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3402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在新能源储能电站的建设上,由于电池管理厂家和电池厂家技术不匹配,遇到了电池组串多,电池管理难度大,电池均衡不一致等问题,同时在物联网的智能终端由于电池的充放电缺少主动管理与动态监控,总是在出现问题以后再发现故障,对于智能终端的安全运行形成了巨大的制约作用,阻碍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有效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物联网智能终端电池的充放电缺少主动管理与动态监控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0005]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放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放电模块均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因特网连接;
[0006]所述充电模块根据外部电源生成充电电源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放电模块根据充电电源生成负载电源,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充电电源电压、充电电源电流、负载电源电压以及负载电源电流,并根据所述充电电源电压和充电电源电流控制充电模块开关,根据所述负载电源电压和所述负载电源电流控制放电模块开关,并将所述充电电源电压、所述充电电源电流、所述负载电源电压以及所述负载电源电流发送至所述因特网。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08]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由于包括电池、充电模块、放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充电模块根据外部电源生成充电电源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模块根据充电电源生成负载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充电电源电压、充电电源电流、负载电源电压以及负载电源电流,并根据充电电源电压和充电电源电流控制充电模块开关,根据负载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源电流控制放电模块开关,并将充电电源电压、充电电源电流、负载电源电压以及负载电源电流发送至因特网,因此,主动管理与动态监控了物联网智能终端电池的充放电系统。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电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电系统的充电模块的模块结构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电系统的示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智能供电系统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电池00、充电模块01、放电模块02以及控制模块03 ;充电模块01和放电模块02均与控制模块03连接,充电模块01和放电模块02均与电池00正极连接,电池00负极与电源地连接,控制模块03与因特网连接;充电模块01根据外部电源生成充电电源以对电池00进行充电,放电模块02根据充电电源生成负载电源,控制模块03检测充电电源电压、充电电源电流、负载电源电压以及负载电源电流,并根据充电电源电压和充电电源电流控制充电模块01开关,根据负载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源电流控制放电模块02开关,并将充电电源电压、充电电源电流、负载电源电压以及负载电源电流发送至因特网。
[0015]如图2所示,充电模块包括:根据市电电源生成充电电源的第一充电单元Oil -M据风电电源或太阳能电源生成充电电源的第二充电单元012 ;第一充电单元01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充电单元0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16]如图3所示,第一充电单元011包括第一连接器J1、共模电感L0、第一电流传感器S1、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l以及第二电阻R2。
[0017]第一连接器Jl的第二端2与第一电容Cl和共模电感LO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LO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和第一电感LI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I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为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为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第一连接器Jl的第一端I与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和共模电感LO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LO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以及第一电流传感器SI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传感器SI的输出端为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第一电流传感器SI的接地端与电源地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为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18]如图3所示,第二充电单元012包括第二连接器J2、第二电流传感器S2、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感L2、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
[0019]第二连接器J2的第二端I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为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第二连接器J2的第一端I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流传感器S2的输入端I连接;第二电流传感器S2的接地端3与电源地连接,第二电流传感器S2的输出端2为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20]如图3所示,放电模块02包括电池B1、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三电流传感器S3、第四电流传感器S4、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感L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八电阻R8。
[0021]电池BI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为放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为放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为放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池BI的负极、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三电流传感器S3的接地端、第四电流传感器S4的接地端以及第三电流传感器S3的输入端共接于电源地,第三电流传感器S3的输出端为放电模块的第三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放电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第四电流传感器S4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连接,第四电流传感器S4的输出端为放电模块的第五输出端。
[0022]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03包括微处理器Ul和驱动模块U2。
[0023]微处理器Ul的电源端VCC与第二电源连接,微处理器Ul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连接,微处理器Ul的第一模拟数字转换端ADl为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二模拟数字转换端AD2为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三模拟数字转换端AD3为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四模拟数字转换端AD4为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五模拟数字转换端AD5为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六模拟数字转换端AD6为控制模块的第六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七模拟数字转换端AD7为控制模块的第七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第八模拟数字转换端AD8为控制模块的第八输入端,微处理器Ul的TCP/IP协议端口为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微处理器Ul的第一输入输出端1l与驱动模块的第一端I连接,微处理器Ul的第二输入输出端102与驱动模块的第二端2连接,微处理器Ul的第三输入输出端103与驱动模块的第三端3连接,驱动模块的第四端4为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驱动模块的第五端5为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驱动模块的第六端6为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
[0024]具体实施中,第二充电单元中的第二连接器J2连接太阳能发电模块或者风能发电模块,并将太阳能电源或者风能电源进行升压和滤波以生成充电电源,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采样充电电源的电压,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采样充电电源的电流,并将充电电源的电压发送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将充电电源的电流发送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微处理器Ul将充电电源的电压和充电电源的电流和阈值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