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尘的NAS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040发布日期:2018-10-12 23:35阅读:1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NAS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安全防尘的NAS装置。



背景技术:

NAS对比传统的服务器+储存器的系统有着便于管理、成本低、体积小、扩展性高的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和企业所采用。NAS通常采用常规内置风扇散热,运行时间长了内部会堆积大量的灰尘影响散热效率以及NAS内部组件的运行稳定性,但是因为其体积小集成度高,难以像一般的主机一样拆开清理灰尘,非常不便。此外常规的NAS仅仅在系统内安装了软件层面的防火墙防止线上用户的入侵,没有针对线下的直接窃取储存硬盘数据的安全防护手段,留下了很大的安全漏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外界灰尘进入NAS内部影响运行稳定性、带加密认证和防盗单元的安全防尘的NAS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防尘的NAS装置,包括:NAS本体和风箱,以及带密钥证书的手持移动终端,所述NAS本体包括NAS外壳、设置在NAS外壳内的中央处理器、储存硬盘、加解密单元和防盗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储存硬盘、加解密单元和防盗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防盗单元安装在储存硬盘上,所述手持移动终端通过NAS外壳上设置的数据接口与NAS外壳可拆卸相连,以用于通过密钥证书验证身份后读取储存硬盘内的数据;所述 NAS外壳上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箱与入风口可拆卸连接,风箱内设置有静电除尘装置以用于避免灰尘进入NAS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箱内的电机和若干扇叶,所述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若干扇叶转动,所述若干扇叶的正面皆设置有负极网,所述扇叶与负极网之间设置有与正极吸尘层,所述正极吸尘层与对应扇叶上的负极网皆绝缘隔离,所述电机内设置有负极网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刷和与正极吸尘层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刷。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分别与负极网、第一电刷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环分别与正极吸尘层、第二电刷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NAS外壳上设置有USB端口,所述电机内设置有与第一电刷相连的负极电源,以及与第二电刷相连的正极电源,所述负极电源和正极电源、电机的工作电源端皆通过 USB电源线与NAS外壳上的USB端口相连以用于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网为铜铝金属网,所述正极吸尘层为覆盖在扇叶上的铜铝金属箔。

进一步的,所述加解密单元包括加解密协同处理器和加密芯片,所述加解密协同处理器用于对储存硬盘内的数据进行加解密,所述加密芯片用于产生密钥。

其中,所述加密芯片的型号为LKT4201。

进一步的,所述防盗单元包括防盗传感器和自毁装置,所述防盗传感器和自毁装置皆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以用于储存硬盘遭到物理暴力窃取时通过自毁装置破坏储存硬盘。

其中,所述防盗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NAS内置扇叶改为可拆卸连接的风箱,通过风箱内扇叶上带负电的负极网以及带正电的正极吸尘层实现静电除尘,有效避免灰尘进入NAS本体内;同时正极吸尘层设置在扇叶上,在随扇叶转动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与空气中灰尘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当风箱内灰尘积累一定程度后拆下风箱清理内部灰尘即可,有效提高了NAS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还通过内置的加密芯片产生私钥和公钥,私钥存放在中央处理器内的RAM中,公钥存放在手持移动终端内,以此完成身份认证,用户只有插上存放公钥的手持移动终端才能从 NAS装置的储存硬盘内读取数据,保证了NAS装置内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用户从线下通过U盘或其他介质拷贝走;此外还在储存硬盘上设置有防盗单元,避免他人暴力拆解窃取储存硬盘,进一步保证了内部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NAS本体内部组件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NAS本体和风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防尘的NAS装置,包括:NAS本体1和风箱2,以及带密钥证书的手持移动终端3, NAS本体1包括NAS外壳、设置在NAS外壳内的中央处理器11、储存硬盘12、加解密单元和防盗单元,中央处理器11分别与储存硬盘12、加解密单元和防盗单元电性连接,防盗单元安装在储存硬盘12上,手持移动终端3通过NAS外壳上设置的数据接口与NAS外壳可拆卸相连,以用于通过密钥证书验证身份后读取储存硬盘12内的数据。

其中,加解密单元包括加解密协同处理器13和加密芯片 14,加解密协同处理器13用于对储存硬盘12内的数据进行加解密,加密芯片14用于产生私钥和公钥,私钥存放在中央处理器11内的RAM中,公钥存放在手持移动终端3内,以此完成身份认证,用户只有插上存放公钥的手持移动终端3才能从 NAS装置的储存硬盘12内读取数据,保证了NAS装置内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用户从线下通过U盘或其他介质拷贝走。优选的,加密芯片14的型号为LKT4201,中央处理器11采用ARM 架构的处理器芯片,手持移动终端3可以采用U盘或者移动硬盘以及其他储存介质。

为了避免他人暴力拆解将硬盘盗走,设置在储存硬盘12 上的防盗单元包括防盗传感器15和自毁装置16,防盗传感器 15和自毁装置16皆与中央处理器11电性连接。优选的,防盗传感器15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也可以添加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其他防盗窃的传感器。破坏硬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高压超级电容放电物理烧毁硬盘、铝热剂烧毁硬盘,采用带Secure Erase功能的SSD硬盘等,进一步保证内部数据的安全。

如图2所示,NAS外壳上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风箱2 与入风口可拆卸连接,风箱2内设置有静电除尘装置以用于避免灰尘进入NAS本体内。

其中,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风箱2内的电机21和若干扇叶22,电机21通过转动轴23带动若干扇叶22转动,若干扇叶22的正面皆设置有负极网24,扇叶22与负极网24之间设置有与正极吸尘层25,优选的,负极网24为铜铝金属网,正极吸尘层25为覆盖在扇叶上的铜铝金属箔,当然,负极网 41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电且坚固的金属网,正极吸尘层42也可以采用其他覆盖在扇叶4上的金属皮或金属板,正极吸尘层25 与对应扇叶22上的负极网24皆绝缘隔离。电机21内设置有与负极网24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刷211和与正极吸尘层25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刷212。

其中,转动轴23上设置有互相绝缘的第一导电环26和第二导电环27,第一导电环26分别与负极网24、第一电刷211 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环27分别与正极吸尘层25、第二电刷212 电性连接。

其中,NAS外壳上设置有USB端口,电机21内设置有与第一电刷211相连的负极电源213,以及与第二电刷212相连的正极电源214,负极电源213和正极电源214、电机21的工作电源端皆通过USB电源线28与USB端口相连以用于供电。

通过将NAS内置扇叶改为可拆卸连接的风箱2,通过风箱 2内扇叶22上带负电的负极网24以及带正电的正极吸尘层25 实现静电除尘,有效避免灰尘进入NAS本体1内;同时正极吸尘层25设置在扇叶22上,在随扇叶22转动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与空气中灰尘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当风箱 2内灰尘积累一定程度后拆下风箱2清理内部灰尘即可,有效提高了NAS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