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膜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4367发布日期:2020-05-26 16:1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导电膜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释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膜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等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导电膜,导电膜的信号线的外围设置有环绕信号线的地线,以防止静电从导电膜的侧面击伤信号线。但这种结构的导电膜在静电测试中,静电容易从地线远离信号线的一侧传递至地线靠近信号线的一侧,并在地线的某一点上积累电荷,而当电荷积累到一定量时便会击穿地线与信号线间的空气层,导致对信号线形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导电膜的地线容易积累电荷而击穿地线与信号线间的空气层,导致对信号线形成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电膜及触摸屏。

一种导电膜,包括:

基底;

信号线,设于所述基底上;以及

地线,设于所述基底上,并环绕所述信号线;

其中,所述地线包括多条环绕所述信号线的支路以及多个连接部,多条所述支路相互间隔,相邻两条所述支路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形成多个镂空区。

在上述导电膜中,地线中的多条支路和多个连接部构成了多个电荷导通回路,当所述导电膜在受到从侧面击入的静电电荷时,静电电荷会在所述导通回路的作用下往多个区域分散,减少静电电荷集中在靠近所述信号线一侧的某一区域内的积累量,从而有效防止所述地线中某一区域由于电荷积累过多而发生击伤所述信号线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条所述支路构成一个支路组,相邻两个所述支路组中的所述连接部错位排布。错位排布方式使静电电荷无法经所述连接部径直传导到所述地线靠近所述信号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条所述支路构成一个支路组,在相邻两个所述支路组中,一个支路组的镂空区的数目与另一支路组的连接部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地所述镂空区和连接部使得所述地线在制作工艺上更容易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所述支路组中,一个支路组中的连接部与另一个支路组的镂空区的中部正对。静电电荷在所述地线中的传导无法径直传导到所述地线靠近所述信号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条所述支路构成一个支路组,在所述地线至所述信号线的方向上,所述支路组中的所述连接部逐渐减少。上述结构的所述地线能够使静电电荷在传导到靠近所述信号线一侧之前更多地往远离所述信号线的一侧分散,从而使到达靠近所述信号线一侧的静电电荷积累数量减少,降低发生击穿的可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路的数目为三条,所述支路组的数目为两个,在所述地线至所述信号线的方向上,靠近所述信号线的所述支路组的一个镂空区与另一个所述支路组的两个连接部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线还包括两个接地部,两个所述接地部分别设于所述地线的两端,且分别与多条所述支路连接。如此,便于静电电荷通过所述接地部传导出所述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条所述支路、多个所述连接部以及两个所述接地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此,可以使得地线的制作工艺更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线的数目为多条,多条所述地线间隔排布。通过在所述信号线外围间隔设置多条所述地线,从而达到更佳的防静电功能。

一种触摸屏,包括保护盖板和上述导电膜,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触控电极及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引线,所述引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位于所述地线的两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电膜,触摸屏具有良好的防静电能力,其中的引线不易被静电击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膜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圈a部分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圈a部分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包括两条地线的导电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导电膜10包括基底100、信号线200和地线300。其中,信号线200设置于基底100一侧,地线300设置于基底100上并环绕信号线200设置,且地线300与信号线200具有间隔距离,从而在地线300与信号线200之间形成空气层。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线300包括多条环绕信号线200的支路310,多条支路310相互间隔,且相邻两条支路310间通过若干个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部320连接,同时,若干个相互间隔的连接部320与所连接的两条支路310形成多个镂空区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支路310等间距排布,相邻两条支路310上的若干个连接部320等间距排布,且连接部320长度均相同。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路310的间隔距离以及连接部320的间隔距离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需求而定,可以为非等间距排布,连接部320长度也可以不相同。支路310和连接部320均为导体,能够传导电荷,因此,地线300中的多条支路310和多个连接部320构成了多个电荷导通回路,由导电膜10侧边击入地线300的静电电荷500被导通回路分散至多个区域,减少静电电荷500集中在地线300靠近信号线200一侧的某一区域内的积累量,从而有效防止地线300中某一区域由于电荷积累过多而发生击伤信号线200的情况。在分散的过程中,部分静电电荷500传导并分散到地线300靠近信号线200一侧的多个区域上,另一部分则通过连接部320以及支路310回传至地线300远离信号线200的一侧的多个区域上。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区330中的介质为空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区330也可填充固体绝缘介质。

如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条支路310、相邻两条支路310间的连接部320以及相邻两条支路310间的镂空区330构成一个支路组400,相邻两个支路组400中的连接部320错位排布,也即相邻两个支路组400中的连接部320在地线300至信号线200的方向上无重叠部分,在地线300至信号线200的方向上,相邻两个连接部320不正对导通。此时,由导电膜10侧边击入地线300的静电电荷500无法径直传导到地线300靠近信号线200的一侧,从而有效减少静电电荷500在径直传导方向上的积累量,进而更好地避免静电击穿现象。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支路组400的镂空区330与另一支路组400的连接部320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这种结构使得地线300在制作工艺上更容易实现。具体地,一个支路组400中的连接部320与另一个相邻支路组400的镂空区330的中部正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20也可以正对于镂空区330的任一位置上,只要相邻两个支路组400中的连接部320在地线300至信号线200的方向上无重叠部分即可。上述正对结构可使地线300易于生产制作,而在一些地线300弯折的部位,非正对结构则有利于地线300的弯折部分提供更好的弯折效果。

如图3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地线300至信号线200的方向上,支路组400中的连接部320逐渐减少,即一个支路组400的镂空区330与另一支路组400的连接部320的数目不同,不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上述地线300的结构能够使静电电荷500在传导到靠近信号线200一侧之前更多地往远离信号线200的地线300一侧分散,从而使到达靠近信号线200一侧的静电电荷500积累数量减少,降低发生击穿的可能。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条地线300包括三条支路310,即地线300中的支路组400数目为两个,靠近信号线200的支路组400中的镂空区330与另一支路组400中相邻的两个连接部320对应,即靠近信号线100的支路组400中的镂空区330沿支路310延伸方向的长度等于或大于相邻支路组中的镂空区330和相邻两个连接部320的长度之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支路组400中相邻的三个或更多个连接部320与靠近信号线200的支路组400的镂空区330对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条地线300也可以包括四条或更多的支路310。当地线300中的支路310增多时,支路310与连接部320所构成的导通回路也相应地增多,此时,更多的静电电荷500沿这些导通回路向不同区域分散,从而更好地避免静电电荷500集中于某一个区域上。

如图1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地线300还包括两个接地部340,两个接地部340分别设于地线300的两端,且分别与多条支路310连接,其中,接地部340导电,地线300中所积累静电电荷500通过接地部340导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支路310、多个连接部320以及两个接地部34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此,可以使得地线的制作工艺更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上述导电膜1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具有信号线200的基底100;在基底100上形成环绕信号线200的导电线;激光镭射处理或曝光显影处理所述导电线,以形成地线300,地线300的多条支路310、多个连接部320以及两个接地部340同时形成。

如图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膜10包括两条地线300,两条地线300间隔设置且共用两个接地部3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导电膜10具有足够的布置地线300的空间、地线300的宽度相对较小时,导电膜10还可以包括三条或更多的地线300。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屏60包括保护盖板61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膜10,导电膜10设置于保护盖板610一侧,其中,信号线200包括触控电极210及与触控电极210电连接的引线220,引线220远离触控电极210的一端位于地线300的两端之间,以便于地线300的两端以及引线220远离触控电极210的一端与同一柔性电路板连接,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与外部电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电膜10,触摸屏60具有良好的防静电能力,其中的引线220不易被静电击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10为ito电极,引线220为银浆线、铜线和ito走线中的一种,地线300为银浆线、铜线和ito走线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