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000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且能够容易地防止因过度集中分布于倾斜角小的区域而导致 的弊端(刺目的产生)。
[0147] 追加条件(4)的偏斜度更优选为0~1. 4,进一步优选为0~1. 2。
[0148] 追加备件(5)
[0149] 所述的条件(A)和/或(B)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追加条件(5)。
[0150] 追加条件(5):凹凸形状的倾斜角度分布的峭度为1. 5~6
[0151] 通过将追加条件(5)的峭度设为1. 5以上,使倾斜角度分布的基底扩大,且凹凸具 有多种角度的倾斜角,可以进一步防止刺目。另外,通过将追加条件(5)的峭度设为6以 下,可以防止倾斜集中在频率峰值附近的极其狭窄的角度范围,而进一步防止刺目,并且减 少平坦的角度(降低峰值的角度)侧的基底,使防眩性更良好,且减少陡峭的角度(提高峰 值的角度)侧的基底,能够容易地防止白化、分辨率降低及对比度降低。
[0152] 追加条件(5)的峭度优选为2~6,进一步优选为2. 5~6。
[0153] 追加备件(6)
[0154] 所述的条件(A)和/或(C)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追加条件(6)。
[0155] 追加条件(6):从在倾斜角度分布曲线中显示峰值的倾斜角度起,在正向显示拐 点的倾斜角度(正向显示拐点的倾斜角度)为4~15度
[0156] 追加条件(6)的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是指,在凹凸面中,倾斜角度不会集中在倾 斜角度较低的角度区域,且具有多种倾斜角。这样,认为通过使倾斜角度不集中在倾斜角较 低的角度区域,且具有多种倾斜角,可以进一步防止刺目。另外,通过将追加条件(6)的倾 斜角度设为4度以上,利用存在倾斜角较高的斜面,易于使防眩性等诸特性良好。另外,通 过将该角度设为15度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白化、分辨率降低及对比度降低。
[0157] 追加条件(6)的倾斜角度更优选为5~12度,进一步优选为5. 5~10度,更进一 步优选为6~8. 5度。
[0158] 追加备件(7)
[0159] 所述的条件(A)和/或(C)进一步优选满足下述追加条件(7)。
[0160] 追加条件(7):显示拐点的倾斜角度和显示峰值的倾斜角度之差([正向显示拐点 的倾斜角度]一[显示峰值的倾斜角度])为2. 2~10度
[0161] 通过满足追加条件(7),可以使追加条件(6)的效果更良好。
[0162] 追加条件(7)的角度差更优选为2. 5~9度,进一步优选为2. 8~8度,更进一步 优选为2.8~5度。
[0163] 光学片的总透光率(JIS K7361 - I :1997)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0164] 光学片的雾度(JIS K7136 :2000)优选为25~60%,更优选为30~60%,进一步 优选为30~50%。通过将雾度设为25%以上,可以赋予防眩性,并且使电极的形状或伤不 易看出。另外,通过将雾度设为60%以下,可以防止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分辨率降低,并且 易于防止对比度降低。
[0165] 另外,在将雾度分成表面雾度(Hs)和内部雾度(Hi)的情况下,表面雾度优选为 20~50 %,更优选为20~45 %,进一步优选为25~40 %。通过将表面雾度设为20 %以 上,即使在室外等明亮的使用环境下,也可以使防眩性良好,并且使电极的形状或伤不易看 出,通过设为50 %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对比度降低或分辨率降低。
[0166] 另外,内部雾度优选为5~30%,更优选为5~25%,进一步优选为10~18%。 通过将内部雾度设为5%以上,通过与表面凹凸的协同作用,能够容易地防止刺目,通过设 为30%以下,可以防止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分辨率降低。
[0167] 另外,从所述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的效果平衡的观点来看,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 的比(Hs/Hi)优选为I. 0~5. 0,更优选为2. 0~5. 0,进一步优选为2. 5~4. 5。
[0168] 表面雾度及内部雾度可以通过例如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求得。
[0169] 从分辨率的观点及使电极的形状或伤不易看出的观点来看,光学片使用JIS K7105 :1981所制定的图像清晰度测定装置并通过具有2mm、lmm、0· 5mm及0· 125mm宽度的 光梳的4种透射图像清晰度之和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超过20%且80%以下。
[0170] 光学片的凹凸形状的算术平均糙度Ra优选为0. 20~0. 70 μ m,更优选为0. 25~ 0. 50 μ m。通过将Ra设为0. 20 μ m以上,能够容易地防止刺目,并且能够容易地使防眩性、 防紧贴性及防干涉条纹性良好,进而,可以使电极的形状或伤不易看出。另外,通过将Ra设 为0. 70 μ m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分辨率及对比度降低。需要说明的是,Ra及后述的Rz、 Smp是将临界值设为0. 8mm的值。
[017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Ra是将JISB0601 :1994所述的二维粗糙度参数即Ra进 行了三维扩张的参数,若在基准面上设置垂直坐标轴Χ、γ轴,且将粗糙度曲面设为Z (X,y), 将基准面的大小设为Lx、Ly时,可通过下式(2)算出。
[0172] [数学式2]
[0173]
[0174][0175] 另外,若使用所述的Zy,则可通过下式(3)算出。[0176] [数学式3]
[0177]
[0178] N :全部点数
[0179] 光学片的凹凸形状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优选为1. 00~3. 50 μπι,更优选为 1. 20~3. 00 μ m。通过将Rz设为1. 00 μ m以上,能够容易地防止刺目,并且能够容易地使 防眩性、防紧贴性及防干涉条纹性良好,进而,可以使电极的形状或伤不易看出。另外,通过 将Rz设为3. 50 μ m以下,标高极高的凸部消失,从而能够容易地防止分辨率及对比度降低。
[0180] 另外,从更容易得到所述Ra及Rz的效果的观点来看,Rz和Ra的比[Rz/Ra]优选 为6. 0以下,更优选为4. 0~6. 0,进一步优选为4. 5~5. 7。
[018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Rz是将JISB0601 :1994所述的二维粗糙度参数即Rz进 行三维扩张而得到的参数。在基准面上以360度放射状设置多条通过基准面中心的直线, 使之网罗整个区域,从三维粗糙度曲面得到基于各直线而切断的截面曲线,并求得该截面 曲线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从最高峰起按照由高至低的顺序直到第五个峰高的平均值 和从最深的谷底起按照由深至浅的顺序直到第五个谷深的平均值之和)。这样得到的多个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中,通过将居于上位的50%进行平均而算出。
[0182] 光学片的凹凸形状的凹凸的平均峰峰间隔Smp优选为25~100 μπι,更优选为 30~80 μm,进一步优选为30~70 μm。通过在将倾斜角度分布曲线的半值全宽设为本发 明的范围之后,将Smp设为所述范围,可以设为不会过缓且过陡的凹凸形状,能够容易地防 止刺目,并且能够容易地发挥防眩性、防紧贴、防干涉条纹、电极形状及伤的无形化、防止分 辨率降低、防止白化等各个性能。
[0183] Smp如下求得。从三维粗糙度曲面起高于基准面的部分中,将由一个区域围成的部 分作为一个峰时,峰的个数设为Ps,且将测定区域整体(基准面)的面积设为A,则Smp可 通过下式(4)算出。
[0184] [数学式4]
[0185]
[0186] 所述Ra、Rz及Smp可以通过所述干涉显微镜"NewView"系列所附带的测定、解析 应用软件"MetroPro "算出。
[0187] 所述光学片只要在至少一面上具有所述凹凸形状且具有光透射性,则即可没有特 别制限地使用。另外,也可以在光学片的两面上具有所述凹凸形状,但从可操作性、映像的 可视性(分辨率,白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在一面具有所述凹凸形状,且另一面为大致平滑 (Ra 为 0.02 μ m 以下)。
[0188] 另外,光学片也可以为凹凸层的单层,也可以是在透明基材上具有凹凸层的多层。 从可操作性及制造的容易性来看,优选为在透明基材上具有凹凸层的结构。
[0189] 作为凹凸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举出:1)使用了压花辊的方法,2)蚀刻处理,3)利用 模进行成型,4)通过涂布形成涂膜等。这些方法中,从凹凸形状的再现性的观点来看,优选 为3)的利用模进行的成型,从生产力及多品种对应的观点来看,优选为4)的通过涂布形成 涂膜。
[0190] 利用模进行的成型可通过如下制造,即,制作由与凹凸面互补的形状构成的模,向 该模中注入高分子树脂或玻璃等构成凹凸层的材料并使之固化后,从模中取出。在使用透 明基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制造,即,向模中注入高分子树脂等,在该模上叠合透明基 材后,使高分子树脂等固化,并从模中取出每个透明基材。
[0191] 通过涂布形成涂膜可以通过如下制造,即,将含有树脂成分及透光性粒子的凹凸 层形成涂布液通过凹版涂布法、棒涂布法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于透明基材上,根据需要 进行干燥、固化。为了将凹凸形状制成所述的范围,优选在凹凸层形成涂布液中含有无机超 微粒子。
[0192] 图10是通过涂布含有粘合剂树脂、透光性粒子及无机超微粒子而成的凹凸层形 成涂布液而形成的、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片的凹凸层的截面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STEM)〇
[0193] 通常,不存在透光性粒子的部位的凹凸层表面大致平滑,但图10的凹凸层中,不 存在透光性粒子的部位也具有平缓的倾斜。认为其原因是由于,涂布液的触变性及溶剂的 干燥特性受到无机超微粒子的影响,而不能产生通常那样的平滑。认为这样,通过在不存在 透光性粒子的部位也形成平缓的倾斜,在凹凸层上尽可能消除大致平滑的部位,且容易将 条件(A)~(C)及其它的追加条件纳入本发明的范围。
[0194] 另外,认为图10的凹凸层由于以下(1)~(3)的原因,能够容易地使条件(A)~ (C)及其它追加条件在所述范围内。
[0195] (1)存在透光性粒子部位的若干陡峭倾斜和不存在透光性粒子部位的若干平缓倾 斜混合存在,且倾斜为随机的凹凸形状。
[0196] (2)通常,存在于凹凸层表面附近的透光性粒子的凹凸层的周边形状为沿着透光 性粒子形状的凸部形状,但图10的凹凸层中,未形成沿着透光性粒子形状的形状。这样,凹 凸层的表面形状未充分反映出存在于凹凸层表面附近的透光性粒子的形状,由此,为陡峭 的凹凸也较少的形状。
[0197] (3)图10的凹凸层中,透光性粒子存在分散和凝聚这两种。认为其原因是由于,无 机超微粒子对涂布液的触变性或透光性粒子彼此的亲和性造成影响。这样,通过存在分散 和凝聚这两种,凹凸形状的变化多,为随机的表面形状。
[0198] 透光性粒子可以均使用透光性有机粒子及透光性无机粒子中的任一个。另外,透 光性粒子可举出:球形、圆盘状、橄榄球状、无定形等形状,还可举出这些形状的中空粒子、 多孔质粒子及实心粒子等。其中,从防止刺目的观点来看,优选为球形的实心粒子。
[0199] 作为透光性有机粒子,可举出: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三聚氰胺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苯并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有机硅、 氟类树脂及聚酯类树脂等构成的粒子。
[0200] 作为透光性无机粒子,可举出: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及二氧化钛等构成的 粒子。
[0201] 所述透光性粒子中,从分散控制的容易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为透光性有机粒子,其 中,优选为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由于折射率及亲 疏水性的程度容易控制,因此,从容易控制内部雾度及凝聚/分散的观点来看,优选。
[0202] 从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的观点来看,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10 μπι, 更优选为3~8 μπι。
[0203] 另外,从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的观点来看,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和凹凸层厚 度之比(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凹凸层的厚度)优选为0. 5~1. 0,更优选为0. 6~0. 9。
[0204] 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以下(1)~(3)的操作算出。
[0205] (1)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本发明光学片的透射观察图像。倍率优选为500~2000 倍。
[0206] (2)从观察图像中任意选出10个粒子,测定各个粒子的长径及短径,根据长径及 短径的平均值算出各个粒子的粒径。长径设为各个粒子在画面上最长的径。另外,短径是 指,画出与构成长径的线段的中点垂直的线段,该垂直的线段与粒子相交的2点间的距离。
[0207] (3)在相同样品的不同画面的观察图像中进行5次相同的操作,并将根据合计50 个部分的粒径的数平均值得到的值设为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
[0208] 无机超微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首先,利用TEM或STEM拍摄本发明的光学片剖面。 拍摄后,通过进行与所述(2)及(3)相同的方法,可算出无机超微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TEM 或STEM的加速电压优选设为IOkv~30kV,倍率优选设为5万~30万倍。
[0209] 从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的观点来看,透光性粒子的含量优选为形成凹凸层的全 部固体成分中的2~25质量%,更优选为5~20质量%。
[0210] 作为无机超微粒子,可举出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及二氧化钛等构成的超微 粒子。其中,从透明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二氧化硅超微粒子。
[0211] 从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的观点来看,无机超微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优选为1~ 25nm,更优选为5~20nm。
[0212] 无机超微粒子优选为通过表面处理而导入了反应性基团的反应性无机超微粒子。 通过导入反应性基团,可以在凹凸层中含有大量的无机超微粒子,而可以易于得到所述的 凹凸形状。
[0213] 作为反应性基团,适于使用聚合性不饱和基团,优选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特别 优选为电离辐射固化性不饱和基团。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 烯酰氧基、乙烯基及烯丙基等烯属不饱和键以及环氧基等。
[0214] 这种反应性无机超微粒子可以举出利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超微 粒子。在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超微粒子表面进行处理时,可举出对无机超微粒子喷雾硅 烷偶联剂的干式法;或使无机超微粒子分散于溶剂中后,添加硅烷偶联剂进行反应的湿式 法等。
[0215] 无机超微粒子的含量优选为形成凹凸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的10~90质量%,更 优选为20~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50质量%。通过设为该范围,且通过平滑性的 控制及对凹凸层的聚合收缩的抑制,可以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
[0216] 另外,从易于得到所述凹凸形状的观点来看,凹凸层中透光性粒子及无机超微粒 子的含量之比(透光性粒子的含量/无机超微粒子的含量)优选为〇. 1~〇. 4,更优选为 0· 2 ~0· 3〇
[0217] 凹凸层的树脂成分优选含有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或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从使机械强度更良好的观点来看,更优选含有电离辐射固化性树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