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283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存储至数据库中; C、 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D、 每日对初步处理完的数据进行日度计算处理,并将处理完的日度计算结果存储至数 据库中; E、 获取录入的设备故障数量和设备故障次数,并根据日度计算结果和预设的分析规则 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将得到的建筑能效评分存储至数据库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C1、根据建设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对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电耗量W 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水耗量进行归纳统计,计算每个采集时间段内建筑的分项电耗量和水 耗量; C2、根据传感器数据中的热量表传感器、流量计传感器和水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每 个采集时段内建筑的暖通用量和供暖能效; C3、分别对采集时段内传感器数据中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内 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室内甲醒含量计算平均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D1、根据预设的工作时段和初步处理完的数据,将日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 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加W及将日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 力口,得到日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W及日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 耗量和暖通用量,并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D2、分别计算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 的总水耗量,W及建筑的总电耗量和总水耗量,进而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D3、对暖通用量进行累加,对供暖能效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日度建筑暖通用量和日度 设备效率,进而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D4、对一整天内传感器数据中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内一氧化 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室内甲醒含量分别计算平均值,得出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而 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 E1、对每日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 总水耗量,W及建筑的总电耗量、总水耗量和总暖通用量进行累加,得出月度的建筑照明、 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化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总水耗量,化及建筑的总电 耗量、总水耗量和总暖通用量,并根据建筑数据中的建筑面积,计算出月度单位面积的建筑 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总水耗量,并与前一 个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根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的能耗量评分; E2、对每天的日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W及日度非工作时段内的 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加,得到月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 量W及月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 E3、对每天的日度空气质量数据中的每项分别计算平均值,得出月度空气质量数据; E4、根据月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月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 水耗量和暖通用量、月度空气质量数据W及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的管理模式评分; E5、对每天的日度设备效率计算平均值,得出月度设备效率,并根据预设的分析规则, 得出对应的设备效率评分; E6、获取录入的设备故障数量和设备故障次数,并根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的设 备维保评分; E7、对能耗量评分、管理模式评分、设备效率评分和设备维保评分进行平均值计算,得 出建筑能效评分,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
5. -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筑数据读取单元,用于读取预先存储的建筑数据; 传感器数据读取单元,用于每隔预设的时间读取所有的传感器数据,并将其存储至数 据库中; 初步处理单元,用于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日度处理单元,用于每日对初步处理完的数据进行日度计算处理,并将处理完的日度 计算结果存储至数据库中; 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录入的设备故障数量和设备故障次数,并根据日度计算结果和预 设的分析规则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将得到的建筑能效评分存储至数据库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初步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初步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建设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对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 特种设备的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水耗量进行归纳统计,计算每个采集时间段内建 筑的分项电耗量和水耗量; 第二初步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中的热量表传感器、流量计传感器和水温度 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每个采集时段内建筑的暖通用量和供暖能效; 第=初步计算单元,用于分别对采集时段内传感器数据中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 温度、室外湿度、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室内甲醒含量计算平均值。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日度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日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工作时段和初步处理完的数据,将日度工作时段 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加W及将日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 和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加,得到日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W及日度非 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并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第二日度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 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总水耗量,W及建筑的总电耗量和总水耗量,进而将其存至数据库 中; 第=日度计算单元,用于对暖通用量进行累加,对供暖能效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日度 建筑暖通用量和日度设备效率,进而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第四日度计算单元,用于对一整天内传感器数据中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温度、 室外湿度、室内一氧化碳含量、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室内甲醒含量分别计算平均值,得出日 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而将其存至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包括: 第一分析评分单元,用于对每日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 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总水耗量,W及建筑的总电耗量、总水耗量和总暖通用量进行累加,得 出月度的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总水耗 量,W及建筑的总电耗量、总水耗量和总暖通用量,并根据建筑数据中的建筑面积,计算出 月度单位面积的建筑照明、空调、供暖、动力和特种设备的总电耗量W及高质水和低质水的 总水耗量,并与前一个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根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的能耗 量评分; 月度能耗计算单元,用于对每天的日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W及 日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分别进行累加,得到月度工作时段内的电 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W及月度非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 月度空气质量计算单元,用于对每天的日度空气质量数据中的每项分别计算平均值, 得出月度空气质量数据; 第二分析评分单元,用于根据月度工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月度非工 作时段内的电耗量、水耗量和暖通用量、月度空气质量数据W及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 的管理模式评分; 第=分析评分单元,用于对每天的日度设备效率计算平均值,得出月度设备效率,并根 据预设的分析规则,得出对应的设备效率评分; 第四分析评分单元,用于获取录入的设备故障数量和设备故障次数,并根据预设的分 析规则,得出对应的设备维保评分; 建筑能效分析单元,用于对能耗量评分、管理模式评分、设备效率评分和设备维保评分 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建筑能效评分,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及系统以建筑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对冷热源、空调、照明、给排水、变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实现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管理,解决建筑绿色化设计后的使用阶段的节能监控的空白,并且进行能耗计量和能效分析,从能耗量、管理模式、设备效率和设备维保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实现相关系统集成和优化运行策略,在实现评价绿色建筑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成本。本发明作为一种面向校园建筑能效管理的指标式多级分析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领域中。
【IPC分类】G06Q50-08
【公开号】CN104599198
【申请号】CN201510041357
【发明人】谢妍, 黄志炜, 彭新一, 曾镇东, 曹炼强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