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2590发布日期:2019-09-03 22: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多个知识点,一般都是按先易后难得顺序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学习,但现实中,知识点对于学生的难易度均只通过教师或课本编辑者多年以来的经验来判断,所以对于知识点学习的前后顺序排布,带有教师或课本编辑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在其中,使得这种知识点间的顺序关系不够科学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知识点间顺序关系,按学生接受程度进行排布并获取排布顺序的策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提取: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提取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n和m为正整数,且n>1;

n个知识点包括知识点a1、a2、a3、…an;

第m个学生对第n个知识点an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n(*)m,若该知识点an被第m个学生掌握,则an(*)m为an(y)m,若该知识点an未被第m个学生掌握,则an(*)m为an(n)m;

即,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为:

pa1[a1(*)1、a1(*)2、a1(*)3、…a1(*)m]、

pa2[a2(*)1、a2(*)2、a2(*)3、…a2(*)m]、

pa3[a3(*)1、a3(*)2、a3(*)3、…a3(*)m]…

pan[an(*)1、an(*)2、an(*)3、…an(*)m];

数据提取完成后获得数据集合{pa1、pa2、pa3、…pan};

s2、数据处理:对{pa1、pa2、pa3、…pan}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n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1,对x1个组合d中符合(an1(y)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2;

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m)情况的组合d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3;对x3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4;

若,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n中,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获得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s3、数据输出:输出知识点列表a1'、a2'、a3'、…an'。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装置,包括

数据提取单元:被配置为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提取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n和m为正整数,且n>1;

n个知识点包括知识点a1、a2、a3、…an;

第m个学生对第n个知识点an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n(*)m,若该知识点an被第m个学生掌握,则an(*)m为an(y)m,若该知识点an未被第m个学生掌握,则an(*)m为an(n)m;

即,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为:

pa1[a1(*)1、a1(*)2、a1(*)3、…a1(*)m]、

pa2[a2(*)1、a2(*)2、a2(*)3、…a2(*)m]、

pa3[a3(*)1、a3(*)2、a3(*)3、…a3(*)m]…

pan[an(*)1、an(*)2、an(*)3、…an(*)m];

数据提取完成后获得数据集合{pa1、pa2、pa3、…pan};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pa1、pa2、pa3、…pan}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n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1,对x1个组合d中符合(an1(y)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2;

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m)情况的组合d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3;对x3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4;

若,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n中,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获得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数据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

包括知识点a1、a2、a3、…an,n为正整数,且n>1;

针对一知识点an,采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an(*),若该知识点被学生掌握,则记录数据an(y),若该知识点未被学生掌握,则记录数据an(n),*为y或n;

针对每一个知识点an,取m个学生的an(*),m为整数;

获得{pa1、pa2、pa3、…pan},且

pa1[a1(*)1、a1(*)2、a1(*)3、…a1(*)m]、

pa2[a2(*)1、a2(*)2、a2(*)3、…a2(*)m]、

pa3[a3(*)1、a3(*)2、a3(*)3、…a3(*)m]…

pan[an(*)1、an(*)2、an(*)3、…an(*)m];

对{pa1、pa2、pa3、…pan}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n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1,对x1个组合d中符合(an1(y)m,an2(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2;

对m2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3;对x3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x4;

若,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

进一步地,针对一知识点an,采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an(*)时,通过采集依托该知识点an所出的试题的学生得分情况数据,若该试题得满分,则记录数据an(y),否则记录数据an(n)。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多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数据来反映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并以此来对知识点间的顺序进行排布,相比现有的根据人为经验对知识点间的顺序进行排布,本发明更加科学,而且更加贴近学生的角度来对知识点间的顺序排布,能够使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提取: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提取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本实施例取m为8,n为6;

6个知识点包括知识点a1、a2、a3、a4、a5、a6;

第1个学生对第1个知识点a1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1(*)1,若该知识点a1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1(*)1为a1(y)1,若该知识点a1未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1(*)1为a1(n)1;本实施例中,a1(*)1为a1(y)1;

第1个学生对第2个知识点a2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2(*)1,若该知识点a2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2(*)1为a2(y)1,若该知识点a2未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2(*)1为a2(n)1;本实施例中,a2(*)1为a2(y)1;

即,8个学生对6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为:

pa1[a1(n)1、a1(y)2、a1(n)3、a1(y)4、a1(y)5、a1(n)6、a1(y)7、a1(n)8]

pa2[a2(y)1、a2(y)2、a2(n)3、a2(y)4、a2(n)5、a2(y)6、a2(n)7、a2(y)8]

pa3[a3(n)1、a3(y)2、a3(n)3、a3(y)4、a3(n)5、a3(y)6、a3(y)7、a3(n)8]

pa4[a4(y)1、a4(y)2、a4(n)3、a4(n)4、a4(y)5、a4(n)6、a4(y)7、a4(y)8]

pa5[a5(n)1、a5(n)2、a5(y)3、a5(y)4、a5(n)5、a5(y)6、a5(y)7、a5(n)8]

pa6[a6(n)1、a6(n)2、a6(y)3、a6(n)4、a6(n)5、a6(n)6、a6(n)7、a6(y)8]

数据提取完成后获得数据集合{pa1、pa2、pa3、pa4、pa5、pa6};

s2、数据处理:对{pa1、pa2、pa3、pa4、pa5、pa6}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15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6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15个组合c包括:

(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

取(pa2、pa6)为例,取乘积pa2×pa6,获得64个组合d包括:

[a2(y)1、a6(n)1]、[a2(y)1、a6(n)2]、[a2(y)1、a6(y)3]、[a2(y)1、a6(n)4]、

[a2(y)1、a6(n)5]、[a2(y)1、a6(n)6]、[a2(y)1、a6(n)7]、[a2(y)1、a6(y)8]、

[a2(y)2、a6(n)1]、[a2(y)2、a6(n)2]、[a2(y)2、a6(y)3]、[a2(y)2、a6(n)4]、

[a2(y)2、a6(n)5]、[a2(y)2、a6(n)6]、[a2(y)2、a6(n)7]、[a2(y)2、a6(y)8]、

[a2(n)3、a6(n)1]、[a2(n)3、a6(n)2]、[a2(n)3、a6(y)3]、[a2(n)3、a6(n)4]、

[a2(n)3、a6(n)5]、[a2(n)3、a6(n)6]、[a2(n)3、a6(n)7]、[a2(n)3、a6(y)8]

[a2(y)4、a6(n)1]、[a2(y)4、a6(n)2]、[a2(y)4、a6(y)3]、[a2(y)4、a6(n)4]、

[a2(y)4、a6(n)5]、[a2(y)4、a6(n)6]、[a2(y)4、a6(n)7]、[a2(y)4、a6(y)8]、

[a2(n)5、a6(n)1]、[a2(n)5、a6(n)2]、[a2(n)5、a6(y)3]、[a2(n)5、a6(n)4]、

[a2(n)5、a6(n)5]、[a2(n)5、a6(n)6]、[a2(n)5、a6(n)7]、[a2(n)5、a6(y)8]

[a2(y)6、a6(n)1]、[a2(y)6、a6(n)2]、[a2(y)6、a6(y)3]、[a2(y)6、a6(n)4]、

[a2(y)6、a6(n)5]、[a2(y)6、a6(n)6]、[a2(y)6、a6(n)7]、[a2(y)6、a6(y)8]

[a2(n)7、a6(n)1]、[a2(n)7、a6(n)2]、[a2(n)7、a6(y)3]、[a2(n)7、a6(n)4]、

[a2(n)7、a6(n)5]、[a2(n)7、a6(n)6]、[a2(n)7、a6(n)7]、[a2(n)7、a6(y)8]

[a2(y)8、a6(n)1]、[a2(y)8、a6(n)2]、[a2(y)8、a6(y)3]、[a2(y)8、a6(n)4]、

[a2(y)8、a6(n)5]、[a2(y)8、a6(n)6]、[a2(y)8、a6(n)7]、[a2(y)8、a6(y)8];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6,对16个组合d中符合(a2(y)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0;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n)m,a6(*)m)情况的组合d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24;对24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8;

若,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n中,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获得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选取为0.6,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4、a5、a6中,将知识点a2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6之前;

通过对15个组合(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逐个按(pa2、pa6)为例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知识点新列表a1、a2、a4、a3、a5、a6;

s3、数据输出:输出知识点列表a1、a2、a4、a3、a5、a6。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装置,包括

数据提取单元:被配置为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提取m个学生对n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本实施例取m为8,n为6;

6个知识点包括知识点a1、a2、a3、a4、a5、a6;

第1个学生对第1个知识点a1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1(*)1,若该知识点a1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1(*)1为a1(y)1,若该知识点a1未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1(*)1为a1(n)1;本实施例中,a1(*)1为a1(y)1;

第1个学生对第2个知识点a2掌握情况的数据为a2(*)1,若该知识点a2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2(*)1为a2(y)1,若该知识点a2未被第1个学生掌握,则a2(*)1为a2(n)1;本实施例中,a2(*)1为a2(y)1;

即,8个学生对6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为:

pa1[a1(n)1、a1(y)2、a1(n)3、a1(y)4、a1(y)5、a1(n)6、a1(y)7、a1(n)8]

pa2[a2(y)1、a2(y)2、a2(n)3、a2(y)4、a2(n)5、a2(y)6、a2(n)7、a2(y)8]

pa3[a3(n)1、a3(y)2、a3(n)3、a3(y)4、a3(n)5、a3(y)6、a3(y)7、a3(n)8]

pa4[a4(y)1、a4(y)2、a4(n)3、a4(n)4、a4(y)5、a4(n)6、a4(y)7、a4(y)8]

pa5[a5(n)1、a5(n)2、a5(y)3、a5(y)4、a5(n)5、a5(y)6、a5(y)7、a5(n)8]

pa6[a6(n)1、a6(n)2、a6(y)3、a6(n)4、a6(n)5、a6(n)6、a6(n)7、a6(y)8]

数据提取完成后获得数据集合{pa1、pa2、pa3、pa4、pa5、pa6};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pa1、pa2、pa3、pa4、pa5、pa6}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15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6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15个组合c包括:

(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

取(pa2、pa6)为例,取乘积pa2×pa6,获得64个组合d包括:

[a2(y)1、a6(n)1]、[a2(y)1、a6(n)2]、[a2(y)1、a6(y)3]、[a2(y)1、a6(n)4]、

[a2(y)1、a6(n)5]、[a2(y)1、a6(n)6]、[a2(y)1、a6(n)7]、[a2(y)1、a6(y)8]、

[a2(y)2、a6(n)1]、[a2(y)2、a6(n)2]、[a2(y)2、a6(y)3]、[a2(y)2、a6(n)4]、

[a2(y)2、a6(n)5]、[a2(y)2、a6(n)6]、[a2(y)2、a6(n)7]、[a2(y)2、a6(y)8]、

[a2(n)3、a6(n)1]、[a2(n)3、a6(n)2]、[a2(n)3、a6(y)3]、[a2(n)3、a6(n)4]、

[a2(n)3、a6(n)5]、[a2(n)3、a6(n)6]、[a2(n)3、a6(n)7]、[a2(n)3、a6(y)8]

[a2(y)4、a6(n)1]、[a2(y)4、a6(n)2]、[a2(y)4、a6(y)3]、[a2(y)4、a6(n)4]、

[a2(y)4、a6(n)5]、[a2(y)4、a6(n)6]、[a2(y)4、a6(n)7]、[a2(y)4、a6(y)8]、

[a2(n)5、a6(n)1]、[a2(n)5、a6(n)2]、[a2(n)5、a6(y)3]、[a2(n)5、a6(n)4]、

[a2(n)5、a6(n)5]、[a2(n)5、a6(n)6]、[a2(n)5、a6(n)7]、[a2(n)5、a6(y)8]

[a2(y)6、a6(n)1]、[a2(y)6、a6(n)2]、[a2(y)6、a6(y)3]、[a2(y)6、a6(n)4]、

[a2(y)6、a6(n)5]、[a2(y)6、a6(n)6]、[a2(y)6、a6(n)7]、[a2(y)6、a6(y)8]

[a2(n)7、a6(n)1]、[a2(n)7、a6(n)2]、[a2(n)7、a6(y)3]、[a2(n)7、a6(n)4]、

[a2(n)7、a6(n)5]、[a2(n)7、a6(n)6]、[a2(n)7、a6(n)7]、[a2(n)7、a6(y)8]

[a2(y)8、a6(n)1]、[a2(y)8、a6(n)2]、[a2(y)8、a6(y)3]、[a2(y)8、a6(n)4]、

[a2(y)8、a6(n)5]、[a2(y)8、a6(n)6]、[a2(y)8、a6(n)7]、[a2(y)8、a6(y)8];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6,对16个组合d中符合(a2(y)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0;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n)m,a6(*)m)情况的组合d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24;对24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8;

若,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n中,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获得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选取为0.6,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4、a5、a6中,将知识点a2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6之前;

通过对15个组合(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逐个按(pa2、pa6)为例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知识点新列表a1、a2、a4、a3、a5、a6;

数据输出单元:被配置为输出知识点新列表a1、a2、a4、a3、a5、a6。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提取单元可以是用于数据搬移操作的各种装置、机器和设备,例如计算机、服务器、编程处理器或单片机等。其中包含的各个单元模块可以是硬件或者逻辑电路,例如fpga或asic,也可以是相应的软件代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可以是用于处理数据的各种装置、机器和设备,例如计算机、服务器、编程处理器或单片机等。其中包含的各个单元模块可以是硬件或者逻辑电路,例如fpga或asic,也可以是相应的软件代码。

本实施例中,数据输出单元可以是对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屏、或对数据进行语言播报的喇叭,还可以是对数据进行导出的接口单元。

实施例3

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5

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方法,

包括知识点a1、a2、a3、…an,n为正整数,且n>1;

本实施例取n为6;

6个知识点包括知识点a1、a2、a3、a4、a5、a6;

取知识点a1为例,采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a1(*),若该知识点被学生掌握,则记录数据a1(y),若该知识点未被学生掌握,则记录数据a1(n),*为y或n;

针对a1、a2、a3、a4、a5、a6中,每一个知识点an,取m个学生的an(*),m为整数;本实施例取m为8,

获得{pa1、pa2、pa3、pa4、pa5、pa6},8个学生对6个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为:

pa1[a1(n)1、a1(y)2、a1(n)3、a1(y)4、a1(y)5、a1(n)6、a1(y)7、a1(n)8]

pa2[a2(y)1、a2(y)2、a2(n)3、a2(y)4、a2(n)5、a2(y)6、a2(n)7、a2(y)8]

pa3[a3(n)1、a3(y)2、a3(n)3、a3(y)4、a3(n)5、a3(y)6、a3(y)7、a3(n)8]

pa4[a4(y)1、a4(y)2、a4(n)3、a4(n)4、a4(y)5、a4(n)6、a4(y)7、a4(y)8]

pa5[a5(n)1、a5(n)2、a5(y)3、a5(y)4、a5(n)5、a5(y)6、a5(y)7、a5(n)8]

pa6[a6(n)1、a6(n)2、a6(y)3、a6(n)4、a6(n)5、a6(n)6、a6(n)7、a6(y)8]

对{pa1、pa2、pa3、pa4、pa5、pa6}中的元素,取两两组合,获得15个组合c(pan1、pan2),n1和n2为1—n中任意一数,且n1和n2不相同;

15个组合c包括:

(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

对每个组合c中的pan1和pan2,取乘积pan1×pan2,获得m2个组合d(an1(*)m,an2(*)m);

取(pa2、pa6)为例,取乘积pa2×pa6,获得64个组合d包括:

[a2(y)1、a6(n)1]、[a2(y)1、a6(n)2]、[a2(y)1、a6(y)3]、[a2(y)1、a6(n)4]、

[a2(y)1、a6(n)5]、[a2(y)1、a6(n)6]、[a2(y)1、a6(n)7]、[a2(y)1、a6(y)8]、

[a2(y)2、a6(n)1]、[a2(y)2、a6(n)2]、[a2(y)2、a6(y)3]、[a2(y)2、a6(n)4]、

[a2(y)2、a6(n)5]、[a2(y)2、a6(n)6]、[a2(y)2、a6(n)7]、[a2(y)2、a6(y)8]、

[a2(n)3、a6(n)1]、[a2(n)3、a6(n)2]、[a2(n)3、a6(y)3]、[a2(n)3、a6(n)4]、

[a2(n)3、a6(n)5]、[a2(n)3、a6(n)6]、[a2(n)3、a6(n)7]、[a2(n)3、a6(y)8]

[a2(y)4、a6(n)1]、[a2(y)4、a6(n)2]、[a2(y)4、a6(y)3]、[a2(y)4、a6(n)4]、

[a2(y)4、a6(n)5]、[a2(y)4、a6(n)6]、[a2(y)4、a6(n)7]、[a2(y)4、a6(y)8]、

[a2(n)5、a6(n)1]、[a2(n)5、a6(n)2]、[a2(n)5、a6(y)3]、[a2(n)5、a6(n)4]、

[a2(n)5、a6(n)5]、[a2(n)5、a6(n)6]、[a2(n)5、a6(n)7]、[a2(n)5、a6(y)8]

[a2(y)6、a6(n)1]、[a2(y)6、a6(n)2]、[a2(y)6、a6(y)3]、[a2(y)6、a6(n)4]、

[a2(y)6、a6(n)5]、[a2(y)6、a6(n)6]、[a2(y)6、a6(n)7]、[a2(y)6、a6(y)8]

[a2(n)7、a6(n)1]、[a2(n)7、a6(n)2]、[a2(n)7、a6(y)3]、[a2(n)7、a6(n)4]、

[a2(n)7、a6(n)5]、[a2(n)7、a6(n)6]、[a2(n)7、a6(n)7]、[a2(n)7、a6(y)8]

[a2(y)8、a6(n)1]、[a2(y)8、a6(n)2]、[a2(y)8、a6(y)3]、[a2(y)8、a6(n)4]、

[a2(y)8、a6(n)5]、[a2(y)8、a6(n)6]、[a2(y)8、a6(n)7]、[a2(y)8、a6(y)8];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6,对16个组合d中符合(a2(y)m,a6(y)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0;

对64个组合d中符合(a2(n)m,a6(*)m)情况的组合d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24;对24个组合d中符合(an1(n)m,an2(n)m)情况的组合d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记录为18;

若,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n中,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前,否则将知识点an1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n2之后;获得知识点新列表a1'、a2'、a3'、…an';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选取为0.6,则在原知识点列表a1、a2、a3、a4、a5、a6中,将知识点a2的顺序排在知识点a6之前;

通过对15个组合(pa1、pa2)(pa1、pa3)(pa1、pa4)(pa1、pa5)(pa1、pa6)(pa2、pa3)(pa2、pa4)(pa2、pa5)(pa2、pa6)(pa3、pa4)(pa3、pa5)(pa3、pa6)(pa4、pa5)(pa4、pa6)(pa5、pa6);逐个按(pa2、pa6)为例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知识点新列表a1、a2、a4、a3、a5、a6;

本实施例中,针对一知识点an,采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数据an(*)时,通过采集依托该知识点an所出的试题的学生得分情况数据,若该试题得满分,则记录数据an(y),否则记录数据an(n)。

实施例6

一种知识点间顺序关系获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5所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5所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