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发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58446阅读:来源:国知局
处理单元对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进行相应地处理(例如HDLC编码等),并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与之连接的外部通信电路,从而完成数据的发送过程。
[0067]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发送的具体流程图。
[0068]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数据发送的过程中,第二数据处理单元首先在步骤S601中从第二存储单元中读取第二状态数据,并根据读取到的第二状态数据判断是否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单元为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中的相应寄存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单元还可以为其他合理存储器,本发明不限于此。
[0069]本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数据包括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能够表征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的发送缓冲区是否为空。所以,在步骤S602中,第二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读取到的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来判断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的发送缓冲区是否为空。当发送缓冲区为空时,则表明发送缓冲区可以写入数据,此时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将执行步骤S603,从而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即发送数据寄存器)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即发送数据长度寄存器);如果发送缓冲区不为空,则表明发送缓冲区不能写入数据,此时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不向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中写入数据。
[0070]当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将待发送数据写入发送数据寄存器中后,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在步骤S604中判断发送数据寄存器的末位地址是否被写入数据。如果该末位地址被写入数据,则执行步骤S606从而进入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过程;如果该末位地址未被写入数据,则在步骤S605中向该末位地址写入预设数据,随后执行步骤S606。
[0071]本实施例中,向发送数据寄存器的末位地址写入的预设数据为随机数据,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写入的预设数据也可以为其他合理数据,例如特定的字符等,本发明不限于此。
[0072]在步骤S606中,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对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进行相应地处理(例如HDLC编码等),并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与之连接的外部通信电路,从而完成数据的发送过程。
[0073]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在发送数据时会判断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是否有效,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发送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判断发送数据存储地址区间的末位地址是否被写入数据也有助于提高数据发送效率,并减小数据发送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
[0074]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0075]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0076]为了方便,在此使用的多个项目、结构单元、组成单元和/或材料可出现在共同列表中。然而,这些列表应解释为该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分别识别为单独唯一的成员。因此,在没有反面说明的情况下,该列表中没有一个成员可仅基于它们出现在共同列表中便被解释为相同列表的任何其它成员的实际等同物。另外,在此还可以连同针对各元件的替代一起来参照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示例和替代并不解释为彼此的等同物,而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单独自主的代表。
[0077]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长度、地址区间等,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它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在其它示例中,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并未详细示出或描述以免模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0078]虽然上述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在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的原理,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的情况下,明显可以在形式上、用法及实施的细节上作各种修改而不用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其用于接收外部通信电路传输来的数据并进行分帧处理,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单元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其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相应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状态寄存器,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检测所述状态寄存器中是否存在未被读取的数据帧,根据检测结果产生表征状态寄存器数据位是否有效的第一状态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读取数据时,首先读取第一状态数据以判断状态寄存器数据位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继续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否则停止进行数据读取操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在对接收到数据进行处理时,还生成相应的第二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包括以下所列项中的至少一项: CRC校验错误状态数据、接收帧数据长度错误状态数据、接收缓冲溢出状态数据和数据接收有效性状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从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读取数据时,如果读取地址没有达到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的末位地址,则对所述末位地址进行读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读取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检测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的末位地址是否被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读取,如果被读取,则清除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或, 在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从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的末位地址读取数据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还判断是否存在下一帧数据,如果存在,则保留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否则清除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接收数据缓冲区,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冲区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通过将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映射到所述接收数据缓冲区的不同字段,使得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通过读取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地址区间来读取所述接收数据缓冲区中的相应数据。
8.—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和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在进行数据发送时,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中;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进行相应地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与所述装置连接的外部通信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包括发送数据存储地址区间,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在向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地址区间写入待发送数据时,如果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地址区间的末位地址没有被写入待发送数据,则将所述末位地址写入预设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还从第二存储单元读取第二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判断是否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数据包括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如果所述发送缓冲过载位数据表征的发送缓冲区为空时,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否则不将待发送数据及其数据长度分别写入所述发送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长度存储单元。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发送装置,其中,该数据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其用于接收外部通信电路传输来的数据并进行相应地处理,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单元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其与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一存储单元读取相应数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可靠地接收。
【IPC分类】G06F15-167
【公开号】CN104572572
【申请号】CN201510016387
【发明人】黄文宝, 张志峰, 苗洪雷, 罗虎, 邓东红
【申请人】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