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24436阅读:来源:国知局
历放置角度对移动终端进行恶意解锁。
[0052]进一步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1、当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解锁操作,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之前,还包括:
[0053]步骤S100、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
[0054]具体流程可以参照附图3所示,该步骤是首次应用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的必备步骤,相当于设置移动终端解锁的初始密码,只有进行完初始密码设置后,才可以应用密码对移动终端进行密码保护,此处,预置的放置角度区间范围就相当于移动终端的解锁密码。
[0055]当然,移动终端用户也可根据情况,对预置的角度区间进行更改,密码的随时更改功能可以防止秘密泄露后给移动终端带来的安全隐患,也符合密码的日常使用需求。
[0056]进一步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之后,还包括:
[0057]步骤S10X、开启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
[0058]具体流程图可以参照附图4所示,起始的默认设置中,所述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是默认关闭的,只有用户人工设置开启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后,该解锁功能才开启。同理,用户可以在开启该功能之后,根据需要人工关闭所述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
[0059]综上所述,本实施公开的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通过增加一个开关一是否在解锁时判断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打开开关后,根据提示,设置并保存移动终端的摆放角度区间范围,下次解锁操作时,角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并与之前保存的摆放角度区间范围进行比对,若位于区间范围内,则允许移动终端执行彻底的解锁操作,如果未位于,则不允许执行解锁操作。该解锁方法操作便捷同时具有一定隐蔽性,可以为移动终端增加一层密码保护,即使别人知道初始解锁操作密码也不一定能解锁,因为不知道移动终端应该放置的角度,甚至不知道移动终端要放置成正确的角度才能解锁。
[0060]实施例二
[0061]出于提供一种隐蔽、便捷的解锁手段的目的,实现通过移动终端配备的角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移动终端的放置角度并判断是否位于预置的放置角度区间范围而决定是否执行移动终端解锁操作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二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其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放置角度第一获取模块201以及检测解锁模块202。
[0062]其中,放置角度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初步解锁操作,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
[0063]常规的初步解锁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举例:滑动解锁、数字密码解锁、滑动手势密码解锁、人脸识别解锁、指纹解锁、语音解锁等等。
[0064]其中,检测解锁模块202,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执行解锁操作,若未位于,转至放置角度第二获取模块202。
[0065]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0066]放置角度第二获取模块203,用于当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未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在指定阀值时间区段内,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新的放置角度,并转至所述检测解锁模块202。
[0067]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0068]角度区间范围设置模块200,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
[0069]具体的,考虑到用户很难凭经验精确的将移动终端放置于某一角度,故通常将对应的解锁密码设定为某一角度区间范围,比如用户对0度,90度,180度以及270度比较容易找到参照物进行相对准确的放置,此时可以将预置角度区间缩小一些,示例的角度区间为【85,95】或【267,273】,比如用户对60度,120度的放置角度不好准确的凭经验把握时,此时可以将预置角度区间放大一些,示例的角度区间为【50,70】或【110,130】。
[0070]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0071]功能开启模块20X,用于开启所述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
[0072]起始的默认设置中,所述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是默认关闭的,只有用户人工设置开启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后,该解锁功能才开启。同理,用户可以在开启该功能之后,根据需要人工关闭所述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
[0073]上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7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二中公开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通过角度传感器获取设备的放置角度,然后判断放置角度是否符合预置的角度进行解锁,该基于移动终端放置角度的解锁方式可以单独作为移动终端的解锁方式,也可以配合其他解锁方式一起为移动终端提供解锁保护,可大大减少误解锁,同时更好的保护移动终端的隐私安全性能,解锁操作便捷隐蔽,具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
[0075]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终端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6]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77]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或者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或者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或者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
[0078]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应用于配备有角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初步解锁操作,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执行解锁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当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未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在指定阀值时间区段内,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新的放置角度,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新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解锁操作,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之前,还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开启所述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解锁操作包括:滑动解锁、数字密码解锁、滑动手势密码解锁、人脸识别解锁、指纹解锁、语音解锁。6.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备有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角度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初步解锁操作,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 检测解锁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执行解锁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放置角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未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在指定阀值时间区段内,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新的放置角度,并转至所述检测解锁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角度区间范围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功能开启模块,用于开启所述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解锁操作包括:滑动解锁、数字密码解锁、滑动手势密码解锁、人脸识别解锁、指纹解锁、语音解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置角度的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解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检测到正确的初步解锁操作,角度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若位于,执行解锁操作;若未位于,在指定阀值时间区段内,角度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新的放置角度,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的新的放置角度是否位于预置的角度区间范围内。该解锁方法通过角度传感器获取设备的放置角度,然后判断放置角度是否符合预置的角度进行解锁,该解锁方法可单独作为移动终端解锁方式,也可配合其他解锁方式一起为移动终端提供解锁保护,可大大减少误解锁,同时更好保护移动终端的隐私安全性能。
【IPC分类】G06F21/31
【公开号】CN105279402
【申请号】CN201510626455
【发明人】张龙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