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1455发布日期:2021-04-09 20: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可靠性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可靠性工程是指为了确定和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在产品开始研制时,使用方除提出功能、性能要求外,应同步提出产品可靠性要求,包括可靠性定性要求、可靠性定量要求和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承制方在研制产品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可靠性工作项目,完成可靠性要求的分解、落实和检查,目的是确保产品在设计定型时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工作项目包括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可靠性分配、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可靠性建模与预计、可靠性评估等,具体详见《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450a-200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复杂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物理样机投产风险和研制成本,基于数字样机的建模与应用技术日趋成熟,推动了研发模式向网络环境下多专业协同模式转变。可靠性工作作为产品通用质量特性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仍以基于文档的手工作业模式为主,工作效率低下,过程管控差,部分工作缺乏强制执行或执行滞后,没有构成指导产品设计、改进和检验的强约束力,已经不再满足新技术条件下多专业数字化协同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本发明方案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可靠性属性作为产品属性的一级分类;

将可靠性属性按照可靠性信息的作用和形式,进行二级分类,包括定性属性、定量属性和工作项目属性;

对定性属性、定量属性和工作项目属性进行三级分类;将定性属性按照提出设计要求、开展故障风险分析、给出设计措施和完成符合性检查或验证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将定量属性按照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数据收集和可靠性评估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将工作项目属性按照提出工作计划和检查完成结果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

将三级分类后获得的可靠性属性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四级分类;

对获得的可靠性属性的最后一级分类进行数字化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四级分类下可进行五级分类及以后层级分类。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性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设计要求、故障风险分析、设计措施信息和符合性检查或验证。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量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分配值、预计值、可靠性数据和评估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项目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计划要求和完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设计要求的四级分类包括降额设计、成熟设计、冗余设计、元器件选用、耐环境设计和热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故障风险分析的四级分类包括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对本级产品影响、故障对上一级产品影响、故障最终影响和故障严酷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设计措施信息的四级分类为逐条对应设计要求获得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符合性检查或验证的四级分类为逐条对应设计要求和故障风险分析获得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值的四级分类包括贮存可靠度和任务可靠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计值、评估值的四级分类参照分配值的情况展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靠性数据的四级分类包括温度试验、振动试验、可靠性研制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

进一步的,所述的计划要求的四级分类包括fmea、fta、可靠性预计和耐久性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的完成结果的四级分类参照计划要求的展开情况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级以下的分类情况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字化确定包括该数据项的名称、字段名、分级分类、定义、数据类型、必要性、产生方式、数据形式和备注。

优选的,所述的名称为每一个数据项的中文名称,所述的字段名为每一个数据项的英文缩写,所述的分级分类为此数据项所在的各级分类的名称,所述的定义为每一个数据项的释义或填写说明,所述的数据类型是指每一个数据项的数据类型,所述的必要性为按产品是否配置该数据项,所述的产生方式为数据项产生的方式,包括配置项、自动生成项和采集项,所述的数据形式为数据项配置和采集的形式,所述的备注为针对数据项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形式包括文本框、富文本框、单选框列表、复选框列表、弹出框列表、列表和日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可靠性属性的分级定义和数字化确定,将可靠性属性离散为数据项,同产品几何、材料、重量等其它属性一样,用以指导和约束产品设计、评价设计结果,为可靠性工作融入多专业数字化协同设计环境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分级分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可靠性属性作为产品属性的一级分类;

可靠性属性是为了表达产品可靠性要求或特征所需的数据、文本、符号等信息,可视为指导和约束产品设计、评价设计结果的一种固有属性。将可靠性属性同几何、材料、重量等其它属性一样,作为产品属性的一级分类。

步骤二,将可靠性属性按照可靠性信息的作用和形式,进行二级分类,包括定性属性、定量属性和工作项目属性;

定性属性是用于定性描述产品可靠性要求或特征的文本信息,如:元器件应采用ⅱ级降额设计、执行××功能的部件采用冗余设计等;定量属性是用于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要求或特征的数据信息,如:任务可靠度最低可接受值不小于0.99、累计通电时间不小于200小时、累计通电次数不小于200次、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等;工作项目属性是一类特殊的定性属性,是用于定性描述产品开展可靠性工作项目的计划要求以及完成结果的文本信息,如:应在工程研制阶段完成硬件fmea等。

步骤三,对定性属性、定量属性和工作项目属性进行三级分类;将定性属性按照提出设计要求、开展故障风险分析、给出设计措施和完成符合性检查或验证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性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设计要求、故障风险分析、设计措施信息和符合性检查或验证;

将定量属性按照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数据收集和可靠性评估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定量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分配值、预计值、可靠性数据和评估值;

将工作项目属性按照提出工作计划和检查完成结果的闭环工作过程进行三级分类;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项目属性的三级分类包括计划要求和完成结果。

步骤四,将三级分类后获得的可靠性属性进行四级分类;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设计要求的四级分类包括降额设计、成熟设计、冗余设计、元器件选用、耐环境设计和热设计。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风险分析的四级分类包括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对本级产品影响、故障对上一级产品影响、故障最终影响和故障严酷度。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设计措施信息的四级分类为逐条对应设计要求获得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符合性检查或验证的四级分类为逐条对应设计要求和故障风险分析获得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值的四级分类包括贮存可靠度和任务可靠度。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计值、评估值的四级分类根据分配值的四级分类获得,如分配值的四级分类包括贮存可靠度和任务可靠度,则预计值的四级分类为贮存可靠度预计值和任务可靠度预计值,评估值的四级分类为贮存可靠度评估值和任务可靠度评估值。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靠性数据的四级分类包括温度试验、振动试验、可靠性研制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计划要求的四级分类包括fmea、fta、可靠性预计和耐久性分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完成结果的四级分类参照计划要求的分离情况一一对应,如计划要求的四级分类包括fmea、fta、可靠性预计和耐久性分析,则完成结果的四级分类为fmea完成结果、fta完成结果、可靠性预计完成结果和耐久性分析完成结果。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三级以下的可靠性属性的分级分类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必要时可综合考虑产品特点、承制单位工程经验和所处研制阶段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步骤五,对获得的可靠性属性的最后一级分类数据项进行数字化确定;

数字化是为了基于计算机环境进行数据通信、解释或处理,而以计算机语言进行产品定义的设计模式。针对产品可靠性属性进行数字化确定,就是按照分类分级将可靠性属性进行分解,直至形成一个个离散数据项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化确定包括该数据项的名称、字段名、分级分类、定义、数据类型、必要性、产生方式、数据形式和备注。

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名称为每一个数据项的中文名称,字段名为每一个数据项的英文缩写,分级分类为此数据项所在的各级分类的名称,定义为每一个数据项的释义或填写说明,数据类型是指每一个数据项的数据类型,必要性为按产品是否配置该数据项,产生方式为数据项产生的方式,包括配置项、自动生成项和采集项,数据形式为数据项配置和采集的形式,优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形式包括文本框、富文本框、单选框列表、复选框列表、弹出框列表、列表和日期,备注为针对数据项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表1所示,从而保证每一个数据项都是可采集的、唯一的、离散的。

表1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有需求可在四级分类下进行五级分类及以后层级分类,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靠性数据可按不同试验项目展开为四级分类,如温度试验、振动试验、可靠性研制试验、环境应力筛选等,不同试验项目可以按工作时间、故障数、试验次数、失败次数等展开为五级分类;当故障模式、故障原因等不唯一时,可按五级分类继续展开;在工作项目属性方面,计划要求可按具体工作项目展开为四级分类,如fmea、fta、可靠性预计、耐久性分析等,对应每个工作项目可以按适用对象、适用阶段、完成形式、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展开为五级分类。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有需要可继续进行六级或更多层的分类,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在完成可靠性属性的分级和定义之后,会获得可靠性属性的分级分类图。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针对某电子产品可靠性属性进行分级分类,形成一个个数据项,并对数据项进行数字化确定,示例如表2所示,为其一部分的可靠性属性数据项。

表2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靠性属性数字化确定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通过对可靠性属性的分级定义,将可靠性属性离散为数据项,同产品几何、材料、重量等其它属性一样,用以指导和约束产品设计、评价设计结果;

(2)本发明通过对可靠性属性的分类后数字化,保证可靠性属性的每一个数据项都是可采集的、唯一的、离散的,从而可以将可靠性属性采用计算机进行配置/采集、储存、传递、检索和统计,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为可靠性工作融入多专业数字化协同设计环境奠定基础。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