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4924发布日期:2020-02-22 02:38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防护意识的增强和防护标准的完善,劳动防护用品不仅要满足劳动防护的安全需求,还要实现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负责的目标,从而为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的劳动防护用品体系完善主要通过建立完善和严格的认证体系来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达标情况,以形成完善的防护效果保障机制。此外,国内外学者探究了影响防护用品使用效果的各种因素,企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方式、防护用品的舒适度、职工的文化程度、职工健康教育、作业岗位有害因素浓(强)度、职工工资计量方法等对防护用品使用效果的影响。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们在一定程度上深入探索了劳动防护用品的评价方法及发展方向,但是对如何进行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有的研究主要以劳动防护用品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关于评估指标的赋权方法方面,国际国内学者在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熵权法等确定性方法,以及区间、模糊等不确定性方法方面均进行了一些研究,选择具有简洁性和系统性多方案评价决策优点的层次分析法对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进行赋权值求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多维度全面可靠的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各类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步骤s2:基于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建立包括层次分析法和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模型;

步骤s3:根据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类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四类,分别为防护服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m、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n、防护手套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防护鞋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q。

另外,优选的方案是,防护服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m包括防渗防穿透能力m1、耐磨抗撕破能力m2、防静电能力m3、防辐射能力m4和舒适度水平m5;其中,防渗防穿透能力m1的评价指标包括渗透性m11、耐压穿透性m12、拒液性m13、耐静水压m14、喷溅液密性m15、喷射液密性m16和耐固体颗粒物穿透性m17;耐磨抗撕破能力m2的评价指标包括耐磨损性m21、耐屈挠破坏性m22、抗刺穿性m23、撕破强力m24和断裂强力m25;防静电能力m3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尘效率m31、沾尘量m32、屏蔽效率m33和带电电荷量m34;防辐射能力m4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微波辐射m41;舒适度水平m5的评价指标包括耐高温m51、耐低温m52和材质m53。

再者,优选的方案是,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n包括防护能力n1、严密性n2和舒适度水平n3;其中,防护能力n1的评价指标包括盐性介质过滤效率n11、油性介质过滤效率n12和防护效果n13;严密性n2的评价指标包括泄漏性n21、呼气阀气密性n22、吸气阻力n23、呼气阻力n24和死腔n25;舒适度水平n3的评价指标包括连接部件拉力n31和材质n32。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防护手套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包括耐磨抗撕破能力p1、防护能力p2和舒适度水平p3;其中,耐磨抗撕破能力p1的评价指标包括耐摩擦性p11、抗割性p12、抗撕裂性p13和耐刺穿性p14;防护能力p2的评价指标包括防水能力p21、防油能力p22、防静电能力p23和防化学品能力p24;舒适度水平p3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寒效果p31和材质p32。

另外,优选的方案是,防护鞋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q包括耐磨抗撕破能力q1、防护能力q2、防渗防穿透能力q3和舒适度水平q4;其中,耐磨抗撕破能力q1的评价指标包括包头抗冲击能力q11和抗刺穿能力q12;防护能力q2的评价指标包括防静电能力q21、导电性q22、防滑性q23、隔热性q24和防寒性q25;防渗防穿透能力q3的评价指标包括耐酸碱能力q31、防水能力q32和防油能力q33;舒适度水平q4的评价指标包括材质q41。

再者,优选的方案是,基于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根据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组成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准则层为各类防护能力类别;目标层为各类防护能力的评价指标;

步骤s22:根据区间比例标度表对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同层的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构建判断矩阵;

步骤s23:由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内各元素的相对权重,进行层次单排序;

步骤s24:利用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并计算一致性指标,进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进行比较。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利用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并计算一致性指标,进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计算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

cr=ci/ri;

ci=(λmax-n)/(n-1);

其中,ri表示随机一致性标准值,λmax表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表示维数;

当维数为1时,ri值为0;当维数为2时,ri值为0;当维数为3时,ri值为0.58;当维数为4时,ri值为0.96;当维数为5时,ri值为1.12;当维数为6时,ri值为1.24;当维数为7时,ri值为1.32;当维数为8时,ri值为1.41;当维数为9时,ri值为1.45;

若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小于0.1,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若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大于或等于0.1,认为判断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退回步骤s22,重新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合格的判断矩阵。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根据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类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的步骤包括: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种类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获得指标分值,然后将每一个指标分值与赋权值相乘,并依次求和,得到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值f,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i是第i个指标的计算值,wi是第i个指标的赋权值。

本发明能够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分为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鞋四个类别,从防渗防穿透能力、耐磨抗撕破能力、防护能力、舒适度等多维度构建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核心指标的评价,对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定量评价提供有力支持,可有效地对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提供建议;

2、本发明从供电企业的角度提出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一种适用于多指标、多层次、多方案的系统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求解赋权值。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的流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各类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将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分为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鞋四个类别,即将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分为防护服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m、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n、防护手套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防护鞋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q四大类。

防护服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m包括以下五项:

①防渗防穿透能力m1;

②耐磨抗撕破能力m2;

③防静电能力m3;

④防辐射能力m4;

⑤舒适度水平m5;

①防渗防穿透能力m1的评价指标包括:渗透性m11、耐压穿透性m12、拒液性m13、耐静水压m14、喷溅液密性m15、喷射液密性m16、耐固体颗粒物穿透性m17。

渗透性m11:化学物质分子透过防护材料的性质,即化学物质分子被材料吸附、在材料内扩散以及从材料另一面析出的能力。

耐压穿透性m12:化学物质通过多孔的材料、接缝、针孔或其他瑕疵透过防护材料的性质。

拒液性m13:液体流过防护服表面时,防止液体质量变化的能力,可通过计算液体质量变化得出拒液效率。

耐静水压m14:防护服抵抗液体静压的能力,以织物承受的液体静压值来表示液体透过织物受到的阻力。

喷溅液密性m15:防护具有较低压力或者无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能力,可根据液体喷溅所致防护服上的污渍面积考察该能力。

喷射液密性m16:防护具有较高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能力,可根据液体喷射所致防护服上的污渍面积考察该能力。

耐固体颗粒物穿透性m17:防护散布在作业场所环境中颗粒物的能力。

②耐磨抗撕破能力m2的评价指标包括:耐磨损性m21、耐屈挠破坏性m22、抗刺穿性m23、撕破强力m24、断裂强力m25。

耐磨损性m21:指防护服对于磨损性伤害的大小,根据防护服产生损坏所需的循环次数分级。

耐屈挠破坏性m22:指防护服对于屈挠破坏性伤害的大小,根据防护服产生损坏所需的循环次数分级。

抗刺穿性m23:指防护服保护身体防止被坚硬物件刺伤的能力。

撕破强力m24:指防护服抵抗外力所致撕破的能力,包括经向撕破强度和纬向撕破强度。

断裂强力m25:指防护服抵抗外力所致断裂的能力,包括经向断裂强度和纬向断裂强度。

③防静电能力m3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尘效率m31、沾尘量m32、屏蔽效率m33、带电电荷量m34。

防尘效率m31:指防护服阻隔粉尘的百分比,用于评价带电作业环境下防护服防止粉尘污染危害体肤的能力。

沾尘量m32:指防护服携带粉尘的质量,用于评价带电作业环境下防护服防止粉尘污染危害体肤的能力。

屏蔽效率m33:屏蔽效率是衡量防护服屏蔽性能的一项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e表示屏蔽效率,uref表示没有屏蔽时接收极上的电压,u表示经屏蔽后接收极上的电压。

带电电荷量m34:防护服试样经过滚筒摩擦机摩擦后,投入法拉第筒内,以测量试样的带电量。

④防辐射能力m4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微波辐射m41。

防微波辐射m41:指在微波辐射作业环境下防止微波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能力,可根据未穿着防微波辐射服时的电场强度与穿着防微波辐射服时的电场强度的比值计算其屏蔽效能。

⑤舒适度水平m5的评价指标包括:耐高温m51、耐低温m52、材质m53。

耐高温m51:高温作业环境下防护服防止高温危害体肤的能力以及防护服材质在高温下的防断裂能力。

耐低温m52:低温作业环境下防护服防止低温危害体肤的能力以及防护服材质在低温下的防断裂能力。

材质m53:包括材料和质地两方面,其中材料根据耐酸碱、防静电、防辐射等能力的差异而区分,而质地有是否舒适之分;

(2)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n包括以下三项:

①防护能力n1;

②严密性n2;

③舒适度水平n3;

①防护能力n1的评价指标包括:盐性介质过滤效率n11、油性介质过滤效率n12、防护效果n13。

盐性介质过滤效率n11:在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元件滤除盐性颗粒物的百分比。

油性介质过滤效率n12:在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元件滤除油性颗粒物的百分比。

防护效果n13:在规定条件下,口罩阻隔颗粒物的能力,用百分数表示。

②严密性n2的评价指标包括:泄漏性n21、呼气阀气密性n22、吸气阻力n23、呼气阻力n24、死腔n25。

泄漏性n21:口罩佩戴者吸气时从除过滤元件以外所有其他部件泄漏入口罩内的颗粒物浓度与吸入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呼气阀气密性n22:描述呼吸防护用品上止回阀的气密性,即只允许呼出气体通过它排出面罩,防止吸入气体通过它进入面罩的能力。

吸气阻力n23:口罩佩戴者在吸气时所需抵抗的阻力。

呼气阻力n24:口罩佩戴者在呼气时所需抵抗的阻力。

死腔n25:从前一次呼气中被重新吸入的气体的体积,用吸入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表示。

③舒适度水平n3的评价指标包括:连接部件拉力n31、材质n32。

连接部件拉力n31:过滤元件及其他连接部件之间在承受一定轴向拉力时不出现滑脱、断裂或变形的能力。

材质n32包括:材料和质地两方面,其中材料可分为棉布、无纺布、静电滤棉等,而质地有是否舒适之分;

(3)防护手套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包括以下三项:

①耐磨抗撕破能力p1;

②防护能力p2;

③舒适度水平p3;

①耐磨抗撕破能力p1的评价指标包括:耐摩擦性p11、抗割性p12、抗撕裂性p13和耐刺穿性p14。

a.耐摩擦性p11:表示防护手套材料抗反复摩擦的圈数所对应的级别;

b.抗割性p12:表示防护手套材料抗切割物件的次数所对应的级别;

c.抗撕裂性p13:表示撕裂防护手套材料中预先切开的孔需要多少单位的力所对应的级别;

d.耐刺穿性p14:表示用标定的长钉刺穿手套掌面需要多大的力所对应的级别;

②防护能力p2的评价指标包括:防水能力p21、防油能力p22、防静电能力p23和防化学品能力p24。

a.防水能力p21:手套经处理后,可防止水的进入的能力;

b.防油能力p22:能够防止油脂类物质进入,使皮肤受油脂类物质刺激的能力;

c.防静电能力p23:能够发挥电气绝缘作用的能力;

d.防化学品能力p24:能够防止酸碱腐蚀的能力;

③舒适度水平p3的评价指标包括:防寒效果p31和材质p32。

防寒效果p31:低温作业时用于防止手部冻伤的效果;

材质p32:包括材料和质地两方面,其中材料可分为棉、橡胶、丁腈、天然乳胶、涤纶等,而质地有是否舒适之分;

(4)防护鞋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q包括以下四项:

①耐磨抗撕破能力q1;

②防护能力q2;

③防渗防穿透能力q3;

④舒适度水平q4;

①耐磨抗撕破能力q1的评价指标包括:包头抗冲击能力q11和抗刺穿能力q12。

包头抗冲击能力q11:防护鞋的前包头有抗冲击材料,可防止坠落物砸伤足趾的能力;

抗刺穿能力q12:用于足底保护,可防止被坚硬物件刺伤的能力;

②防护能力q2的评价指标包括:防静电能力q21、导电性q22、防滑性q23、隔热性q24和防寒性q25。

防静电能力q21:可消除人体静电积极聚又能防止250v以下电流电击的能力;

导电性q22:可消除人体静电积极聚,且具有电绝缘能力;

防滑性q23:具有较大摩擦系数,可用于湿滑场所,可用于减少滑倒、绊倒和跌倒的能力;

隔热性q24:作为判定材料防护鞋导热性能好坏的指标,代表了防护鞋的热传导能力;

防寒性q25:可用于低温作业人员的足部保护,避免冻伤的能力;

③防渗防穿透能力q3的评价指标包括:耐酸碱能力q31、防水能力q32和防油能力q33。

耐酸碱能力q31:适用于地面有酸碱及其他腐蚀液如酸碱飞溅的作业场所,具有防酸碱的鞋底和鞋面,可防止酸碱腐蚀和防渗透的能力;

防水能力q32:用于地面积水或溅水场所,可防止水进入的能力;

防油能力q33:能够防止油脂类物质进入防护鞋内,使脚受到油脂类物质刺激的能力;

④舒适度水平q4的评价指标包括材质q41。

材质q41:包括材料和质地两方面,其中材料可分为鞋面材料、鞋底材料和内里材料等,而质地有是否舒适之分。

步骤s2:基于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建立包括层次分析法和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模型。

基于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根据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组成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准则层为各类防护能力类别;目标层为各类防护能力的评价指标。

以防护服指标体系为例,准则层是m1-m5,即各种防护能力类别;目标层指用于评价各种防护能力的指标,包括m11-m17,m21-m25、m31-m34、m41、m51-m53。

防护服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防渗防穿透能力、耐磨抗撕破能力、防静电能力、防辐射能力、舒适度水平五个层次;防护口罩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防护能力、严密性、舒适度水平三个层次;防护手套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耐磨抗撕破能力、防护效果、舒适度水平三个层次;防护鞋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抗冲击能力、防护效果、防渗透防穿透能力、舒适度水平四个层次。

步骤s22:根据区间比例标度表对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同层的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构建判断矩阵。

①建立比例标度表

表1比例标度表

②根据比例标度表进行打分。

③构造判断矩阵a,得出矩阵a对应元素aij的取值如下:

其中,i=1,…,n;j=1,…,n;n指单层指标的个数总数。

步骤s23:由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内各元素的相对权重,进行层次单排序。

其中,m为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乘积,a为判断矩阵中的元素,p为正规化处理结果,n为单层指标的总个数,w=(w1,w2,wn)t为权重向量,t为判断矩阵的转置。

步骤s24:利用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并计算一致性指标,进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进行比较。

利用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并计算一致性指标,进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计算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

cr=ci/ri;

ci=(λmax-n)/(n-1);

其中,ri表示随机一致性标准值,λmax表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表示维数。

表2随机一致性标准值ri

当维数为1时,ri值为0;当维数为2时,ri值为0;当维数为3时,ri值为0.58;当维数为4时,ri值为0.96;当维数为5时,ri值为1.12;当维数为6时,ri值为1.24;当维数为7时,ri值为1.32;当维数为8时,ri值为1.41;当维数为9时,ri值为1.45。

若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小于0.1,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若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比例系数cr大于或等于0.1,认为判断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退回步骤s22,重新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合格的判断矩阵。

步骤s3:根据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类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种类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获得指标分值,然后将每一个指标分值与赋权值相乘,并依次求和,得到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估值f,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i是第i个指标的计算值,wi是第i个指标的赋权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