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0485发布日期:2018-11-27 22:5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对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系统的管理,日益成为重要的问题,如何根据各技能的人员需求状况及个人培训技能量限制,制定多岗培训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假设每一个技能对应一种代表该技能所需技能的执照,那么上述的多岗培训方案具体可以是指技能执照如何分组,各分组技能执照需培训的人数是多少的问题,针对员工的多技能培训存在管理和配置水平低下,随意,缺乏科学的整体的方法进行指导,仅仅是通过一些人为设定,很难进行统一的培训和管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教学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管理进行管理和操控,组织管理用来采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员的需求,然后将信息传达到讲师管理进行处理和记录,系统管理储存了学员和讲师的身份信息,通过考勤签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信息传达到用户管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本系统简单明了,使用简单,可以更好的对学员进行培训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包括课程管理、学员管理和系统管理,所述系统管理一侧连接功能管理以及设置在功能管理底部的组织管理,所述系统管理一侧连接个人信息以及设置在个人信息顶部的用户管理,所述系统管理另一侧连接考勤统计以及设置在考勤统计底部的基础数据,所述组织管理一侧连接学员管理以及设置在学员管理底部的课程管理,所述课程管理底部设有教材管理以及设置在教材管理底部的讲师管理,所述学员管理一侧连接效果反应,所述课程管理一侧连接需求调研。

进一步地,所述讲师管理一侧连接计划管理,所述计划管理底部设有培训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考勤统计一侧连接学员统计,所述学员统计底部设有讲师统计。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数据一侧连接统计分析,所述统计分析底部设有学习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系统管理进行管理和操控,组织管理用来采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员的需求,然后将信息传达到讲师管理进行处理和记录,系统管理储存了学员和讲师的身份信息,通过考勤签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信息传达到用户管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本系统简单明了,使用简单,可以更好的对学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学员统计;2、讲师统计;3、统计分析;4、学习结果;5、基础数据;6、个人信息;7、用户管理;8、讲师管理;9、教材管理;10、培训记录;11、计划管理;12、需求调研;13、效果反应;14、课程管理;15、学员管理;16、组织管理;17、功能管理;18、系统管理;19、考勤统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包括课程管理14、学员管理15和系统管理18,所述系统管理18一侧连接功能管理17以及设置在功能管理17底部的组织管理16,所述系统管理18一侧连接个人信息6以及设置在个人信息6顶部的用户管理7,所述系统管理18另一侧连接考勤统计19以及设置在考勤统计19底部的基础数据5,所述组织管理16一侧连接学员管理15以及设置在学员管理15底部的课程管理14,所述课程管理14底部设有教材管理9以及设置在教材管理9底部的讲师管理8,所述学员管理15一侧连接效果反应13,所述课程管理14一侧连接需求调研12,所述讲师管理8一侧连接计划管理11,所述计划管理11底部设有培训记录10,所述考勤统计19一侧连接学员统计1,所述学员统计1底部设有讲师统计2,所述基础数据5一侧连接统计分析3,所述统计分析3底部设有学习结果4。

本发明一种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管理18进行管理和操控,组织管理16用来采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员的需求,然后将信息传达到讲师管理8进行处理和记录,系统管理18储存了学员和讲师的身份信息,通过考勤签到19进行考核,并将考核信息传达到用户管理7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其中,所述讲师管理8一侧连接计划管理11,所述计划管理11底部设有培训记录10,可以使讲师更有计划的对学员进行辅导。

其中,所述考勤统计19一侧连接学员统计1,所述学员统计1底部设有讲师统计2,可以知道学员和讲师的签到信息。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5一侧连接统计分析3,所述统计分析3底部设有学习结果4,可以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