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事件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50687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测事件的方法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测事件的方法第二种流程示意图;以及
[0030]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测事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事件的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测事件的方法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02、步骤S104以及步骤S106:
[0033]步骤S102、利用一个监测器监测多个项目,其中,该监测器能够为每个项目设置监测的过期时间,且每个项目具备独立的项目标识以及监测报警数值。
[0034]步骤S104、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项目,若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该项目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判断该项目的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
[0035]步骤S106、根据判断结果,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的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以得到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36]本发明提供的监测事件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个监测器对多个项目进行监测,由于监测器能够为每个项目设置监测的过期时间,且每个项目具备独立的项目标识以及监测报警数值,因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项目,若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该项目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则对该项目的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进行判断,进而根据判断结果对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进行设置,得到该项目的当前监测报警数值。由此可见,本发明利用一个监测器实现对多个项目进行监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开发人员需要针对每个项目设置一个监测器,一个监测器用来监测一个项目,以及监测方法可扩展性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进行设置,得到当前监测报警数值,从而实现了对连续或非连续报警事件的处理。综上,本发明提供监测事件的方法可扩展性高,且能够实现对连续或非连续报警事件的处理。
[0037]上文步骤S102提及的项目标识可以是MD5 (Message 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标识和SHA (Secure Hash Algorithm,安全哈希算法)标识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标识都是唯一的,可以用来标识每个项目。
[0038]上文步骤S104中对该项目的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进行判断,其可以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对该项目是否达到预设报警条件进行判断,若达到预设报警条件,则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若未达到预设报警条件,则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例如,监测磁盘空间是否满了,可以通过判断磁盘的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例如95%)来进行,若达到95%,则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即磁盘空间满了),若未达到95%,则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即磁盘空间还未满)。又例如,监测CPU是否被程序过度占用,可以通过判断CPU的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90% )来进行,若达到90%,则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即CPU被过度占用),若未达到90 %,则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即CPU未被过度占用)。
[0039]在步骤S104判断该项目的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之后,步骤S106中根据判断结果对历史监测报警数值进行设置,以得到当前监测报警数值,此时步骤S104至步骤S106详细的处理流程可以如下面的步骤A2-A10所示。
[0040]步骤A2、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项目,若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该项目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判断该项目的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A4 ;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lO。
[0041]步骤A4、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并根据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判断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A6 ;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S。
[0042]步骤A6、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增加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43]步骤AS、设置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为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44]步骤A10、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置空或置零,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或者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减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45]进一步地,上文步骤S104至步骤S106,或步骤A2-A10中,根据判断结果对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进行设置,得到当前监测报警数值,实现了对连续或非连续报警事件的处理。下面将对连续或非连续的报警事件分别对应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6]首先,针对连续的报警事件。本发明实施例中,连续的报警事件是指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且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也为发生报警事件。即连续的监测结果均为发生报警事件,中间不会出现未发生报警事件的情况,那么对监测报警数值进行累计处理。可以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并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增加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当然,还可以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增加其他数值,如2或3,本发明不限于此。
[0047]其次,针对不连续的报警事件。这里,不连续的报警事件可以有三种情况。下面针对每种情况进行介绍。
[0048]第一种,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且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也为未发生报警事件。针对该情况,可以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并将该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49]第二种,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但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针对该情况,需要重新计数,即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设置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为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50]第三种,监测器监测时间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且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针对该情况,可以按照预设的规则对监测报警数值进行设置。即,可以根据该项目的项目标识查找到该项目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置空或置零,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或者将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减1,作为当前监测报警数值。
[0051]基于上文对于连续或不连续的报警事件的处理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得到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时,其对应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为I或其他正整数。并且,还能够得到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时,其对应的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为空或零,或者通过比较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与其相邻的前一次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得到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为减I后的数值。因此,上文步骤A4中根据历史监测报警数值判断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是否为发生报警事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技术手段。第一,判断历史监测报警数值是否为正整数,若为正整数,则确定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发生报警事件,若否,则确定监测器监测时间上一次到达其对应的过期时间时、其监测结果为未发生报警事件。第二,通过比较历史监测报警数值与其相邻的前一次历史监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