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563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设及一种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理想条件下,某一地区的电网负荷应均匀分布在各个变电站的合理供电半径 内,W使该一地区的线路和变压器传输的功率与用电负荷所需的功率相平衡。
[0003] 然而,由于受城市拆迁、人口迁移、线路走廊占地困难等因素影响,在规划初期,原 本电网负荷分布相对合理的线路,经过几年的发展W后,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状况,该一 结果会直接导致局部线路过载或lOkV母线电压异常。
[0004]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难W评估某一地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合理程度,导致无法 为某一地区的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和线路切改提供参考数据。
[0005]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W至少解决由于难W评估某一 地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合理程度,导致无法为某一地区的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和线路切 改提供参考方案的技术问题。
[00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第一 电网的第一电网接线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上述第一电网接线模型用于描述在当前运行状 态下上述第一电网的结构属性;根据上述第一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上述 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对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 分布状况进行量化评估;输出上述目标区域内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量化评 估结果。
[000引进一步地,在输出上述目标区域内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量化评估 结果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第二电网的第二电网接线模型的第二模型参 数,上述第二电网接线模型用于描述在当前运行状态下上述第二电网的结构属性;根据上 述第二电网模型的第二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上述第二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 数据;根据上述第二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和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 状况的基础数据对上述第二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和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 况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上述比较结果从上述第一电网和上述第二电网中确定出 电网负荷分布均匀的电网;将电网负荷分布均匀的电网作为量化评估结果输出。
[0009] 进一步地,上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对应上述第一电网中的一个分 区电网,根据上述第一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 布状况的基础数据包括:根据上述第一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上述多个分区中各个 分区对应的分区电网的分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对上述第一 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包括:根据上述各个分区对应的分区电网的分区电 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计算上述各个分区的分区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根据上述各 个分区的分区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计算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根 据上述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对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量化评估。
[0010] 进一步地,通过W下公式计算上述各个分区的分区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Si_y=
其中,Si_y为第i分区的可用供电容量, 为第i分区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S。为第i分区内所有lOkV变压器绕组侧容量的 50%,m为实数,Sd为负荷增长步长,S^。,。1为第i分区的电网设计供电容量,Ai第i分区电 网的负荷电气均匀系数。
[0011] 进一步地,通过W下公式计算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
貧中,T为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a,为第i分区 的加权系数。
[001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评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 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第一电网的第一电网接线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上述第一电网接线模型 用于描述在当前运行状态下上述第一电网的结构属性;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 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评 估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对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量化评估;输出 单元,用于输出上述目标区域内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量化评估结果。
[0013]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输出上述目标区域内上述第一 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量化评估结果之后,获取目标区域内第二电网的第二电网接线 模型的第二模型参数,上述第二电网接线模型用于描述在当前运行状态下上述第二电网的 结构属性;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二电网模型的第二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上述 第二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比较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二电网的电网负荷 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和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对上述第二电网的 电网负荷分布状况和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第=确 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比较结果从上述第一电网和上述第二电网中确定出电网负荷分布均 匀的电网;上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将电网负荷分布均匀的电网作为量化评估结果输出。
[0014] 进一步地,上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对应上述第一电网中的一个分 区电网,上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上述多个分 区中各个分区对应的分区电网的分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据,上述评估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各个分区对应的分区电网的分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基础数 据计算上述各个分区的分区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各个分 区的分区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计算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评估模 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匀系数对上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量 化评估。
[0015]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通过W下公式计算上述各个分区的分区电网 负荷电气均匀系数;Si_y=SSi_m"=Si_"+mSi_d 廷中,Si_y为第 i分区的可用供电容量,Si_m"为第i分区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Si_。为第i分区内所有lOkV变压器绕组侧容量的50%,m为实数,Sd为负荷增长步长,SwMdi为第i分区的电网设计供 电容量,Ai第i分区电网的负荷电气均匀系数。
[0016]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通过W下公式计算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 负荷电气均匀系数:
其中,T为上述目标区域的第一电网负荷电气均 匀系数,为第i分区的加权系数。
[001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评估系统,包括:上述的任一项的评 估装置
[001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第一电网的 第一电网接线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第一电网接线模型用于描述在当前运行状态下第一电 网的结构属性;根据第一电网模型的第一模型参数确定用于评估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 状况的基础数据;根据基础数据对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进行量化评估;输出目标 区域内第一电网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量化评估结果,达到了简单评估某一地区电网负荷 分布状况的合理程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能够某一地区的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和线路切改 提供参考方案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难W评估某一地区电网负荷分布状况的合理程 度,导致无法为某一地区的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和线路切改提供参考方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评估系统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0021]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评估系统的软件架构的示意图;
[002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典型的地区电网接线模型的示意图;
[002引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