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生成装置、聚合方法和聚合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175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域即为最小基准点群404。可见,与方式I相比,方式2采用了 “先快后慢”的方式来生成基准点以逼近当前显示区域,这样,既能提高找到最近基准点的速率(相对地性能较),且使找到的最近基准点与所述参考区域距离相对会更近,从而提高生成的动态网格的精确度。
[0082]可以理解的,在上述方式I和方式2中,均可采用如下方法来进一步优化:经过已知基准点的经玮线将整个空间分为四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命名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假定当前显示区域(参考区域)在第一空间内,以已知基准点为起始点,向经玮度方向延伸,向且仅向第一空间扩散,确定第一空间内所有的基准点,在第一空间内所有的基准点中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任意一点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最近基准点。这样,可以减少生成无谓的基准点。例如,在图6b的基础上,利用该优化方式来生成基准点,则只需要生成逼近所述当前显示区域(或参考区域)的基准点,从而减少生成无谓的基准点,如图6c所示,当前显示区域401 (或参考区域402)位于第一空间,则只需在第一空间内生成基准点,并生成覆盖当前显示区域401 (或参考区域402)的最小基准点群404。
[0083]二、找出最近基准点
[0084]在以已知基准点为起始点生成能够覆盖到所述当前显示区域(或参考区域)的最小基准点群404后,在最小基准点群404中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任意一点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最近基准点。实施时,上述过程往往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实现:
[0085]步骤1:确定生成的基准点是否有落在参考区域上的,若存在,则以落在所述参考区域上的基准点作为所述最近基准点(参考图7a)。可以理解的,当落在参考区域上的基准点存在多个时,以任意一个作为所述最近基准点,例如,如图7a所示,落在参考区域402上的基准点有多个,任取其中一个如点E111作为所述最近基准点;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 ;
[0086]步骤2:在围绕在所述参考区域四周的基准点中,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的边界上任意一点距离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所述最近基准点。如图7b所示,没有落在参考区域402上的基准点,则需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402边界上任意一点距离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所述最近基准的,如图7b所示,在围绕参考区域402四周的基准点中,点E222距离参考区域402边界上的点X最近,故点E222作为最近基准点。
[0087]S103:以所述最近基准点为起始点向经玮度方向延伸,生成由多个所述单元网格构成且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
[0088]参考图8,当所述最近基准点位于所述参考区域402上时,并以最近基准点E作为单元网格的一个顶点,单元网格的长与玮线平行,单元网格的宽与经线平行,两个单元网格之间以长或宽重叠,沿经玮度方向延伸,向四周扩散,生成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401的最小动态网格403。
[0089]参考图4a,当所述最近基准点位于所述参考区域之外时,经过最近基准点E的经玮线将空间划分为四个象限,按逆时针分别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当前显示区域的参考区域落在哪个(或跨越两个)象限,便只在该象限(或两个象限)生成动态网格,在图4a中,当前显示区域401落在第四象限,便以最近基准点E为起始点,并以最近基准点E作为一个单元网格的一个顶点,单元网格的长与玮线平行,单元网格的宽与经线平行,两个单元网格之间以长或宽重叠,沿经玮度方向延伸,向第四象限扩散,生成完全覆盖所述当如显不区域401的最小动态网格403。
[0090]生成的动态网格中每个单元网格范围不会根据当前显示区域(同一显示级别显示区域)的变动(扩大、缩小、移动、变形)而变动,以图4b为例,当当前显示区域由401变大为当前显示区域4011时,生成覆盖当前显示区域4011的动态网格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0091](I)找出当前显示区域4011的参考区域4022,点E仍然为最近基准点,以最近基准点E作为单元网格的一个顶点,单元网格的长与玮线平行,单元网格的宽与经线平行,两个单元网格之间以长或宽重叠,沿经玮度方向延伸,向四周扩散,生成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4011的最小动态网格4033 ;
[0092](2)以先前生成的最小动态网格403为基础,由经玮度方向延伸,生成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4011的最小动态网格4033 ;
[0093]不管以哪种方式生成的最小动态网格4033与先前生成的最小动态网格403相比,当当前显示区域从401变化为当前显示区域4011 (同一显示级别显示区域)时,每个单元网格范围并不会因此而变化,从而提高数据的聚合精度。
[0094]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根据当前显示区域,实时生成一个完全覆盖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且每个单元网格范围不会根据当前显示区域(同一显示级别显示区域)变动而变动,从而提高数据的聚合精度。
[0095]实施例2
[0096]参见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0097]S201、将当前显示区域所在的最大、最小经玮度线构成的封闭区域作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参考区域。
[0098]S202、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的边界上任意一点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最近基准点。
[0099]所述最近基准点从预存的基准点数据库找出或从已知的基准点即时生成,任意两个基准点在经度方向上的距离为:h = ma,在玮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 = nb,
[0100]其中,h和I分别为任意两个基准点在经度方向上的距离和在玮度方向上的距离,a和b分别为预设的单元网格的长和宽,m、η为非固定值,取任意自然数,且m、η不能同时为O。
[0101]为更清楚的说明S202,参见图4a所示,所述参考区域402的边界上任意一点即为图4a中四条虚线中任意一点,只需要找出与参考区域402边界上任意一点最近的基准点即可,而不用找出与参考区域402整个区域最近的基准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找出最近基准点E的速率;
[0102]S203:以所述最近基准点为起始点向经玮度方向延伸,生成由多个所述单元网格构成且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
[010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也可以实现:每个单元网格范围不会根据当前显示区域(同一显示级别显示区域)变动而变动,从而提高数据的聚合精度。另外,本实施例将对比数据量由整个参考区域的点数据减少到整个参考区域边界的点数据,能以更快的速率找出最近基准点E,从而以更快的速率生成完全覆盖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
[0104]实施例3
[0105]参见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0106]S301、将当前显示区域所在的最大、最小经玮度线构成的封闭区域作为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参考区域。
[0107]S302、找出与所述参考区域所在的最大、最小经玮度线的交点最近的基准点作为最近基准点;
[0108]所述最近基准点从预存的基准点数据库找出或从已知的基准点即时生成,任意两个基准点在经度方向上的距离为:h = ma,在玮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 = nb,
[0109]其中,h和I分别为任意两个基准点在经度方向上的距离和在玮度方向上的距离,a和b分别为预设的单元网格的长和宽,m、η为非固定值,取任意自然数,且m、η不能同时为O。
[0110]为更清楚的说明S302,参见图4a所示,所述参考区域402的最大、最小经玮度线的四个交点是X、Y、V和W点,只需要找出与参考区域402边界上这四点最近的基准点即可,而不用找出与参考区域402整个区域或边界上任意一点最近的基准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找出最近基准点E的速率;
[0111]S303:以所述最近基准点为起始点向经玮度方向延伸,生成由多个所述单元网格构成且完全覆盖所述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
[0112]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也可以实现:每个单元网格范围不会根据当前显示区域(同一显示级别显示区域)变动而变动,从而提高数据的聚合精度。另外,本实施例将对比数据量进一步由整个参考区域边界的点数据减少到参考区域的四个顶点,能以更快的速率找出最近基准点E,从而以更快的速率生成完全覆盖当前显示区域的最小动态网格。
[0113]实施例4
[0114]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态网格的生成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动态网格的生成方法的所有流程。
[0115]参见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网格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