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

文档序号:956439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
【专利说明】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
[0001]关联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33,301号(申请日:2014年8月5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括基础申请的全部的内容。
技术领域
[0003]实施方式涉及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
【背景技术】
[0004]近年来,在硬盘驱动器(以下,简单地记为盘驱动器)等的盘装置的领域中,推工作为记录介质的磁盘的高记录密度化。伴随于该高记录密度化,盘驱动器的记录容量也增大,并且也开发几兆兆字节(TB)的盘驱动器。
[0005]盘驱动器在其制造工序中,对于盘,在物理格式化后,实施逻辑格式化及产品检验,从工厂出货。产品检验包括对记录介质(磁盘)的缺陷进行检查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以表面解析测试(SAT: surface analysis test)用的检查图形检查记录介质表面。缺陷处所以缺陷扇区的物理地址特定。并且,逻辑块地址(LBA)分配于除了缺陷扇区以外的扇区,将LBA变换为物理地址的逻辑物理变换表记录于系统区域。在盘驱动器的制造的最终工序中,实施逻辑格式化,全零的数据作为格式化用图形写入用户区域。
[0006]所述的格式化在容量少的盘驱动器中,以短的检查时间而完毕。可是,在近年开发的大容量例如几兆兆字节(TB)的盘驱动器中,存在花几十小时的情况,成为制造工序所需的时间增大的一个原因。期望盘驱动器的制造工序的效率化及简单化。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可以实现盘驱动器的制造工序的效率化及简单化的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
[000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盘和控制器的磁盘装置,其中,所述盘包括具有应当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的多个数据扇区;所述控制器从主机接受读以逻辑块地址指定的数据扇区的数据的读指令,从以对应于所述指定的逻辑块地址的物理地址特定的数据扇区读数据,并相应于在所述读出的数据包括关于所述物理地址的信息而将与所述读出的数据不同的数据返回于所述主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盘驱动器的构成的框图。
[0010]图2A是表示设置于示于图1的盘的磁道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1]图2B是表示示于图2A的数据区域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C是表示示于图2B的扇区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2D是表示包括于示于图2C的CRC的物理地址信息的示意图。
[0014]图2E是表示包括于示于图2C的CRC的逻辑块地址信息的示意图。
[0015]图3是表示从记录于示于图1的磁盘的系统区域的逻辑块地址变换为物理扇区地址的变换表的示意图。
[0016]图4是表示来自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盘驱动器中的指定扇区的读的流程图。
[0017]图5是表示向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盘驱动器中的指定扇区的写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各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盘装置及盘装置的数据读方法进行说明。
[0019]图1是简要地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盘驱动器的框图。
[0020]如示于图1地,盘驱动器包括头.盘.组件(head-disk assembly:HDA)6、头放大器集成电路(以下,头放大器1C) 11、控制器15和驱动器IC21而构成。控制器15作为包括R/W通道(RDC) 12、硬盘控制器(HDC) 13和微处理器(MPU) 14的1个芯片的集成电路而构成。
[0021]HDA6具有作为记录介质的多个磁盘1、主轴电动机(SPM) 2、搭载头10的臂3和音圈电动机(VCM) 4。盘1通过SPM2而旋转。臂3与VCM4构成致动器5,并使头10移动(寻道)直到盘1上的目标位置为止。即,致动器5通过VCM4的驱动,使搭载于臂3的头10移动于盘1上的径向方向。VCM4通过来自驱动器IC21的驱动电流而驱动控制。
[0022]头10对应于多个盘1而设置,具有安装于滑块(未图示)的写头10W及读头10R。读头10R读出记录于盘1上的数据磁道的数据。写头10W在盘1上写入数据。在各盘1的双面设置记录层,在能够在双面的记录层写入数据的盘结构中,对置于各盘1的双面而设置头10。通过对多个头10的1个进行指定,能够对多个盘1的1个记录层进行指定。
[0023]头放大器IC11具有读放大器及写驱动器。读放大器对通过读头10R读出的读信号进行放大,传送于RDC12。写驱动器将相应于从RDC12输出的写数据的写电流传送于写头10W。
[0024]RDC12包括实行读数据的信号处理的读通道12R和实行写数据的信号处理的写通道12W。例如,读通道12R对通过读头10R读出的读信号进行处理而对数据(包括伺服信息)进行解码。写通道12W对来自HDC13的写数据进行处理,编码为通过写头10W写的数据。
[0025]HDC13对主机19与RDC12之间的数据传送进行控制。HDC13对缓冲存储器16进行控制,通过将读数据及写数据暂时存储于缓冲存储器16而实行数据传送控制。并且,HDC13对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17进行控制,并进行例如MPU14所实行的程序和/或装置参数的存储和/或读(读出)。
[0026]缓冲存储器16可应用DRAM和/或SRAM等的易失性存储器。闪速存储器17可应用NAND存储器等的易失性存储器。在盘驱动器的工作中,存储于闪速存储器17的数据暂时展开于缓冲存储器16。
[0027]MPU14相当于盘驱动器的主控制器,并且称为微控制器。MPU14通过驱动器IC21对VCM4进行控制,实行头10的定位控制(伺服控制)。而且,MPU14通过RDC12对数据的记录再现进行控制。MPU14如说明于后地,生成附加于用户数据的CRC码,并构成对用户数据以CRC码进行校验的CRC运算部18。还有,CRC运算部18也可以作为硬件设置于HDC13。
[0028]头放大器IC11具有读放大器及写驱动器。读放大器对通过读头10R读出的读信号进行方法,传送于读/写(R/W)通道12。另一方面,写驱动器将相应于从R/W通道12输出的写数据的写电流传送于写头10W。
[0029]如示于图1地,在盘1,沿着圆周设置记录数据的多个柱(磁道)30。在柱30,在圆周方向空出间隔而排列伺服区域32。各伺服区域32沿着盘1的基本径向方向而延伸。并且,在最外周的柱30的一部分,设置用于对记录于盘1的数据进行管理的系统区域。
[0030]接下来参照图2A?图2E及图3对盘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图2A表示设置于示于图1的盘的磁道的结构,图2B表示示于图2A的数据区域的结构。并且,图2C表示示于图2B的扇区的结构,图2D表示包括于示于图2C的CRC的物理地址信息。而且,图2E表示包括于示于图2C的CRC的逻辑块地址信息。图3表示从记录于示于图1的磁盘的系统区域的逻辑块地址变换为物理扇区地址的变换表。
[0031]如示于图2A地,在以圆周方向相邻的伺服区域32间,设置数据区域34。各伺服区域32作为伺服扇区而构成。如示于图2B地,数据区域34以多个数据扇区(S0?Sn)36而构成。包括伺服区域32的伺服扇区及续于该伺服扇区的多个数据扇区(S0?Sn)36的数据区域34的范围也称为伺服帧。
[0032]并且,如示于图2C地,在各数据扇区(Sn)36,设置引导扇区间隙的区域40、存储扇区数据42的区域及存储ECC(纠错码)44的区域。在引导扇区间隙的区域40,记录间隙(Gap)及Sync等(都未图示)。间隙(Gap)对相邻的数据扇区(Sn_l) 36与该数据扇区(Sn)36进行分离。区域44的ECC(纠错码)用于对读出的扇区数据42进行纠错。
[0033]扇区数据42如示于图2C地由用户数据的区域46及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 48构成。在读出扇区数据42时,在CRC运算部18中,以记述于CRC48的CRC码校验(检查)用户数据的合法性。并且,在写入数据时,在用户数据46附加CRC48,写到扇区数据的区域42。
[0034]在盘装置的工厂出货前,在CRC运算部18中,在CRC码的原始码,示于图2D的物理地址码附加为种(籽)数据(或代码)而生成CRC码。原始码在作为记录于区域46的数据的用户数据应用循环的算法(生成多项式)而生成。物理地址码为在向某数据扇区(Sn)36的数据的写时,在以物理地址指定地址的情况下生成的信息。如示于图2D地,物理地址码包括指定地址标志50、柱编号52、头编号54及扇区编号56。指定地址标志50为表示该地址码以物理地址指定的标志,记述为“1”。柱编号52为能够对柱(磁道)进行特定的编号,头编号54为能够对多个头的任一进行特定的编号,扇区编号56为能够对多个数据扇区(S0?Sn)的任一进行特定的编号。在此,在相连续的数据扇区(Sn) 36,附加相连续的扇区编号(Sn)。柱编号52、头编号54及扇区编号56为CHS信息。
[0035]在盘装置的工厂出货后,物理地址码在以LBA指定的用户数据的写(写入)时,改写为逻辑块地址(LBA) ?代码。S卩,在CRC运算部18中,在CRC码的原始码,示于图2E的逻辑块地址码附加为种数据而生成CRC码。原始码在作为记录于区域46的数据的用户数据应用循环算法(生成多项式)而生成。更详细地,虽然在CRC运算部18中,在用户数据应用循环算法(生成多项式)而生成CRC码,但是在该CRC码,LBA码附加为种数据而生成。LBA码为向某数据扇区(Sn) 36的数据的写时,在以LBA指定地址的情况下生成的信息。LBA码如示于图2E地,包括指定地址标志58及LBA的区域60。指定地址标志58为表示该地址码以逻辑地址(LBA)指定的标志,记述为“0”。LBA为向某数据扇区(Sn)36的数据的读或者与时从主机19提供的地址/[目息。
[0036]接下来,关于示于图1的盘装置的制造过程中的格式化进行说明。在盘装置的制造中,准备空白盘1而组入于示于图1的盘装置,该空白盘1利用头3而格式化。在该格式化时,首先,在盘1上设置伺服区域32,并且,在伺服区域32间的数据区域34设置多个数据扇区(S0?Sn)36。并且,在各数据扇区(S0?Sn) 36,设置引导扇区间隙40而划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