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5812发布日期:2019-11-06 02:2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检测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定期检测/检查软件系统通常需要进行病害构件数量统计、病害数量统计以便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对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价。为了支持构件数量和病害数量的统计,通常,部署于移动端或者pc端的桥梁定期检测软件都有桥梁病害记录输入功能。以常见的需要记录同样病害的桥梁支座病害记录为例,对于某桥梁的第一跨桥梁的左右2侧的多个支座相同病害,假设每一跨每一侧有20个支座,则一跨有40个支座,每一跨的支座对应40个支座编号。桥梁跨数越多,支座数量越多。对于老旧桥梁,支座病害普遍存在,典型的桥梁定检的输入记录如表1所示,为了生成该表,现有技术中有2种典型的处理方法。表1一种方法是通过病害复制后修改构件编号来实现,如将第一条记录“1,1-1-2#支座,局部脱空”复制后,分别修改其中的构件编号数字为目标编号的数字以形成多条检测记录,这种方法需要频繁修改构件编号,操作效率低。另一种方法是批量多选构件编号来创建多个构件的相同病害记录,这种方式需要提前生成构件编号,同时构件编号数量较多时,如示例数据,一跨桥梁即包括40个支座,还有几十片梁,以及其他构件,构件总数较多,对于多跨桥梁,构件总数可能高达几百上千个,从众多构件中过滤筛选、定位、点选到对应跨别、构件类型(这里是“支座”)所需的构件编号,其所需的点选、翻屏滚动等操作也较多,效率显然是很低的,且容易出错。以上病害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均离不开人工操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生成桥梁检测记录费事费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每条检测记录文本是否包含编号简写,编号简写为单编号简写和/或至少2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且编号简写符合预设规则;如果是,按预设规则将检测记录文本中的编号简写转化为对应的单编号,或根据预设规则统计检测记录文本中编号简写代表的对象数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桥梁病检测记录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上述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预设编号简写(包括复数简写和/或单编号简写)识别规则和处理方法,允许用户简化多个构件编号的输入,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复制修改操作,也不需要提前生成构件编号即可便捷的录入不同构件的相同病害记录,然后使用本发明方法将编号简写转换为单编号或统计编号简写所代表的对象数量,既简化输入又确保检测记录的完整、可靠,提高检测记录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a为首个图形标识的自动生成示意图;图2-b为多个图形标识的自动生成示意图;图2-c为图形标识的手动调整示意图;图2-d为后续图形标识的自动调整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包括:s10:判断每条检测记录文本是否包含编号简写,编号简写为单编号简写和/或至少2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且编号简写符合预设规则;s20:如果是,按预设规则将检测记录文本中的编号简写转化为对应的单编号,或根据预设规则统计检测记录文本中编号简写代表的对象数量。相应地,如果不包含编号简写,则直接跳过步骤s10和s20,如果编号简写不符合预设规则,则提示用户修改检测记录文本。每条检测记录文本可以在单一文本中包含构件编号、病害描述(包括病害位置),也可以用独立文本分别表示构件编号和病害描述,具体描述桥梁病害时采用的表达格式不限。本发明对检测记录文本不做限定,任何符合步骤s10条件的检测记录文本,都可以执行步骤s20的转换。需要说明的是,每条检测记录文本可以只包含同类构件的编号简写,也可以包含不同类构件的编号简写。当包含不同类构件时,增加构件类别识别后,图1方法的就可以应用于任意检测记录文本。下面给出预设规则的一种。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第一规则:不同编号之间使用第一分隔符,同一编号的不同部分之间使用第二分隔符,同一编号同一部分的起止序号之间使用第三分隔符。第一规则只有复数简写。假设某条第一检测记录文本为:“1-1-2~4#,1-1-15#,1-1-17~18#,1-2-20#,2-1-17~20#支座;局部脱空”。其中,第一分隔符为“#”,第二分隔符为“-”,第三分隔符为“~”,当然,以上分隔符仅用于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隔符。经过步骤s10判断得到:“1-1-2~4#”、“1-1-17~18#”和“2-1-17~20#”为符合第一规则的复数简写,判断依据为:包含第一规则的起止序号的第三分隔符、第一分隔符和第二分隔符。进一步地,预设规则还可以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后一编号省略与前一编号的相同部分,或后一编号省略与前一编号所对应的最后一个单编号的相同部分。如果后一编号为单编号,则第二规则为单编号的简写规则,如果后一编号为符合第一规则的复数简写,则第二规则对复数简写进一步简写。假设某条第二检测记录文本为:“1-1-2~4#,15#,17~18#,2-20#,2-1-17~20#支座;局部脱空”。其中,“15#”省略与前一单编号相同部分;“17~18#”省略与前一单编号相同部分;“2-20#”省略与前一单编号相同部分。经过步骤s10判断得到:“1-1-2~4#”、“17~18#”和“2-1-17~20#”为符合预设规则(第一规则+第二规则)的复数简写,判断依据为:包含起止序号的第三分隔符和第一分隔符。15#”和“2-20#”为符合预设规则(第一规则+第二规则)单编号简写,判断依据为:包含第一分隔符但不包含第三分隔符,且不符合该条检测记录文本的单编号格式。该条检测记录文本的单编号格式可以通过该条检测记录文本的第1个单编号获得或通过解析第1个复式简写得到的第1个单编号获得。在满足s10的条件后,s20将“第一检测记录文本或第二检测记录文本”转换为:“1-1-2#,1-1-3#,1-1-4#,1-1-15#,1-1-17,1-1-18#,1-2-20#,2-1-17#,2-1-18#,2-1-19#,2-1-20#支座;局部脱空”。或者s20根据第一规则统计编号简写的对象数量=(4-2+1)+(18-17+1)+(20-17+1)=9,其中,第一规则只有复数简写,复数简写包含的对象数目为起止序号的差+1。或者s20根据第一规则+第二规则统计编号简写的对象数量=(4-2+1)+1+(18-17+1)+1+(20-17+1)=11,其中单编号简写记“1”,复数简写包含的对象数目为为起止序号的差+1。进一步地,当s20将“第一检测记录文本或第二检测记录文本”转换为:“1-1-2#,1-1-3#,1-1-4#,1-1-15#,1-1-17,1-1-18#,1-2-20#,2-1-17#,2-1-18#,2-1-19#,2-1-20#支座;局部脱空”时,合计转换后文本中的单编号数目为构件(或对象)总数,例如转换后文本中包含11个单编号,则该条检测记录文本的构件(或对象)总数为11。具体转换过程说明如下:(1)包含第三分隔符“~”字符和第一分隔符为复数简写,其中第三分隔符“~”号前后数字为起止序号区间以“1-1-2~4#”为例。获取区间表达式:向两侧搜索最近的“-”号或者第一分隔字符,就近优先,此例为“2~4”;从区间表达式中获取起止数字。第三分隔符“~”左侧的数字设为起始序号,第三分隔符右侧的数字设为终止序号。分别为起始序号2和终止序号4,而起始数字2之前的部分为“基础编号字符”(“1-1-”),其所代表的构件编号表示“基础编号字符”(“1-1-”)和起止序序号间的整数数字分别组成的所有构件编号,包括:”1-1-2#”、”1-1-3#”、”1-1-4#”,其代表的构件(或对象)数量=终止序号-起始序号+1,此例代表的构件单编号个数(也代表构件数量)为3,同理,“1-2-17~20#”代表4个构件单编号。解析第一个复数简写得到第一个单编号为“1-1-2#”,根据该单编号可知,该条检测记录文本的单编号格式“数字-数字-数字#”。起止序号区间标识符可以位于不同位置,如“1~8-1#梁”,代表8个梁的构件编号:“1-1#梁”、“2-1#梁”...“8-1#梁”。这种记录方式在桥梁检测领域可极大缩小人工输入,提供效率。例如记录多跨梁的特定梁片的病害时比较方便,当在桥的两侧观测发现桥多跨梁的翼缘板具有相同病害,如排水孔堵塞,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记录和处理,记录类似“1~8-1#梁,左侧翼缘板排水孔堵塞”,表示第1至8跨的1#梁均存在翼缘板排水孔堵塞,和逐跨逐片梁记录相比,记录效率可提高数倍。作为扩展,复数简写还可以支持多重的区间表达,如“1~3-1~2#梁”,分别表示第1、2、3跨的第1、2片梁共计6个构件,展开可获得构件编号:1-1#梁、1-2#梁、2-1#梁、2-2#梁、3-1#梁、3-2#梁。根据预设规则,将复数简写转换为完整单编号的具体算法和步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难度,此处不再赘述。此外,还可以设定复杂的编号简写(或编号的复数简写)识别规则,如第一正则表达式“$数字~数字#构件类型”,“$数字#~数字#构件类型”,以排除第三分隔符“~”在非复数简写中的应用,如病害描述:”5条裂缝,裂缝长度在3~5m之间”。或者,编号简写识别和解析过程还可以包括排除规则,如排除规则“$数字~$数字+$计量单位”(第二正则表达式),符合排除规则的检测记录文本不包含步骤s10中的“编号简写”。(2)包含构件编号第一分隔符,如”#”,被该分隔符分隔的每一段都表示一个子编号文本。以第二检测记录文本中的“1-1-2~4#,15#,17~18#,2-20#,2-1-17~20#支座”为例,去除构件类型关键词“支座”,其被“#”分隔为5段子编号文本:2-1、1-1-2~4#2-2、15#2-3、17~18#2-4、2-20#2-5、2-1-17~20#也可以设定其他符号为第一分隔符,如“、”号,或者更加复杂的分段规则约定,如正则表达式。处理过程:首先按预设规则的第一规则处理2-1段子编号文本:1-1-2~4#依据前面实施例所示方法,将其展开为3个单编号:1-1-2#、1-1-3#,1-1-4#。然后按预设规则的第二规则处理2-2段子编号文本:15#i、将前一段子编号文本展开获得的最后一个展开的单编号按“-”号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结果组1,包含3段文本:1-,1-,4#。ii、将当前子编号文本按“-”号进行分段,没有“-”号的,整体作为一段;得到分段结果组2,包含1段文本:15#。iii、以分段结果组1为基础,用分段结果组2的每段数字自右向左逐段替换分段结果组1中的数字,再组合形成新的子编号文本21:1-1-15#。此例中,分段结果组1“1-,1-,4#”中右侧的“4#”被分段结果组2的“15#”替换,“1-,1-,15#”,将其顺序组合得到新的“子编号文本21”:“1-1-15#”。iiii、判断子编号文本21是否包含多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显然不是,将其作为单编号进行处理,得到构件单编号“1-1-15#”,结束本段处理。再按预设规则的第二规则和第一规则处理第2-3段子编号文本:“17~18#”i、将前一段子编号文本展开获得的最后一个展开的单编号按“-”号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结果组1,包含3段文本:1-,1-,15#。ii、将当前子编号文本按“-”号进行分段,没有“-”号的,整体作为一段;得到分段结果组2,包含1段文本:“17~18#”。iii、以分段结果组1为基础,用分段结果组2的每段数字自右向左逐段替换分段结果组1中的数字,再组合形成新的子编号文本31:1-1-17~18#。此例中,分段结果组1“1-,1-,5#”中右侧的“5#”被分段结果组2的“17~18#”替换,“1-,1-,17~18#”,将其顺序组合得到新的“子编号文本31”:“1-1-17~18#”;iiii、判断子编号文本31是否包含多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包含第三分隔符“~”符号,显然是,将其作为复数简写编号进行处理,参考前述实施例,得到2个编号:1-1-17#、1-1-18#。再按预设规则的第二规则处理2-4段子编号文本:“2-20#”i、将前一段子编号文本展开获得的最后一个展开的单编号“1-1-18#”按“-”号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结果组1,包含3段文本:1-,1-,18#。ii、将当前子编号文本按“-”号进行分段,没有“-”号的,整体作为一段;得到分段结果组2,包含2段文本:“2-,20#”。iii、以分段结果组1为基础,用分段结果组2的每段数字自右向左逐段替换分段结果组1中的数字,再组合形成新的子编号文本41:1-2-20#。此例中,分段结果组1“1-,1-,18#”中右侧的“1-,18#”被分段结果组2的“2-,20#”替换,“1-,2-,20#”,将其顺序组合得到新的“子编号文本41”:“1-2-20#”。iiii、判断子编号文本41是否包含多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不是,得到构件单编号“1-2-20#”,结束本段处理。再按预设规则的第一规则处理2-5段子编号文本:“2-1-17~20#”i、将前一段子编号文本展开获得的最后一个展开的单编号“1-2-20#”按“-”号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结果组1,包含3段文本:1-,2-,20#。ii、将当前子编号文本按“-”号进行分段,没有“-”号的,整体作为一段;得到分段结果组2,包含3段文本:2-,1-,17~20#。iii、以分段结果组1为基础,用分段结果组2的每段数字自右向左逐段替换分段结果组1中的数字,再组合形成新的子编号文本51:2-1-17~20#。此例中,分段结果组1“1-,2-,20#”中的3段文本被分段结果组2的3段“2-,1-,17~20#”替换,得到“2-,1-,17~20#”,将其顺序组合得到新的“子编号文本41”:“2-1-17~20#”。iiii、判断子编号文本51是否包含多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包含第三分隔符“~”符号,显然是,将其作为复合构件编号进行处理,参考前述实施例,得到4个构件单编号:2-1-17#、2-1-18#、2-1-19#、2-1-20#。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包括编号简写的记录形式,细节有差异,但转换方法相同:“1-2-2#,4#,8~9#支座,局部脱空”“3-1-2~4#,6~9#支座,11#,3-2-8#~10#,12#~14#支座,顶部轻微脱空”实际检测记录中,依据不同地方的习惯,记录方式采用的字段类别有差异,如通过单一文本记录病害,也可能分为多个字段来记录。病害描述中还可能包含病害位置,病害位置的描述也可能包含编号简写,如表2所示。表2序号构件编号病害描述1s1跨铰缝s1-1~5#铰缝渗水对于病害描述中的编号简写或者复合病害位置描述,也同样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转换和计数。可选地,为了减少用户输入量,便于野外作业记录,可采用语音记录,然后逐条将语音记录数据转换为检测记录文本。当通过语音输入检测记录时,播报构件编号时,如果要求用户播报分段符,如“,”播报为“逗号”,“、”播报为“顿号”,则毫无疑问会影响输入效率。因此,实际输入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案:用户无需播报分段符,直接连续播报编号字符,如“1-2-2号4号8至9号支座”,直接通过“预设语音转换规则”将该编号进行分段处理,例如:预设语音转换规则1:$数字+“号”+$数字=$数字+”#,”+$数字。预设语音转换规则2:$数字+“至”+$数字=$数字+“~”+$数字。当然,具体语音识别和处理时,也可以直接设置编号简写的语音识别与分段处理规则,依据语音转换规则对语音数据文本进行处理,如:匹配到“$数字+’号’+$数字”时,将以“号”为分段符形成前后2个编号,匹配到“$数字1+’至’+$数字2”时,表示发现$数字1和$数字2之间的起止序号区间编号表达。执行以上语音转换规则,即可将语音记录数据“1-2-2号4号8至9号支座”转换为检测记录文本“1-2-2#,4#,8~9#支座”,然后再按照图1的方法进行编号简写的后续处理。或者将语音转换规则和预设规则相结合,直接对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将包含编号简写的语音记录数据转换为包含单编号的检测记录文本。为了便于后续处理,检测文本可以包括n条记录,每条记录包括构件编号和病害描述,如表3所示,其中构件编号或病害描述都可能包含编号的编号简写。表3使用图1的方法,将表3转换为表4。表4进一步地,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单编号检测记录,将表4转换为表1的单编号检测记录。具体地,将表4转换为表1的方法包括:①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不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例如,表3转换为表4再转换为表1的过程。此外,根据表1可知,表3的1条记录的对象总数为11。②或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不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例如,将表2转换为表5,再将表5转换为表6。此外,根据表6可知,表2的1条记录的对象总数为5。表5序号构件编号病害描述1s1跨铰缝s1-1#,s1-2#,s1-3#,s1-4#,s1-5#铰缝渗水表6③或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例如,将表7转换为表8再转换为表9。此外,根据表9可知,表7的1条记录的对象总数为9。表7序号构件编号病害描述11-1-2~4#支座5~7#位置局部脱空表8序号构件编号病害描述11-1-2#,1-1-3#,1-1-4#支座5#,6#,7#位置局部脱空表9序号构件编号病害描述11-1-2#支座5#位置局部脱空21-1-2#支座6#位置局部脱空31-1-2#支座7#位置局部脱空41-1-3#支座5#位置局部脱空51-1-3#支座6#位置局部脱空61-1-3#支座7#位置局部脱空71-1-4#支座5#位置局部脱空81-1-4#支座6#位置局部脱空91-1-4#支座7#位置局部脱空依据检测记录文本生成检测报告时,需要为特定病害提供对应的照片,这就需要在检测时记录特定病害记录的照片。以复数简写形式进行病害记录时,如何便捷的为复数简写编号中特定编号对应的病害记录设置照片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传统方案是逐一记录具体构件编号,设置对应的照片,操作比较繁琐,记录也显得杂乱。可选地,当包含编号简写的检测记录文本对应至少一个病害图片时,为照片设置包括单编号的标识。一种方式为:根据单编号生成病害图片的标识列表,根据标识列表顺序自动为病害图片分配标识,或显示列表供使用者选择,标识列表中的单编号包括通过编号简写编号解析后得到的单编号和检测记录文本自身包含的单编号。图2-a展示了用户添加第一张照片img_008(通常照片以照片文件名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命名,业内俗称照片编号)后,自动添加的照片对应的第一个构件单编号为该照片的标识“2-1-17#支座”。添加的照片可以是检测记录终端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拍摄的照片,或者以照片编号形式代表外部相机拍摄的照片(内业时根据照片编号对照查找照片文件)。图2-b展示了添加3张照片后,自动为每张照片添加构件单编号作为照片标识,分别为“2-1-17#支座”、“2-1-18#支座”、“2-1-19#支座”。假设2-1-18#支座并没有对应照片,这里为照片img_009即img_010自动添加的照片标识“2-1-18#支座”、“2-1-19#支座”就需要顺序调整。用户修改目标照片的标识,可以通过选择标识列表中的构件单编号实现,如图2-c所示。用户选择构件单编号后,将所选构件单编号设置为目标照片对应的标识,如图2-d用户选择将“2-1-18#支座改为2-1-19#支座”。后续照片的标识对应的构件单编号将自动顺序更新。顺序更新前可要求用户进行确认。如当前照片的标识为构件单编号列表中的第n个单编号,则下一张照片对应的构件编号为第n+1个单编号。如图2-d,用户修改第2张照片img_009的标识为“2-1-19#支座”,该标识是构件单编号列表1中的第3个构件单编号,后续照片为img_010,其对应的标识应自动更新为构件单编号列表中的第4个构件单编号,即“2-1-20#支座”。图2-b和图2-d分别展示了自动更新后续照片的构件单编号前后,后续照片(第3张)对应的构件单编号。由上述例子可知,设置标识的另一种方式为:按单编号的递增顺序,后一病害图片的包含单编号的标识根据前一病害图片的包含单编号的标识自动生成,或后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检测记录根据前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检测记录中的单编号自动生成,前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包含单编号的标识或单编号检测记录由用户设置生成或按单编号的递增顺序自动生成。这样的设计,方便用户在检测记录文本处理界面快速增加照片同时自动分配对应的构件单编号(或标识),同时也方便用户修改单个照片对应的构件单编号后,批量自动调整后续照片的构件单编号,极大的提高了检测记录处理过程中的照片和构件单编号的对照关系设置效率。此外,图1的方法还包括:根据病害图片的单编号,将每个病害图片设置为对应的单编号检测记录的图片信息。例如表1还可以包括“图示列”,在对应的单编号记录中写入对应的图片名称或链接或图片缩略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桥梁病检测记录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上述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地,该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每条检测记录文本是否包含编号简写,编号简写为单编号简写和/或至少2个单编号的复数简写,且复数简写符合预设规则,如果是,执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按预设规则将检测记录文本中编号简写转化为对应的单编号,或根据预设规则统计检测记录文本中编号简写代表的对象数量。可选地,检测记录文本包括n条记录,每条记录包含构件编号和/或病害描述,n≥1。进一步地: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新的单编号检测记录。具体包括: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不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或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不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部分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或当同一条记录中的构件编号包含复数简写且病害描述包含复数简写时;将同一条记录中的每个单编号的构件编号和每个单编号的病害描述组合生成一条单编号检测记录。其中,预设规则包括:不同编号之间使用第一分隔符,同一编号的不同部分之间使用第二分隔符,同一编号同一部分的起止序号之间使用第三分隔符。进一步地,预设规则还包括:后一编号省略与前一编号的相同部分,或后一编号省略与前一编号所对应的最后一个单编号的相同部分。可选地,当检测记录文本对应至少一个病害图片时,该装置还包括:图片标识设置模块:为病害图片生成包括单编号的标识。可选地,图片标识设置模块,具体包括:根据单编号生成病害图片的标识列表,根据标识列表顺序为病害图片分配标识,或显示标识列表供用户选择。可选地,图片标识设置模块,具体包括:按单编号的递增顺序,后一病害图片的包含单编号的标识根据前一病害图片的包含单编号的标识自动生成,或后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检测记录根据前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检测记录中的单编号自动生成,前一病害图片的单编号、包含单编号的标识或单编号检测记录由用户设置生成或按单编号的递增顺序自动生成。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图片匹配模块:根据病害图片的单编号,将每个病害图片设置为对应的单编号检测记录的图片信息。其中,对象总数还可以通过合计单编号的数目获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与桥梁检测记录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互相参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包含范围,凡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