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2654发布日期:2020-09-25 18: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以及获得更高的屏占比,相关技术中,将感光器件例如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背光面一侧,光线透过显示屏进入摄像头中以实现采光。

与此同时,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的可弯折和可折叠性能使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变成了现实。设有柔性显示面屏的显示装置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处于展开状态的显示装置的观看视野可达到处于折叠状态的显示装置的观看视野一倍,从而使移动终端既能够便于携带,又具有较大的观看及操作视野。

但是,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折叠后,容易出现采光面积缩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改善显示装置在折叠后容易出现采光面积缩小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光透过率低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光透过率;及

感光器件,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及非显示面,所述感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一侧;

其中,所述感光器件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感光器件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显示模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折叠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为非显示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通光孔;及

盖板,设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一侧;

其中,所述感光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通光孔能够完全显露所述感光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外,所述第一通孔内填充有透明填充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内;

所述第一通光孔被构造为具有允许所述感光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主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为辅显示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像素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感光器件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感光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为根据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角度确定所述感光器件的位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壳体;及

铰链单元,所述铰链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为根据所述铰链单元的铰轴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角度。

上述的显示装置,将感光器件构造为能够响应于显示装置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可以使感光器件保持与第二区域正对设置,避免因盖板与显示屏的相对滑移遮挡感光器件,从而经由第二区域透过显示模组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器件,进而经过第二区域的外界光线可以完全进入感光器件以满足感光器件正常工作的采光视野和采光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背景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全面屏终端已成为当前终端中的显示屏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例如,一些厂商通过在终端中设置弹出机构,当终端需要使用摄像头时,终端可以通过弹出机构将摄像头推出。这样的实现“全面屏”的方式,虽然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但由于弹出机构的设计比较复杂,需要有马达、连接器件等组件,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这些组件将摄像头推出显示屏之外,才能正常使用摄像头,增加了终端使用摄像头的步骤。因此,屏下设置感光器件的设计更具有优势。

同时,显示装置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显示装置弯折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使显示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显示装置的存放和携带。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使显示装置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从而便于用户对显示装置进行操作和阅读。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将感光器件例如摄像头设置在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一侧,光线透过显示模组进入感光器件中以实现采光。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在折叠过程中,显示模组在厚度方向上的内外两侧的弯折半径不同,容易导致感光器件与显示模组的透光区域发生偏位,导致感光器件受到显示模组的非透光区域遮挡,进而导致感光器件的采光面积缩小,出现例如摄像模组的摄像视野不全等问题,从而限制了显示装置的进一步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显示装置,能够较佳地改善上述问题。

在详细进行展开描述之前,首先对一些内容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例如,如图1所示,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使手机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手机的存放和携带。当手机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使手机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从而便于用户对手机进行操作和阅读。又例如,可折叠的显示装置还可以是平板电脑,其中,当平板电脑处于弯折状态时,如果平板电脑朝向显示面一侧弯折,可以使平板电脑的一部分水平放置,配置为显示键盘,从而形成办公操作区,另一部分倾斜放置,配置为显示图像或文字,从而形成办公显示区。这样,可以便于用户进行移动办公操作或游戏操作。再例如,该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柔性显示模组可以延伸至键盘区域,实现显示面积的扩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可以是游戏设备、汽车装置等可以适用屏下感光技术的显示装置,在此不作限定。

感光器件:感光器件可以包括诸如摄像模组、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借助于采集外界环境光而才能实现相应功能的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可以为柔性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柔性液晶显示模组(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或其他类型的柔性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的手机终端为上述的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0、感光器件30、壳体60和铰链单元70。壳体60包括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铰链单元70连接于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之间,以使第一壳体62相对第二壳体64能够相对转动。显示模组10支撑于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2上,以随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相对转动中实现折叠或展开。

参阅图4,显示模组1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12及盖板16,显示屏12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及非显示面,盖板16设于显示屏12的显示面一侧,用于保护显示屏12避免受外部冲击。当盖板16为曲面盖板16,柔性显示屏12贴合于盖板16,还可以获得显示模组10的正面显示和侧面显示,实现了曲面显示。具体地,显示屏12通过贴合胶层14贴合于盖板16的内侧,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贴合胶层14可以为oca光学胶层。盖板16需覆盖显示屏12的正面,并具有较佳的柔性和透光性,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16可以为cpi盖板,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包括本体及形成于在本体上的有机材料层,本体可以为玻璃材料,有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等具有较佳柔性的材料。

显示模组10可以兼具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还可以包括设于显示屏12和盖板16之间的触控层组。显示模组10还可以包括偏光片,偏光片和触控层组通过粘结层层叠地设置于显示屏12和盖板16之间。需要指出,偏光片、触控层组的相对显示屏12的层叠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依次在显示屏12上通过粘结层层叠设有触控层组和偏光片,但盖板16应当位于显示模组10的最外侧。可以理解,偏光片、触控层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且不是本申请的重点,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和原理。

感光器件30位于显示模组10的非显示面一侧,即位于显示屏12背离盖板16的一侧。其中,显示模组10具有第一区域(图未标)和第二区域(图未标),第一区域的光透过率低于第二区域的光透过率,感光器件30对应第二区域设置,以透过第二区域接收外界的环境光。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均为显示区域,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为主显示区,第二区域为辅显示区,第一区域的像素密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像素密度,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可以显示动态或者静态画面。具体到应用场景,在感光器件30不工作时,第二区域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从而与第一区域形成完整的显示画面。而在感光器件30工作时,第二区域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从而确保感光器件30能够透过该区域正常进行光线采集。当然,第二区域也可以为非显示区,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2的第二区域设有第一通光孔122,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经过所述通光孔进入感光器件30。

第二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正六边形、菱形)、扇形以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则形状,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为显示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显示区。

可以理解,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数量可以均为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透光率也可以相同,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屏12具有较好的透光均一性,确保显示屏12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均可以均包括中框66和后盖(图未示),显示屏12和盖板16可以安装在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的中框66上,并通过中框66连接至后盖上,感光器件30例如摄像模组或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安装在中框66或后盖上。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可以安装在中框66上,同时后盖上成型有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安装在后盖上开设的安装孔内。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装位置,在此不作限定,例如,摄像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均可以安装在中框66上,从而实现屏下摄像功能和屏下指纹识别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中框和后盖均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说明书附图中仅示出了中框与感光器件相关的局部结构。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由于盖板16的弯折半径与显示屏12的弯折半径不一致,在显示装置折叠过程中,盖板16与显示屏12会产生相对滑移,从而释放显示装置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进而避免显示模组10在应力作用下出现褶皱或损伤。但是,当显示屏12与盖板16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会导致显示屏12的第二区域(透光区)与感光器件30之间偏位,显示屏12的第一区域遮挡感光器件30的采光视野,影响例如摄像模组之类的感光器件30的成像视野和成像效果。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所述感光器件30位于第一位置;当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感光器件30位于第二位置。将感光器件30构造为能够响应于显示装置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感光器件30始终保持与第二区域正对设置,从而避免因盖板16与显示屏12的相对滑移遮挡感光器件30,使经由第二区域透过显示模组10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器件30,保证进入感光器件30的外界光线可以满足其正常工作的采光视野和采光量。

可以理解,所述感光器件30保持与所述第二区域正对是指,所述感光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其朝向显示模组10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区域的范围内。进一步而言,是指感光器件30完全暴露于透过第二区域的外界光线的光路覆盖范围内。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为非显示区,显示屏12的第二区域设有第一通光孔122,感光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过程中第一通光孔122能够完全显露感光器件30。进一步而言,在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盖板16和显示屏12发生滑移,感光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使感光器件30保持与显示屏12上开设的第一通光孔122正对,从而使第一通光孔122能够完全显露感光器件30。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可以位于第一通光孔122外,第一通孔内填充有透明填充层50。如此,一方面,透明填充层50保证了显示屏12的第二区域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提高了感光器件30的光线采集效果。另一方面,透明填充层50不仅起到了增加显示屏12自身强度的作用,还可以在显示屏12表面贴附盖板16时,对盖板16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盖板16破损,提高盖板16机械强度。如图6所示,另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光孔122内,第一通光孔122被构造为具有允许感光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空间。如此,一方面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另一方面使感光器件30更靠近盖板16,使感光器件30能够接收更多的外界光线。

本申请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显示装置折叠过程中,盖板16与显示屏12的相对滑移与显示装置的弯折方向相关。具体地,显示模组10处于折叠状态时的折叠轴线x(见图2)沿第二方向延伸,显示装置折叠过程中,显示模组10位于折叠轴线x两侧的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13可沿折叠轴线x弯折,以使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13的显示面如图3中所示彼此相对,或者使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13的背光面彼此相对。研究发现,盖板16与显示屏12会沿着平行于显示模组10且垂直于折叠轴线x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发生滑移。故,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到如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大致呈矩形,定义该显示模组10的宽度方向为折叠轴线x的延伸方向,该显示模组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折叠轴线x,则感光器件30被配置为沿显示模组10的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从而可以使感光器件30保持与第二区域正对设置,避免因盖板16与显示屏12的相对滑移遮挡感光器件30,进而经过第二区域的外界光线可以完全进入感光器件30以满足感光器件30正常工作的采光视野和采光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感光器件30连接的驱动机构40,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感光器件30在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图7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0可以与感光器件30均设置于中框66上,驱动机构40驱动感光器件30沿第一方向作平面往复运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6所示,驱动机构40可以设置于中框66上,感光器件30设置于驱动机构40上,由于驱动机构40驱动沿第一方向作平面往复运动。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0还可以设置于后盖上,中框66上开设有过孔,驱动机构40通过过孔与感光器件30连接,以驱动感光器件30沿第一方向作平面往复运动。

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0可以包括微型电机、齿轮和齿条,微型电机固定于中框66或后盖,齿轮连接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齿条啮合于齿轮且与感光器件30连接,以将微型电机的旋转输出转化为齿条带动感光器件30沿第一方向的平面往复运动。示例地,该微型电机可以为音圈马达。当然,驱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就还可以包括借助于滚珠丝杠实现感光器件30沿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0被构造为根据所述显示模组10的弯折角度确定所述感光器件30的位移量,进而可以精确驱动感光器件30的位移,从而保证显示装置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中感光器件30保持与第二区域正对设置,避免因盖板16与显示屏12的相对滑移遮挡感光器件30,经过第二区域的外界光线可以完全进入感光器件30以满足感光器件30正常工作的采光视野和采光量。示例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显示装置的铰链单元70的铰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图未示),驱动机构40与该角度传感器相连,并被构造为根据前述铰轴的转动角度确定显示模组10的弯折角度。例如,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显示模组10的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13之间的夹角为0度。显示装置的第一壳体62和第二壳体64受外力作用下绕其铰轴发生相对转动,此时铰轴转动了a度,第一显示部11和第二显示部13之间的夹角a=ka度,其中k为角度系数。如此,可以根据铰轴的转动角度确定了显示模组10的弯折角度,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盖板16和显示屏12之间的滑移量,进而确定感光器件30的位移量并由驱动机构40驱动感光器件30移动。

可以理解,影响角度系数k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显示屏12和盖板16各膜层的结构构造、材料特性以及铰链单元70的构造等,因此,角度系数k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但其与铰轴的转动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基于此最终精确获得盖板16和显示屏12之间的滑移量。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和电池,电路板和电池可以设置在中框66上,例如,电路板和电池设置在中框66朝向后盖的一侧,显示屏12设于中框66背离后盖的另一侧。当然,电路板和电池也可以设置在中框66朝向显示屏12的一侧。其中,电池在中框66上设置时,例如,中框66朝向的后盖的一面上可以设置电池仓,电池安装在电池仓内。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和电路板相连,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并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2、感光器件30以及通信模块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电路板的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将感光器件30构造为能够响应于显示装置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可以使感光器件30保持与第二区域正对设置,避免因盖板16与显示屏12的相对滑移遮挡感光器件30,从而经由第二区域透过显示模组10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器件30,进而经过第二区域的外界光线可以完全进入感光器件30以满足感光器件30正常工作的采光视野和采光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