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8446177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广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21世纪,无论是互联网广告,还是传统的电视、户外、室内广告,都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增长,广告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近年来,户外广告以其高传播到达率,低传播成本以及对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的良好适应性,被广告媒体行业广泛应用。就我国现状分析,户外广告在我国已成长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媒体,占中国广告总份额的25%。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交通枢纽的扩张,使户外广告得到了更多人士的认可。
[0003]如今,广告行业正由“聚众”向着“分众”的方向发展,对于广告投放有着“精”和“准”的要求,然而传统广告媒体与大部分新媒体具有形式陈旧、广告投放效率低下、广告效果无法监控这三个主要劣势。
[0004]I)形式陈旧。
[0005]越来越多的受众,对传统广告模式产生了审美疲劳。生节奏越来越快,绝大多数的线下室内广告,已经无法吸引人驻足观看。
[0006]2)广告效率低。
[0007]传统广告只能依靠单向传播方式,向受众传达广告内容,依靠反复的重复轰炸,促使用户被动产生品牌记忆,广告效率极低。
[0008]3)广告效果无法监控。
[0009]不断膨胀的高额广告费用,却无法监控广告的投放效果,只能依靠经验和宏观数据模型来估计,无法及时对广告进行调整和控制,这也是困扰着广大广告主重要烦恼之一。
[0010]从当前的广告市场形式来看,一种具广告效果评价功能的新型智能广告信息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广告存在的不足,且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在智能广告的效果评价模型这一领域上已开始出现一些初步研宄成果,但尚不多见且均略有不足。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能够随时掌握广告宣传动态。
[001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I)采用Kinect体感控制器进行图像的采集,并将获取的图像数据送入处理设备进行身份识别;
[0014](2)将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行人脸检测,并根据人脸检测的结果进行信息处理;
[0015](3)同时跟踪记录受众信息,将其储存在处理机数据库中,再将获取到的受众信息分门别类,并根据受众信息按照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广告效果评价。
[0016]所述步骤(I)中采用Kinect体感控制器进行图像的采集具体包括:提取人体驱动骨架;提取物体的姿态骨架;实现人体姿态与物体姿态的同步;根据与物体姿态同步后的驱动骨架来驱动物体变形。
[0017]所述步骤(I)中采用主动式、RFID阅读器或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进行识别。
[0018]所述步骤⑵中图像预处理包括:人脸扶正,人脸图像的增强和归一化处理。
[0019]所述步骤(2)中人脸检测是依据归一化的人脸图像,用知识或统计的方法对人脸建模,提取面部特性,捕捉微观结构,比较待检测对象与智能数据库中所建的人脸模型的匹配程度,从而判断面部表情,返回人脸识别信息。
[0020]所述步骤⑵中的信息处理包括根据返回的人脸识别信息,将整合人脸检测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播放方案,自动切换广告并统计播放次数。
[0021]所述因子分析模型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其矩阵形式为:x = AF+e,其中,F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e为X的特殊因子。
[0022]有益效果
[0023]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模型,合理利用广告平台运行过程中所获得的受众信息、环境信息、人流信息等各种错中复杂的数据信息,结合本发明中的效果评价模型,可以使广告商不用另外花费时间、人力、财力,就可以随时掌握广告宣传动态、更改广告投放方案。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人体骨架图;
[0025]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0026]图3是广告效果反馈数据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8]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Kinect体感控制器负责图像的采集,并将获取的数据送入处理设备;处理设备为计算机或者嵌入式微机系统,负责将从采集设备获取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分析运算,按照广告效果评价模型的运算结果控制电子广告屏来实现广告内容的播放/切换,并将分析得到的信息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按需反馈到数据信息处理中心(广告厂商、调研机构等)。其工作过程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0029]1.身份识别
[0030]受众进入识别范围内,系统利用识别设备主动对之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身份识别,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主动选取不同类型的广告播放,提高范围内受众的关注度。
[0031]RFID阅读器:根据受众所拥有的电子标签,对受众身份进行主动智能识别: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RFID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内部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并将有关数据反馈到智能广告平台的处理设备进行身份智能识别。
[0032]二维码扫描:将纸张/电子屏幕上的二维码图型,通过Kinect上的RGB摄像头进行扫描,输入到处理设备中并使用内置软件进行解码。利用解码后所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识别。
[0033]人体骨架追踪技术:Kinect具有两个深度传感器一一红外深度摄像头。利用摄像头获取的信息,融合数字图像技术相,结合自主开发的相关的模式识别算法,追踪人体骨架,获得人体20个关键位置骨骼点的空间坐标,提取人体骨骼信息。再获取关键位置骨骼点的空间坐标,形成驱动骨架,提取广告内待同步物体的关键点,生成物体的姿态骨架,如附图1。最后,通过仿射变换,将人体驱动骨架与物体姿态骨架重合,使人体姿态与物体的同步,实现人体的驱动骨架驱动物体变形的功能,达到“随动”的效果。
[0034]具体步骤如下:
[0035]I)提取人体驱动骨架。通过传感器获得人体运动的驱动骨架。
[0036]2)提取物体的姿态骨架。提取物体模型的关键点,生成物体的姿态骨架。
[0037]3)人体姿态与物体姿态的同步。通过仿射变换,将人体驱动骨架与物体骨架姿态重合,即实现人体姿态与物体姿态的同步。
[0038]4)与物体姿态同步后的驱动骨架,驱动物体变形。
[0039]在进入交互状态以后,为了能够使广告中的待交互物体与人体在驱动骨架的驱动下同步运动,需要让物体网格随着驱动骨架的平移、旋转而产生运动。这需要将属于物体的网格顶点分配给影响其变形的骨骼,并设置权重值来实现,进而实现人体与物体的联动效果O
[0040]2.人脸识别
[0041 ] 包括图像预处理、人脸检测、信息处理三个步骤。
[0042]图像预处理:RGB摄像头对当前受众进行面部图像采集,在预处理阶段,对图像进行优化,尽可能去除或者减小光照、成像系统、外部环境等对待处理图像的干扰,为后续处理提高质量。以便使不同的人脸图像尽可能在同一条件下完成特征提取、训练和识别。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人脸扶正,人脸图像的增强,以及归一化等工作。人脸扶正是为了得到人脸位置端正的人脸图像,即使之正向面对摄像头;图像增强是为了改善人脸图像的质量,不仅在视觉上更加清晰图像,而且使图像更利于计算机的处理与识别。归一化工作的目标是取得尺寸一致,灰度取值范围相同的标准化人脸图像。
[0043]人脸检测:依据归一化的人脸图像,用知识或统计的方法对人脸建模,提取面部特性,捕捉微观结构,比较待检测对象与智能数据库中所建的人脸模型的匹配程度,从而判断面部表情,返回人脸识别信息;
[0044]信息处理:根据人脸检测环节所返回的人脸识别信息,处理机讲整合人脸检测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播放方案,自动切换广告并统计播放次数。
[0045]3.广告效果评价
[0046]在受众体验广告平台的同时跟踪记录受众人数、体验时长、互动效果等信息储存在处理机数据库中。再将获取到的受众信息分门别类,利用广告机3G无线上网功能,通过网络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远程服务器。数据信息处理中心将通过远程服务器按需获取数据信息,并按照本发明设计的模型进行广告效果评价(如:广告商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互联网监控每一台广告终端的广告效果,及时调整广告内容和策略,实现终端控制)。
[0047]在广告平台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地宏观的监测单位时间内广告牌附近的人流量、关注人数以及互动广告的播放次数等数据信息。而对于单一广告,广告播放过程中关注受众的性别、年龄、交互时间、交互情况等数据信息。这两种类型的数据信息会统一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在云端,通过已开发的算法进行数据分析、效果评价、投放决策分析等过程,达到对大量数据精准分析、评价、决策的效果。与此同时,不断地将更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方便广告商管理客户端观测并更改广告投放策略(如图2所示)。
[0048]广告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以下情况:
[0049]1.每千人印象成本评价体系(CP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