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51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在上踏板将下次销售商品予以保持的期间、将下踏板返回到待机状态并能可靠地进行锁定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有各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这些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具有支承最下端商品的下踏板、位于其上方并在搬出时支承从下数第2个商品的上踏板,设置在商品通道的下部,通过这些踏板交替转动地向商品通道侧突出而对商品搬出进行控制。
即,这些商品搬出装置通过所述踏板是否突出(突出量恒定)来限制商品通道尺寸,故在销售形状和外径尺寸不同的商品的场合,要事先在商品通道内另外设置限制该通道宽度的构件,或设置适合该商品尺寸等的专用商品搬出装置等来应对。
但是,众所周知,罐装饮料和小瓶饮料的容器流通有形状和外径尺寸各异的各种容器,所以,如想在同一位置的商品通道销售各种外径的商品,必须根据商品外径来调节商品通道宽度,费时且会出现有的容器形状不适合商品搬出装置的机构而无法销售的问题。
为不调节商品通道宽度而可销售形状和外径尺寸不同的商品,需要事先对照最大直径的商品而设定商品通道宽度,为在适合该最大外径商品的商品通道内销售外径小的商品,需要增加所述的商品支承用的踏板的突出量,尤其,承受更多商品负载的下踏板需要加大突出宽度。
由此,若作成仍旧沿用上踏板与下踏板以同一时间进行动作的现有技术的结构时,在下踏板打开至最大开度进行锁定为止所需的时间比现有技术还要长,另一方面,上踏板闭合、下一个销售商品掉下的时间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存在着不中断由下踏板支承商品、发出多个商品等问题。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在上踏板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期间、将下踏板返回到待机位置并能进行可靠锁定的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上踏板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期间、将下踏板返回到待机位置并能进行可靠锁定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具有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1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下踏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2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上踏板;为了对所述上踏板及下踏板进行开闭控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往复运动的连杆装置,在为不变更所述商品通道宽度就可搬出外径各异的商品、使所述各踏板交替地向该商品通道侧突出以对该商品的搬出进行控制而形成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下踏板联动而转动、将该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的转动制动件;与所述连杆装置的动作联动而制动、通过使所述转动制动件的转动姿势变化而将该转动制动件对所述下踏板的锁定状态予以解除的转动连杆,作成在所述上踏板闭合之前将所述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
因此,能有充裕时间由下踏板可靠地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并能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装置的薄型化、销售各种直径的商品。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商品搬出装置进行的销售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转动连杆拉动转动制动件解除下踏板锁定的瞬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下踏板的锁定被解除而打开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下踏板因商品负载而完全打开搬出商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下踏板回复到闭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螺线管的通电被切断、转动制动件与转动连杆返回到待机位置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转动制动件与转动连杆完全返回到待机位置再次成为销售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的实施例。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商品搬出装置进行的销售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转动连杆拉动转动制动件解除下踏板锁定的瞬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下踏板的锁定被解除而打开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下踏板因商品负载而完全打开搬出商品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下踏板回复到闭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螺线管的通电被切断、转动制动件与转动连杆返回到待机位置过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转动制动件与转动连杆完全返回到待机位置再次成为销售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商品搬出装置1的基板2上设有开口部3,在该开口部3上,利用基板2及轴支承于一对轴承构件12上的销6、7而转动自如地设置有商品搬出控制用的上踏板4和下踏板5。基板2的开口部3上缘部设有用于将商品G推向后述商品出口通道板100侧进行姿势控制的引导凸部2a。
当下踏板5成为关闭状态、从下数第1个商品G掉下搬出时,上踏板4支承从下数第2个商品G(参照图4),且受到装在销6上的受扭螺旋弹簧8的朝向闭合方向的施力。该上踏板4的开闭,通过销22在形成于该上踏板4背面的滑动槽4d内滑动受到控制,而销22利用通过柱塞18作上下往复运动的连杆构件19而在轴承12的长孔12a内进行上下动作。
另外,如图4所示,当销22与形成在该上踏板4背面上的制动面4e抵接时上踏板4形成为锁定在最大开度的状态。另外,连杆构件19通过销24而与后述的转动连杆80连接,通过该转动连杆80而被拉引到下方。
如图1和图7所示,下踏板5是在销售待机状态(最大开度状态)时、对从下数第1个商品G进行保持用的,受到装在销7上的受扭螺旋弹簧(未图示)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施力,立设于背面的轴承座5a具有圆弧状的异形槽14。该异形槽14滑动自如地保持销25,在下端部具有为锁定销25的位置而形成直线状的锁定槽部14a。
对该下踏板5的开闭进行控制的转动制动件20,其上端由在上述异形槽14内滑动的销25连接,其下端由设在轴承12和基板2上的销23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此外,受到装在销23上的受扭螺旋弹簧(未图示)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施力。
另外,转动制动件20的大致中央部,通过销70而与后述的转动连杆80连接。该销70在转动制动件20的大致中央部形成圆弧状的滑动槽20a内进行滑动。
另外,转动制动件20要使下踏板5可支承为最大开度且大致水平。这是因为,由上踏板4保持的从下数第2个商品G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因堆积的商品G的直径而有差异,故通过尽量减小该差异,即使是销售不同直径的商品G时,也能可靠地由上踏板4进行保持。
上述转动连杆80的一端通过上述销70而与转动制动件20连接,另一端贯通插入连杆构件19的长孔19e内、并与通过与该连杆构件19联动而在轴承12的长孔12b内作上下动作的销24连接,并转动自如。
该轴承12的长孔12b的下端部,形成为向商品通道10侧稍许弯曲的待机孔部19f,以使销24待机,另外,滑动槽20a的下端部形成为稍许直线的待机槽部20b,以可使销70待机(参照图5)。
另外,转动连杆80通过施力弹簧(未图示)与基板2连接,以将该转动连杆80回复到待机位置(如图1和图7所示,销24位于待机孔部19f、销70位于待机槽部20b的状态)。
即,该转动连杆80利用上述施力弹簧和销24的动作改变转动姿势,由此,由于通过销70使转动制动件20的转动姿势变化,销25在下踏板5的异形槽14内进行滑动,故可控制下踏板5的开闭。
并且,在该开闭控制中,在上踏板4保持从下数第2个商品的期间,下踏板5单独而有充裕时间地回复到销售待机状态,当上踏板4闭合、从下数第2个商品掉下时,为能用下踏板5将其可靠地保持,对上述转动连杆80和转动制动件20、异形槽14、滑动槽20a等的形状、尺寸进行设定。
商品出口通道板100与商品搬出装置1相对配置以成为可容纳大径的商品G的通道宽度。商品出口通道板100的凸起部101为了将所谓放有饮料剂的瓶装商品等的小径商品(未图示)推向上踏板4侧、控制成易保持该商品的姿势而设置的。
此外,上述的各构件,在将同一结构的商品搬出装置1进行组合设置时,配设形成不与对方的构件干涉。
下面根据图1~图7对动作进行说明。为从图1所示的销售待机状态开始销售,当向螺线管17通电时,如图2、图3所示,螺线管17通过柱塞18而吸引连杆构件19,贯通插入连杆构件19的长孔19a、19e的销22、24在轴承12的长孔12a、12b内向上方移动。
这样,由于销22在上踏板4的滑动槽4d内滑动,故上踏板4开始打开。同时,销24脱离待机孔部19f,销70脱离待机槽部20b,使转动连杆80向闭合方向开始转动,因此,如图3所示,销25脱离下踏板5的锁定槽部14a,设定状态被解除。
并且,如图4所示,通过销22与制动片4b的制动面4e抵接,上踏板4被锁定在开状态并保持从下数第2个商品。然后,锁定状态被解除后的下踏板5利用转动制动件20的转动也被强制性打开,再利用商品G的负载而被推回到开口部3内,从下数第1个商品掉下被搬出。
而且,如图5所示,商品G掉下、下踏板5上未作用商品负载时,下踏板5受到受扭螺旋弹簧(未图示)的弹力而回复到开状态(待机状态)。此时,虽然继续进行螺线管17的通电,但通过设在转动制动件20上的圆弧状的异形槽14而可顺利地使下踏板5和转动制动件20回复。
接着,如图6所示,当切断螺线管17的通电时,连杆构件19,由于因通过转动连杆80的施力弹簧(未图示)的拉力和自重而下降,故销22、24也在轴承12的长孔12a、12b内向上方移动。
这样,如图6、图7所示,销22脱离制动面4e、上踏板4开始闭合,同时,分别通过销24回复到待机孔部19f、销70回复到待机槽部20b,从而转动连杆80回复到待机位置,由此,转动制动件20的锁定结束,下踏板5的锁定结束。
在上述动作中,上踏板4闭合而使下一个销售商品掉下至下踏板5上,是因为对下踏板5进行锁定成为完全待机的缘故,由此,再成为销售待机状态。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由于通过设置对下踏板5的开闭进行控制的转动制动件20和转动连杆80,而可在上踏板5闭合之前对下踏板5进行锁定,故能有充裕时间地由下踏板5可靠地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G,实现装置的薄型化并可销售各种直径的商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具有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1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下踏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2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上踏板;为了对所述上踏板及下踏板进行开闭控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往复运动的连杆装置,在为不变更所述商品通道宽度就可搬出外径各异的商品、使所述各踏板交替地向该商品通道侧突出以对该商品的搬出进行控制而形成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中,由于具有与所述下踏板联动而转动、将该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的转动制动件;与所述连杆装置的动作联动而制动、通过使所述转动制动件的转动姿势变化而将该转动制动件对所述下踏板的锁定状态予以解除的转动连杆,作成在所述上踏板闭合之前将所述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所以,可有充裕的时间由下踏板可靠地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并能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装置的薄型化来销售各种直径的商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具有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1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下踏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基板的开口部上、通过从该开口部突出到商品通道侧对从下数第2个商品进行保持的上踏板;为了对所述上踏板及下踏板进行开闭控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往复运动的连杆装置,在为不变更所述商品通道宽度就可搬出外径各异的商品、使所述各踏板交替地向该商品通道侧突出以对该商品的搬出进行控制而形成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下踏板联动而转动、将该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的转动制动件;与所述连杆装置的动作联动而制动、通过使所述转动制动件的转动姿势变化而将该转动制动件对所述下踏板的锁定状态予以解除的转动连杆,作成在所述上踏板闭合之前将所述下踏板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1),具有对从下数第1个商品保持的下踏板(5)、保持第2个商品的上踏板(4)、为对各踏板(4、5)进行开闭控制而由螺线管(17)作往复运动的连杆构件(19),不变更商品通道(10)的宽度就可搬出直径各异的商品,使各踏板(4、5)交替地向商品通道(10)突出而控制商品搬出,还具有与下踏板(5)联动而转动、将下踏板(5)锁定在最大开度的转动制动件(20);通过与连杆构件(19)的动作联动而转动、使转动制动件(20)的转动姿势变化而解除转动制动件(20)对下踏板(5)的锁定状态的转动连杆(80),在上踏板(4)闭合之前将下踏板(5)锁定在最大开度状态。本发明在上踏板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期间,可将下踏板返回到待机位置进行可靠的锁定。
文档编号G07F11/00GK1525415SQ03107009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8日
发明者藤富启, 阪光广, 福田胜彦, 津崎直之, 萩野宪三, 三, 之, 彦 申请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