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业务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62149发布日期:2019-04-09 22:0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业务服务器与流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业务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意图在海外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例如扫码支付业务。然而,对于卡组织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欧美地区,人们普遍习惯于使用银行卡,例如信用卡进行支付,从而,从硬件设施角度,以及海外现有的支付结算流程而言,支付机构在海外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困难重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业务服务器,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支付系统,

所述支付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端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所述服务端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

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支付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用于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服务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账单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客户端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服务端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以使银行实体根据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现有的针对刷卡支付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

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支付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付款码显示界面的一种示例;

图4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系统的架构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8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付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业务服务器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保护的范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用户在消费,例如超市购物结算,或者饭店买单结算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上安装的支付类应用程序,例如支付宝进行支付,其中,该支付类应用程序为专门的支付机构开发出的应用程序。通过此种支付方式,可以解决传统的现金支付、刷卡支付所带来的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目前,在一类场景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意图在海外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例如扫码支付业务。然而,对于卡组织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欧美地区,人们普遍习惯于使用银行卡,例如信用卡进行刷卡支付,针对此类刷卡支付方式,现有的结算流程是:在用户刷卡消费后,由银行实体按照预先设置的结算周期,例如t+1结算周期向收款实体(例如商家实体,或商家实体合作的收单机构)进行资金结算,同时,银行实体可以在用户银行卡中扣除相应金额。

针对此场景,支付机构在海外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困难在于:支付机构的介入,将涉及现有的资金结算流程的改造,而资金结算流程牵扯机构较多,从而改造困难较大。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以在不改变现有的针对刷卡支付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如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请参见图1,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支付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图1中包括支付系统110、银行实体120,其中,支付系统110可以包括:付款方终端111、服务端112,以及收款方终端113。

付款方终端111上安装有具有付款功能的付款方客户端,例如支付宝app,收款方终端113可以为收款实体(图1中未示出),例如商店、超市、酒店等的终端,其上安装有具有收款功能的收款方客户端。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例的付款方终端111仅以手机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付款方终端111还可以为pad、平板电脑等,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服务端112则为付款方客户端与收款方客户端对应的服务端,也即付款方客户端与收款方客户端均可与服务端112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例的服务端112仅以一台服务器为例,在实际应用中,服务端112可以为服务器集群,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基于图1所示例的应用场景,以用户(图1中未示出)在收款实体内进行消费为例,则可以应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实现支付,如下,提供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例的支付系统11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客户端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该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

首先说明,本步骤中所描述的客户端为付款方客户端与收款方客户端的统称,付款方客户端与收款方客户端之间可以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进行交互,获取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在一实施例中,收款实体内可具有扫码设备(图1中未示出),例如扫码枪,该扫码设备可以与收款方终端113相连,可用于扫描付款方客户端展示的付款码。基于此,用户在通过付款方终端111进行支付时,可启动付款方客户端,并操作付款方客户端展示出付款码。收款实体内的店员则可以操作扫码设备对该付款码进行扫描,扫码成功则意味着支付成功。在扫码成功后,付款方客户端则可以将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本次支付的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112。

在另一实施例中,收款实体内可铺设有收款二维码,该收款二维码可携带有收款实体的标识,那么,用户在通过付款方终端111进行支付时,可启动付款方客户端,并操作付款方客户端扫描收款实体内铺设的收款二维码,待扫码成功后,付款客户端可以展示收款界面,用户则可以在该收款界面输入相应金额,并点击“确认付款”,此时即意味着支付成功。由此可见,通过该种处理,付款方客户端可以获取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本次支付的交易金额,之后,付款方客户端则可以将该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112。

步骤204:服务端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支付系统110可预先与合作的银行实体,例如银行实体120进行签约,这里所说的“签约”即意味着用户通过支付系统110向收款实体进行支付后,由已签约的银行实体向收款实体进行资金结算。由此可见,通过该种处理,也就可以不改变银行实体与收款实体之间现有的针对刷卡消费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112接收到一笔交易对应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之后,可以自动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例如银行实体120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一个虚拟银行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02中,用户在操作付款方客户端展示付款码的同时,还可以选择支付方式,例如,如图3所示,用户选择“虚拟银行卡交易”这一支付方式,那么,付款客户端所展示的付款码中则可以携带用于指示采取虚拟银行卡交易方式的指示消息,那么,通过扫描该付款码,收款方客户端可以获取到该指示消息,并将该指示消息一并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该指示消息后,则可以触发生成一个虚拟银行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不同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有所不同,从而通过银行卡号可以识别出所属的银行实体。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支付系统110可对应有至少一家已签约的银行实体,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支付系统110对应有两家以上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情况下,服务端112可以从该两家以上已签约的银行实体中选择其中一家银行实体,根据所选择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端112可以从该两家以上已签约的银行实体中随机选择其中一家银行实体;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端112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使用习惯从该两家以上已签约的银行实体中选择其中一家银行实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仅仅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存在其他从两家以上已签约的银行实体中选择其中一家银行实体的实现方式,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用户而言,该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下使用付款方客户端进行支付时,服务端112每次所生成的虚拟银行卡号可以各不相同。

步骤206:服务端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该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以使银行实体根据该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服务端112可以生成支付交易账单,该支付交易账单则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后续,服务端112则可以按照与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约定的结算周期,例如t+1结算周期向该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推送支付交易账单,以使得银行实体根据该支付交易账单中的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由上述步骤204与步骤206中的描述可知,服务端112生成一个虚拟银行卡号,然后由该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向收款实体支付用户的消费金额这一过程,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服务端112为用户临时向银行实体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后续,则由该“信用卡”所属的银行实体先行向收款实体支付用户的消费金额。

基于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服务端112可以根据交易金额向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支付交易资金,并根据付款方客户端上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从该用户账户中扣除该交易金额。该处理过程可以通俗的理解成“用户进行信用卡还款”这一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付款方客户端展示的付款码还可以携带有付款方客户端上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那么,收款方客户端基于用户操作扫描付款方客户端展示的付款码之后,收款方客户端则可以获取到该账户信息,继而收款方客户端可以将该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端112。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付款方客户端采用扫描收款二维码这一方式进行付款,那么,在完成付款操作后,可以由付款客户端将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端112。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客户端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服务端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以使银行实体根据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现有的针对刷卡支付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提升用户体验。

至此,完成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例的支付系统110中的客户端(包括付款方客户端与收款方客户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该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客户端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该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现有的针对刷卡支付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提升用户体验。

至此,完成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支付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例的服务端11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步骤504: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步骤506: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该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以使银行实体根据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该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虚拟银行卡号、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交易金额,以使银行实体根据交易金额向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现有的针对刷卡支付制定的资金结算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提升用户体验。

至此,完成实施例三的相关描述。

相应于上述图2所示例的方法实施例,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付系统,请参见图6,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系统的架构图,该支付系统包括:客户端61、服务端62。

其中,所述客户端61,用于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62,用于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所述服务端62,还用于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61包括付款方客户端611、收款方客户端612;其中,

付款方客户端611,用于基于用户操作展示付款码;

收款方客户端612,用于基于用户操作扫描所述付款码,在扫码成功后,将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在一实施例中,付款方客户端611,还用于基于用户操作扫描指定的收款二维码,在扫码成功后展示付款界面,所述收款二维码携带有所述收款二维码所属收款实体的标识;

付款方客户端611,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付款界面输入的交易金额;

付款方客户端611,还用于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所述交易金额发送至所述服务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付款码还携带有用于指示采取虚拟银行卡交易方式的指示消息;

收款方客户端612,还用于在基于用户操作扫描所述付款码之后,获取所述指示消息,并将所述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服务端62,用于接收到所述收款方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指示消息,并基于所述指示消息,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付款码还携带有付款方客户端611上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

收款方客户端612,还用于基于用户操作扫描所述付款码之后,获取到所述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

收款方客户端612,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在一实施例中,付款客户端611,还用于将本地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62,还用于根据所述账户信息从所述付款方客户端611上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中扣除所述交易金额。

相应于上述图4所示例的方法实施例,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付装置,该支付装置可以应用于客户端,请参见图7,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装置的实施例框图,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1、发送模块72。

其中,获取模块71,可以用于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发送模块72,可以用于将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模块71、发送模块72作为两种功能独立的模块,既可以如图7所示同时配置在装置中,也可以分别单独配置在装置中,因此图7所示的结构不应理解为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的限定。

相应于上述图5所示例的方法实施例,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支付装置,该支付装置可以应用于服务端,请参见图8,为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付装置的实施例框图,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1、卡号生成模块82,以及账单生成模块83。

其中,接收模块81,可以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

卡号生成模块82,可以用于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

账单生成模块83,用于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模块81、卡号生成模块82,以及账单生成模块83作为三种功能独立的模块,既可以如图8所示同时配置在装置中,也可以分别单独配置在装置中,因此图8所示的结构不应理解为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的限定。

此外,上述图7与图8所示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支付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服务器,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支付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通信接口940和总线950。其中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和通信接口940通过总线9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9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920可以采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9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920中,并由处理器9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9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9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9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和通信接口9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输出接口930、通信接口940以及总线9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业务服务器硬件结构示意图,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支付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通过指定的扫码支付方式获取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并将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发送至服务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支付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收款实体的标识与交易金额;根据已签约的银行实体的银行卡号命名规则生成虚拟银行卡号;生成支付交易账单,并将所述支付交易账单发送给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实体,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账单至少包括所述虚拟银行卡号、所述收款实体的标识,以及所述交易金额,以使所述银行实体根据所述交易金额向所述收款实体支付交易资金。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