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_5

文档序号:95245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显示的三维码、二维码通过系统进行扫描、识别并解码为数据信息;同时在识别过程可复制、镜像、截图并保存原码图像;对解码后的数据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与逻辑比对,判断识别其存在的文件格式与类别,按照文件格式与类别分别赋予系统识别标记,对标记对应内容进行连接;同时调用系统存在的安全管理应用程序对所述数据信息及链接进行安全扫描; 所述生成功能单元用以对所述识别功能单元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根据系统识别标记,对部分可操作对象建立操作关联,根据数据量及文件格式,自动选择系统存在的信息卡模版,并按照信息的系统识别标记与信息卡模板进行格式化对应,同时可添加自定义信息字段,生成模版格式的信息卡并推送至用户终端显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注信息卡为用户对识别解码后的数据信息在信息卡中进行自定义备注,备注内容包括:添加或更改标题、说明、评价,评级以及优先级选择;用户可对信息卡的所有备注内容进行修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级为用户根据对信息卡内容或体验的综合判断、评价,进行评级或修改评级;信息卡评级包括信息卡生成时自带评级以及用户自己评级;评级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级别选项供用户选择; 所述优先级选择为用户根据包括信息卡的重要性、认可度以及预估使用频率进行判断并选择,优先级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级别优先级供用户选择,优先级选择包括系统按预设默认优先级自动选择以及用户自己选择。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信息卡为按照分类将信息卡归入以下一类或多类,并对应建立信息卡分类目录及子目录:用户信息卡、联系人信息卡、物品信息卡、商业信息卡、知识信息卡;用户可对上述分类及其下级别分类进行分类的修改或建立自定义分类;用户可对具体信息卡的分类进行修改;根据用户最新的定义的分类,系统可自动或用户手动进行分类目录、子目录及对应信息卡的排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卡为用户所直接管理的信息卡,包括用户本人的信息卡、用户所制作、用户所管理或有关联的其它信息卡、用户所收藏的其它类别信息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查看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操作: 操作1:用户通过分类目录手动查找、查看本地储存的信息卡; 操作2:用户通过系统智能搜索功能,按标题或内容,检索出一个或多个目标信息卡进行查看; 操作3:用户在线检索互联网上包含指定标题或内容并带有三维码、二维码的网页进行查看。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讯操作包括以下操作: 操作1:在所显示的本地信息卡UI,对所包含的通讯方式关联进行点击;所述通讯方式包括:电话、网络电话、短信、微信、QQ、邮件、Facebook、钉钉、APP ; 所述通讯方式还包括用户通过支付链接进行在线支付的操作、通过用户终端所支持的功能或程序、通过Web链接实现的通讯方式; 操作2:系统跳转到关联所对应的通讯UI并对通讯对象执行通讯操作; 操作3:完成该通讯方式关联的操作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留在当前界面或返回信息卡显示界面。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享操作包括以下操作: 操作1:在所显示的本地信息卡UI,对所包含的分享关联进行点击,对原码、信息卡其它内容进行分享发送; 操作2:系统跳转到终端对应的分享关联应用界面并选择执行分享指令; 操作3:完成该分享关联的操作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留在当前界面或返回信息卡显示界面; 其中,所述分享的方式包括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短信、微信、QQ、邮件、Facebook、钉钉、博客、网络空间、本系统的其它用户;所述分享还包括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完成:WIF1、Bluetooth、NFC、红外通讯、ZigBee ;所述分享还包括由其它终端对信息卡UI上的原码进行扫描识别,实现分享; 所述分享关联的存在方式包括:在信息卡中以分享途径链接形式直观存在、通过点击识别码图像弹出分享途径选择对话的形式存在。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式模版包括: 格式模板1:用户终端显示解码后的数据信息原貌; 格式模板2:用户终端显示添加了标记、操作关联的数据信息; 格式模板3:用户终端显示添加了标记、操作关联、自定义字段与栏目的数据信息。1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原码进行识别操作; 步骤S2:生成一种或多种格式模版的信息卡; 步骤S3:用户在所述信息卡UI自定义处理或操作。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步骤S11:对用户终端本地显示的原码,通过识别功能单元,进行读取、识别并解码为数据信息; 步骤S12:对存在于其它设备或媒介上显示出来的原码通过识别功能单元进行扫描、识别并解码为数据信息; 步骤S13:对原识别码进行镜像、截图或复制并保存; 步骤S14: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逻辑比对,判断识别存在的文件格式与类别,按照文件格式与类别分别赋予系统识别标记; 步骤S15:对识别标记所对应的部分,分别进行内容连接,切分为一个或多个不同标记的段落; 步骤S16:对识别标记及其连接部分,判断具有可操作项目的部分,创建操作关联; 步骤S17:调用系统存在的安全管理应用程序对所述数据信息及链接进行安全扫描。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步骤: 步骤S21:对信息卡检索出所述内容标记中的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信息进行抽取; 步骤S22:提示用户选择与操作,是否将检索出的所述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信息导入终端机的通讯录、本地通讯软件的通讯录; 步骤S23:根据数据大小及文件格式与类别,自动选择系统存在的信息卡模版,并按照数据信息的系统识别标记与信息卡模板进行格式化对应; 步骤S24:添加两个或多个自定义项目,所述自定义项目包括标题、原码、信息卡备注栏目; 步骤S25:生成相应模版格式内容的信息卡并推送至用户终端显示。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包括以下两种或多种功能的组合:删除信息卡、备注信息卡、分类信息卡、保存信息卡、检索查看、通讯操作和分享操作。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信息卡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 方式1:用户对保存在中间处理模块的原码及其中间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包括是用户手动删除以及系统按用户设定自动删除、定期清理删除; 方式2:在信息卡生成后,用户根据所显示的信息内容,选择放弃保存信息卡并删除相关信息,或在查看过程删除该信息卡; 方式3:在用户检索查看本地所储存的信息卡的过程中,删除一个或一组、一类或多类信息卡; 方式4:系统设定本地信息卡储存容量,在系统达到该设定阀值后,系统提示用户进行清理删除,或自动按用户设定的删除规则进行自动清理删除。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信息卡具体为用户在完成每个步骤进行保存操作或者用户连续完成多个步骤后进行保存。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系统通过对包含数据信息的识别码进行识别解析,并对其加载的内容进行智能分析识别与标记,再生成格式模版的信息卡UI,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对识别码的信息内容做出直观判断与自定义处理;通过所述系统及处理方法实现对识别码的智能分析处理,并可对所述的信息卡进行自定义处理与操作,建立了用户终端的识别码管理模式,极大丰富了识别码技术的利用场景与用户操作效率,降低数据信息的使用成本。
【IPC分类】G06K17/00
【公开号】CN105279535
【申请号】CN201510759100
【发明人】韩逸, 陈青子, 韩蕙如
【申请人】福建优安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