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6129发布日期:2020-11-20 11: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办公领域;涉及办公室系统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企业员工打卡依然是人工被动式打卡,既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打卡已经开始慢慢取代了考勤卡打卡的方式,现有技术的指纹打卡机需要将拇指或食指伸入打卡机内,使用不方便,在上下班高峰期时,就难免会出现排队打卡的情况;并且指纹识别区域在重复接触的过程中,其表面会留有不同人员的指纹,因此识别起来会比较混乱,有些员工会出现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导致有些员工无法及时打卡,系统记录为迟到,无疑会给员工的考勤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市面上推出了软件打卡,如企业微信,钉钉等,但软件打卡在使用时依旧存在一些弊端,如软件异常时会无法进行打卡,且打卡软件无法根据区域进行智能提醒,使得员工无法得到良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用于解决软件异常时会无法进行打卡,且打卡软件无法根据区域进行智能提醒,使得员工无法得到良好的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接收模块、云平台、预警模块、提醒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组成;

所述定位模块用来发送员工位置信息;所述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员工位置信息;所述云平台用来处理员工位置信息;所述预警模块用来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所述提醒模块用来对员工进行提醒;所述显示模块用来显示异常数据以及提醒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将员工位置信息发送到云平台进一步处理,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员工需在预设上班时间前时激活定位模块,接收模块将预设上班时间前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si,i=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si为考勤成功,并将ssi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超过预设上班时间五分钟后,接收模块将超过预设上班时间五分钟还未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cc,c=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cc为迟到考勤,并将scc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定位模块scc内有未激活的定位模块超过超过预设上班时间四小时,接收模块将超过预设上班时间四小时候时还未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ccs,s=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ccs为缺勤考勤,并将sccs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到达预设下班时间后,接收模块将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xl,l=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xl为下班考勤,并将sxl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在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超过预设下班时间一小时后,接收模块将此时还未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jbr,r=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jbr为加班考勤,并将jbr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直至接收模块停止接收jbr信号时,将停止接收jbr信号时间标记为xbo,o=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xbi判定为加班结束考勤,并将xbi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接收模块检测到23:58还有定位模块未关闭,则将23:58还未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ycp,p=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ycp为异常考勤,并将ycp发送到预警模块和提醒模块中;

步骤二:时间为00:00时,云平台将数据恢复至原始状态,接收模块清除对所有定位模块的标记;

步骤四:当时间为预设上班时间前二十分钟时,接收模块开始工作并标记定位模块,其步骤如步骤一。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的员工可通过无线终端向云平台发送提醒指令,云平台生成对应的提醒信息,并将提醒信息发送到提醒模块,提醒模块将提醒信息发送到显示模块,所述提醒指令包括目标区域m1、到达时间m2、身体健康值m3以及路线及线路时间数据m4,具体步骤为:

q1:接收到提醒指令的时间标记为jss,当jss减去m2小于等于10时,通过接收模块获取员工所在区域值,并标记为xz;

q2:获取所在区域值xz与目标区域值m1之间距离jl,通过公式txs=,得出提醒预值时间txs,所述为修正系数,ks为当前时间,0.6964固定参数;

q3:提醒预值时间txs与路线及线路时间数据m4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选取该路线为最优路线,并将最优路线与提醒信息发送到提醒模块;

所述身体健康值m3具体为:

f1:云平台存储有人事档案信息,所述人事档案信息包括员工年龄以及体检报告;所述体检报告内包括身高、体重、心率以及血压;

分别将员工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标记为nl、sg、tz、xl、yy;

f2:通过公式y1+y2+y3=m3得到身体健康值,式中y1为身体形态值,具体为:=y1,其中为年龄修正系数;所述y2为身体机能值,具体为:=y2,其中为心率修正系数,其中为血压修正系数;所述y3为运动能力值,具体为:=y3;

提醒模块将接收到的最优路线与提醒信息发送到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将最优路线显示在员工无线终端上;

所述区域值通过设置在不同区域的接收模块接收定位模块来获取,不同区域的区域值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电脑;

所述预警模块读取云平台员工身体形态值y1、身体机能值y2和运动能力值y3进行检测预警,当检测到员工身体形态值y1<标准值或身体机能值y2<标准值或运动能力值y3<标准值,预警模块均通过显示模块员工进行预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定位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设置,解决了在上下班高峰期时,就难免会出现排队打卡的情况;并且指纹识别区域在重复接触的过程中,其表面会留有不同人员的指纹,因此识别起来会比较混乱,有些员工会出现指纹无法识别的情况,也避免了软件崩溃时员工无法打卡的情况。

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定位模块进行不同的累加标记,使得员工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一天上班的运动轨迹与工作区域,方便员工更加合理的安排明天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预警模块员工也可以及时获取身体数据,更合理的安排加班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员工打卡及提醒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接收模块、云平台、预警模块、提醒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组成;

定位模块用来发送员工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员工位置信息;云平台用来处理员工位置信息;预警模块用来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提醒模块用来对员工进行提醒;显示模块用来显示异常数据以及提醒信息;

接收模块接收到员工位置信息,将员工位置信息送到云平台进一步处理,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员工需在预设上班时间前时激活定位模块,接收模块将预设上班时间前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si,i=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si为考勤成功,并将ssi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超过预设上班时间五分钟后,接收模块将超过预设上班时间五分钟还未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cc,c=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cc为迟到考勤,并将scc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定位模块scc内有未激活的定位模块超过超过预设上班时间四小时,接收模块将超过预设上班时间四小时候时还未激活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ccs,s=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ccs为缺勤考勤,并将sccs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到达预设下班时间后,接收模块将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sxl,l=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sxl为下班考勤,并将sxl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在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超过预设下班时间一小时后,接收模块将此时还未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jbr,r=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jbr为加班考勤,并将jbr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直至接收模块停止接收jbr信号时,将停止接收jbr信号时间标记为xbo,o=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xbi判定为加班结束考勤,并将xbi发送到提醒模块中;

当接收模块检测到23:58还有定位模块未关闭,则将23:58还未关闭的定位模块标记为ycp,p=1、2……n,n最大为公司员工总和,ycp为异常考勤,并将ycp发送到预警模块和提醒模块中;

步骤二:时间为00:00时,云平台将数据恢复至原始状态,接收模块清除对定位模块的标记;

步骤四:当时间为预设上班时间前二十分钟时,接收模块开始工作并标记定位模块,其步骤如步骤一。

定位模块ssi与定位模块scc的员工通过无线终端向云平台发送提醒指令,云平台将生成对应的提醒信息,并将提醒信息发送到提醒模块,提醒模块将提醒信息y1发送到显示模块,提醒指令包括目标区域m1、到达时间m2、平均身体健康值m3以及路线及线路时间数据m4,具体步骤为:

q1:接收到提醒指令的时间标记为jss,当jss减去m2小于等于10时,通过接收模块获取员工所在区域值,并标记为xz;

q2:获取所在区域值xz与目标区域值m1之间距离jl,通过公式得出提醒预值时间txs,所述λ1为修正系数,ks为当前时间,0.6964固定参数;

q3:提醒预值时间txs与路线及线路时间数据m4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选取该路线为最优路线,并将最优路线与提醒信息发送到提醒模块;

所述身体健康值m3具体为:

f1:云平台存储有人事档案信息,所述人事档案信息包括员工年龄以及体检报告;所述体检报告内包括身高、体重、心率以及血压;

分别将员工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标记为nl、sg、tz、xl、yy;

f2:通过公式y1+y2+y3=m3得到身体健康值,式中y1为身体形态值,具体为:stgz2nlν1=y1,其中ν1为年龄修正系数;所述y2为身体机能值,具体为:其中λ1为心率修正系数,其中为血压修正系数;所述y3为运动能力值,具体为:nlν1∫∫8y1y2=y3;

提醒模块将接收到的最优路线与提醒信息发送到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将最优路线显示在员工无线终端上;

区域值通过设置在不同区域的接收模块接收定位模块来获取,不同区域的区域值不同。

提醒模块将接收到的最优路线与提醒信息发送到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将最优路线显示在员工无线终端上;

无线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电脑;

提醒模块接收到来自云平台的数据后,进行处理,处理后进行提醒,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接收来自云平台发送的ssi、scc、sccs、sxl、jbr、xbo、xbi、ycp以及累加后的标记;并进行分类、储存;

将ssi、sxl以及xbo分类为正常考核项,将scc和sccs分类为异常考核项,将jbr分类为加分考核项,将ycp分类为异常项;

步骤二:将正常考核项、异常考核项、平常项以及加分考核项以月为单位,发送给公司相对应的部门和相对应的员工,将异常项以日为单位发送给公司相对应的部门,公司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步骤三:对于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异常考核项与异常项发送到显示系统。

预警模块在接受到ycp后,对数据进行储存,并立即发送到公司相关部门的邮箱和企业管理软件中。

显示模块将接受到的异常考核项显示出来;显示模块可以为钉钉、微信、邮箱、企业qq、以及公司内部软件;

所述预警模块读取云平台员工身体形态值y1、身体机能值y2和运动能力值y3进行检测预警,当检测到员工身体形态值y1<标准值或身体机能值y2<标准值或运动能力值y3<标准值,预警模块均通过显示模块员工进行预警。

本发明在使用时,员工需要在预设上班时间激活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可以为具有识别性的磁卡,手机卡或者连接无线局域网的手机,如果员工在预设上班时间内激活对应的定位模块,接收模块接收到该员工的定位模块信号后,对该定位模块标记为考勤正常,既该员工上班签到正常,如果员工在超出预设上班时间五分钟内激活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此时标记该员工为考勤异常,既迟到,如果员工在超出预设上班时间四小时后还激活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此时标记该员工为考勤缺勤,既旷工;

当到达预设下班时间后,如果员工超出预设下班时间一小时内关闭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此时标记该员工为正常下班,既未加班,当超过预设下班时间一小时后,员工还未关闭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此时标记该员工为加班,当员工完成加班后关闭自己对应的定位模块,此次关闭定位模块的时间记录为加班员工的下班时间;

如果有员工忘记关闭定位模块,那么在当天23:58接收模块将该定位模块标记为异常,既该员工异常打卡;

当员工正常打卡后,员工去其他区域后,该区域的接收模块将会对来到该区域的员工的定位模块进行叠加标记,方便员工查看自己一天的工作状态与区域;

上述标记的数据均发送并存储在云平台中,以便日后查验,云平台同时将数据分类发送到预警模块和提醒模块中;

当某个定位模块出现异常情况后,预警系统便会对数据进行储存,并立即发送到公司相关部门的邮箱和企业管理软件中,对其进行预警;

当某个员工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异常考核项与异常项时,提醒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显示系统,显示系统通过文字的形式对员工进行提醒。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