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的展示处理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79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5]、(1.25, 2]、(2,+ °〇)。
[0029] 对于每一个宽高比范围,可以预设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其中,一个宽高比范围 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可以代表性地体现该宽高比范围内的各种原始宽高比的图像。例如, 在上述常见的原始宽高比中,原始宽高比9:16和3:4所在的宽高比范围是(0, 0. 8],而由 于2:3可以代表性的体现(0,0.8]这个宽高比范围内的图像,因此,将2:3作为宽高比范围 (0,0.8]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类似的,可以选择1:1作为宽高比范围(0.8, 1.25]对应的 归一化宽高比,选择3:2作为宽高比范围(1.25,2]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选择3:1作为宽 高比范围(2,+ -〇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由此,作为本申请示意性的示例,预设的宽高比 范围和归一化宽1?比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不:
[0030]
[0031]
[0032] 表 1
[0033] 如表1可知,当提取一个图像的原始宽高比后,可以根据表1确定该图像的原始宽 高比所在的宽高比范围,然后,根据该原始宽高比所在的宽高比范围与归一化宽高比的对 应关系,确定与该宽高比范围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从而可以将图像的原始宽高比转换为 该归一化宽高比。
[0034] 步骤102,按照要展示各图像的展示顺序,对转换后的各图像的归一化属性进行排 序,得到归一化属性序列。
[0035] 具体而言,由于在展示多个图像时,这多个图像的展示顺序是预先确定的(如,可 按照各图像的生成时间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的顺序展示,也可按照图像名称首字母在字母 表中的排序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的顺序展示),因此,通过步骤101将要展示的各图像的原 始属性转换为归一化属性后,可以按照要展示各图像的展示顺序,直接对转换后的各图像 的归一化属性进行排序,得到归一化属性序列。
[0036]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便于根据归一化属性序列进行后续的展示,可以为每个 归一化属性设定相应的属性标识,每个归一化属性均可通过对应的属性标识表示,相应的, 得到归一化属性序列的方法可以为:确定转换后的各图像的归一化属性对应的属性标识, 按照要展示各图像的展示顺序,对转换后的各图像的归一化属性对应的属性标识进行排 序,将得到的该标识序列作为归一化属性序列。其中,属性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字母、汉 字、数字或其他字符,也可以是由上述几种字符的组合构成的字符串。
[0037] 继续沿用上例,可以为归一化宽高比2:3设定属性标识T,为归一化宽高比1:1设 定属性标识N,为归一化宽高比3:2设定属性标识W,为归一化宽高比3:1设定属性标识P, 则图像的宽1?比范围、归一化宽1?比、属性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7K:
[0038]
[0039] 表 2
[0040] 如表2所示,假设要展示的图像为图像a、图像b、图像c、图像d这四个图像,图像 a的原始宽高比所在的宽高比范围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为2:3,而归一化宽高比2:3对应的 属性标识为T,则图像a对应的属性标识为T。类似的,图像b的原始宽高比所在的宽高比 范围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为1:1,则图像b对应的属性标识为N,图像c的原始宽高比所在 的宽高比范围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为3:2,则图像c对应的属性标识为W,图像d的原始宽 高比所在的宽高比范围对应的归一化宽高比为3:1,则图像d对应的属性标识为P。假设要 展示这四个图像的顺序为图像a、图像b、图像c、图像d,则对转换后的各图像的归一化属性 对应的属性标识进行排序,得到的标识序列为"TNWP",将该标识序列"TNWP"作为归一化属 性序列。
[0041] 步骤103,在预先保存的展示方式中,查找该归一化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并 采用查找到的展示方式展示转换后的各图像。
[0042] 具体而言,由于预设的归一化属性是数量有限的几种归一化属性,因此,理论上可 以穷举出所有由这几种归一化属性所构成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并为每种归一化属性序列预 设对应的展示方式。则根据步骤102得到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可以直接在预先保存的展示 方式中,查找该归一化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并采用查找到的展示方式展示通过步骤 101得到的转换后的各图像。
[0043] 继续沿用上例,由于得到的归一化属性序列为"TNWP",而预先存储的"TNWP"对应 的展示方式为如图2a所示的展示方式,即,属性标识T对应的图像展示在第一行的左侧,属 性标识N对应的图像展示在第一行的中间,属性标识W对应的图像展示在第一行的右侧,属 性标识为P的图像展示在第二行,且第一行展示的三个图像的高度相等,宽度之和为展示 图像所在的页面的宽度,第二行展示的图像的宽度为展示图像所在的页面的宽度。则可采 用如图2a所示的展示方式展示转换成相应归一化宽高比后的图像a~d这四个图像,展示 这4个图像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
[0044]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虽然预设的归一化属性只是有限的几种,但是要展 示的图像的数量却并不是固定的,假设要展示的图像的数量为η个,则由于归一化属性是 四种,因此需要穷举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共有f+f+A……+4 η \4η种。如,上例中要展示四 个图像,因此需要穷举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共有f+f+f+f = 340种。穷举340种归一化属 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并保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是可接受的,但如果要展示的图像的数量 较多,则需要穷举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的数量会呈指数级别增长,也就会因 为要占用大量的存储资源而不被接受。因此,为了保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穷举各种归一化 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的数量不至于过大,以保证上述如图1所示的方法的适用性,在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保存的任一展示方式所展示的图像的数量不大于设定数量。例如,该 设定数量可以为4,则理论上只需穷举340种归一化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即可。
[0045] 另外,为了表示出归一化属性序列的结束位置,还可在步骤102得到的归一化属 性序列的末尾添加一个结束标识。其中,该结束标识例如可以为" #"。如,上例中得到的归 一化属性序列为"TNWP",则添加了结束标识后的归一化属性序列即为"TNWP#"。
[0046] 相应的,当要展示的图像的数量大于上述设定数量时,则在得到归一化属性序列 后,如图1所示的步骤103中,在预先保存的展示方式中查找该归一化属性序列对应的展示 方式,并采用查找到的展示方式展示转换后的图像的方法可以如图3所示。
[0047]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归一化属性序列查找相应的展示方式并展示图 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8] 步骤1031 :按照该归一化属性序列中各归一化属性的先后顺序,将该归一化属性 序列中的一个归一化属性添加到预设的存储空间中。
[0049]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的存储空间可以是预留的一个堆栈或一部分缓 存。在初始化时,该存储空间是被清空的。并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归一化属性可通过对 应的属性标识表示,因此,在步骤1031中,可按照归一化属性序列中各属性标识的先后顺 序,将归一化属性序列中的一个属性标识添加到预设的存储空间中。
[0050] 例如,假设通过如图1所示的步骤102得到的归一化属性(即,归一化宽高比)序 列为"TNTPPTW#"(其中,"#"为结束标识),则可先将该归一化属性序列中的第一个属性标 识(即,第一个T)添加到预设的存储空间中。则此时,由当前该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各归一 化属性所构成的子序列为"T"。
[0051] 步骤1032 :在预先保存的展示方式中,查找由当前该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各归一化 属性所构成的子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
[0052] 具体的,由于可通过属性标识表示相应的归一化属性,因此,可根据当前添加到该 存储空间中的各属性标识,以及添加各属性标识的先后顺序,确定由当前该存储空间中存 储的各属性标识所构成的子序列。
[0053] 继续沿用上例,由于由当前该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属性标识所构成的子序列为"T", 因此,可在预先保存的展示方式中,查找该子序列"T"对应的展示方式。
[0054] 步骤1033 :判断是否查找到该子序列对应的展示方式,若是执行步骤1034,否则 返回步骤1031。
[0055] 步骤1034 :采用查找到的展示方式,展示当前该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各归一化属性 所属的转换后的图像,并清空子序列,执行步骤1035。
[0056] 步骤1035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