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06146发布日期:2020-05-12 16: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信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在办公活动中,会议室资源是一个不可获取的必要资源,但是怎么去高效节能便捷的使用会议室资源,是一个比较难以平衡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安排专门的后勤人员管理会议室资源,员工通过电话、邮件、企业通讯工具找专门的人预订会议室,然后再去会服组申请会服资源,最后还要找设备组申请会议室所有需要的各种设备。会议结束后,也需要有人专门去巡楼,及时关闭不需要的资源。最重要的是,针对紧急临时会议,根本就无法及时去协调资源,无法判断哪些会议室是空闲。

因此,提供一种能快速获取且合理利用会议室资源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用于快速获取且合理利用会议室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包括:会议管理云平台;

所述会议管理云平台包括权限管理模块、会议预定模块、会议操作模块、会议配置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权限进行划分,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所述会议预定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预定信息,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将相应的会议室设置为已预定状态,并实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会议;

所述会议操作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操作信息,根据所述操作信息实现相应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变更、取消、签到、签退、释放会议室和查询会议室状态;

所述会议配置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实现相应的会议室配置;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针对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并分析,根据所述使用数据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优选的,所述权限管理模块包括身份认证单元、权限划分单元和权限识别单元;

所述身份认证单元,用于对发送数据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权限划分单元,用于对不具有任何权限的用户进行权限划分,以及对具有现有权限的用户进行权限更改;

所述权限识别单元,用于对发送数据请求的用户进行权限识别,根据所述用户的相应权限实现用户的相应请求。

优选的,所述会议预定模块包括会议室预定单元、会议信息补全单元和会议室分配单元;

所述会议室预定单元,用于接受权限识别后用户的预定;

所述会议信息补全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所提供的会议主题、会议参与人和会议议程的会议相关信息;

所述会议室分配单元,用于收集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补全的会议相关信息为用户分配空闲会议室,并根据用户对所分配的会议室是否满意,来进一步提供用户自主选择会议室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会议操作模块包括变更单元、取消单元、签到单元、签退单元、释放会议室单元和查询会议室状态单元;

所述变更单元,用于对会议室的预定信息进行变更;

所述取消单元,用于取消对所述会议室的预定;

所述签到单元,用于在会议开始前完成与会人员的签到;

所述签退单元,用于在会议结束后完成与会人员的退签;

所述释放会议室单元,用于检测会议室是否仍处于使用状态,若不再处于使用状态,则将当前会议室标记为空闲;

所述查询会议室状态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会议室状态查询功能。

优选的,所述会议配置模块包括二维码配置单元和会议服务配置单元;

所述二维码配置单元,用于为使用中的会议室配置二维码并定时进行二维码更新,所述二维码为与会人员签到的方式;

所述会议服务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会议室内的智能终端进行配置,以及配置会议服务内容。

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图表绘制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会议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图表绘制单元;

所述图表绘制单元,用于根据使用数据进行图表的绘制。

优选的,还包括:分布式传感器;

所述分布式传感器均与所述会议配置模块相连,用于检测会议室的使用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终端设备子系统;

所述终端设备子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智能终端,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智能终端均与所述会议配置模块相连。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用户权限进行划分,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二: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预定信息,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将相应的会议室设置为已预定状态;

接收识别后用户的操作信息,根据所述操作信息实现相应的包括但不限于签到、签退、释放会议室和查询会议室状态的操作;

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实现相应的会议室配置;

步骤三:针对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并分析,根据所述使用数据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及其方法,产生了以下有益效果:

(1)该系统能够有效划分用户预定会议室的权限,让不同的部门或楼层的人仅能在其权限范围内占据会议室资源;

(2)采用该系统能够便捷地获取会议室的使用状态,根据用户所需要的会议室来预定相应规模的会议室,且能快速便捷地进行变更、取消、签到等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将会议室的实时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分析整理结果来考虑对应的管理策略,从而提升会议室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根据所整理出的数据结果来侧面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情况和工作状态,便于企业领导考察企业各部门的业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系统,包括:会议管理云平台;

会议管理云平台包括权限管理模块、会议预定模块、会议操作模块、会议配置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权限进行划分,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会议预定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预定信息,根据预定信息将相应的会议室设置为已预定状态,并实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会议;

会议操作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操作信息,根据操作信息实现相应的操作,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变更、取消、签到、签退、释放会议室和查询会议室状态;

会议配置模块,用于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实现相应的会议室配置;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针对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并分析,根据使用数据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

从空间和组织架构两方面来划分预定权限。空间方面支持从城市、楼宇来设置会议室的可预定权限。组织架构方面,支持从按照各部门来设置会议室的可预定权限。

无论是会议的预定、变更、取消、签到,还是会议服务的新增、修改、取消,智慧会议系统都可以通过短信、邮件或其他企业内部通信方式实时通知相关人员,避免信息的遗漏。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权限管理模块包括身份认证单元、权限划分单元和权限识别单元;

身份认证单元,用于对发送数据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权限划分单元,用于对不具有任何权限的用户进行权限划分,以及对具有现有权限的用户进行权限更改;

权限识别单元,用于对发送数据请求的用户进行权限识别,根据用户的相应权限实现用户的相应请求。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会议预定模块包括会议室预定单元、会议信息补全单元和会议室分配单元;

会议室预定单元,用于接受权限识别后用户的预定;

会议信息补全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所提供的会议主题、会议参与人和会议议程的会议相关信息;

会议室分配单元,用于收集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补全的会议相关信息为用户分配空闲会议室,并根据用户对所分配的会议室是否满意,来进一步提供用户自主选择会议室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会议操作模块包括变更单元、取消单元、签到单元、签退单元、释放会议室单元和查询会议室状态单元;

变更单元,用于对会议室的预定信息进行变更;

取消单元,用于取消对会议室的预定;

签到单元,用于在会议开始前完成与会人员的签到;

签退单元,用于在会议结束后完成与会人员的退签;

释放会议室单元,用于检测会议室是否仍处于使用状态,若不再处于使用状态,则将当前会议室标记为空闲;

查询会议室状态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会议室状态查询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

签到的会议室不能再被其他人使用;会议提前结束,可以进行签退操作,会议签退之后,会议室资源释放,可以让其他人预订会议,通过签到签退操作,节省了会议室资源,提供了会议室的复用率;

会议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设),还是无人签到,则判断该会议室无人使用,系统会自动释放会议室资源,将该会议室释放,允许其他人预订该会议室。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区的会议室管理和预订要求,会议操作模块支持各种各样的个性化设置。

具体包括:单次预订时长设置——每次最多可以预定多长时间、会议最长时间设置——最多可以预订多久之后的会议、会议可爽约次数设置——每个月最多可以爽约多少次,爽约的次数超过限制,则当月限制预订会议、组织架构名称显示设置——不同的分机构需要显示的最小部门的层级不同、预订特权组设置——该组的成员可以随意预订会议,即使预订的多个会议时间上是冲突的(正常的情况下同一个人不能预订时间冲突的会议)、会议室的标签自定义、会议服务的内容可自定义。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会议配置模块包括二维码配置单元和会议服务配置单元;

二维码配置单元,用于为使用中的会议室配置二维码并定时进行二维码更新,二维码为与会人员签到的方式;

会议服务配置单元,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对会议室内的智能终端进行配置,以及配置会议服务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

会议服务配置单元可以配置会议服务的内容,支持根据不同的楼宇、楼层进行设置;然后在选择会议室时,根据所选的会议室所在的楼宇楼层,从而增加相应的会议服务内容。

在会议预订时,支持根据需要直接选择会议服务。与其他系统相比,集成了会议服务内容,避免还需要线下另外沟通预订会议服务。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分析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图表绘制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会议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发送至图表绘制单元;

图表绘制单元,用于根据使用数据进行图表的绘制。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数据分析模块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业务数据,用于发现会议室预订的特征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考虑对应的一些管理策略,从而提升会议室的利用率。

具体包括:某时间段内的会议室有效时长和未预订会议室时长对比图、某时间段内的会议室预订数量和未预订数量的对比图、某时间段内的各个时间点会议预订情况分析图、按照组织分析统计会议预订但是未召开的top排行、按照组织分析会议召开次数top排行、按天或者按月统计释放次数/重预订次数的对比、按天或者按月统计释放时长/重预订时长的对比。

从这些会议统计数据中,也能够侧面去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情况和工作状态,也便于企业领导去考察企业各部门的业绩。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分布式传感器;

分布式传感器均与会议配置模块相连,用于检测会议室的使用状态。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终端设备子系统;

终端设备子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智能终端,显示屏和智能终端均与会议配置模块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

显示屏的作用一方面为显示会议室的动态二维码,用于签到。另一方面为显示该会议的信息:显示该会议室当天的所有会议情况,会议时间、会议发起人和会议主题等。

其中,在会议显示屏中的二维码,实行动态刷新,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预设)刷新二维码数据,能够避免通过手机拍照二维码之后进行远程签到,规避这种作弊行为。

会议室内的智能终端包括灯光、空调、投影和窗帘等智能设备,上述这些设备均通过会议配置模块进行控制;

当会议开始时,会议配置模块自动配置并控制灯光、空调、投影和窗帘等会议需要的智能终端设备;当会议结束之后,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来检测会议室是否处于结束状态,若是,则自动关闭会议室内的相关硬件设备,节省能源。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会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用户权限进行划分,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二: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预定信息,根据预定信息将相应的会议室设置为已预定状态;

接收识别后用户的操作信息,根据操作信息实现相应的包括但不限于签到、签退、释放会议室和查询会议室状态的操作;

接收识别后用户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实现相应的会议室配置;

步骤三:针对所有会议室的使用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并分析,根据使用数据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