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9609发布日期:2019-09-21 01:3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虚拟产品发行能力的机构在发行虚拟产品之后,如果该虚拟产品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控,第三方需要将在数据采集期内采集到的该虚拟产品的客户数据及支付数据发送给虚拟产品发布方,以便虚拟产品发布方对客户数据及字符数据做进一步处理。

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设置每个工作日向待监控对象发布方发送虚拟待监控对象在数据采集期内的客户数据及支付数据的取值日期,以使第三方对应的服务器能够基于上报的监控数据的取值日期筛选出该取值日期内监控截止的虚拟待监控对象,采集并上传筛选出的虚拟待监控对象的相关数据。然而,当第三方需要监控的虚拟待监控对象较多,或数据采集截止日落在节假日时,人工配置取值日期的操作较繁琐且容易出错,这样将会导致上报给待监控对象发布方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导致基于不准确的监控数据得到的处理结果不准确,需要人工花费较多时间校对监控数据及处理结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第三方需要监控的虚拟产品较多,或数据采集截止日落在节假日时,人工配置取值日期的操作较繁琐且容易出错,这样将会导致上报给虚拟产品发布方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导致基于不准确的监控数据得到的处理结果不准确,需要人工花费较多时间校对监控数据及处理结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包括: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最大日期小于所述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

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

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监控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

所述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数据时,基于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

所述目标设备校验所述客户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支付数据;

所述目标设备在确认校验通过时,按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客户数据以及所述支付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以及用于处理监控数据的目标设备,包括: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用于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最大日期小于所述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

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

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监控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

所述目标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数据时,基于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

所述目标设备还用于校验所述客户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支付数据;

所述目标设备还用于在确认校验通过时,按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客户数据以及所述支付数据进行处理。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基于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并获取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目标待监控对象的设备进行处理。通过基于当前工作日确定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能够准确获取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当前工作日与上一工作日之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不需要人工设置数据采集日期范围,能够提高获取监控数据的效率以及保证监控数据的准确性,能够提高基于准确的监控数据得到的处理结果的准确度,不需要人工花费较多时间校对监控数据及处理结果,进而提高监控数据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系统的示意图。处理监控数据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310以及用于处理监控数据的目标设备320。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台式电脑;用于处理监控数据的目标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控制器等设备,此处不做限制。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310用于采集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目标设备320用于接收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监控数据,并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310用于:

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最大日期小于所述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

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

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监控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

目标设备320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数据时,基于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

校验所述客户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支付数据;

在确认校验通过时,按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客户数据以及所述支付数据进行处理。

接下来,基于本发明图1所示的处理监控数据的系统的示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在该实现流程图中,涉及交互的通信实体包括上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以及用于处理监控数据的目标设备。如图2所示的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可包括:

S101: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最大日期小于所述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在接收到数据采集请求时,获取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并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用于筛选数据采集截止日期落入该数据采集日期的待监控对象。

其中,数据采集请求用于请求采集截止监控的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监控数据包括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数据采集请求可以由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通过运行定时任务而触发,也可以有募集管理人员通过相应的交互界面触发,此处不做限制。其中,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可以为资金募集方对应的募集管理设备,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任意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类理财产品、带有理财属性的保险类产品。监控数据可以是募集数据,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对应为募集截止日期,工作日对应为股市交易日。由于资金募集方需要将在募集期内采集到的该理财待监控对象的客户数据及支付数据(或者交易数据)发送给产品发布方(TA系统,为具有发行金融理财产品的机构),以便TA系统做开户及份额登记,因此,触发数据采集请求的日期属于股市交易日,也即除周末外的工作日。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效率,S101可以包括: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采用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

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是用于标识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方法或规则。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由于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适用于计算数据采集截止日期落在周末或任意法定节假日的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因此,可以通过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计算所有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不需要穷举相邻两个工作日跨周末、跨一个或多个法定假日的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采用预设的日期计算策略计算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第一日期以及第二日期,将第一日期与第二日期对应的日期范围作为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第一日期小于第二日期,且第二日期小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S101可以具体为: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采用公式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d1为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中的第一日期,d2为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中的第二日期,T为当前工作日,T-1表示与T相邻的上一个工作日,D表示与T相邻的上一个自然日。Time为数据采集日期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应用场景中,当待监控对象为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任意产品时,T为当前交易日,T-1表示与T相邻的上一个交易日。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日期计算策略为:第一日期d1为与当前工作日相邻的上一个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第二日期d2为与当前工作日相邻的上一个自然日。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为:[T-1,D]。

例如,当前工作日为2018年12月17日时,T-1为2018年12月14日,D为2018年12月16日,此时,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采集募集截止日为2018年12月14日、2018年12月15日或2018年12月16的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

S102: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第一日期、第二日期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将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分别与第一日期以及第二日期进行比较,当任意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大于或等于第一日期,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日期时,将该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对应的待监控对象识别为目标待监控对象。待监控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理财待监控对象、基金待监控对象等。

例如,假设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第一日期为2018年12月14日,第二日期为2018年12月16日,那么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4日、2018年12月15日或2018年12月16日的目标待监控对象。

S103: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设备;其中,所述监控数据包括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每个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每个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并将每个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目标待监控对象的设备。其中,监控数据可以是与目标待监控对象相关的数据。监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客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支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账号、支付日期、支付金额等。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目标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目标产品时,募集管理设备将每个目标产品的募集数据发送给发布目标产品的设备,以使该设备基于每个目标产品的募集数据中的客户数据进行开户,以及基于募集数据中的支付数据登记份额。

募集数据可以是已支付成功的目标订单信息,并将目标订单信息发送给发布目标产品的设备;其中,目标订单包括出资人的个人信息以及支付数据。此时,客户数据对应出资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支付数据包括支付账号、支付日期、支付金额等。支付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支付信息,还可以包括购买份额等。

S104:所述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监控数据时,基于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

例如,目标设备在接收到任一采集监控数据的设备发送的监控数据时,基于获取到的监控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标识,获取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属性信息、特征数据等。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待监控对象的名称或产品代码、所属类别。特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特征参数。

S105:所述目标设备校验所述客户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支付数据。

客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目标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特征数据等。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参数。

进一步地,S105可以包括S1051~S1052,具体如下:

S1051:所述目标设备校验所述客户数据是否正确。

目标设备可以校验客户数据是否正确。例如,当客户数据对应出资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时,目标设备可以基于电子词库中包含的文字核对姓名是否包含的文字是否正确;基于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校验身份证号码的总位数是否符合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设置的总位数,身份证号码的排序是否符合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从而校验身份证号码是否真实或正确;其中,当身份证号码的总位数符合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设置的总位数,且身份证号码的排序符合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时,判定身份证号码真实有效。目标设备还可以基于电话号码的编码规则校验联系电话是否正确,当联系电话符合电话号码的编码规则时,判定联系电话正确;基于电子地图中包含的地图数据查找联系地址,从而校验联系地址是否真实有效,当从电子地图中查找到与联系地址匹配的地址信息时,判定联系地址真实有效。

S1052: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校验所述支付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是否正确。

目标设备从监控数据包含的支付数据中获取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与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支付数据进行校验。当从支付数据中获取到的信息属于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时,判定支付数据校验通过。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目标待监控对象为待募集资金的目标产品时,监控数据为募集数据,募集数据包括目标产品的标识、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或者交易数据)。此时,目标设备在接收到募集数据时,可以基于目标产品的标识获取该目标产品的产品信息,例如,目标产品的代码编号、配股计算方式、发行机构的信息等。其中,配股计算方式用于标识购买一股目标产品需要花费的金额。

然后,基于目标产品的产品信息,检验支付数据中包含的目标产品的信息是否正确。其中,当支付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正确,并且获取到的客户数据也正确时,判定校验通过,执行S106;当支付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不正确,或者,获取到的客户数据不正确时,判定校验失败,此时可以结束对监控数据的处理流程。

其中,当支付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正确,并且获取到的客户数据也正确时,判定校验通过;当支付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信息不正确,或者,获取到的客户数据不正确时,判定校验失败,此时可以结束对监控数据的处理流程。

进一步地,当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属性信息以及特征数据时,S1052具体为:所述目标设备校验所述支付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属性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相关信息中包含的属性信息匹配;以及校验所述支付额度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特征数据的预设要求。

其中,属性信息可以是名称、参数等。特征数据可以是用于指示分配资源的信息。

例如,在一应用场景中,当目标待监控对象为待募集资金的目标产品,监控数据为募集数据,支付数据中包含购买的股份数量时,特征数据可以是用于标识配股计算方式的信息。

目标设备还可以基于目标产品的配股计算方式,校验支付金额可购买的股份数量,当计算得到的股份数量与支付数据中的股份数量相等时,判定支付数据验证通过;当计算得到的股份数量与支付数据中的股份数量不相等时,判定支付数据验证失败。

可以理解的是,当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均校验通过时,执行S106;当客户数据或支付数据任一个校验失败时,结束本次流程。

S106:所述目标设备在确认校验通过时,按预设的处理策略对所述监控数据中的所述客户数据以及所述支付数据进行处理。

目标设备在确认校验通过时,按监控数据对应的预设的处理策略对监控数据中客户数据以及支付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建立监控数据中客户数据与支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支付数据以及客户数据分配可用的资源等。

进一步地,S106可以具体为:按预设的处理策略分配所述支付数据对应的资源信息,并将所述客户数据、所述支付数据以及所述支付数据对应的资源信息关联存储。

预设的处理策略用于标识资源的分配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目标设备可以基于预设的处理策略确定支付数据对应的可分配的资源,并按计算得到的可分配的资源分配资源信息。之后,目标设备将客户数据、支付数据以及支付数据对应的资源信息关联存储。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目标待监控对象为待募集资金的目标产品,监控数据为募集数据时,目标设备可以按照监控数据对应的预设的处理策略确定支付数据所占的份额,并将客户数据、支付数据以及确定的份额关联起来。其中,预设的处理策略可以是计算份额的方式,具体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其中,当预设的处理策略用于计算份额时,可以基于目标产品的产品价值、支付数据中的支付金额,计算支付金额与产品价值之间的商,得到支付金额可购买的份额,并基于客户数据、支付金额、可购买的份额,为客户进行开户登记。此时,目标设备可以将客户数据、支付数据以及可购买的份额关联起来,以便后续查验。

当预设的处理策略用于计算股份数量时,可以基于目标产品的每股金额、支付数据中的支付金额,计算支付金额与每股金额之间的商,得到支付金额可购买的股份数量;并基于客户数据、支付金额、可购买的股份数量,为客户进行开户登记。此时,目标设备可以将客户数据、支付数据以及可购买的股份数量关联起来,以便后续查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基于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以及每种待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截止日期,筛选出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数据采集日期范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获取目标待监控对象对应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发布目标待监控对象的设备进行处理,从而将监控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能够准确获取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处于当前工作日与上一工作日之间的目标待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不需要人工设置数据采集日期范围,能够提高获取监控数据的效率以及保证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当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金融理财产品时,能够准确获取在当前工作日与上一工作日之间募集截止的目标产品的募集数据,能够提高获取募集数据的效率以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于准确的监控数据得到的处理结果的准确度,不需要人工花费较多时间校对监控数据及处理结果,进而提高监控数据的处理效率。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监控数据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当待监控对象包括至少两种时,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S201,S202~S206与上一实施例中S102~S106相同,具体请参阅上一实施例中S102~S106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S201具体如下:

S201: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以及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采用预设日期计算公式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包括至少两种。

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包括至少两种。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任意产品,且待募集资金的产品包括至少两种时,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按募集截止后的起息日划分。产品类别例如,T+N日起息,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N的取值不同时,产品类别不同。不同的产品类别对应的预设日期计算公式不同。

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基于当前截止采集数据的待监控对象的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获取该待监控对象类别对应的预设日期计算公式,将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代入该待监控对象类别对应的预设日期计算公式,计算数据采集日期范围。

进一步地,预设日期计算公式为:数据采集日期范围其中,d1为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中的第一日期,d2为所述数据采集日期范围中的第二日期,所述第一日期小于所述第二日期;T为工作日,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T-N表示当前工作日的上N个工作日,T-(N-1)表示当前工作日的前N-1个工作日,D1表示一个自然日。

具体地,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在获取到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时,获取当前截止采集数据的待监控对象所属的产品类别,根据获取到的产品类别确定预设日期计算公式中N的取值,并基于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预设日期计算公式以及预设日期计算公式中N的取值,确定数据采集日期范围。

其中,当待监控对象为需要募集资金的任意产品时,N由募集截止后的起息日确定,当前募集截止的金融理财产品的产品类别为T+1起息时,N=1;产品类别为T+2起息时,N=2;产品类别为T+3起息时,N=3;……;产品类别为T+a起息时,N=a,a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例如,假设待监控对象所属的产品类别为T+2日起息时,N=2,当前的工作日为2018年12月17日,基于预设日期计算公式确定的d1为2018年12月13日,d2为2018年12月13日。

再例如,假设当前工作日为2018年12月18日,基于预设日期计算公式确定的d1为2018年12月14号,d2为2018年12月16日,此时,处理监控数据的设备需要将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募集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4号、2018年12月15号以及2018年12月16号的待监控对象的募集数据上传给TA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数据采集截止的待监控对象的所属的类别确定该待监控对象对应的预设日期计算公式,并将当前工作日对应的日期代入确定的预设日期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该待监控对象所属的类别对应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能够计算不同类型的待监控对象对应的数据采集日期范围,满足的待监控对象的类型多样性的需求。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