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283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监测内容包括:程序是否 报错、程序当前计算步骤等情况。
[0130] 8.显示层:在系统页面显示方面,使用了如¥&3〇1^口1:、批1111、033语言,给合」9116巧 框架,使显示层更加丰富。系统界面主要展示各指标模块的评价得分、详细指标值和用能设 备状态等。为了让显示界面更加直观、清晰,采用了图表结合的方式,使用界面友好,提升用 户体验。
[013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0132] S1、服务器读取预先通过手工录入模块存储的建筑面积、供冷和供暖面积、建筑人 数、正常工作时间、设备数量等信息;
[0133] S2、服务器每隔一段设定的时间读取所有的传感器数据,包括用电量、用水量、供 热量、水流量、水温度、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室 内甲醛含量,并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0134] S3、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分析层对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0135] S31、根据电表、水表的安装位置,对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特种设备的电耗 量,高质水、低质水的水耗量进行归纳统计,计算每个采集时段内建筑的分项电耗量和水耗 量;
[0136] S32、根据热量表、流量计、水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每个采集时段内建筑的暖通 用量和供暖/供热能效;
[0137] S33、对采集时段的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 量、室内甲醛含量求平均值。
[0138] S4、每天结束后,服务器根据步骤S3的昨天初步处理数据进行日度计算和处理, 并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0139] S41、根据服务器的工作时段设定,区分步骤S3中的昨天工作/非工作时段的电耗 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并将步骤S3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按工作/非工作时段进行 累加,得出昨天的工作时段电耗量、水耗量、暖通用量,以及非工作时段电耗量、水耗量、暖 通用量;
[0140] S42、计算昨天的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特种设备的电耗量,高质水、低质水 的水耗量,以及建筑的总电耗量和总水耗量;
[0141] S43、对步骤S3的暖通用量数据进行累加,对供暖/供热能效数据进行求平均值, 计算昨天的建筑暖通用量和设备效率;
[0142] S44、对步骤S3的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 量、室内甲醛含量求平均值,计算昨天建筑的平均空气质量;
[0143] S5、管理人员通过手动录入的方式向服务器录入设备故障的数量和次数;
[0144] S6、每月的头一天,服务器根据下文的评分规则,以步骤S4的每天数据和每月的 设备故障数据为基础,计算能耗量、管理模式、设备效率和设备维保的月度评分,并在四个 分项评分的基础上筑能效管理的最终评分,并将相关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0145] 所述步骤S6的运算过程如下:
[0146] S61、对步骤S4统计的每天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特种设备的电耗量,高质 水、低质水的水耗量,以及建筑的总电耗量、总水耗量、总暖通用量进行累加,得出月度的建 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特种设备的电耗量,高质水、低质水的水耗量,以及建筑的总电耗 量、总水耗量、总暖通用量。根据建筑的面积,计算得出建筑单位面积的照明、空调、供暖、动 力、特种设备的电耗量,单位面积的高质水、低质水的水耗量,以及单位面积的建筑的总电 耗量、总水耗量、总暖通用量,对比前一个月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分析规则进行评分,得出上 月的能耗量评分;
[0147] S62、对步骤S4统计的工作时段/非工作时段电耗量、水耗量、暖通用量进行累加, 计算得出月度的工作时段/非工作时段电耗量、水耗量、暖通用量;对步骤S4的每日空气质 量数据进行求平均值,得出月度的空气质量数据;根据分析规则进行评分,得出上月的管理 模式评分;
[0148] S63、对步骤S4的每天设备效率求平均值,根据分析规则进行评分,得出上月的设 备效率评分;
[0149] S64、根据步骤S5的设备故障的数量和次数,并根据分析规则进行评分,得出暖通 空调系统设备维保、变配电系统设备维保、照明系统设备维保、给排水系统设备维保和特种 设备维保的评分,并计算出设备维保的评分;
[0150] S65、根据步骤S61的能耗量评分,步骤S62的管理模式评分,步骤S63的设备效率 评分,步骤S64的设备维保评分,求平均值得出建筑能效评分。
[0151] S7、步骤S2至步骤S6按设定的扫描周期循环执行。
[0152]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析规则如下:
[0153] (1)以能耗量、管理模式、设备效率和设备维保等四个方面作为分析和评价建筑能 效管理量化的基础,四个方面均以百分制计算其得分,然后将各个方面的得分数相加求平 均,得到建筑总体得分,规定90分以上表示建筑能效管理状况优秀,70-90分为良好,50- 70分为中等,50分一下为节能状况偏低。
[0154] (2)建筑能效管理的四个方面评分规则如下:
[0155] (2-1)能耗量的评分以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各部分的得分相加求平均得出。
[0156] (2-2)管理模式的评分以用能时段合理性、用能人数合理性、用能环境合理性得分 相加求平均得出。
[0157] (2-3)设备效率的评分等同于暖通空调设备效率的得分。
[0158] (2-4)设备维保的评分以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维保、变配电系统设备维保、照明系统 设备维保、给排水系统设备维保和特种设备维保各部分的得分相加求平均得到。
[0159] (3)能耗量的评分规则如下:
[0160] (3-1)电耗量分析评分以单位面积总用电量指标值评分、单位面积照明用电量指 标值评分、单位面积空调用电量指标值评分、单位面积供暖用电量指标值评分、本月总电耗 相比上月增幅评分、本月照明插座电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本月空调电耗相比上月增幅评 分、本月供暖电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本月动力电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和本月特种设备电 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相加求平均得到。
[0161] (3-2)水耗量分析评分以本月总水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本月高质水耗相比上月 增幅评分和本月低质水耗相比上月增幅评分相加求平均得到。
[0162] (3-3)暖通用量分析评分以单位面积总用冷量指标值评分、本月总用冷量相比去 年同期增幅评分、单位面积总供暖量指标值评分、本月总供暖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评分相 加求平均得到。
[0163] (4)管理模式的评分规则如下:
[0164] (4-1)用能时段合理性综合评分以"非工作时段电耗量/工作时段电耗量"评分、 "非工作时段水耗量/工作时段水耗量"评分和"非工作时段暖通用量/工作时段暖通用量" 评分相加求平均得到。
[0165] (4-2)用能人数合理性综合评分以上月人均电耗量得分、上月人均水耗量得分和 上月人均暖通用量得分相加求平均得到。
[0166] (4-3)用能环境合理性综合评分以室内平均温度评分、室内平均湿度评分、室内外 平均温差评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评分、室内一氧化碳含量评分和室内甲醛含量评分相加 求平均得到。
[0167] (5)设备效率的评分规则如下:
[0168] (5-1)中央空调设备效率分析评分以空调系统能效比评分和制冷系统能效比评分 相加求平均得到。
[0169] (5-2)供暖设备效率分析评分即供暖系统能效比评分。
[0170] (6)设备维保的评分规则如下:
[0171] (6-1)暖通系统设备维保分析评分等同于当前暖通系统设备故障次数的得分。
[0172] (6-2)变配电系统设备维保分析评分等同于当前变配电系统设备故障次数的得 分。
[0173] (6-3)照明系统设备维保分析评分等同于当前照明系统设备故障次数的得分。
[0174] (6-4)给排水系统设备维保分析评分等同于当前给排水系统设备故障次数的得 分。
[0175] (6-5)特种设备维保分析评分等同于当前特种设备故障次数的得分。
[0176] 能效管理评分类细则说明如下表1。其中,普通公建是指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 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或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但没有配备中央空调系统的公共建 筑。
[0177]
【主权项】
1. 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骤: A、 读取预先存储的建筑数据; B、 每隔预设的时间读取所有的传感器数据,并将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