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7259发布日期:2020-04-07 14:4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地形图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地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行业前期设计计算的发电量需要提供规划风电场的地形图,地形图由实测地形图和根据实测地形图外扩10km截取的srtm(shuttleradartopographymission,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地形图组成,如图1所示。图1中灰色线框内部的区域为实测地形图,实测地形图的等高线相对密集,灰色线框外部的区域为srtm地形图,srtm地形图的等高线相对稀疏。

由于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之间位置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srtm地形图根据实测地形图的位置进行偏移,使得经过偏移后的srtm地形图能够与实测地形图的位置有很好的对应,以便用于发电量计算。

目前风电行业对srtm地形图进行偏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动的方式,在globalmapper软件中手动测量对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量,该手动方式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测量结果往往不统一,由于手动方式的误差较大,测量结果往往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手动方式下测量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量的结果不统一和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包含目标区域的srtm地形图的数据;

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实测地形图中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srtm地形图中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

根据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包含目标区域的srtm地形图的数据;

等高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实测地形图中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srtm地形图中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

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可获取包含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并基于两种地形图的数据自动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基于该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测绘等高线,可自动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无需依赖操作人员手动确定等高线位置进而测量偏移距离,从而可以使测量结果保持较高程度的统一,减少因手动产生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为地图偏移提供更可靠理论依据。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实测地形图和根据实测地形图外扩10km截取的srtm地形图的一个示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展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某区域移动前的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某区域移动后的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前的一个目标区域与目标区域之外的扩展区域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后的一个目标区域与目标区域之外的扩展区域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图处理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形图处理装置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形图处理设备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等高线:指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实测地形图:是精确测量的等高线图,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为2m或3m。

srtm(shuttleradartopographymission,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地形图:根据srtm地形数据利用globalmapper软件制作的等高线图,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为5m或10m。

坐标(或称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纬度方向为x方向、经度方向为y方向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通过手动方式测量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量具体有如下缺点:

1)手动方式下只能通过查看实测地形图与srtm地形图的局部位置的对应情况,找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量,而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测量结果往往不同;

2)手动方式通常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查找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的对应位置以及判断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经验技术要求,经验不足很容易判断错误;

3)查找到对应位置后,手动测量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情况,测量过程存在误差,导致最终根据偏移距离对srtm地形图进行偏移后的结果不准确;

本申请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地形图处理方法包括:

s201,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包含目标区域的srtm地形图的数据。

s202,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实测地形图中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srtm地形图中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

可选地,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各实测等高线与srtm地形图的各测绘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选取满足预设的高程差阈值的高程差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和各测绘等高线,作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后,还包括:

判断确定出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或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

若确定出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或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小于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则按照各高程差的预设排列顺序,依次选取各个高程差的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并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直至确定出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或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

s203,根据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之间的中心坐标差;根据中心坐标差,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在上述步骤s201至s203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4,根据偏移距离,将srtm地形图与实测地形进行拼接。

下面参照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展开流程进行介绍:

s401,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包含目标区域的srtm地形图的数据。

可选地,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包括实测地形图的高程数据(简称“实测高程数据”)和坐标数据(简称“实测坐标数据”);其中,实测高程数据中包括实测地形图中的每条实测等高线的高程值,不同的实测等高线可能具有同一高程值,实测坐标数据中包括实测地形图中组成每条实测等高线的位置点的坐标。

可选地,srtm地形图的数据包括srtm地形图的高程数据(简称“测绘高程数据”)和坐标数据(简称“测绘坐标数据”);其中,测绘高程数据中包括srtm地形图中的每条测绘等高线的高程值,不同的测绘等高线可能具有同一高程值,测绘坐标数据中包括srtm地形图中组成每条测绘等高线的位置点的坐标。

s402,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各实测等高线与srtm地形图的各测绘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

可选地,根据实测高程数据和测绘高程数据,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每条实测等高线与srtm地形图的每条测绘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以便于在后续过程中根据该高程差来选取对应的等高线。

可选地,根据实测高程数据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并将实测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根据测绘高程数据确定出srtm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并将srtm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对排列后的实测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从第一个高程值开始依次计算实测地形图的每个高程值分别与按预设顺序排列的srtm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的差值。

在一个示例中,若预设顺序为由大到小的顺序,则按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后的实测地形图的m个高程值可分别表示为a1、a2、...、am,按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后的srtm地形图的n个高程值可分别表示为b1、b2、...、bn;从a1开始依次计算每个高程值ai(i为大于等于1和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与每个bj(j为大于等于1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的差值,该差值可表示为计算完成后可得到如表达式(1)所示的差值距阵:

s403,选取满足预设的高程差阈值的高程差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和各测绘等高线,作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

可选地,选取高程差最小的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作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

可选地,对于每条实测等高线,选取与该实测等高线高程差最小的测绘等高线,则该条实测等高线为目标实测等高线,与该实测等高线高程差最小的测绘等高线。

以上述表达式(1)为例,可从表达式(1)所示的差值距阵中选取每行中的最小差值,选取出的各行的最小差值可表示为其中,可能是中的任意一个,视具体情况而定,同理;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排列后的高程差,可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和srtm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的对应关系;若将实测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按照与排列后的高程差一致的顺序分别表示为a(1),a(2),...,a(m),将srtm地形图的各个高程值按照与排列后的高程差一致的顺序分别表示为b(1),b(2),...,b(m),则可看出,a(1)和b(1)为对应的一组高程值,a(2)和b(2)为对应的一组高程值,其余高程值的对应情况同理。

可选地,可按照由a(1)和b(1)至a(m)和b(m)的顺序,依次选取各组高程值对应的等高线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先选取第一组高程值a(1)和b(1)对应的等高线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若该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无法满足后续步骤的要求,则继续选取第二组高程值a(2)和b(2)对应的等高线作为新增的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若仍无法满足后续步骤的要求,则依次类推,继续选取下一组高程值对应的等高线作为新增的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

s404,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出每个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欧氏距离;确定出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欧氏距离所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预设距离条件可以是预设的距离范围,满足预设距离条件可以包括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欧氏距离在该距离范围内。距离范围的边界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将该边界数值设置为5m和20m,此时距离范围为5m至20m,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出每个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欧氏距离,包括:分别确定出第一组高程值a(1)和中a(1)对应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a(1)对应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可通过如下方式得出:计算组成目标实测等高线的各个位置点的x坐标的平均值和y坐标的平均值,将该x坐标的平均值和y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所属目标实测等高线中心坐标。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可通过类似的方式得出,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判断确定出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或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若确定出的中心坐标的数目小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则按照各高程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确定各个高程差的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直至所确定出的中心坐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若确定出的中心坐标的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判断确定出的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上述第一组高程值a(1)和b(1)对应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若确定出的中心坐标的数量小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则通过上述步骤s403选取第二组高程值a(2)和b(2),通过步骤s404确定出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第二组高程值a(2)和b(2)对应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将该中心坐标与基于第一组高程值a(1)和b(1)确定出的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中心坐标合并(合并在同一中心坐标的集合中),判断合并后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若合并后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一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则依次类推基于后续各组高程值进行判断。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欧氏距离所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后,还包括:对中心坐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包括:

确定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坐标距离;将确定出的各坐标距离,划分至预设的指定数量个距离区间之内;确定出包含坐标距离的数目最多的距离区间,作为目标距离区间;确定出目标距离区间中各坐标距离对应的中心坐标。

确定出的目标距离区间中包含的坐标距离的数目最多,可认为srtm地形图整体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落在目标距离区间内的概率较大,从而可基于目标距离区间中各从坐标距离对应的中心坐标确定srtm地形图整体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目标距离区间中包含的坐标距离的数目越多,则srtm地形图整体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落在目标距离区间内的概率越大,由此确定出的srtm地形图整体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也越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距离区间具体为在前述的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划分出的区间,每个距离区间的区间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各距离区间的区间长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可将各距离区间的区间长度统一设置为30m,即在前述的距离范围内每隔30m划分出一个距离区间。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目标距离区间中各坐标距离对应的中心坐标之后,还包括:对经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后的中心坐标,基于偏向进行筛选,包括:

对经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后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确定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相对于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偏移方向;确定出包含偏移方向的数量最多的方位,作为目标方位;确定出目标方位上的各偏移方向对应的各中心坐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位所指的具体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对于一个实测地形图,以其中的一条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为基准,可设置该中心坐标所在经度一侧的区域为第一方位,该中心坐标所在经度的中另一侧区域为第二方位。

可选地,确定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相对于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偏移方向,包括:确定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相对于对应的中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的偏移方向,或确定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y坐标相对于对应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y坐标的偏移方向。

在一个示例中,若半数以上的x坐标(或y坐标)的偏移方向落入第一方位,则以第一方位中的偏移方向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为基础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落入第一方位的x坐标(或y坐标)的偏移方向的数目与落入第二方位的x坐标(或y坐标)的偏移方向数目相同,则回到前述的步骤s403继续选取下一组高程值对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目标测绘等高线及对应的中心坐标,直至x坐标(或y坐标)的偏移方向有明显的方位倾向。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目标方向上的各偏移方向对应的各中心坐标之后,还包括:对经过所述基于偏向进行筛选后的所述中心坐标,基于数据状态进行筛选,包括:确定出满足预设的正常数据条件的坐标距离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确定出在预设的正常值范围内的坐标距离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或确定出在预设的正常值范围内的坐标距离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y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y坐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正常值范围可根据多个x坐标或y坐标的具体数值进行设置。对于x坐标,确定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的中心坐标中的x坐标的差值后,正常值范围可设置为该x差值的平均值的上下一倍标准差,超出该范围的坐标距离为异常数据;对于y坐标,正常值范围的设置方式同理,不再赘述。

s405,判断确定出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或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若是,则执行s406,若否,则执行s403。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设置为3或3以上的其它数值,第二中心坐标数量阈值的数值越大,筛选出的用于计算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的中心坐标越多,越利于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s406,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之间的中心坐标差。

可选地,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坐标平均值,作为实测坐标平均值;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坐标平均值,作为测绘坐标平均值;确定出实测坐标平均值与测绘坐标平均值的差值。

可选地,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x坐标和y坐标的平均值,分别作为实测x坐标平均值和实测y坐标平均值;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中x坐标和y坐标的平均值,分别作为测绘x坐标平均值和测绘y坐标平均值;确定出实测x坐标平均值和测绘x坐标平均值的差值、以及实测y坐标平均值和测绘y坐标平均值的差值。

s407,根据中心坐标差,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根据实测坐标平均值与测绘坐标平均值的差值,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根据实测x坐标平均值和测绘x坐标平均值的差值,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在x方向上的偏移距离;根据实测y坐标平均值和测绘y坐标平均值的差值,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在y方向上的偏移距离。

s408,根据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将srtm地形图与实测地形进行拼接。

可选地,根据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在x方向上的偏移距离,将srtm地形图在x方向上向实测地形图移动;根据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在y方向上的偏移距离,将srtm地形图在y方向上向实测地形图移动;从而使移动后的目标区域的至少部分测绘等高线(如高程值最大的等高线)能够与对应的实测等高线重合。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某区域移动前和移动后的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图5和图6中排列较为密集的等高线为实测地形图中的实测等高线,排列较为疏松的等高线为srtm地形图的测绘等高线;图5和图6中的矩形黑点a表示实测地形图中的一个坐标点,圆形黑点b表示srtm地形图中与坐标点a表示同一位置的坐标点(图6未明确示出该圆形黑点,圆形黑点隐藏中矩形黑点之下)。

由图5可以看出,在移动前的同一坐标系中,坐标点b相对于坐标点a有一定的偏移距离,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整体具有一定的偏移距离,按照该偏移距离将坐标点b向坐标点a移动后,可得到图6所示的地形图;由图6可以看出,在移动后的同一坐标系中,坐标点b与坐标点a重合,实测地形图和srtm地形图的部分等高线重合。

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移动前和移动后的一个目标区域与目标区域之外的扩展区域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匹配情况,图7和图8中等高线排列较为密集的区域为目标区域,等高线排列较为疏松的为扩展区域。

由图7可以看出,在移动前的同一坐标系中,目标区域与扩展区域在交界处匹配度较低,经移动后在图8中的目标区域和扩展区域在交界处匹配度较高。

由此可以看出,重合后的srtm地形图中目标区域之外的扩展区域可与实测地形图中的目标区域完成拼接,从而实现对实测地形图的扩展,以便于根据扩展后的地形图对风电场进行规划以及进行发电量计算。

根据拼接的效果可对上述步骤s401至s407进行反向验证,确认通过步骤s401至s407计算两种类型的地形图的整体偏移距离的准确性。

应用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可获取包含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并基于两种地形图的数据自动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同,基于该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测绘等高线,可自动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无需依赖操作人员手动确定等高线位置进而测量偏移距离,从而可以使测量结果保持较高程度的统一,减少因手动产生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测量出的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对srtm地形图进行移动,使srtm地形图和实测地形图在目标区域实现重合,提高两种地形图在同一区域的匹配度;同时可使实测地形图的目标区域和srtm地形图的扩展区域实现拼接,从而实现对实测地形图的扩展,为风电场的规划提供更全面的地形数据,同时更有利于后续发电过程的发电量计算。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测量和自动拼接方法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标准,减少不同标准带来的测量和拼接的差异性。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装置,如图9所示,该地形图处理装置90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901、等高线确定模块902以及距离确定模块903。

数据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包含目标区域的srtm地形图的数据;

等高线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满足预设的高程差条件和坐标条件的实测地形图中的各实测等高线以及srtm地形图中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

距离确定模块903,用于根据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等高线确定模块902具体用于:根据实测地形图的数据和srtm地形图的数据,确定出实测地形图的各实测等高线与srtm地形图的各测绘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选取满足预设的高程差阈值的高程差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和各测绘等高线,作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等高线确定模块902具体用于:选取高程差最小的各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测绘等高线,作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和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确定出每个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欧氏距离;确定出满足预设距离条件的欧氏距离所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等高线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对中心坐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具体用于:确定出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之间的坐标距离;将确定出的各坐标距离,划分至预设的指定数量个距离区间之内;确定出包含坐标距离的数目最多的距离区间,作为目标距离区间;确定出目标距离区间中各坐标距离对应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等高线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对经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后的中心坐标,基于偏向进行筛选,具体用于:对经过基于距离进行筛选后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确定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相对于对应的各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的偏移方向;确定出包含偏移方向的数量最多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确定出目标方向上的各偏移方向对应的各中心坐标。

可选地,等高线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对经过基于偏向进行筛选后的中心坐标,基于数据状态进行筛选,具体用于:确定出满足预设的正常数据条件的坐标距离关联的目标实测等高线的中心坐标与对应的目标测绘等高线的中心坐标。

可选地,距离确定模块903具体用于:确定出满足坐标条件的各目标实测等高线与对应的各目标测绘等高线之间的中心坐标差;根据中心坐标差,确定出srtm地形图相对于实测地形图的偏移距离。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形图处理装置900还包括:拼接模块904;该拼接模块904用于根据偏移距离,将srtm地形图与实测地形进行拼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形图处理装置900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有有益效果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形图处理设备,如图11所示,图11所示的地形图处理设备1100包括:存储器1101和处理器1102,存储器1101与处理器1102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1102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1可以是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可以是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102可以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11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形图处理设备1100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形图处理设备1100,与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及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地形图处理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am、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及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