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47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备的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获取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比所述第一图像的放大倍数高或等于;输出所述第二图像;如此,能够根据当前检测到的图像自动输出用户需要的图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0047]实施例二
[0048]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004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图像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0050]步骤S201,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部件按照预定的采集参数对第一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0051]步骤S202,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0052]步骤S203,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
[0053]步骤S204,判断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0054]步骤S205,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确定第一采集参数值;
[0055]这里,所述第一采集参数值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部件的放大倍数;
[0056]这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确定第一采集参数值”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来实现: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预置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可以为映射关系列表,然后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值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第一采集参数值。关联信息至少包括两类数据,其中一类数据用于表明第一对象的参数值,另一类数据用于表明第一采集参数值。当第一对象的参数值为第一对象的类型时,当第一对象的类型为毛囊类型时,则放大倍数为200倍,当第一对象的类型为非毛囊类型时,则放大倍数为50倍。再如,当第一对象的参数值为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时,当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表明皮肤为正常的皮肤时,则放大倍数为50倍,当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表明皮肤为受损的皮肤时,则放大倍数为200倍。
[0057]步骤S206,控制所述图像采集部件以所述第一采集参数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
[0058]这里,所述第二图像比所述第一图像的放大倍数高或等于;
[0059]这里,上述的步骤S205至步骤S206实际上提供一种实现实施例一中步骤S105“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获取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
[0060]步骤S207,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0061]这里,上述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4、S207分别对应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和S106,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参阅实施例一而理解上述的步骤S201至步骤205、S207,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0062]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皮肤检测设备作为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皮肤检测设备的皮肤镜头的放大倍率覆盖范围能支持所检测到的各种皮肤特征所需要的放大倍率,并且能根据放大倍数来对第一图像进行放大;对皮肤检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特征类型进行分类,并且设定各皮肤特征类型所需要的放大倍率,比如:普通皮肤需要50倍,毛囊需要200倍等;然后,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还可以为皮肤图像分析算法建立各种常见的皮肤特征类型的图像模型,供采集到的皮肤图像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采集到的皮肤图像内容是哪个类型;肤镜头采集到图像后,立即进行实时分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当前图像的内容属于哪种皮肤特征类型,得出结论后,将该类型所对应的放大倍率告知控制放大倍率的器件;最后,控制放大倍率的器件收到指令后,该指令中包括第一采集参数,执行新的第一采集参数,如果倍率不变,那么就不做更改。
[0063]实施例三
[006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0065]步骤S301,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部件按照预定的采集参数对第一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0066]步骤S302,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0067]步骤S303,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
[0068]步骤S304,判断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0069]步骤S305,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确定缩放倍数;
[0070]这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确定缩放倍数”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来实现: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预置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可以为映射关系列表,然后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值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缩放倍数。关联信息至少包括两类数据,其中一类数据用于表明第一对象的参数值,另一类数据用于表明第一采集参数值。当第一对象的参数值为第一对象的类型时,当第一对象的类型为毛囊类型时,则放大倍数为200倍,当第一对象的类型为非毛囊类型时,则放大倍数为50倍。再如,当第一对象的参数值为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时,当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表明皮肤为正常的皮肤时,则放大倍数为50倍,当第一对象的图像特征参数表明皮肤为受损的皮肤时,则放大倍数为200倍。
[0071 ] 步骤S306,根据所述缩放倍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放大,得到第二图像。
[0072]这里,所述第二图像比所述第一图像的放大倍数高或等于;
[0073]这里,上述的步骤S305至步骤S306实际上提供一种基于第一图像来实现实施例一中步骤S105 “根据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获取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
[0074]步骤S307,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0075]这里,上述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4、S307分别对应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和S106,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参阅实施例一而理解上述的步骤S301至步骤305、S307,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0076]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皮肤检测设备作为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皮肤检测设备的皮肤镜头的放大倍率覆盖范围能支持所检测到的各种皮肤特征所需要的放大倍率,并且能根据放大倍数来对第一图像进行放大;对皮肤检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特征类型进行分类,并且设定各皮肤特征类型所需要的放大倍率,比如:普通皮肤需要50倍,毛囊需要200倍等;然后,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还可以为皮肤图像分析算法建立各种常见的皮肤特征类型的图像模型,供采集到的皮肤图像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采集到的皮肤图像内容是哪个类型;肤镜头采集到图像后,立即进行实时分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当前图像的内容属于哪种皮肤特征类型,得出结论后,对第一图像进行放大,得到第二图像。如果倍率变,那么就不对第一图像进行放大。
[0077]实施例四
[0078]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象的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类型,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0079]步骤S401,利用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部件按照预定的采集参数对第一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0080]步骤S402,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0081]步骤S403,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整体分析,得到所述第一对象的类型;
[0082]这里,对镜头内第一图像的整体图像进行分析,以皮肤图像为例,假设皮肤图像包括毛囊类型和非毛囊类型,如果第一图像内包括毛囊的图像,则第一对象的类型为毛囊类型,如果第一图像内不包括毛囊的图像,则第一对象的类型为非毛囊类型。再如,皮肤图像包括正常类型和受损类型,其中,正常类型用于表明第一图像内的皮肤没有受损,而受损类型用于表明第一图像内皮肤有受损的皮肤的图像,如果第一图像内包括受损的图像,则第一对象的类型为受损类型,如果第一图像内不包括受损的图像,则第一对象的类型为正常类型。
[0083]步骤S404,判断所述第一对象的类型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