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标签识别距离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361792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具体地,以其中一个协议标签为基准,根据目标距离调节该第一协议标签对应的寄存器值从而控制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待该第一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即覆盖范围达到要求后,记录该第一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然后,将另一个协议标签也放置在目标距离处,通过调节功率值,使该第二协议标签识别的距离达到和第一标签相同的识别距离,记录该第二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后续其他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的获取。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
[0047]以EPC协议和IS06B协议标签为例,对步骤Sll至步骤S13进行具体描述。
[0048]将EPC协议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调节发射功率值使EPC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将发射功率减小1DB,查看EPC协议标签是否还能够被识别到,如果可以则继续减小EPC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直到刚好清点不到为止。记录下此时后台界面配置的EPC协议的功率值。将IS06B的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将IS0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设置为和EPC协议标签相同的功率,由于IS06B标签的灵敏度比EPC协议标签的灵敏度低,所以此时清点不到IS06B协议标签。将IS0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增加1DB,查看IS06B协议标签是否能够被请点到,如果没有则继续增加功率,直到刚好清点到为止。记录下此时后台对应的配置的IS0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此时,IS06B协议标签和EPC协议标签的距离就都被刚好限制在了目标区域,这对停车场、收费站等系统的部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0049]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方法,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O
[0050]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仅增加了步骤S03 ;本实施例仅对步骤S03作具体描述,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51]如图4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在步骤S02、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0052]步骤S03、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0053]在确定好各协议标签的覆盖范围后,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指令,阅读器获取到对应协议的标签后,对该标签执行信息的读写等操作。由于不同协议的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因此,只有进入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够被识别到。
[0054]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方法,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
[0055]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对标签进行识别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步骤S03作具体描述,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56]如图5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03、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0057]步骤S21、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0058]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识别指令,阅读器接收该识别指令,为后续执行对应标签的业务操作做准备。
[0059]步骤S22、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
[0060]阅读器根据接收的识别指令,将该识别指令对应的标签识别出来,同时,获取该标签在临界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获取到该发射功率值后,阅读器按照该发射功率值开始发送功率。
[0061]步骤S23、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0062]延时一定的时长,直到发送的射频功率稳定,此时,阅读器发送该识别指令对应的协议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后台设备根据该空口信号,发送操作指令给阅读器,阅读器根据后台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对该协议标签进行业务要求的读写等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阅读器停止功率发送。当后台设备接收不到阅读器发送的功率后,便得知阅读器完成了对该协议标签的业务操作,此时,后台设备发送下一条协议标签的识别指令。如此循环执行步骤S21至步骤S23,直至后台下发停止命令为止。
[0063]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方法,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闻了标签的识别效率。
[0064]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阅读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阅读器包括:
[0065]配置模块01,用于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0066]控制标签的识别距离通常是调节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时,配置模块01需要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大,则会影响标签识别距离的精确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小,则调节速度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配置模块01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配置模块01配置的功率调节的精度至少为1DB,这方便对标签发射功率的调节且控制流程简单,速度快,可以在ms级之内完成功率的配置并发送,不会影响正常的清点、读写等业务操作。
[0067]控制模块02,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0068]当前的阅读器系统在工作时只能发送一种功率,如果一个环境当中有两种协议标签,但却只采用同样的一种功率,则很难实现对多种标签识别距离进行统一控制的目的。控制标签的识别距离一般是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越大,标签的识别距离越远,但会造成未真正需要识别的标签的误读;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太小,由于外界识别环境的差异则可能会带来标签的漏读,因此在对标签的部署过程中必须选择出合适的发射功率值。
[0069]这就需要控制模块02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标签的发射功率的调节;实际操作时,控制模块02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实际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和设置的功率调节精度,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从而使不同协议的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能够具有相同的覆盖范围。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具体调整过程请参照图2所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70]本实施例通过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且调节速度快。
[0071]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阅读器中控制模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控制模块02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阅读器所涉及的其他模块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72]如图7所示,本发明阅读器中,控制模块02具体包括:
[0073]距离测试单元021,用于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0074]在进行不同协议标签覆盖范围一致性的调整之前,距离测试单元021首先要先测试每个协议标签所能够识别的最大距离,为后续对各标签的覆盖范围做准备,避免制定的目标距离超出某个或某些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
[0075]功率调节单元022,用于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0076]距离测试单元021测试获得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后,功率调节单元022分别将不同协议的标签放置在目标距离的位置,根据各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以配置的功率调节精度为调整步长,调整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
[0077]功率值获取单元023,用于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0078]功率调节单元022在对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同时,功率值获取单元023需要查看各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具体地,功率值获取单元02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