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高效切割悬浮块的单层多点功能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5796发布日期:2018-08-31 23:1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功能片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说,涉及一种可高效切割悬浮块的单层多点功能片结构。



背景技术:

触摸屏一般包括有功能片主体和贴合在功能片主体上表面的盖板,功能片主体上设有导电区域和非导电区域,为提升相邻的导电区域之间的爬电距离,非导电区域由多个相互绝缘的悬浮块组成,这些悬浮块主要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得到。现有的功能片的悬浮块在进行激光切割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每个悬浮块都需要采用激光单独切割,切割速度慢,效率低;2、每切割一个悬浮块就需要开机和停机一次,多个悬浮块在加工时需要频繁的开、关机,增加电源消耗,降低生产效率,不利于环保;3、每个悬浮块的激光线条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一般默认都在视窗内,爆点比例机率大,会导致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可高效切割悬浮块的单层多点功能片结构,其切割功能片主体的操作方便、加工速度快,不用频繁开关电源,成本低、更加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高效切割悬浮块的单层多点功能片结构,包括功能片主体和贴合在功能片主体上表面的盖板,所述功能片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导电区域,相邻的所述两个导电区域之间形成有两条间距设置的第一激光切割线,所述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之间围成非导电区域,所述非导电区域内形成有第二激光切割线,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将非导电区域分割成多个相互绝缘的悬浮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为转折线,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的转折点依次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也为转折线,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的转折点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的转折点连接,并且第二激光切割线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分割出多个呈四边形的悬浮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功能片主体上的悬浮块由一条第二激光切割线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分割形成,从而在切割悬浮块时只需要先切割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然后在两条激光切割线之间再切割一条第二激光切割线,从而得到所需要的悬浮块,切割功能片时候效率高。

2、多个悬浮块只需要激光切割三次,因此激光切割机只需要开、关机三次,不用频繁开关电源,节省了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产品更加环保。

3、三条激光切割线的起始点和结束点都设定在视窗以外,爆点比例更低,产品外观更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功能片主体的悬浮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功能片主体的悬浮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盖板 20、功能片主体 21、导电区域

22、非导电区域 23、第一激光切割线 24、第二激光切割线

25、悬浮块 26、激光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传统的功能片主体上的悬浮块结构示意图,其功能片主体上有导电区域21和非导电区域22,非导电区域上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悬浮块25,这些悬浮块25在采用激光加工时需要单独加工,即每个悬浮块25对应一条激光切割线26,这样加工时就需要频繁的开关机,加工效率低,能源消耗大。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种可高效切割悬浮块的单层多点功能片结构,包括功能片主体20和贴合在功能片主体20上表面的盖板10,所述功能片主体20上设置有多个导电区域21,相邻的所述两个导电区域21之间形成有两条间距设置的第一激光切割线23,所述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23之间围成非导电区域22,所述非导电区域22内形成有第二激光切割线24,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24将非导电区域22分割成多个相互绝缘的悬浮块2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23和第二激光切割线24均为转折线,所述第二激光切割线24的转折点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23的转折点连接,并且第二激光切割线24与两条第一激光切割线23分割出多个呈四边形的悬浮块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