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触控设备及其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345发布日期:2019-05-22 01: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触控设备及其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电容触控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开关按开关原理分类有电阻式触控开关和电容式触控开关,其中,电容式触控感应技术已经成为触控感应技术的主流,在按键方案上,能为产品带来整体的外观档次提升。

电容式触控感应开关可以穿透绝缘材料的外壳20mm(玻璃、塑料等)以上,准确无误地侦测到手指的有效触摸,保证了产品的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等,其不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或长期使用而发生变化,并具有防水和强抗干扰能力。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容触控开关中设置具有金属弹片以及电磁铁来实现力感应和振动反馈的功能,然而,传统的技术很难将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进行有效结合,且在设置金属弹片以及电磁铁时需要增加额外的安装工序,以致电容触控开关整体的制造成本增加,同时,这样的设置也很难保证金属弹片与电磁铁以及金属弹片与感应区域的距离。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电容触控开关中装配的金属弹片与电磁铁很难保证金属弹片与电磁铁以及金属弹片与感应区域的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该组件将弹片和振动单元有效结合在一起,并可以有效保证弹片与电磁铁以及弹片与感应区域的间隙,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同时,该组件可以降低电容触控开关中力感应和振动反馈系统的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电容触控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包括用以与面板固接、用于当面板受力变形时产生变形的弹片以及与所述弹片以第一预设间距设置、用以产生磁场以供所述弹片运动的电磁部件,还包括固接于面板、用以与所述弹片和所述电磁部件固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以供所述弹片以第二预设间距与电路板感应区域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磁部件通过夹具定位以供所述电磁部件以第一预设间距与所述弹片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片通过模具嵌入所述支架以供所述弹片以第二预设间距与电路板感应区域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片与所述支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弹片设于电路板感应区域和所述电磁部件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用以供胶体灌入以固定所述电磁部件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容触控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针对电容触控开关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由于传统的技术很难将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进行有效结合,且在设置金属弹片以及电磁铁时需要增加额外的安装工序,因此,使用一种集成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的组件很有必要。

具体来说,上述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包括弹片以及电磁部件,其中,弹片与位于弹片上方的面板固接,且当面板受力变形时,弹片能够产生变形,从而可以改变弹片与电路板上感应区域的间距,以使电路板上感应区域产生电容信号;电磁部件与弹片以第一预设间距设置,电磁部件用于产生磁场,从而可以使弹片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而运动;进一步的,该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固接于面板上,且支架与弹片和电磁部件固接,从而可以使弹片与电路板感应区域以第二预设间距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通过弹片和振动单元的有效结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同时,弹片、电磁部件以及支架可以制成标准件,以简化安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弹片与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与电容触控开关装配的剖面结构图。

其中:

1-弹片、2-电磁部件、3-支架、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该组件将弹片和振动单元有效结合在一起,并可以有效保证弹片与电磁铁以及弹片与感应区域的间隙,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同时,该组件可以降低电容触控开关中力感应和振动反馈系统的成本。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电容触控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弹片与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与电容触控开关装配的剖面结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包括弹片1以及电磁部件2,其中,弹片1与位于弹片1上方的面板固接,这样一来,当面板受力变形时,面板能够触发弹片1产生变形,从而可以改变弹片1与电路板上感应区域的间距,以使电路板上感应区域产生电容信号;电磁部件2与弹片1以第一预设间距设置,电磁部件2用于产生磁场,在磁场作用下,弹片1可以在电磁力的驱动下发生运动,该运动被传递至面板上,以实现振动反馈的功能。

进一步的,该组件还包括支架3,支架3固接于面板上,且支架3与弹片1和电磁部件2固接,这样一来,通过将弹片1、电磁部件2以及支架3制成标准组件,该组件可以集成具有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的弹片1与电磁部件2于一体,并且这样可以使弹片1与电路板感应区域以第二预设间距设置。

这样的设置方式通过弹片1和振动单元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可以保证电磁部件2与弹片1以第一预设间距设置;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弹片1与电路板感应区域以第二预设间距设置,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力感应功能和振动反馈功能,同时,弹片1、电磁部件2以及支架3可以制成标准件,从而可以简化安装工序,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实际需要,支架3和弹片1均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面板连接,例如,支架3和弹片1均可以通过螺钉与面板连接,面板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弹片1的一端与该凸起部通过旋入螺钉进行连接。当然,支架3和弹片1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设置方式,前提是能够保证有效的实现力感应功能与振动反馈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部件2可以通过夹具来实现定位,并且待电磁部件2固定安装于支架3后,再撤走该夹具,这样一来,通过设置夹具可以使电磁部件2与弹片1以第一预设间距设置。当然,电磁部件2具体可以设置为电磁铁,本文对夹具的类型并不作具体限制,夹具的结构可以根据电磁部件2的结构来调整,前提是能够实现电磁部件2的定位,从而可以保证电磁部件2在固接于支架3后以第一预设间距与弹片1设置。

为了实现弹片1能够以第二预设间距与电路板感应区域设置,可以进一步设置模具,弹片1可以通过该模具嵌入至支架3的塑料部分,具体地说,弹片1与支架3可以通过嵌件注塑成型,所谓嵌件成型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不同材质的嵌件后注入相应的材料,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法。当然,弹片1应当设置为金属弹片,模具的设置也可以根据弹片1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并不做具体限制。

这样一来,弹片1设于电路板感应区域和电磁部件2之间,即,当操作者触摸面板上的不同区域并施加一定力的时候,面板变形会传递到弹片1上,进而可以触发弹片1变形,弹片1的变形会带来弹片1和电路板上感应区域之间距离变化,从而可以使感应区域的电容信号发生改变,这样一来,控制电路板上的中央控制芯片可以据此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时,电磁部件2会收到电信号进而产生磁场,弹片1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电磁力而发生运动,该运动被传递到面板表面,此次的振动反馈便产生了。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上述组件还包括设于支架3的凹槽4,例如,可以在电磁部件2两侧的支架3位置上设置两个凹槽4,该凹槽4用于供胶体灌入,从而可以在夹具实现电磁部件2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磁部件2与支架3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容触控设备,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电容触控设备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容触控设备及其集成力感应弹片和振动零件的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