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及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4284发布日期:2018-09-04 22:34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及车机。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智能化,触摸显示屏和系统都是不能或缺的部分。车载屏幕的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进而车载屏幕需要比起其他行业使用的屏幕进行更严苛的测试。目前比较成熟的边框走线的加工工艺有丝印银浆、钼铝钼湿法蚀刻,丝印银浆制成的线路其寿命较短,钼铝钼需要进行三次电镀处理,生产工艺较为繁琐,上下两层钼层需要将铝层完全包裹覆盖,若出现覆盖不足则会引起铝层出现边缘腐蚀现象,电阻增大,甚至出现断路现象。因而钼铝钼工艺需要较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及较高的工艺要求,生产成本较高;车载触摸屏工作时常处于高温、高振动、强光直射的工作环境,车载触摸屏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因而需要一种可适应恶劣工况下使用的长寿命车载屏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及车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的复合玻璃层、ITO导电层、基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导电层形成于基板层上方,基板层上设有绕ITO导电层外围设置的边框走线,所述边框走线的导电材料为铜镍合金,所述ITO导电层四周设有输出电极、该输出电极与边框走线电性连接,所述复合玻璃层外表面设有喷涂有防眩光涂层。

进一步的,复合玻璃层为三层玻璃复合而成,分为外层玻璃层、中层玻璃层、内层玻璃层,所述外层玻璃层与中层玻璃层间设有纳米金属红外阻隔膜,所述中层玻璃层与内层玻璃层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

进一步的,纳米金属红外阻隔层通过镀膜方式贴合于外层玻璃层内侧。

进一步的,ITO导电层由等离子喷涂工艺形成于基板层上。

进一步的,基板层为纳钙玻璃基板层。

一种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及车机,车机触摸面板的各层结构的合理选择与设置,使其具有抗强光反射、抗阳光热辐射、抗盐雾腐蚀的特点,该种车机在恶劣工况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的复合玻璃层1、ITO导电层2、基板层3。

复合玻璃层1为三层玻璃复合而成,分为外层玻璃层11、中层玻璃层12、内层玻璃层13,所述外层玻璃层11与中层玻璃层12间设有纳米金属红外阻隔膜4。所述中层玻璃层12与内层玻璃层13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5。纳米金属红外阻隔层4通过镀膜方式贴合于外层玻璃层11内侧,外层玻璃层11外表面设有喷涂有防眩光涂层6。

基板层3为纳钙玻璃基板层。

ITO导电层2由等离子喷涂工艺形成于基板层3上方,基板层3上设有绕ITO导电层2外围设置的边框走线7,所述边框走线7的导电材料为铜镍合金,所述ITO导电层2四周设有输出电极21、该输出电极21与边框走线7电性连接。

一种车机,包括上述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

该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在阳光下,由于复合玻璃层1的外层玻璃层11外表面喷涂有防炫光涂层6,形成了漫反射,使得在阳光直射下依然可以看清屏幕显示内容;阳光中的红外线是阳光照射升温的主要能量来源,阳光的红外线进入到外层玻璃层11与中层玻璃层12间时,纳米金属红外阻隔膜4将大部分红外线以反射形式向外散出,小部分以吸收形式将热能吸收在纳米金属阻隔膜4内;中层玻璃层12和内层玻璃层13间设置的真空隔热层5阻止了纳米金属阻隔膜4的热量以热传导形式进一步向车机内部传递;铜镍合金的制成的边框走线7可其生产时附着在基板层3上的附着力高,不易脱落,铜镍合金由于其自身特性,其耐腐蚀性高,使得车机触摸屏面板可顺利通过盐雾试验,保证车机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使用。

参照图1所示,上述一种车机触摸屏面板及车机,车机触摸面板的各层结构的合理选择与设置,使其具有抗强光反射、抗阳光热辐射、抗盐雾腐蚀的特点,该种车机在恶劣工况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