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5962发布日期:2018-12-01 00:5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加入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技术方案。指纹识别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解锁、唤醒等功能,也是移动支付重要的一环。在对指纹进行识别验证的过程中,验证失败可能包括多种情况,而用户使用错误手指就是其中一种,并且用户很有可能多次使用该错误手指进行验证,降低了指纹识别的成功率,用户使用体验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指纹录入方法,其应用于终端,所述指纹录入方法包括:

s1、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并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s2、当验证失败时,保存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

s3、重复步骤s1-s2,以获取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

s4、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以及

s5、若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并且所述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安全验证,则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指纹录入方法中,在所述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指纹录入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安全信息;

若所述数字安全信息与预设数字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指纹录入方法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调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或者

获取用户的虹膜信息;或者

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指纹录入方法中,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手指;

叠加属于同一手指的指纹特征,并判断叠加后的指纹特征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所述叠加后的指纹特征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指纹录入方法中,在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之后,所述指纹录入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若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指纹信息验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指纹录入装置,其应用于终端,所述指纹录入装置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并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保存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验证失败时,保存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验证模块多次验证失败时分别获取保存模块中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以及

指纹录入模块,用于若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并且所述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安全验证,则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指纹录入装置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安全信息;

若所述数字安全信息与预设数字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指纹录入装置还包括确认模块,所述确认模块用于: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以及

若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指纹信息验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指纹录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指纹录入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上述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的成功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指纹录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指纹录入装置的程序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录入方法、指纹识别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指纹录入方法100的流程图,指纹录入方法100应用于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

指纹录入方法100包括步骤s102、步骤s104和步骤s106、步骤s108和步骤s110。

步骤s102: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并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步骤s104:当验证失败时,保存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

步骤s106:重复步骤s102和s104,以获取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

具体地,当第一指纹信息验证失败时,终端可保存第一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在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指纹特征可包括终结点、分叉点、分歧点、孤立点、环点、短纹等。

步骤s108: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110:若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并且所述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安全验证,则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中。

在步骤s108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指纹录入方法100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安全信息;若所述数字安全信息与预设数字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

在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调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或者获取用户的虹膜信息;或者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

上述步骤s110中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手指;叠加属于同一手指的指纹特征,并判断叠加后的指纹特征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若所述叠加后的指纹特征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

具体地,可多次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每验证失败一次,就保存一次对应的指纹特征,直至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更具体地,判断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首先判断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手指,然后将属于同一手指的指纹特征进行叠加,再判断叠加后的指纹特征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当叠加后的指纹特征达到预设阈值时,可确定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举例来说,用户在进行指纹解锁时,使用了错误的手指进行解锁,验证失败时,可记录下当时的指纹特征。假设验证失败五次,则可记录这五次对应的指纹特征。首先,判断这五次对应的指纹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手指,例如两两计算指纹特征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90%,则可确定这五次对应的指纹特征属于同一手指。然后叠加这五次对应的指纹特征,如果叠加后的指纹特征达到预设阈值如300个,则可确定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完整的指纹信息具有400个指纹特征,而叠加后的指纹特征达到了300个,此时可认为叠加后的指纹特征已经足够用于进行指纹解锁,在确定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并且所述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安全验证,则可将对应的指纹信息(例如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中,无需用户特意执行录入指纹模板的过程,简化了操作。

在步骤s110中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之后,所述指纹录入方法100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若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指纹信息验证成功。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指纹录入装置200的程序模块图。指纹录入装置200应用于终端,指纹录入装置200与图1所示指纹录入方法100对应。指纹录入装置200包括验证模块202、保存模块204、第一获取模块206、第二获取模块208和指纹录入模块210。

验证模块20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信息,并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保存模块204,用于当验证模块202验证失败时,保存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在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指纹特征可包括终结点、分叉点、分歧点、孤立点、环点、短纹等。

第一获取模块206,用于在验证模块202多次验证失败时分别获取保存模块204中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208,用于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在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包括: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或者用户的虹膜信息;或者用户的声纹信息。

指纹录入模块210,用于若多次保存的指纹特征符合预设条件并且所述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通过安全验证,则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作为指纹模板录入至指纹模板库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208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安全信息;若所述数字安全信息与预设数字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的非指纹类生物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指纹录入装置200还包括确认模块,所述确认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以及若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指纹模板匹配,则确认所述第二指纹信息验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指纹录入方法100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指纹录入方法100的步骤。

本发明目前的现有技术是:目前光学指纹为了减少据真的情况出现,引入了辅助模板的功能:当用户使用指纹解锁过程中,5次解锁都出错冻结后,如果用户只通过输入一次pin/数字密码就能解锁手机的话,则将此解锁错误的指纹归并到辅助模板中,下次解锁时候,先从正常模板中匹配,若不匹配,则继续从辅助模板中匹配。这种方式更新模板会有安全问题,非机主故意用他的指纹触发5次错误后,还给机主解锁,若机主输入一次pin/数字密码解锁,这有可能会把非机主指纹并入辅助模板(并入辅助模板时候也会做算法校验,与正常模板差异不大的指纹才会并入,所以这里只是有可能),下次非机主可以使用其指纹解锁。

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是:为了提高辅助模板并入功能的安全性,我们可以结合人脸识别功能来提高并入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在用户开启人脸识别功能的时候,增加辅助模板的并入条件。当用户使用指纹解锁时候,如果识别到指纹不匹配,则利用前摄像头抓取用户头像;若用户解锁5次都不成功时候,通过输入一次pin/数字密码解锁时候,调用人脸识别算法去匹配前面抓取的人脸图像,若人脸匹配成功,才进行辅助模板的并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