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面板及具有此面板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16011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端子(例如,主体部分)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的第一发送信号,及通过第二端子(例如,尾部)向电容感应回路(400)提供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感应单元(510)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514)通过第一端子(例如,尾部)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的第二发送信号,及通过第二端子(例如,主体部分)向电容感应回路(400)提供第二接收信号。
[0114]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说明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图。
[0115]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定时控制部分(100)、显示面板(200)、电容式触摸面板(600)及电容感应回路(400)。图10中所示的定时控制部分(100)、显示面板(200)及电容感应回路(400)与图1中所示的定时控制部分(100)、显示面板(200)及电容感应回路(400)是一样的,因此以同样的符号表示,且省略详细说明。
[0116]电容式触摸面板(600)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200)上。多个感应单元(610)形成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 )上。每个感应单元(61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以锯齿形方式形成的尾梳形形状的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和沿着第一方向(D1)以锯齿形方式形成的尾梳形形状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感应单元(510)沿第二方向(D2)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图9中示出了 8个感应单元(610),感应单元(610)的数目可以变更。感应单元(610)形成的区域定义为触摸区域(TA)。
[011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及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都包括主体部分和连接至主体部分的尾部。主体部分是以锯齿形形成的布线界定,尾部是以条纹形形成的布线界定。观察图10中的电容式触摸面板(600)时,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的主体部分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上部区域,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的主体部分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下部区域。
[0118]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相对应的尾梳形尾部的延长方向和与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相对应的尾梳形尾部延长方向是相反的。此外,观察图10中的电容式触摸面板(600)时,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的尾部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下部区域,及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的尾部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上部区域。
[0119]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分别布置在感应单元(610)中的布置结构实质上是彼此相同的,及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的布置结构也是彼此相同的。即,观察图10中的电容式触摸面板(600)时,在所有的感应单元(610)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的主体部分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上部区域,及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的主体部分布置在电容式触摸面板(600)的下部区域。
[0120]当以平面视角中观察电容式触摸面板(600)时,感应单元(610)可以与电容式触摸面板(600)垂直方向平行形成,或感应单元(610)可以与电容式触摸面板(600)水平方向平行形成。感应单元(610)通过图案化如铟氧化物(ΙΤ0)或纳米碳管(CNT)每单位平方具有一致的电阻的导电材料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感应单元(610)以单一层面形成。
[0121]每个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电容感应回路(400)以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如恒电流的发射信号及把接收信号提供给电容感应回路(400)。此外,每个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电容感应回路(400)以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如恒电流的发射信号及把接收信号提供给电容感应回路(400)。
[0122]例如,第一感应单元(610)的第一触摸感应元件(612)通过第一端子(例如,主体部分)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的第一发送信号,及通过第二端子(例如,尾部)向电容感应回路(400)提供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感应单元(610)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614)通过第一端子(例如,尾部)接收来自电容感应回路(400)的第二发送信号,及通过第二端子(例如,主体部分)向电容感应回路(400)提供第二接收信号。
[0123]以上是参考实施例所做的说明,不限于该行业的专门人员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不超过本项发明的思想和区域,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样化的修改及变更。
【主权项】
1.一种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 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包括从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宽度及从触摸区域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和比第二宽度窄;及 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包括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宽度及从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的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一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界定一个感应单元, 其中分别布置在彼此相邻的感应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布置结构彼此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界定一个感应单元, 其中分别布置在彼此相邻的感应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布置结构彼此对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还包括: 第一路由布线,形成在包围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以连接至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第一端部; 第二路由布线,形成在包围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以连接至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第二端部; 第三路由布线,形成在包围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以连接至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第一端部;及 第四路由布线,形成在包围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以连接至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第二端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以及上述第一至第四路由布线形成在同一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都有一个主体部分和一个连接至主体部分的尾部, 其中主体部分具有平板形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还包括:多条路由布线,形成在围绕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以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各自的两个端部, 其中第二宽度比各个路由布线的宽度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每个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都有一个主体部分和一个连接至主体部分的尾部, 其中主体部位布线是以锯齿形形成的,及 其中尾部布线是以条纹形形成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以锯齿形形成的布线宽度等于以条纹形形成的布线宽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各个都有尾梳形形状,及 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是以锯齿形布置以界定棒状。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之间的间距是一致的。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与第一宽度相对应的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长度等于与第二宽度相对应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长度。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与第二宽度相对应的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长度等于与第一宽度相对应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长度。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其中第一方向与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第一边缘平行。15.一种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包括: 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 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包括从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宽度及从触摸区域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和比第二宽度窄;及 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包括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宽度及从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的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一宽度;及 电容式感应回路,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以通过感应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电容变化或者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电容变化来感应触摸位置。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中电容式感应回路连接至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两个端部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两个端部。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中电容式感应回路通过与第一宽度相对应的第一触摸感应元件感应有效的触摸位置,及通过与第一宽度相对应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感应有效的触摸位置。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其中电容式触摸面板还包括形成在围绕触摸区域的周边区域连接至第一触摸感应元件的两个端部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的两个端部的多条路由布线, 其中电容式感应回路通过上述路由布线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及 其中第二宽度比各个上述路由布线的宽度宽。
【专利摘要】公开了电容式触摸面板及具有此面板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和第二触摸感应元件。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一触摸感应元件包括从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宽度及从触摸区域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和比第二宽度窄。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在触摸区域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第二触摸感应元件包括触摸区域的第一边缘区域到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宽度及从触摸区域的中心部分到触摸区域的第二边缘区域的第一宽度。因此,即使电容式触摸面板窗口由于强压力施加至电容式触摸面板而弯曲,也能减少电容式触摸面板中心部位产生的触摸感应失真以减少触摸感应失真。
【IPC分类】G06F3/044
【公开号】CN105373275
【申请号】CN201510444941
【发明人】韩相贤
【申请人】立顶科技有限公司, 韩相贤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