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水环境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243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性值排序队列;
[022引 La,胃为属于美国区域的第j物种平均急性值;
[0223]L。为目标污染物对应的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
[0224] Lusmav为属于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1物种平均急性值。
[0225] 拟合方法包括;SSD-RIVM法、SSD-AU法W及美国SSD法。
[0226] 差异显著性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得到的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差异显 著性分析,根据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获取基准优研污染物。
[0227]本发明实施例中,差异显著性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数据输入单元、第二数据输入单 元、正态分布检验单元、方差齐性检验单元、数据转换单元W及显著性分析单元(图中未示 出),其中,
[022引第一数据输入单元,用于依序输入目标污染物对应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一危害 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至第Η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0229] 第二数据输入单元,用于依序输入目标污染物对应美国区域的第一危害5%生物 的污染物浓度值至第Η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0230]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一肥5值与美国区域的第一肥5值采用同 一拟合方法(例如,SSD-RIVM法)得到,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二肥5值与美国区域的第二 HCs值采用同一拟合方法(例如,SSD-AU法)得到,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HHCs值与美国 区域的第HHCs值采用同一拟合方法(例如,美国SSD法)得到。
[0231] 正态分布检验单元,用于分别对第一数据输入单元W及第二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 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将输入的数据输出至方差齐性检验单元,如果 不符合,将输入的数据输出至数据转换单元;
[0232] 方差齐性检验单元,用于在化iginS软件中,采用统计/方差分析/单因子方差分 析/方差齐性检验/levenell/均值比较差异水平为0. 05/分析函数化key/自动再计算/ 数据输入/原始数据项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输出至显著 性分析单元;
[0233]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经过转换,如果是,输出无法分析结果, 否则,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对数或倒数转换,并将转换的数据输出至正态分布检验单元;
[0234]显著性分析单元,判断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是否是齐性的,如果不是,输出无法分析 结果;否则,判断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有显著性差异,确定目标污染 物为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如果无显著性差异,确定目标污染物为非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
[0235]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W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获取水环境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公布的优控污染物列表,获取目标流域区域的优控污染物检测浓度,将大于污染 物检测浓度阈值的优控污染物检测浓度对应的优控污染物放入目标污染物列表中; 基于预先设置的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搜集目标污染物列表中各优控污染物对物 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 利用搜集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计算目标污染物对同一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 毒性数据的几何平均值,得到该目标污染物对应的多个物种平均急性值; 获取搜集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中各物种所属的地理分布区域; 根据物种所属的地理分布区域,对得到的目标污染物对应的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分 类; 将分类的物种平均急性值按照从小至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分别对排序的分类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拟合,得到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利用得到的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根据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获取基准优研污染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先设置的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包括: A1,试验暴露时间为2-4天; A2,毒性终点指标为半数致死浓度、半数效应浓度、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致死剂量; A3,流水式试验结果优于半静态试验结果,优于静态试验结果; A4,试验过程中化合物浓度被监控的试验数据优于未被监控的; A5,生物幼体的试验数据优于成体试验数据; A6,同一物种的数据差异超过一个数量级的,舍弃离群值; A7,试验过程须设置有空白对照组,且不能喂食; A8,试验用水的总有机碳需小于5mg/L。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搜集目标污染物列表中各污染物对物种的合格水生 态急性毒性数据包括: 在ECOTOX毒性数据库中,获取满足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的文献生物毒性数据; 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获取满足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的文献生物毒 性数据。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利用下式计算目标污染物对应的某一物种平均急性值:式中, SMAV为目标污染物对该某一物种的平均急性值; Vh为目标污染物对该某一物种的第h个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 η为该某一物种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数量。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将物种平均急性值分类为:美国物种平均急性值以及中 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平均急性值。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将美国物种平均急性值以及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平均 急性值分别进行排序后,得到的美国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以及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 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为:式中, LA为目标污染物对应的美国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 LA]S_为属于美国区域的第j物种平均急性值; Lc为目标污染物对应的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 Lcls_为属于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1物种平均急性值。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分别对排序的分类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拟合包括: 对于美国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分别采用荷兰公共健康与环境研究所推荐的物种 敏感度分布法、澳大利亚推荐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以及美国推荐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 拟合; 对于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物种平均急性值排序队列,分别采用荷兰公共健康与环境研究 所推荐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澳大利亚推荐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以及美国推荐的物种敏感 度分布法进行拟合。8. -种获取水环境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目标污染物列表获取模 块、物种平均急性值计算模块、分类模块、拟合模块以及差异显著性分析模块,其中, 目标污染物列表获取模块,用于利用公布的优控污染物列表,获取目标流域区域的优 控污染物检测浓度,将大于污染物检测浓度阈值的优控污染物检测浓度对应的优控污染物 放入目标污染物列表中; 物种平均急性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搜集目标 污染物列表中各优控污染物对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利用搜集的合格水生态急 性毒性数据,计算目标污染物对同一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的几何平均值,得到 该目标污染物对应的多个物种平均急性值; 分类模块,用于获取搜集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中各物种所属的地理分布区域; 根据物种所属的地理分布区域,对得到的目标污染物对应的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分类; 拟合模块,用于将分类的物种平均急性值按照从小至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分别对排序 的分类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拟合,得到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差异显著性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得到的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差异显著性 分析,根据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获取基准优研污染物。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物种平均急性值计算模块包括:急性毒性数据搜集 单元以及物种平均急性值计算单元,其中, 急性毒性数据搜集单元,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搜集目标污 染物列表中各优控污染物对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 物种平均急性值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搜集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计算目标污染 物对同一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的几何平均值,得到该目标污染物对应的多个物 种平均急性值。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单元、第二数据输入单元、正态分布 检验单元、方差齐性检验单元、数据转换单元以及显著性分析单元,其中, 第一数据输入单元,用于依序输入目标污染物对应中国目标流域区域的第一危害5% 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至第三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第二数据输入单元,用于依序输入目标污染物对应美国区域的第一危害5%生物的污 染物浓度值至第三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 正态分布检验单元,用于分别对第一数据输入单元以及第二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数据 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将输入的数据输出至方差齐性检验单元,如果不符 合正态分布,将输入的数据输出至数据转换单元; 方差齐性检验单元,用于在Origins软件中,采用统计/方差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 方差齐性检验/levenell/均值比较差异水平为0. 05/分析函数Tukey/自动再计算/数据 输入/原始数据项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输出至显著性分 析单元;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经过转换,如果是,输出无法分析结果,否则,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对数或倒数转换,并将转换的数据输出至正态分布检验单元; 显著性分析单元,判断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是否是齐性的,如果不是,输出无法分析结 果;否则,判断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有显著性差异,确定目标污染物 为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如果无显著性差异,确定目标污染物为非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水环境基准优先研究污染物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公布的优控污染物列表,获取目标流域区域对应的目标污染物列表;基于水环境基准数据筛选规范搜集目标污染物对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计算目标污染物对同一物种的合格水生态急性毒性数据的几何平均值,得到物种平均急性值;获取各物种所属的地理分布区域,对得到的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排序;分别对排序的分类物种平均急性值进行拟合,得到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利用得到的危害5%生物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根据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获取基准优研污染物。应用本发明,可以为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IPC分类】G06F19/00
【公开号】CN105279356
【申请号】CN201410318013
【发明人】闫振广, 郑欣, 刘征涛
【申请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7月4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