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验收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8362009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验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BM应用技术和IT领域,作用于智能化工程验收管理,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在移动端上记录和协助工程验收全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BIM即Building Informat1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完整的信息承载体,它是一种创新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高质、一致、可靠的项目设计规模、进程和成本信息。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工程师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各方通过BM协同平台实现无缝连接,共享数据和信息。利用BM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BM已成为建筑领域项目全过程管理重要的技术手段,特别是由于BIM赋予建筑施工过程中信息的全面性、连续性、可追溯性,为其在竣工验收阶段提供可能。
[0003]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它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施工中,由于粗放的建筑施工方式导致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约束管理流于形式,加之验收过程数据量巨大、验收操作程序复杂、参与单位众多且水平良莠不齐。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验收资料后补、隐蔽工程缺乏及时验收等,使整个工程在后期决算时很难追溯工程质量问题,并为后续使用埋下不安全隐患。
[0004]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数不胜数,另一方面,工程质量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工程复杂性上升,多工种多专业交叉施工,这些都预示着原有的验收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工程管理需求,基于此需要,建立了一套新型的高效综合的验收管理系统“一种基于BM模型的工程验收方法和系统”,意图通过添加验收项目的数据信息进入BIM模型中,由系统判断数据信息和标准格式是否符合,再输出验收项目的结果合格与否。但是这其中依旧存在一些缺陷:
[0005]1、添加验收部位数据至BM模型中,但对于验收部位数据的采集仍无法确保及时性和现场匹配性;
[0006]2、该系统检查验收部位的验收数据与标准格式匹配来做判定,无法做到对验收数据的准确性做出判断;
[0007]3、该系统无法做到验收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发明内容】

[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M的工程验收系统及方法,将基于BIM的验收标准图形化与现场实况对照,对工程的合格与否进行验收。
[0009]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基于BIM的工程验收系统,所述系统是基于BIM的验收标准图形化与现场实况对照的工程验收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0011]BM模型加载模块,用于显示轻量化处理后的BM模型;
[0012]构件关联验收标准数据模块,与所述BM模型加载模块连接,用于输入并关联构件所处的验收区域及验收流程标准;
[0013]移动终端访问模块,与所述构件关联验收标准数据模块连接,用于显示、选取与现场匹配的构件及其验收信息;
[0014]验收流程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访问模块连接,用于加载所选构件的验收步骤及验收标准;
[0015]验收数据输入模块,与所述验收流程模块连接,用于待验构件的现场验收结果的填写;
[0016]验收存储模块,与所述验收数据输入模块连接,用于存储验收实际数据,并跳转下一验收步骤;
[0017]环境信息关联模块,与所述验收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最后一步验收流程后,自动加载现场验收时的环境信息;
[0018]验收结果生成模块,与所述环境信息关联模块连接,用于加载生成现场验收结果信息及判定验收合格与否。
[0019]所述BIM模型加载模块包含原有模型的所有基本建筑信息数据。
[0020]所述构件关联验收标准数据模块包含工程验收区域名称及部位、验收标准图集、检验报告文件和标准规范条例。
[0021]所述验收数据填写模块填写的数据包含测量数据,现场取证文件、图片、影像。
[0022]所述环境信息关联模块加载现场验收时的环境信息包括:天气、日期、温度、湿度。
[0023]一种基于BM的工程验收方法,通过上述的系统来完成,包括步骤如下:
[0024]I)建筑信息模型输入,添加模型构件信息,确定模型构件验收资料;
[0025]2)根据验收资料,选取根据标准所制定的图文并茂的验收图库;
[0026]3)现场确定验收部分,通过移动终端选取模型构件;
[0027]4)对照验收标准图片及流程确定验收工作流程;
[0028]5)根据工作流程,填写待检验构件的数据并现场取证;
[0029]6)存储取证资料,进行流程扭转;
[0030]7)生成最终验收报告。
[0031]步骤2)中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0032]步骤5)中的取证包括实测实量值,材料文件、图片、影像。
[0033]步骤6)的扭转是指完成一步验收后,再重复步骤3)、4)、5)、6)到下一步验收。
[0034]所述BM模型轻量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1:将待轻量化的第一 BM模型导出为第二 BM模型,并保存第一 BM模型中构件的构件颜色材质信息;其中,运行及显示第二 BIM模型的配置要求低于运行及显示第一BM模型的配置要求;
[0036]步骤2:对第二 BM模型的实体网格进行简化,并处理边界表示,得到第三BM模型;
[0037]步骤3:对第三BM模型根据点线面信息和所述构件颜色材质信息进行渲染。
[0038]所述第一 BM模型为Revit版本格式,所述移动端操作系统为手机操作系统TOS。
[0039]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0040]步骤2.1:增加第二 BM模型中每对相邻多边形面的最大允许角度A,将第二 BM模型中相互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最大允许角度的相邻多边形面合并为一个多边形面;增加第二 BM模型中每对相邻线段的最大允许角度B,将第二 BM模型中相互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最大允许角度B的相邻线段合并为一条线段;
[0041]步骤2.2:对第二 BIM模型调整网格和实体几何体之间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使得第一 BM模型中的构件在第二 BM模型中不会缺失。
[0042]在步骤3中,对合并的多边形面以及合并的线条对应的多个构件,分别根据各自的构件颜色材质信息分别进行渲染。
[0043]第二 BM模型的格式是符合移动端操作系统的运行及显示要求的3D格式。
[004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0045]I)将验收标准可视化与BIM构件关联化,方便验收人员的调用和参考,提高验收效率。
[0046]2)将验收步骤程序化、规范化、图文影像化、现场可追溯化,避免验收形式化,提高验收精度。
[0047]3)将验收结果生成自动化,固定化,避免验收数据的篡改及丢失,提高验收质量。
[0048]4)减少验收携带工具,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普通的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客户端都可满足硬件需求。
[0049]5)构件适用于所有工程验收的现场工作平台。
[0050]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0051]I)对于硬件要求不高,可在普通的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上运行,当今绝大部分人都拥有可以运行的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0052]2)解决了传统现场管理中资料繁多,寻找不易,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国家验收标准和企业标准浓缩进了程序,只需选择构件即能查看验收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