸片接合壳体的第二移除狭槽;以及在移除器工具与数据存储装置接合的同时,使移除器工具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撤回。

根据一些方面,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建立,并且,该方法还包括使数据存储装置相对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重新定向且使数据存储装置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并且,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接口建立。

在各种示例中,第一连接接口通过usb3.0标准支持连接,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通过usb2.0标准支持连接。

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各种实现方案可包括额外的系统、方法、特征以及优点,其可能不一定在本文中明确地公开,而就在查阅以下的详述和附图之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系统等将显而易见。旨在所有的这样的系统、方法、特征以及优点都包括在本公开内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

附图说明

图示以下的附图的特征和构件,以强调本公开的一般原理。为了一致且清楚起见,所有的附图中的对应的特征和构件可通过使参考字符匹配来指定。

图1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图1的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连接器包括衬底和接触条。

图4为图3的连接器的接触条的俯视透视图。

图5为图3的接触条的仰视透视图。

图6为图3的连接器的衬底的透视图。

图7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可与图3的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另一衬底的透视图。

图8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可与图3的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另一衬底的侧视图。

图9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可与图3的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另一衬底的侧视图。

图10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可与图1的数据存储装置一起使用的另一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连接器包括衬底和接触条。

图11是图10的连接器的接触条的俯视透视图。

图12是图10的连接器的接触条的仰视透视图。

图13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图示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的图1的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的示例。

图14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为移除工具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的移除工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题在此以满足法定要求的特征描述,但本描述不一定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其它方式体现,可包括不同的元件或步骤,且可与其它现有技术或未来技术联合使用。除了在个别的步骤的顺序或元件的布置明确地描述时,本描述不应当解释为暗示各种步骤或元件之中或之间的任何具体的顺序或布置。包括诸如“向上”、“向下”、“顶部”、“左边”、“右边”、“前部”、“后部”以及“拐角”在内的方向参考旨在指出构件和方向所参考的附图(或多个附图)中所图示且描述的定向。

在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该连接器内装式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配合于电子装置(例如,膝上型电脑、计算机、平板电脑、电话、各种其它电子装置等)的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例如,usb端口)内。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完全地配合”及类似的措辞指如下的配置:数据存储装置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未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向外延伸或突出越过数据存储装置端口所限定的开口。以此方式,数据存储装置可停留于端口中,而不影响到电子装置的操纵(例如,使用电子装置、封装电子装置、运载电子装置等),因为,装置完全地位于端口内,且未从电子装置向外突出或延伸。此外,数据存储装置具有提高的安全性,因为,当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定位于端口内时,不能够容易地移除数据存储装置,且需要移除数据存储装置的工具。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存储装置可包括多个接口连接标准。

图1-6图示数据存储装置100的示例。数据存储装置100包括壳体102和容纳于壳体102内的连接器104(参见图2-6)。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2包括前缘106、后缘108、顶缘110以及底缘112。在一些示例中,前缘106是数据存储装置100的连接器侧。壳体102还可包括第一侧缘114和第二侧缘11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侧缘114和第二侧缘116包括移除狭槽118。如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的,移除器工具1400(参见图14和图15)配置成接合移除狭槽118,以将数据存储装置100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移除。虽然图示移除狭槽118,但在其它示例中,凹槽、压痕或壳体102中的其它类似特征可用于与移除器工具1400接合。

任选地,壳体102包括顶缘110中的开口120。开口120的数量不应当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在其它示例中,开口120可省略。在一些示例中,移除狭槽118可省略,并且,移除器工具1400可接合开口120,以将数据存储装置100从数据存储端口移除。

壳体102可由各种材料(诸如各种金属、塑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构造。在某些示例中,用于构造壳体102的材料的类型可基于数据存储装置100的预期用途来选择。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由金属构造的壳体102可提供信号屏蔽和传热或冷却。在某些示例中,状态指示器或其它指示器(诸如发光二极管)可任选地位于壳体102的至少一个缘上。

连接器104包括衬底122、第一连接接口124以及第二连接接口126。衬底122可为印制电路板(“pcb”),其可用于机械地支承且电连接连接器104的其它构件。衬底122包括构件表面128和连接表面130。各种物品(诸如振荡器、led状态灯、其它离散的构件或其它合适的装置)可安装且/或电联接到构件表面128和连接表面130。

参考图6,在各种示例中,控制器13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在衬底122上提供。虽然控制器132和存储器管芯134图示为单独的构件,但将意识到,在各种其它示例中,单个管芯可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两者(即,控制器和存储器为单个构件)。在图6中,控制器132和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位于构件表面128上,然而,在其它示例中,它们可位于连接表面130上。控制器132配置成访问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在各种示例中,控制器132和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可配置成用于读取操作、读取/编写操作、安全性或拷贝保护或以上的操作的任何组合。任选地,各种表面安装式装置136(诸如振荡器、led状态灯、离散的构件以及/或其它合适的装置)在构件表面128和/或连接表面130上提供。在一些示例中,衬底122上的构件可取决于数据存储装置100的期望的功能性变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中所图示的,各种构件可安装成各种并排式配置。在其它示例中,如图7-9中所图示的,各种构件可堆叠,以节省衬底122上的空间且减小构件的占地面积。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图7-9图示连接器104,其中,衬底122包括安装于控制器132的顶部上的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可通过环氧树脂盖138或其它合适的盖(其覆盖控制器132,以保护控制器132的线)安装于控制器132的顶部上(参见图8)。在其它示例中,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可通过支承衬底140或其它合适的装置安装于控制器132的顶部上(参见图9)。在这些示例中,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可安装于支承衬底140上,以使存储器管芯堆叠件134与控制器132分离且保护控制器线。类似于衬底122,支承衬底140可为pcb。

连接器104配置成支持多个接口连接标准,使得当数据存储装置100定位于对应的端口内时,连接器104可联接到对应的usb2.0连接器、usb3.0连接器,或与前述的usb标准、其它合适的串行总线连接、并行总线连接或其它合适的连接标准中的任一个向前或向后兼容的任何其它标准。为了支持多个接口连接标准,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接口124和第二连接接口126。

如图3-5中所图示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接口124包括接触条142。在各种示例中,接触条142安装到衬底122的表面(诸如连接表面130)。接触条142可通过连接焊盘146电联接到衬底122,连接焊盘146可钎焊或以其它方式联接到衬底122。联接点的数量不应当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在各种示例中,接触条142从此外基本上平坦的连接表面130向外突出。多个突出部148连接到接触条142。在一些示例中,突出部148包括弹簧,然而,可使用各种其它类型的突出部,使得第一连接接口124支持usb3.0标准且连接到usb3.0连接器,或支持其它合适的标准。

第二连接接口126包括多个连接指部144。连接指部144可安装到衬底122的表面(诸如连接表面130)或嵌到衬底122的表面上。在各种示例中,从连接指部144到连接表面130(或连接指部144定位于其上的其它表面)的距离小于从突出部148到连接表面130的距离。在各种示例中,带有连接指部144的第二连接接口126配置成支持usb2.0标准,且连接到usb2.0连接器。在这样的示例中,当数据存储装置100插入对应的端口内时,连接指部144可配置成电联接到电源线和地线以及对应的usb2.0连接器的扭曲的成对的线。连接指部144的数量不应当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第二连接接口可支持其它合适的标准。

图10-12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图示连接器1004的另一示例。与连接器104相比,连接器1004包括可安装于衬底122上的接口组件1002。接口组件1002包括第一连接接口124和第二连接接口126的组合。在这些示例中,连接指部144可安装到接口组件1002的主体1006或嵌入接口组件1002的主体1006内。在一些示例中,主体1006的部分形成接触条142。用于第一连接接口124的连接焊盘146和用于第二连接接口126的连接焊盘1008也在主体1006上提供,用于第一连接接口124的连接焊盘146和用于第二连接接口126的连接焊盘1008的数量不应当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焊盘146和1008位于主体1006的底侧上。

可与数据存储装置100一起使用的各种其它合适的类型的连接器在美国专利号8705243中描述,其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图13图示定位于电子装置1300的数据存储装置端口1302内的数据存储装置100的示例。壳体102可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1302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100完全地安置于端口1302内。在一些示例中,缘106、108、110以及112定位于端口1302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100未从端口1302所限定的开口向外突出。通过完全地定位于端口1302内,从而数据存储装置100可保持在端口1302内,而不干扰电子装置1300的操纵。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数据存储装置100可提供对电子装置的存储容量进行升级的容易的方式,而不干扰电子装置1300的正常操纵。

如图13中所图示的,由于数据存储装置100完全地安置于端口1302内,且未从端口1302所限定的开口向外延伸,因而数据存储装置100不能够容易地移除。参考图14,提供移除器工具1400,以通过将移除器工具1400插入到端口1302内,接合数据存储装置100的移除狭槽118,且使移除器工具1400和数据存储装置100撤回,来移除数据存储装置100。移除器工具1400包括主体1402和臂1404a-b。在各种示例中,臂1404a-b间隔开,以适应数据存储装置100的宽度(诸如数据存储装置的两缘之间的距离)。在一些示例中,臂1404a-b限定接收区1408,当移除器工具1400接合数据存储装置100时,接收区1408接收数据存储装置100的至少部分。每个臂1404a-b包括移除器凸片1406,当移除器工具1400使数据存储装置100从端口1302撤回时,移除器凸片1406配置成接合对应的移除狭槽118,且维持移除器工具1400与数据存储装置100之间的接合。

在下文中提供一批示范性的实施例(包括作为“ecs(示例组合)”明确地列举的至少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提供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各种实施例类型的额外描述。这些示例不旨在为互相排斥的、详尽的或约束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的实施例,而更确切地说,包含所发布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例的范围内的所有的可能的修改和变型。

ec1.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前缘、与前缘相反的后缘、从前缘延伸到后缘的顶缘以及与顶缘相反且从前缘延伸到后缘的底缘;和连接器,其容纳于壳体内,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第一连接接口包括多个连接指部,第二连接接口包括多个弹簧,其中,壳体可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在使用时,壳体的顶缘、底缘、前缘以及后缘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

ec2.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壳体为可定位的,使得在使用时,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端口内。

ec3.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连接器还包括:衬底,其包括构件表面和与构件表面相反的连接表面;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其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以及控制器,其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且配置成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其中,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位于连接表面上。

ec4.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第一接口包括接触条,接触条包括盖和多个弹簧,其中,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包括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一距离的部分,且其中,多个指部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ec5.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多个指部嵌到盖上。

ec6.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安装于控制器的顶部上。

ec7.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环氧树脂盖或支承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覆盖控制器,且使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与控制器分离。

ec8.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连接器还包括状态指示器,状态指示器包括发光二极管。

ec9.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壳体还包括第一移除狭槽和第二移除狭槽,且其中,第一移除狭槽和第二移除狭槽可与移除器工具接合,从而在使用时,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移除。

ec10.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第一连接接口配置成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sb”)3.0标准,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配置成支持usb2.0标准。

ec11.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侧缘、与第一侧缘相反的第二侧缘、第一侧缘中的第一移除狭槽以及第二侧缘中的第二移除狭槽;和连接器,其容纳于壳体内,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第一连接接口包括多个连接指部,第二连接接口包括多个弹簧;和移除器工具,其包括主体、第一移除器凸片以及第二移除器凸片,其中,壳体可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在使用时,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且其中,移除器工具配置成使第一移除器凸片与第一移除器狭槽接合,且使第二移除器凸片与第二移除器狭槽接合,第一移除器狭槽和第二移除器狭槽配置成在使用时,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端口移除。

ec12.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壳体包括金属。

ec13.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连接器还包括:衬底,其包括构件表面和与构件表面相反的连接表面;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其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以及控制器,其安装于连接表面和构件表面中的一个上,且配置成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

ec14.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第一接口包括接触条,接触条包括盖和多个弹簧,其中,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包括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一距离的部分,且其中,多个指部定位成相对于连接表面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ec15.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安装于控制器的顶部上。

ec16.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第一连接接口配置成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sb”)3.0标准,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配置成支持usb2.0标准。

ec17.使用数据存储装置的方法包括:使数据存储装置相对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定向,其中,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和容纳于壳体内的连接器,且其中,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第一连接接口包括多个连接指部,第二连接接口包括多个弹簧;以及使数据存储装置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以及通过第一连接接口或第二连接接口建立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

ec18.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的步骤将数据存储装置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移除:将移除器工具插入到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中,使得移除器工具的第一移除器凸片接合壳体的第一移除狭槽,并且,移除器工具的第二移除器凸片接合壳体的第二移除狭槽;以及在移除器工具与数据存储装置接合的同时,使移除器工具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撤回。

ec19.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方法,其中,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建立,且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数据存储装置相对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重新定向且使数据存储装置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数据存储装置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并且,数据存储装置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接口建立。

ec20.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方法,其中,第一连接接口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3.0标准支持连接,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通过usb2.0标准支持连接。

ec.21.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单个管芯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两者。

ec.22.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和连接器,其容纳于壳体内,连接器包括配置成支持第一连接标准的第一连接接口和配置成支持第二连接标准的第二连接接口,其中,壳体能够定位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使得在使用时,壳体完全地安置于数据存储装置端口内。

ec.23.任何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连接器还包括:衬底,其包括构件表面和与构件表面相反的连接表面;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以及控制器,其配置成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器管芯堆叠件,其中,第一连接接口包括连接表面上的多个连接指部,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包括连接表面上的多个弹簧。

ec.24.任何先前或随后的示例组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第一连接接口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3.0标准支持连接,且包括多个连接指部,且其中,第二连接接口通过usb2.0标准支持连接,且包括多个弹簧。

应当强调指出,上述的方面仅仅是实现方案的可能的示例,仅仅为了清楚理解本公开的原理阐明。在实质上不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原理的情况下,可对上述的(若干)实施例作出许多变型和修改。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所有的这样的修改和变型都旨在包括于本文中,并且,对于元件或步骤的个别的方面或组合的所有的可能的权利要求都旨在由本公开支持。此外,虽然在本文中以及在随后的权利要求中采用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仅在通用和描述的意义上使用,而既并非出于限制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也并非出于限制随后的权利要求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