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8746发布日期:2019-06-11 22:4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视联网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和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随着视联网的广泛应用,视联网业务数据越来越多,为了便于业务数据查看和管理,目前采用分组设置多个从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将各个分组中的业务数据集中备份在主数据库中的方式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视联网协议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以时常出现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当中的数据将发生不一致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和相应的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连接有主数据库的视联网服务器,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基于视联网协议连接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自身所在网络区域的从数据库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备份数据包;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包括n个子数据包,n为正整数;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将备份数据包中的所述n个子数据包依次发送给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可选的,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备份数据包的步骤包括: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第一备份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将所述第一备份数据包转换为基于视联网协议的第二备份数据包。可选的,所述备份数据包还包括目标主数据库的地址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根据所述目标主数据库的地址信息,确定连接有所述目标主数据库的视联网服务器。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连接有主数据库的视联网服务器,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基于视联网协议连接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自身所在网络区域的从数据库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视联网客户端依次发送的n个子数据包;所述n个子数据包来源于备份数据包,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所述从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备份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发送的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时返回的第n+1个子数据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连接有主数据库的视联网服务器,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基于视联网协议连接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自身所在网络区域的从数据库连接,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包括以下模块:备份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备份数据包;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包括n个子数据包,n为正整数;数据包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备份数据包中的所述n个子数据包依次发送给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可选的,所述视联网客户端还包括以下模块:数据包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连接有主数据库的视联网服务器,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基于视联网协议连接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自身所在网络区域的从数据库连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包括以下模块:数据包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视联网客户端依次发送的n个子数据包;所述n个子数据包来源于备份数据包,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所述从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备份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确认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发送的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数据包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时返回的第n+1个子数据包;数据包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从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包通过同一局域网中的视联网客户端发送视联网服务器,视联网服务器再将备份数据包发送至与其连接的主数据库备份,在上述数据传输备份过程中,将备份数据包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包,对每个子数据包的接收进行确认,收到一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后再按顺序发送下一个子数据包,可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稳定性,以及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使得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视联网客户端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序号的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序号的子数据包重发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以此还改变了目前视联网客户端由于只管发不管接,遇到视联网网络发生故障丢失数据时,会重复发送数据的问题,可降低所发送数据的重复性,避免视联网服务器运行压力过大,系统资源占用过高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系统的组网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绍: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网络技术(networktechnology)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包交换(packetswitching)或网络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packetswitching满足streaming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交换技术(switchingtechnology)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服务器技术(servertechnology)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储存器技术(storagetechnology)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指令中的节目信息映射到具体的硬盘空间,媒体内容不再经过服务器,瞬间直接送达到用户终端,用户等待一般时间小于0.2秒。最优化的扇区分布大大减少了硬盘磁头寻道的机械运动,资源消耗仅占同等级ip互联网的20%,但产生大于传统硬盘阵列3倍的并发流量,综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视联网的结构性设计通过每次服务单独许可制、设备与用户数据完全隔离等方式从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困扰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不需要杀毒程序、防火墙,杜绝了黑客与病毒的攻击,为用户提供结构性的无忧安全网络。服务创新技术(serviceinnovationtechnology)统一视频平台将业务与传输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个用户、私网用户还是一个网络的总合,都不过是一次自动连接。用户终端、机顶盒或pc直接连到统一视频平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视频服务。统一视频平台采用“菜谱式”配表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复杂应用编程,可以使用非常少的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应用,实现“无限量”的新业务创新。视联网的组网如下所述:视联网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可以是树型网、星型网、环状网等等类型,但在此基础上网络中需要有集中控制节点来控制整个网络。如图1所示,视联网分为接入网和城域网两部分。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节点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相连,接入交换机可以与多个终端相连,并可以连接以太网。其中,节点服务器是接入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接入交换机和终端。节点服务器可直接与接入交换机相连,也可以直接与终端相连。类似的,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也可以分为3类:城域服务器,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节点交换机相连,节点交换机可以与多个节点服务器相连。其中,节点服务器即为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服务器,即节点服务器既属于接入网部分,又属于城域网部分。城域服务器是城域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节点交换机,也可直接连接节点服务器。由此可见,整个视联网络是一种分层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而节点服务器和城域服务器下控制的网络可以是树型、星型、环状等各种结构。形象地称,接入网部分可以组成统一视频平台(虚线圈中部分),多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组成视联网;每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城域以及广域视联网互联互通。视联网设备分类1.1本申请实施例的视联网中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服务器,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视联网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域网(或者国家网、全球网等)和接入网。1.2其中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为:节点服务器: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201、交换引擎模块202、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其中,网络接口模块201,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进来的包均进入交换引擎模块202;交换引擎模块202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205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并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206的队列;如果包缓存器206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交换引擎模202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磁盘阵列模块204主要实现对硬盘的控制,包括对硬盘的初始化、读写等操作;cpu模块203主要负责与接入交换机、终端(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205(包括下行协议包地址表、上行协议包地址表、数据包地址表)的配置,以及,对磁盘阵列模块204的配置。接入交换机: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交换引擎模块303和cpu模块304;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进来的包(上行数据)进入包检测模块305;包检测模块305检测包的目地地址(da)、源地址(sa)、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并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否则丢弃;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进来的包(下行数据)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cpu模块204进来的数据包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交换引擎模块303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306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结合流标识符(stream-id)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数据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交换引擎模块303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两种情形:如果该队列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3)获得码率控制模块产生的令牌;如果该队列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码率控制模块208是由cpu模块204来配置的,在可编程的间隔内对所有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包缓存器队列产生令牌,用以控制上行转发的码率。cpu模块304主要负责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306的配置,以及,对码率控制模块308的配置。以太网协转网关: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402)、交换引擎模块403、cpu模块404、包检测模块405、码率控制模块408、地址表406、包缓存器407和mac添加模块409、mac删除模块410。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进来的数据包进入包检测模块405;包检测模块405检测数据包的以太网macda、以太网macsa、以太网lengthorframetype、视联网目地地址da、视联网源地址sa、视联网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然后,由mac删除模块410减去macda、macsa、lengthorframetype(2byte),并进入相应的接收缓存,否则丢弃;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检测该端口的发送缓存,如果有包则根据包的视联网目地地址da获知对应的终端的以太网macda,添加终端的以太网macda、以太网协转网关的macsa、以太网lengthorframetype,并发送。以太网协转网关中其他模块的功能与接入交换机类似。终端: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cpu模块;例如,机顶盒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解码引擎模块、cpu模块;编码板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码引擎模块、cpu模块;存储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cpu模块和磁盘阵列模块。1.3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2类: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城域服务器。其中,节点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城域服务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构成。2、视联网数据包定义2.1接入网数据包定义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payload(pdu)、crc。如下表所示,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dasareservedpayloadcrc其中:目的地址(da)由8个字节(byte)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数据包的类型(例如各种协议包、组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等),最多有256种可能,第二字节到第六字节为城域网地址,第七、第八字节为接入网地址;源地址(sa)也是由8个字节(byte)组成,定义与目的地址(da)相同;保留字节由2个字节组成;payload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报的类型有不同的长度,如果是各种协议包的话是64个字节,如果是单组播数据包话是32+1024=1056个字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以上2种;crc有4个字节组成,其计算方法遵循标准的以太网crc算法。2.2城域网数据包定义城域网的拓扑是图型,两个设备之间可能有2种、甚至2种以上的连接,即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之间都可能超过2种连接。但是,城域网设备的城域网地址却是唯一的,为了精确描述城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参数:标签,来唯一描述一个城域网设备。本说明书中标签的定义和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的定义类似,假设设备a和设备b之间有两个连接,那么数据包从设备a到设备b就有2个标签,数据包从设备b到设备a也有2个标签。标签分入标签、出标签,假设数据包进入设备a的标签(入标签)是0x0000,这个数据包离开设备a时的标签(出标签)可能就变成了0x0001。城域网的入网流程是集中控制下的入网过程,也就意味着城域网的地址分配、标签分配都是由城域服务器主导的,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都是被动的执行而已,这一点与mpls的标签分配是不同的,mpls的标签分配是交换机、服务器互相协商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城域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dasareserved标签payloadcrc即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reserved)、标签、payload(pdu)、crc。其中,标签的格式可以参考如下定义:标签是32bit,其中高16bit保留,只用低16bit,它的位置是在数据包的保留字节和payload之间。随着视联网的广泛应用,视联网业务数据越来越多,为了便于业务数据查看和管理,目前采用分组设置多个从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将各个分组中的业务数据集中备份在主数据库中的方式进行管理。目前的视联网协议中,与从数据库连接的视联网客户端向视联网中传输数据属于最大交付式发送,即视联网客户端发送数据都只扔不管,不论视联网服务器是否接收到,这样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因为网络故障或视联网服务器接收速度跟不上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被挤掉了,以此使得发送端的数据和接收端的数据不完全一致,视联网端的管理员后期在调用主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时,容易出现判断偏差。基于视联网的上述特性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遵循视联网的协议,从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包通过同一局域网中的视联网客户端发送视联网服务器,视联网服务器再将备份数据包发送至与其连接的主数据库备份。在上述数据传输备份过程中,将备份数据包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包,设置数据确认机制(即对每个子数据包的接收进行确认,收到一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后,再按顺序发送下一个子数据包),可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稳定性,以及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使得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实施例1:如图5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系统的组网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连接有主数据库03的视联网服务器01,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01基于视联网协议连接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02,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与自身所在网络区域的从数据库04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视联网服务器01分布于整个视联网的各个区域中,在整个视联网中最多可接入255个视联网服务器01。每个视联网服务器01管理着自己所在视联网区域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02,例如,视联网服务器01中可以维护所管理的视联网客户端02的入网表,入网表中记录了视联网客户端02的号码、名称、寻址地址等,视联网服务器01只对已配置入网的视联网客户端02进行控制调度。按照目前视联网的水平,一个视联网服务器01大约可接入60000个视联网客户端02。视联网客户端02可视为一种视联网主机,该视联网主机可以是一个集成视联网音频、视频流解码等功能的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一种支持双网(视联网、互联网)的数据通信的软硬件设备。视联网终端05可以通过视联网号码接入视联网(所属视联网络中的视联网服务器04),与其他的视联网主机等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视联网客户端02可主要视为一个数据转发主机,可将所在局域网(比如以一个公司为单位的内网)内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中存储备份。主数据库03可视为一个存储在视联网服务器01内的数据表格,也可视为与视联网服务器01位于同一网络区域的存储硬盘,主要用于备份其所在网络的视联网客户端02所上传的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用于备份与视联网客户端02连接的从数据库04内的数据。从数据库04管理着一个局域网(与所连接的视联网客户端02位于同一局域网)中的数据,在这个局域网中的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设备(电脑、手机等等)对从数据库04进行操作,输入或读取,每操作一次,从数据库04自动更新数据,然后定时或在人为操作下将所更新的数据发送至视联网客户端02,由视联网客户端02接入视联网并将数据发送至位于视联网中的主数据库03备份。实施例2:如图6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视联网客户端02中,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1: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备份数据包;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包括n个子数据包,n为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从数据库04可为安装在局域网管理主机(电脑)上的数据表格或一个存储硬盘,该从数据库04与同一局域网中的视联网客户端02连接,同时与同一局域网中各个互联网主机(接入该局域网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到的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可以是用户在同一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互联网主机上向从数据库04中输入数据。从数据库04根据所述触发操作,同步更新数据库,并针对更新的数据生成备份数据包,然后发送至视联网客户端02。优选主数据库03和从数据库均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数据库。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视联网客户端02将从数据库04中的数据发送至位于视联网中的主数据库03进行备份存储,传输线路都是在视联网中完成,不经过互联网,非视联网用户无法访问,极大限度地避免了现有互联网数据传输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可大大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视联网协议属于一种专有协议,位于网络协议层中的第二层,是为了支持超大规模、高带宽、实时通信网络而设计的一整套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体系,可以独立于ip协议之外建立不同终端之间的寻址与通信,实现“有质量保证地”实时通信网络系统,是一种与ip协议“平级”的大规模高带宽实时交换网络通信技术。由于视联网和互联网处于不同的协议层,为实现数据能够发送至视联网中,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视联网客户端02接收所述从数据库04发送的备份数据包,然后对备份数据包进行处理的可能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接收所述从数据库04发送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第一备份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将所述第一备份数据包转换为基于视联网协议的第二备份数据包。另外,在整个视联网中有多个视联网服务器01,每个视联网服务器01管理着自己所在视联网(可视为一个流媒体网络)区域的多个视联网客户端02,同时也与同一视联网区域中的主数据库03连接。所以在发送备份数据包前,首先要确定目标视联网服务器01。目前视联网客户端02所发送的备份数据包两种备份方式,一可发送至与其所在视联网(可视为一个流媒体网络)中的视联网服务器01连接的主数据库03备份;二可发送至异地视联网(可视为一个流媒体网络)的主数据库03备份。在备份数据包还包括目标主数据库的地址信息,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将备份数据包发送至异地的主数据库03备份的方式,所述方式具体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根据所述目标主数据库03的地址信息,确定连接有所述目标主数据库03的视联网服务器01。如目标主数据库03的地址信息为上海,而作为数据发送端的视联网客户端02位于北京,在实际传输数据时,视联网客户端02要先将数据发送至北京的视联网服务器01,然后再由北京的视联网服务器01将数据转发至上海的视联网服务器01,最后上海的视联网服务器01再将数据发送至与其连接的目标主数据库03备份。由于数据的传输是分解成多个数据包后以数据流的形式传播,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备份数据包均分成了n个子数据包,可优选将一个子数据包以1024个字节进行发送,以适应视联网数据包的传输标准。步骤s602: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将备份数据包中的所述n个子数据包依次发送给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步骤s603: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在步骤s602~步骤s603中,为保证数据的逻辑顺序,备份数据包拆分后的每个子数据包都带有一个唯一序号,然后视联网客户端02将这n个子数据包依次发送给确定的视联网服务器01。而视联网服务器01按所述序号一个个地接收所述子数据包,每接收到一个就生成相应的确认消息,并返回该视联网客户端02。视联网客户端02接收到针对该序号的确认消息后再按顺序发送下一个子数据包给视联网服务器0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上方式,提供了从视联网客户端02的角度来阐述传输数据确认的一种可能方式,将备份数据包分成多个最小单位的视联网标准数据包(子数据包),设置数据确认机制对每个子数据包的接收进行确认,可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稳定性,以及备份完整性,使得主数据库03和从数据库04中的数据一致。另外,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视联网客户端02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01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的处理方式,即:步骤s604:所述视联网客户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上述优选实施例只发送未确认的子数据包,相比目前已有技术,还改变了目前视联网客户端01由于只管发不管接,遇到视联网网络发生故障丢失数据时,会重复发送数据的问题,可降低所发送数据的重复性,避免视联网服务器运行压力过大,系统资源占用过高问题。实施例3:如图7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视联网服务器01中,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701: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视联网客户端依次发送的n个子数据包;所述n个子数据包来源于备份数据包,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所述从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备份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步骤s702: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发送的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步骤s703: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步骤s704: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时返回的第n+1个子数据包;步骤s705: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上方式,提供了从视联网服务器01的角度来阐述传输数据确认的另一种可能方式,将备份数据包分成多个最小单位的视联网标准数据包(子数据包),设置数据确认机制对每个子数据包的接收进行确认,可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稳定性,以及备份完整性,使得主数据库03和从数据库04中的数据一致。具体实现原理参照实施例2,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实施例4:如图8所示,对应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视联网客户端02中,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备份数据包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所述从数据库发送的备份数据包;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包括n个子数据包,n为正整数;数据包第一发送模块802,用于将备份数据包中的所述n个子数据包依次发送给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接收模块8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视联网客户端02还包括以下模块:数据包第二发送模块804,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实施例5:如图9所示,对应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视联网服务器01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数据包第一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视联网客户端依次发送的n个子数据包;所述n个子数据包来源于备份数据包,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备份数据包由所述从数据库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的触发操作时生成;所述从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备份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确认消息生成模块9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发送的第n个子数据包时,将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同时生成针对所述第n个子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发送模块903,用于将所述确认消息发送至所述视联网客户端;数据包第二接收模块904,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时返回的第n+1个子数据包;数据包第三发送模块905,用于将所述第n+1个子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数据库备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方法和一种传输数据确认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