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5315发布日期:2020-06-23 21:3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患者在医院等候就医或进行项目检查时,一般是在科室外排队等候,待医务人员叫号或呼叫名字,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医疗隐患,其一,人工叫号的待诊方式存在随意性大的问题,也容易被“号贩子”侵占资源,其二,呼叫名字的待诊方式能核对的只有患者的姓名,然而,尤其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大医院,同姓名、同性别、同年龄的患者非常多,若只对患者的姓名进行核查,则难免会出现纰漏,若出现同姓名的患者进行了非其需要的检查,则有可能会对其身体产生影响,而当这个检查结果被录入到本应进行检查而没有进行检查的患者的资料中,或两个同姓名的患者的检查结果被掉乱,则对其后续的医疗诊断存在误导,因此,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在医生进行医疗诊断、或患者进行项目检查前,为有效降低或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查识别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所述核查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和身份识别装置,其中壳体的背面可连接在墙体上,显示屏设置在壳体的正面,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设备和支持活体检测的双目摄像头,指纹识别设备和双目摄像头均与一设置在壳体内的微型处理器相连;所述壳体的顶部沿其前侧边缘凹设有u型安装槽,所述双目摄像头通过微调装置安装在u型安装槽内;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设在壳体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微调装置包括呈圆柱状结构的摄像头支架、对称设置在摄像头支架两端的微调底座,所述微调底座固连在u型安装槽的侧壁上以使摄像头支架水平设置在u型安装槽内,摄像头支架与微调底座之间可相对转动;摄像头支架的中轴段设置有摄像头安装区,所述双目摄像头连接在摄像头安装区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圈与摄像头支架同轴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微调底座设置有与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适配的弧形凸块。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微调底座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摄像头支架可相对微调底座绕其轴线转动而不发生轴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核查识别装置还包括固连在墙上的安装背板,所述壳体的背面沿其边缘向后延伸形成辅助连接部,沿辅助连接部的侧壁间隔开设有锁定孔,辅助连接部可罩设在安装背板上,并通过与锁定孔相适配的螺栓与安装背板固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盘状结构或方体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给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接口。

优选地,所述微型处理器还连接一扬声器,扬声器收容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发声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通过指纹识别设备和/或双目摄像头,在患者进入医院科室看诊或进行项目检查时,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核对,有效降低或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双目摄像头通过微调装置安装在壳体上,可手动调节双目摄像头的拍摄角度,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核查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核查识别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微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壳体,2-显示屏,3-指纹识别设备,4-双目摄像头,5-发声孔,6-微调装置,7-安装背板,11-连接部,12-锁定孔,13-u型安装槽,14-电源接口,61-摄像头支架,62-微调底座,63-摄像头安装区,611-环形凸台,612-弧形凹槽,613-限位柱,621-环形凹槽,622-弧形凸块,62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患者就医安全核查识别装置,所述核查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显示屏2和身份识别装置;其中,所述壳体1为圆盘状结构或方体状结构,壳体1的背面可连接在墙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核查识别装置还包括固连在墙上的安装背板7,所述壳体1的背面沿其边缘向后延伸形成辅助连接部11,沿辅助连接部11的侧壁间隔开设有锁定孔12,辅助连接部11可罩设在安装背板7上,并通过与锁定孔12相适配的螺栓与安装背板7固连;

所述显示屏2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设备3和支持活体检测的双目摄像头4,其中,指纹识别设备3设在壳体1的下部,双目摄像头4设在壳体1的顶部;指纹识别设备3和双目摄像头4均与一设置在壳体1内的微型处理器相连;微型处理器是与医院的信息系统通信连接的,能读取到预先采集并存储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数据,例如患者在就医信息登记时录入的指纹信息数据、脸部生物特征数据、患者身份数据、以及患者实时挂号数据,根据患者的实时挂号数据,调取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当前叫号的患者的指纹信息数据a和/或脸部生物特征数据a,与准备进入科室的患者被指纹识别设备3/双目摄像头4读取到的指纹信息数据b/脸部生物特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确定数据a与数据b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当前叫号的患者与准备进入科室的患者为同一人,若不匹配,则非同一人;为方便患者使用,可通过微型处理器内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为优先匹配患者的脸部生物特征数据,当脸部生物特征数据不匹配时,再进行指纹信息数据匹配,两者之间任意一项匹配成功,则应当认为为同一人;该匹配结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发送到对应科室的医务人员电脑上,医务人员可以就匹配结果对患者进行提醒;

所述微型处理器还连接一扬声器,扬声器收容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发声孔5,扬声器的发声方向朝向发声孔5,发声孔5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位于指纹识别设备3上方,或者发声孔5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当患者的脸部生物特征数据不匹配时,通过扬声器提醒患者进行指纹信息数据匹配;

所述显示屏2与双目摄像头4电连接,用于显示当前可进入医院科室进行就诊或项目检查的患者姓名、年龄等信息,以及显示被双目摄像头4读取到的人脸信息;

所述壳体1的顶部沿其前侧边缘凹设有u型安装槽13,所述双目摄像头4通过微调装置6安装在u型安装槽13内;具体地,所述微调装置6包括呈圆柱状结构的摄像头支架61、对称设置在摄像头支架61两端的微调底座62,所述微调底座62固连在u型安装槽13的侧壁上以使摄像头支架61水平设置在u型安装槽13内,摄像头支架61与微调底座62之间可相对转动;摄像头支架61的中轴段设置有摄像头安装区63,所述双目摄像头4连接在摄像头安装区63上;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支架61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圈与摄像头支架61同轴的环形凸台611,环形凸台611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弧形凹槽612;所述微调底座62设置有与环形凸台611相适配的环形凹槽621,环形凹槽62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与弧形凹槽612相适配的弧形凸块622;

所述摄像头支架6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柱613,所述微调底座62设置有与限位柱613相配合的限位孔623,摄像头支架61可相对微调底座62绕其轴线转动而不发生轴向位移;可手动调节双目摄像头4的拍摄角度,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壳体1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给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接口14,优选地,电源接口14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