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设备、自动交易系统及货币收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876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自助设备、自动交易系统及货币收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助设备、自动交易系统及货币收纳方法,尤其涉及具备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的自助设备、包括该自助设备的自动交易系统、以及用于该自助设备的货币收纳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为了减轻管机员的负担,并使顾客的存款处理或取款处理等业务自动化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大量地使用自动交易装置等自助设备。另外,供顾客自助进行规定业务(例如交电费等业务)的各种自助设备也被广泛利用。为了使这种自助设备自动运行,需要在该自助设备的循环钞箱中收纳某程度的数量的货币以供使用。在收纳的货币不足的情况下,从外部向自助设备补充货币进行加钞。进而,在自助设备运行适当的期间之后,需要清点自助设备中收纳的货币的余额并进行轧账,例如手动清点轧账或使用自动库存清点功能的轧账,以避免在处理中发生错误。这样的轧账例如以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任意频度进行。

其中,上述自助设备不仅具有循环钞箱,还具有回收钞箱。在交易过程中,当货币不适合再流通时,则将该货币从可在交易中使用的货币中排除并收纳在回收钞箱中。另外,在上述使用自动库存清点功能的轧账过程中产生的无法被正常鉴别的货币也被收纳在回收钞箱中。

以往,被回收到上述回收钞箱的货币包括:金额明确(面额和张数都明确)的金额明确货币、以及金额不明(面额和张数中至少一方不明)的金额不明货币。其中,面额和张数都明确的假币被作为金额明确货币,也回收至回收钞箱中。

针对回收钞箱中收纳的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管机员等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确认。在对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进行实物确认时,由于回收钞箱中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与金额明确货币相互混杂,针对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 进行实物确认时的负担加重。

作为关于自助设备的回收钞箱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149279)提出了“在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通用钞箱处于满钞状态或接近满钞状态时,将多个收纳钞箱中的某一个设定为暂时通用钞箱,并用于收纳回收货币”。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分为三个回收钞箱的方案,分别收纳存款回收货币、取款回收货币和其他回收货币。

然而,这些现有技术虽然增加了回收钞箱(包括暂时用于回收钞箱的钞箱)的数量,但是各回收钞箱仍然处于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与金额明确货币相互混杂的状态,无法减轻工作人员在确认回收钞箱中的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时的负担。另外,在从远程指示执行时,由于作为对金融设备的访问的接口标准的cen/xfs标准中没有指定回收目的地等的参数,也无法避免回收钞箱中假币和金额不明货币与金额明确货币相互混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助设备,供用户进行自助操作,其特征在于,具备:循环钞箱,收纳用于交易的货币;运营钞箱,能够在循环钞箱与该运营钞箱之间传输货币从而进行自动清点处理,另外能够将该运营钞箱中收纳的货币传输至循环钞箱从而进行自动装填处理;传输通道,在所述自助设备内传输货币;鉴别部,对自助设备内传输的货币鉴别金额和真伪;多个回收钞箱,收纳由所述鉴别部鉴别为不适于继续使用的回收货币;以及控制部,在所述鉴别部鉴别出的回收货币之中,将金额明确的真币作为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至少一个回收钞箱,将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作为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回收钞箱不同的回收钞箱。

由此,以物理分离的方式可靠地将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与金额明确且为真币的回收货币区分收纳,管机员等工作人员仅需要对设备自身无法确定的收纳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进行实物确认即可,避免了像以往那样在回收钞箱中需要确认的回收货币与不需要确认的 回收货币混杂存在的情况,减小了工作人员在进行实物确认时的负担。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表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的状态信息,针对所述自助设备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在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切换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

由此,通过状态信息区分自助设备的多个状态,从而区分各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能够可靠地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收纳至不同的回收钞箱。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区分表示所述自助设备的加钞状态与除了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自助设备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处理和自动装填处理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所述自助设备在加钞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处理和自动装填处理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

由此,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不确定货币,工作人员只需对第2回收钞箱进行详细的实物确认,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利用预先被写入文件的标志作为所述状态信息,从而区分所述加钞状态与所述通常状态。

由此,在从上层系统远程指示时,上层系统发出同样的命令即可,自助设备能够根据预先写入不同文件的标志来区分加钞状态与通常状态。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利用从上层系统或应用程序发出的命令中的参数作为所述状态信息,从而区分所述加钞状态与所述通常状态。

由此,只需要变更各命令中设定的回收货币收纳目的地即可实现,能够将自助设备的固件的变更抑制为最小程度。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鉴别部输出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鉴别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针对所述自助设备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中的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在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切换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

由此,通过鉴别信息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从而区分各状态下 产生的回收货币中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能够可靠地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收纳至不同的回收钞箱。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区分表示所述自助设备的加钞状态与除了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将所述自助设备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处理和自动装填处理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在所述自助设备在加钞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处理和自动装填处理中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将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第1回收钞箱,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

由此,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不确定货币,工作人员只需对第2回收钞箱进行详细的实物确认,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即使在执行完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自助设备仍然能够保持为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而第2回收钞箱收纳不确定货币的状态。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在所述自助设备在取款交易中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将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在所述自助设备在自动清点处理和自动装填处理中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将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第1回收钞箱,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第2回收钞箱。

由此,取款产生的不确定的回收货币与自动清点产生的不确定的回收货币收纳在相同的第2回收钞箱中,第1回收钞箱能够保持确定状态。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在所述回收货币之中,将银行账务内的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外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3回收钞箱。

由此,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在第3回收钞箱内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即使在执行完通 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自助设备仍然能够保持为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第2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第3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的状态。而且,由于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自助设备自身,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押运员或管机员等工作人员,还能够明确引起不确定货币的责任。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在所述回收货币之中,将银行账务内的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将原因为工作人员的银行账务外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3回收钞箱,将原因为用户的银行账务外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4回收钞箱。

由此,能够分离为第3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原因为工作人员的银行账务外货币,而第4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原因为用户的银行账务外货币。由此,能够进一步明确银行账务外货币的责任。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助设备,供用户进行自助操作,其特征在于,具备:循环钞箱,收纳用于交易的货币;运营钞箱,能够在循环钞箱与该运营钞箱之间传输货币从而进行自动清点处理,另外能够将该运营钞箱中收纳的货币传输至循环钞箱从而进行自动装填处理;传输通道,在所述自助设备内传输货币;鉴别部,对自助设备内传输的货币鉴别金额和真伪;多个回收钞箱,收纳由所述鉴别部鉴别为不适于继续使用的回收货币;以及控制部,根据表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在所述自助设备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将银行账务内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至少一个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外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回收钞箱不同的回收钞箱。

由此,由于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自助设备自身,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押运员或管机员等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引起不确定货币的责任。

本发明的自助设备也可以是,所述鉴别部输出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鉴别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鉴别信息,在 所述回收货币之中,将银行账务内的确定货币和银行账务外的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3回收钞箱。

由此,回收货币之中的确定部分可收纳在同一个第1回收钞箱内,分别用于收纳银行帐务内和银行帐务外的不确定部分的第2回收钞箱和第3回收钞箱采用较小的钞箱即可。

上述自助设备的各个方式也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自动交易系统、货币收纳方法,并得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交易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存款交易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取款交易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清点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回收货币收纳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 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4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具体例a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1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b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16是说明具体例b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17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c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18是说明具体例c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1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d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20是说明具体例d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21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e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22是说明具体例e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23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f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24是说明具体例f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25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g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26是说明具体例g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27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h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

图28是说明具体例h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

图29是用于总结回收货币中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不同处理的表格。

附图标记说明:

1(1-1~1-4)自助设备;2操作面板;3操作按键;4密码输入部;5 管机员操作面板;6进出卡口;7存取款口;8凭条出口;9纸币处理机构;10控制部;11存储部;12接收部;13发送部;14开合挡板;15鉴别部;16暂存(暂时保管部);17(17-1~17-3)循环钞箱;18回收钞箱;19补充/回收钞箱;20备用回收钞箱;21传输通道;22操作检测部;23余量空检测部;24固定机构;25上部回收钞箱;100上层系统;101网络;1000自动交易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此外,在附图中给同一或者相应部分附以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结合附图说明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交易系统。图1是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交易系统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自动交易系统1000包括上层系统100、网络101和自助设备1-1、1-2、1-3、1-4。上层系统100例如为atmp系统(银行综合业务前置系统)等。网络101例如为有线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等各种通信网络,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自助设备1-1、1-2、1-3、1-4能够通过网络101与上层系统100进行通信。其中,自助设备1-1、1-2、1-3、1-4虽然示出4个,但其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各自助设备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以下统一作为自助设备1来进行说明。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外观示意图。在图2中,各结构的设置位置及形状仅为示意,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实际中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各种适当的设置位置及形状。如图2所示,自助设备1例如是在银行等中用于取款等交易的atm(自动柜员机、自动取款机)。进而,自助设备1不限于atm,也可以是crs(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动交易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供顾客自助进行规定业务(例如交电费等业务)的其他各种自助设备。该自助设备1具备操作面板(例如触摸显示屏)2等显示部、操作按键3和密码输入部4,以供用户操作来执行交易。在自助设备1上,例如在前表面上配置有进出卡口6、存取款口7、凭条出口8等。存取款口7例如分为纸币 的投入口和返还口。在自助设备1的内部,收纳着纸币处理机构9、控制部10以及通过网络101与远程的上层系统100进行通信的接收部12和发送部13。控制部10例如由通用的计算机或专用的集成电路构成,控制自助设备1的整体动作。接收部12和发送部13例如可以由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实现。另外,在自助设备1上,例如在后表面上配置有供管机员进行操作的管机员操作面板5(例如触摸显示屏)等显示部。另外,自助设备1还具备存储部11。该存储部11可以由ram、硬盘存储器、闪存等各种存储器构成。控制部10可以向存储部11写入数据,也可以从存储部11中读出数据。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各结构的设置位置及形状仅为示意,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实际中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各种适当的设置位置及形状。如图3所示,自助设备1具有存取款口7(参照图2)。在存取款口7处设有能够开闭的开合挡板14。在存款的情况下从存取款口7放入货币(例如纸币),而在取款的情况下从存取款口7取出货币。在自助设备1内部的纸币处理机构9中,设有用于鉴别货币真伪及鉴别货币面额等的鉴别部15、暂存(stacker)16、循环钞箱17-1~17-3(有时也统称为循环钞箱17)、回收钞箱18和补充/回收钞箱19。另外,在自助设备1的内部,还设有用于输送货币的传输通道21。根据情况,在自助设备1的内部也可以还设置备用回收钞箱20和/或上部回收钞箱25。其中,自助设备1内部的纸币处理机构9等结构可以设置在保险柜中,以提高自助设备1的防犯安全性。另外,上部回收钞箱25既可以设于保险柜外,也可以设于保险柜内,在本发明中不做限定。

在循环钞箱17中分面额地收纳纸币。在此,面额既可以指100元或50元等不同金额,也可以指人民币或美元等不同币种,也可以包括不同币种及不同币种中的不同金额。循环钞箱17收纳的货币例如用于存取款交易,可以通过自动清点处理被清点。回收钞箱18收纳由鉴别部15鉴别为不适于继续使用的回收货币,例如包括在针对循环钞箱17进行货币的存取款交易时由鉴别部15判断为不适于循环使用的回收货币、以及在进行自动清点处理时由鉴别部15判断为不适于循环使用的回收货币。补充/回收钞箱19例如被用作运营钞箱,例如在自动清点处理中循环钞箱17中的货币经由鉴别部15鉴别并被输送至空的补充/回收钞箱19从而被清点。

另外,在自助设备1的内部,按每个钞箱设有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在图3中仅对补充/回收钞箱19注明了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但各循环钞箱17和回收钞箱18也可以同样分别设有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任意钞箱设置操作检测部22和余量空检测部23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检测部22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例如管机员或押运员)操作了该钞箱。余量空检测部23用于检测该钞箱中余量为空或接近于空的情况。另外,也可以设置能够任意固定或解除固定各钞箱的固定机构24。在图3中仅对补充/回收钞箱19注明了固定机构24,但各循环钞箱17和回收钞箱18也可以同样设有固定机构24。例如在管机员进行钞箱的回收操作时,固定机构24不固定应回收的钞箱,而固定不应回收的钞箱。由此,能够防止管机员错误地回收不应回收的钞箱。

自助设备1例如可以进行存款交易和取款交易。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存款交易处理的流程图。存款交易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存款计数和存款收纳这两部分。在存款交易时,货币被放入存取款口7,并由鉴别部15进行鉴别处理,之后收纳在暂存16中。此时,不适于继续使用的货币或其他纸张等排除物被返还至存取款口7,其中包括无法鉴别的,或不符合银行规定的,例如破损的不适合机器传输的、脏污的、涂画的货币等。被返还的排除物由终端用户取出,之后存取款口7处的开合挡板14关闭,暂存16中收纳的货币的鉴别结果被显示在操作面板2上。终端用户对所放入的货币与显示的鉴别结果进行确认,在没有问题并确认存入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面板2或操作按键3输入确认结果。然后,自助设备1与上层系统100进行通信,存款交易成立。此前的过程称为存款计数(s11)。存款交易成立后,暂存16内的货币由鉴别部15再次鉴别(s12)。在鉴别结果是适合再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将货币收纳在循环钞箱17中(s13)。另外,鉴别失败或无法鉴别的货币等被作为回收货币收纳(s14)。上述对存款货币进行收纳的过程(s12至s14)被称为存款收纳。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取款交易处理的流程图。在取款交易过程中,终端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操作按键3和密码输入部4输入取款内容,在没有问题并确认取款的情况下,自助设备1与上层系统100进行通信,取款交易成立。之后,将货币从循环钞箱17经鉴别部15鉴别并向 存取款口7输送(s21)。在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是适合供用户取出的情况下,开合挡板14打开,由终端用户取出货币(s22)。在输送中,被鉴别为不应该再利用的货币等可以被作为回收货币收纳(s23)。

自助设备1还能够进行自动轧账处理。自动轧账处理指的是将基于上层系统100的记录的银行账务内余额的合计值与由自助设备1计算并记录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余额的合计值进行比较来对照的处理,又称为清机轧账或清机加钞轧账。自助设备1中传输或收纳的货币可以分为银行账务外货币(机外货币)和银行账务内货币(机内货币)。例如,在存款交易时,存款计数过程中(即终端用户确认之前)传输或暂存16中收纳的货币为银行账务外货币,存款收纳过程中(即终端用户确认之后)传输或收纳的货币为银行账务内货币。关于银行账务外货币和银行账务内货币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自助设备余额一般指的是银行账务内货币余额。

例如在从上层系统100以远程模式发送了执行自动轧账的指示时,自助设备1由接收部12接收该指示,暂时停止交易,并进行自动轧账处理。在此,所谓暂时停止交易,指至少停止自助设备1的货币相关交易,其它转账、修改密码等交易也可以正常执行。自动轧账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第一过程被称为自动清点,自动将循环钞箱17的货币在循环钞箱与运营钞箱之间来往返传送,在设备内部进行重新鉴别,机械地确定循环钞箱17内部的货币。第二步骤是将自动清点的结果与后台余额数据自动进行核对。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清点处理。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自动清点处理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将未确定状态的循环钞箱17中收纳的货币经由鉴别部15向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输送(s31)。在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是确定货币且货币适合再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对货币金额进行清点,并将该货币输送至补充/回收钞箱19(s32)。如果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为否,则将该货币作为回收货币收纳(s33)。另外,在步骤s32之后,将补充/回收钞箱19中的货币再经由鉴别部15向原循环钞箱17输送(s34)。如果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是确定货币且货币适合再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将该货币收纳至原循环钞箱17(s35)。如果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为否,则也将该货币作为回收货币收纳(s33)。在上述自动清点时,可以缓和鉴别部15的鉴别等级(扩大鉴别中 的合格允许范围)来进行鉴别,并且在循环钞箱17到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输送货币,依次针对各循环钞箱17进行清点,由此确认各循环钞箱17的货币余额,结束自动清点处理。

在上述存款交易处理、取款交易处理和自动清点处理中,分别在步骤s14、步骤s23和步骤s33中收纳回收货币,执行回收货币收纳处理。以下具体说明上述步骤s14、步骤s23和步骤s33中执行的回收货币收纳处理。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助设备的回收货币收纳处理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产生了回收货币的情况下,控制部10首先根据鉴别部15对该回收货币的鉴别结果,判断该回收货币是否面额和张数都明确、即金额明确(s41)。在步骤s41中判断为该回收货币的金额明确的情况下,控制部10继续根据鉴别部15的鉴别结果,判断该回收货币是否为真币(s42)。在步骤s42中判断为该回收货币为真币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该回收货币作为确定货币处理(s43),并回收至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s44)。另外,在步骤s41中判断为该回收货币的金额不明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42中判断为该回收货币不是真币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该回收货币作为不确定货币处理(s45),并回收至与用于收纳上述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不同的其他回收钞箱(s46)。其中,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例如是回收钞箱18、备用回收钞箱20和上部回收钞箱25中的任一个钞箱,用于收纳不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例如是回收钞箱18、备用回收钞箱20和上部回收钞箱25中的其他至少一个钞箱。但回收钞箱不限于此,可以酌情采用自助设备1所具备的任意钞箱。另外,控制部10的上述动作也可以由鉴别部15执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回收货币收纳处理,将由鉴别部15鉴别出的回收货币之中的金额明确的真币作为确定货币收纳至多个回收钞箱中的至少一个回收钞箱,而将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作为不确定货币收纳至多个回收钞箱中的与上述至少一个回收钞箱不同的其他回收钞箱。由此,以物理分离的方式可靠地将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与金额明确且为真币的回收货币区分收纳,管机员等工作人员仅需要对设备自身无法确定的收纳假币和金额不明的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进行实物确认即可,避免了像以往那样在回收钞箱中需要确认的回收货币与不需要确认的回收货币混杂存 在的情况,减小了工作人员在进行实物确认时的负担。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状态信息来区分回收货币的不同回收目的地。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作为本领域的现状,在执行远程自动轧账的情况下,从远程指示执行时在作为对金融设备的访问的接口标准的cen/xfs标准中不存在用于设定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的参数。另外,虽然从银行应用程序(ap)向自助设备的服务程序(sp)存在用于指示自动轧账的命令,但通过命令中的参数等仅能够区分初始加钞状态与除了初始加钞以外的状态。

作为初始加钞状态,例如包括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向自助设备1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和空的回收钞箱18,也可以还装入空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后进行自动清点处理,确定初始加钞时自助设备1的余额。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初始加钞时的自动清点。第二种情况是,向自助设备1装入空的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和空的回收钞箱18,并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后进行自动装填处理,从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并确定初始加钞时自助设备1的余额。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初始加钞时的自动装填。

在上述初始加钞中,无论是自动清点还是自动装填时都有可能产生不适于循环使用的回收货币。在现有技术中将初始加钞中产生的回收货币都收纳至同一个回收钞箱,结果该回收钞箱内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在下次从自助设备回收货币或将该回收钞箱回收时,需要对该回收钞箱内的不确定货币进行实物确认。但是在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情况下,针对确定货币也不得不与针对不确定货币一样进行详细的确认,实物确认的操作负担增加。

作为除了初始加钞以外的状态,例如包括以下情况。第一种是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自助设备1在通常运用时的自动清点,用于确定自助设备1在执行该自动清点的时刻的余额。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通常状态下的自 动清点。第二种是以在各循环钞箱17之间分配货币为目的的自动装填,从循环钞箱17向补充/回收钞箱19输送货币,并执行自动装填处理,从补充/回收钞箱19向任意的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从而在各循环钞箱17之间对自助设备1的余额(银行账务内余额)进行任意的分配。这种情况也被称为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第三种情况是以向自助设备1补充货币为目的的自动装填,在补充/回收钞箱19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钞箱之后,执行自动装填处理,从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从而对自助设备1的余额(银行账务内余额)进行补充。这种情况也被称为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

在上述除了初始加钞以外的状态所包括的各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不适于循环使用的回收货币。其中,在上述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和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中,在现有技术中将产生的回收货币都收纳至同一个回收钞箱,在初始加钞的结果为自助设备余额确定(循环钞箱的余额确定且回收钞箱余额为零)的情况下,在自动清点之后能够根据相对于初始加钞时的余额变化量来求出回收钞箱的余额(回收钞箱余额=初始加钞时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时循环钞箱余额+存款交易收纳金额-取款交易取出金额),因此不产生不确定货币。然而,这需要将存款收纳时产生的回收货币和取款交易时产生的回收货币都收纳至与上述自动清点处理相同的回收钞箱。而且,上述确定状态仅限于没有发生卡钞或用户忘取等引起的自助设备余额异常增减的情况。在取款交易时产生了不确定货币且没有进行自动清点的情况下,回收钞箱内仍然处于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状态。另外,在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中,在现有技术中将产生的回收货币都收纳至同一个回收钞箱,结果该回收钞箱内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

这样,在上述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和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的情况下,在下次从自助设备回收货币或将该回收钞箱回收时,需要对该回收钞箱内的不确定货币进行实物确认。但是在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情况下,针对确定货币也不得不与针对不确定货币一样进行详细的确认,实物确认的操作负担增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的自助设备1具备收纳用于存取款交易的循环钞箱17、与循环钞箱17之间输送货币以对该货币进 行鉴别的运营钞箱、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第1回收钞箱、以及用于收纳不确定货币的第2回收钞箱。控制装置记录表示自助设备1的状态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在自助设备1的多个回收钞箱中切换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状态信息至少区分表示自助设备1的加钞状态与除了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其中,加钞状态例如包括上述初始加钞状态的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以及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通常状态例如包括上述通常时的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自动回收、存取款交易或缴费处理等。在此,自助设备1的状态例如包括其多个动作状态和业务状态,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在此,根据自助设备1的处理业务的目的至少区分自助设备1的状态为加钞状态与除了加钞状态以外的状态,是因为加钞状态和除了加钞状态以外的状态都可以进行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不同目的时采用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产生的回收货币性质可能不同,而在其他存取款交易等时产生的回收货币一般不因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此,通过状态信息区分自助设备1的多个状态,从而区分各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能够可靠地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收纳至不同的回收钞箱。

作为一例,在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表示加钞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中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上述第2回收钞箱,在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表示通常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中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上述第1回收钞箱。其中,可以如上所述将补充/回收钞箱19用作运营钞箱,但运营钞箱不限于此,也可以酌情使用其他任意钞箱,例如将循环钞箱17中的某一个用作运营钞箱。另外,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可以从回收钞箱18、备用回收钞箱20和上部回收钞箱25中任意选择使用。控制装置包括在自动交易系统1000中,既可以是自助设备1所具备的控制部10,将状态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1中,也可以包括在自助设备1所具备的鉴别部15中,也可以独立于自助设备1地控制自助设备1的传输动作。

其中,可以针对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时,预先在不同文件中写入标志,来区分加钞状态下与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从而作为上述状态信息来改变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标志例如是能够区分自助设备1的 不同状态的识别符,由自助设备1或上层系统100或其他设备保有,应用程序(ap)或上层系统100预先写入标志,自助设备1自身能收到标志并确定应用程序或上层系统100的指示即可。由此,在从上层系统100远程指示时,上层系统100发出同样的命令即可,自助设备1能够根据预先写入不同文件的标志来区分加钞状态与通常状态。

另外,也可以针对上层系统100或应用程序(ap)的命令追加参数作为状态信息,自助设备1的控制部10执行应用程序(ap),根据命令中的追加参数,在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之前改变回收货币的回收目的地设定,之后执行自动清点和自动装填。例如,可以将加钞状态下的自动清点与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设为不同的处理流程。由此,只需要变更各命令中设定的回收货币收纳目的地即可实现,能够将自助设备1的固件的变更抑制为最小程度。

以下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交易系统1000的动作。首先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清点的情况。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如图8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收纳的货币(s5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循环钞箱17和空的回收钞箱,也可以还装入空的补充/回收钞箱19(s5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503),其中步骤s503与步骤s501、s5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501、s5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5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并将自动清点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s505)。

接着,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s506)。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s507)。接着,自助设备1开始工作(s508)。 在自助设备1的工作状态下,控制部10或服务程序等根据上述设定,在存款收纳时将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用存款计数金额减去向循环钞箱收纳的金额来求出向第1回收钞箱收纳的金额,从而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另外,在取款交易时将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在该时刻无法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另外,在存取款交易中用户忘取货币的情况下,将用户忘取的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s509)。

之后,自助设备1停止涉及纸币交易的相关工作,并指示自动清点(s510)。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并继续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s511)。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并将自动清点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512)。之后,求出步骤s512的自动清点时与初始加钞时的余额变化量,从而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具体而言,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初始加钞时循环钞箱余额-步骤s512的自动清点时循环钞箱余额+存款交易收纳金额-取款交易取出金额(s513)。

接着,将步骤s508~s513的处理重复任意次数(省略图示)。接着,在步骤s513结束之后,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内收纳的货币(s514)。之后,自助设备1重复进行步骤s502之后的上述处理(省略图示)。针对从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循环钞箱17中收纳的货币能够继续使用,第1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处于确定状态,但不适于继续使用因而被回收至适当场所,仅对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进行详细确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s515)。

接着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装填的情况。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如图9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内收纳的货币(s6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空的循环钞箱17、空的回收钞箱、以及已经装填了货币的补充/回收钞箱19(s6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603),其中步骤s603与步骤s601、 s6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601、s6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6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装填,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并将自动装填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s605)。之后的处理与图8所示的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图9所示的步骤s606~s615分别对应于图8所示的步骤s506~s515。

另外,在除了初始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下,如上所述也可能进行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和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在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并将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中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在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中产生的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不确定货币,工作人员只需对第2回收钞箱进行详细的实物确认,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按鉴别部15对每张货币的鉴别结果变更回收货币收纳目的地。关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自助设备1的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图8的步骤s512、图9的步骤s612)被正常执行时,如上所述,根据上述自动清点时与初始加钞时余额变化量,能够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图8的步骤s513、图9的步骤s613)。但是,如果在执行完上述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1发生异常而结束的情况下,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无法确定,其中还混有不确定货币。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自助设备1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鉴别部15还输出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鉴别信息。根据状态信息以及由鉴别部输出的鉴别信息,在自助设备1的多个回收钞箱中切换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例如,控制装置可以记录能够区分表示初始加钞状态与通常状态的标志或计数值(例如是否为0),来作为状态信息。进而,控制装置根据记录的状态信息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鉴别信息,将回收货币分别输出至不同的收纳目的地。自助设备1的其他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以下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交易系统1000的动作。首先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清点的情况。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如图10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内收纳的货币(s7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循环钞箱17和空的回收钞箱,也可以还装入空的补充/回收钞箱19(s7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703),其中步骤s703与步骤s701、s7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701、s7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7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在上述加钞状态的自动清点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705)。

接着,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s706)。接着,自助设备1开始工作(s707)。在自助设备1的工作状态下,存款收纳时将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用存款计数金额减去向循环钞箱收纳的金额来求出向第1回收钞箱收纳的金额,从而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另外,在取款交易时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 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另外,在存取款交易中用户忘取货币的情况下,将用户忘取的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s708)。

之后,自助设备1停止涉及纸币交易的相关工作,并指示自动清点(s709)。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710)。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在自动清点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711)。此时,取款交易所产生的不确定的回收货币与自动清点所产生的不确定的回收货币被收纳在相同的回收钞箱(第2回收钞箱)内,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保持确定(s712)。

接着,将步骤s707~s712的处理重复任意次数(省略图示)。接着,在步骤s712结束之后,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内收纳的货币(s713)。之后,自助设备1重复进行步骤s702之后的上述处理(省略图示)。针对从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循环钞箱17中收纳的货币能够继续使用,第1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处于确定状态,但不适于继续使用因而被回收至适当场所,仅对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进行详细确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s714)。

接着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装填的情况。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如图11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自助设备1内收纳的货币(s8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空的循环钞箱17、空的回收钞箱、以及已经装填了货币的补充/回收钞箱19(s8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803),其中步骤s803与步骤s801、s8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801、s8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 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8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装填,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在上述加钞状态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805)。之后的处理可以与图10所示的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图11所示的步骤s806~s814分别对应于图10所示的步骤s706~s714。

另外,在除了初始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下,如上所述也可能进行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和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在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在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在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在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不确定货币,工作人员只需对第2回收钞箱进行详细的实物确认,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特别是,通过组合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和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区别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鉴别信息来适当地决定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即使在执行完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1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自助设备1仍然能够保持为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而第2回收钞箱收纳不确定货币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说明,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在后续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举例列出了几个具体例。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用于收纳不确定货币的多个回收钞箱。关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自助设备1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将第2回收钞箱用于收纳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并设置第3回收钞箱用于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根据状态信息以及由鉴别部输出的鉴别信息,在自助设备1的包括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第1回收钞箱、上述第2回收钞箱和第3回收钞箱在内的多个回收钞箱中切换用于收纳回收货币的回收钞箱。自助设备1的其他结构可以参照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以下说明自助设备1具备3个回收钞箱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自助设备1还可以具有多于3个回收钞箱。

以下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交易系统1000的动作。首先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清点的情况。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如图12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银行账务内货币(s9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已经装填了货币的循环钞箱17和空的回收钞箱,也可以还装入空的补充/回收钞箱19(s9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903),其中步骤s903与步骤s901、s9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901、s9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3回收钞箱(s9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在上述加钞状态的自动清点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3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905)。

接着,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s906)。接着,自 助设备1开始工作(s907)。在自助设备1的工作状态下,存款收纳时将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用存款计数金额减去向循环钞箱收纳的金额来求出向第1回收钞箱收纳的金额,从而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另外,在取款交易时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另外,在存取款交易中用户忘取货币的情况下,将用户忘取的货币收纳至第3回收钞箱(s908)。

之后,自助设备1停止涉及纸币交易的相关工作,并指示自动清点(s909)。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2回收钞箱(s910)。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清点,在循环钞箱17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之间往返输送货币等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并将自动清点中产生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s911)。之后,求出步骤s911的自动清点时与初始加钞时的余额变化量,从而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余额。具体而言,第2回收钞箱的余额=初始加钞时循环钞箱余额-步骤s911的自动清点时循环钞箱余额-步骤s911的自动清点时第1回收钞箱余额+存款交易收纳金额-取款交易取出金额(s912)。

接着,将步骤s907~s912的处理重复任意次数(省略图示)。接着,在步骤s912结束之后,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银行账务内货币(s913)。之后,自助设备1重复进行步骤s902之后的上述处理(省略图示)。针对从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循环钞箱17中收纳的货币能够继续使用;第1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处于确定状态,但不适于继续使用因而被回收至适当场所;第2回收钞箱的余额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确定,但不适于继续使用因而被回收至适当场所;仅对第3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进行详细确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s914)。另外,如果在执行完上述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1发生异常而结束的情况下,第2回收钞箱与第3回收钞箱同样,余额无法确定。

接着说明自动交易系统1000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动作,即对应于上述初始加钞时的自动装填的情况。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 方式所涉及的自动交易系统在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如图13所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从自助设备1回收循环钞箱17(例如3个循环钞箱17-1、17-2、17-3)及回收钞箱,由此回收银行账务内货币(s1001)。接着,自助设备1被装入空的循环钞箱17、空的回收钞箱、以及已经装填了货币的补充/回收钞箱19(s1002)。另外,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s1003),其中步骤s1003与步骤s1001、s1002的先后关系不作限定,也可以在步骤s1001、s1002之前或与其同时进行。接着,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并将不确定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设定为第3回收钞箱(s1004)。接着,自助设备1执行自动装填,从作为运营钞箱的补充/回收钞箱19向循环钞箱17输送货币来确定循环钞箱余额,在上述加钞状态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3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s1005)。之后的处理可以与图12所示的初始加钞时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的动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图13所示的步骤s1006~s1014分别对应于图12所示的步骤s906~s914。其中,在图12所示的步骤s911和图13所示的步骤s1011中,也可以在自动清点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

另外,在除了初始加钞状态以外的通常状态下,如上所述也可能进行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和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在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通常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通常状态”,在用于分配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在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的状态下,自助设备1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加钞状态”,控制装置确认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为“加钞状态”,在用于加钞的自动装填所产生的回收货币之中,根据鉴别部15所输出的用于区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3回收钞箱,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回收钞箱内仅收纳已经确定的真币,在第2回收钞箱内收纳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在第3回收钞箱内收纳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进行实物确认时的工作负担。特别是,通过组合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和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区别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鉴别信息来适当地决定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即使在执行完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之前自助设备1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自助设备1仍然能够保持为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第2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第3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的状态。而且,由于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自助设备1自身,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押运员或管机员等工作人员,还能够明确引起不确定货币的责任。

本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说明,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在后续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举例列出了几个具体例。特别是,银行账务内货币和银行账务外货币可以分为以下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自助设备1的加钞状态(初始加钞或补充加钞)下由押运员或管机员等工作人员加进自助设备1的货币都是银行帐务内货币,由用户通过正常的存款交易等从外部收纳至自助设备1的货币也是银行帐务内货币,而用户存款未成功而被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或取款成功后用户未取而被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都是银行帐务外货币。第二种情况是,通过自助设备1的自动清点或自动装填而确定的确定货币为银行帐务内货币,由用户通过正常的存款交易等从外部收纳至自助设备1的货币也是银行帐务内货币,而用户存款未成功而被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或取款成功后用户未取被自助设备1回收的货币都是银行帐务外货币。

即,上述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的主要区别在于初始加钞时等“由银行准备的货币的处理”。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初始加钞时等由银行准备的货币是通过请款处理而出纳的货币,作为银行账务内货币(责任在于银行的货币)来处理,即使是初始加钞时产生的不确定货币,也作为银行账务内货币处理。在第二种情况下,初始加钞的货币虽然由银行准备,但对于自助设备1而言,仅通过鉴别部15识别出并收纳在自助设备1内的货币才作为银行账务内货币处理,此时也可以将银行账务内货币称为机内货币 (设备内货币),而初始加钞时产生的不确定货币作为银行账务外货币或机外货币处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基本都是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但也可以酌情变更并适用于上述第一种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优先将上述任一种情况下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收纳至不同的回收钞箱,再根据回收钞箱的数量决定是否将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收纳至不同的回收钞箱。例如,控制装置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信息和鉴别部15输出的鉴别信息,在回收货币之中,将银行账务内的确定货币和银行账务外的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1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内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2回收钞箱,将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收纳至所述多个回收钞箱之中的第3回收钞箱。由此,回收货币之中的确定部分可收纳在同一个第1回收钞箱内,分别用于收纳银行帐务内和银行帐务外的不确定部分的第2回收钞箱和第3回收钞箱采用较小的钞箱即可。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中切换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的几个具体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种变更。以下结合现有技术、上述各实施方式,继续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具体例a)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说明现有技术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图14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具体例a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14所示,作为自助设备的状态,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初始加钞,初始加钞进一步包括利用自动清点的情况和利用自动装填的情况。作为初始加钞以外的状态,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存款计数、存款收纳、取款、忘取回收、补充加钞(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分配(用于将从自助设备内回收至运营钞箱中的确定货币再重新分配到各钞箱的自动装填)、取回(从自助设备取回货币,又称回收)以及自动清点。另外,作为发生故障时的状态,也包括上述存款计数、存款收纳、取款、忘取回收、补充加钞、分配、取回和自动清点。

其中,在存款计数故障时,可以与用户忘取回收时同样处理,将包括存取款口的残留货币在内的全部货币收纳至回收目的地。另外,也可以将全部货币返还至存取款口以使用户取走,而在用户不取走的情况下再与用户忘取回收时同样处理,这样能够进一步明确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

在存款收纳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或暂存等收纳部并输送至回收目的地以便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重新开始输送已经进行了存款计数的剩余货币。另外,也可以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直接输送至回收目的地,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复位回收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复位回收前后的合计值用作循环钞箱收纳值/各回收钞箱收纳值。

在取款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来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将包含存取款口的残留货币在内的货币收纳至回收目的地。另外,在不使用存取款口去除传输通道上的残留货币、且从存取款口至鉴别部的传输通道上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在复位回收时也可以不输送存取款口的残留货币,在去除了传输通道上的残留货币之后,复位回收后从不存在残留货币的状态再次从循环钞箱向存取款口进行取款动作,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复位回收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复位回收前后的合计值用作存取款口收纳值/各回收钞箱收纳值。

在忘取回收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来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将包含存取款口的残留货币在内的货币收纳至回收目的地。

在用于补充加钞的装填处理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来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收纳至回收目的地。另外,也可以在复位回收后继续进行运营钞箱的剩余货币的补充加钞动作。

在用于分配的装填处理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并输送至回收目的地以便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重新开始输送运营钞箱的剩余货币。另外,也可以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直接输送至回收目的地,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复位回收 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复位回收前后的合计值用作循环钞箱收纳值/各回收钞箱收纳值。

在从自助设备取回货币发生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并输送至回收目的地以便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将运营钞箱的剩余货币返送回原循环钞箱。另外,也可以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直接输送至回收目的地,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用于从自助设备取回货币的运营钞箱在故障时仍然处于确定状态、且从运营钞箱到鉴别部之间的传输通道上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在复位回收时也可以不从运营钞箱向原循环钞箱输送货币,在去除了传输通道上的残留货币之后,复位回收后从不存在残留货币的状态再次从原循环钞箱向运营钞箱继续进行取回动作,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复位回收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复位回收前后的合计值用作运营钞箱收纳值/各回收钞箱收纳值。

在自动清点故障时,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暂时收纳在存取款口等收纳部并输送至回收目的地以便去除,在成为能够传输的状态之后,将运营钞箱的剩余货币返送回原循环钞箱。另外,也可以将传输通道上的货币直接输送至回收目的地,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输送目的地的循环钞箱在故障时仍然处于确定状态、且从输送目的地的循环钞箱到鉴别部之间的传输通道上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在复位回收时也可以不从运营钞箱向原循环钞箱输送货币,在去除了传输通道上的残留货币之后,复位回收后从不存在残留货币的状态再次从原循环钞箱向输送目的地的循环钞箱继续进行清点动作,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另外,在复位回收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复位回收前后的合计值用作原循环钞箱收纳值/各回收钞箱收纳值。另外,在复位回收前后分别反馈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该时刻处于确定状态的循环钞箱省略清点动作,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处理时间。

图14中还示出了与上述各状态相对应的自助设备的命令、以及各状态的执行主体。另外,在上述各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分别被作为银行账务外货币或银行账务内货币处理,具体处理在图14中示出。此处的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种情况。 在图1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除了在存款计数时产生回收货币的情况下将其输送至存取款口以退还给用户之外,在其他各种状态下产生的回收货币都被收纳至同一个回收钞箱。因此,回收钞箱中处于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不确定状态。

(具体例b)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b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1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b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15所示,在自助设备1的状态为初始加钞、忘取回收和用于补充加钞的自动装填的情况下,回收货币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在自助设备1的状态为存款计数时,回收货币被输送至存取款口以退还给用户,在自助设备1的状态为其他通常状态的情况下,回收货币被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由此,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b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1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图16是说明具体例b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16所示,可确定的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410,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307,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03。

具体而言,初始加钞时,回收货币不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所以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为0;存款收纳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存款计数量;取款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送出至存取款口的货币量;忘取回收时和补充加钞时,回收货币不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所以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为0;取回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收纳至运营钞箱的货币量;分配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来自运营钞箱的输送源货币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回收货币不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所以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为0;存款收纳故障时, 根据故障紧前的存款计数和发生了故障的存款收纳来处理,设备余额变化量为故障紧前的存款计数量;取款故障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从存取款口向用户已经送出的货币量因此为0;忘取回收故障时和补充加钞故障时,回收货币不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所以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为0;分配故障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运营钞箱中已收纳的货币量,即故障紧前的来自运营钞箱的输送源货币量;取回故障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到达运营钞箱的货币量因此为0;自动清点故障时,设备余额变化量为复位回收后到达运营钞箱的货币量,由于通常使运营钞箱为空,因此设备余额变化量为0。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b中,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确定,回收钞箱的数量仅为两个即可,而且只需要变更各命令中设定的回收货币收纳目的地即可实现。但是,在未执行上述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无法确定,其中还混有不确定货币。

(具体例c)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c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17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c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17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忘取回收货币无论确定还是不确定都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

根据本具体例c,无论自助设备1的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成功与否,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仅包含确定货币。另外,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的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c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图18是说明具体例c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18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 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895-500=1395,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13,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112,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70。其中,如图18所示,根据自助设备的状态,将初始加钞和补充加钞等状态与其他状态相区分地处理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的回收货币,从而将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回收货币区分为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并如上求出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由此,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2回收钞箱中的不确定货币部分进行处理即可。其中,初始加钞时,确定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设备余额变化量为循环钞箱余额变化量与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之和;补充加钞故障时,确定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设备余额变化量为已收纳至循环钞箱的循环钞箱余额变化量与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之和;其他状态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b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c中,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回收钞箱的数量仅为两个即可,而且能够将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分为确定货币和由银行账务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货币。但是,在第2回收钞箱中,仍然处于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状态。

(具体例d)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d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1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d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19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确定货币,在忘取回收货币中,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而不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

根据本具体例d,无论自助设备1的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成功与否, 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仅包含确定货币。另外,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的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d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图20是说明具体例d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20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910-500=1410,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13,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127,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70。其中,如图20所示,根据自助设备的状态,将初始加钞和补充加钞等状态与其他状态相区分地处理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的回收货币,从而将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回收货币区分为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并如上求出第2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由此,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2回收钞箱中的不确定货币部分进行处理即可。其中,忘取回收时、存款计数故障时以及忘取回收故障时,确定的回收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设备余额变化量为第1回收钞箱余额变化量;其他状态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c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d中,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回收钞箱的数量仅为两个即可,而且能够减少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的货币量,第2回收钞箱的容量较小即可。但是,在第2回收钞箱中,仍然处于确定货币与不确定货币混杂存在的状态。另外,在第1回收钞箱中,混杂有由银行账务外原因引起的确定的回收货币。

(具体例e)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e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21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e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21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 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忘取回收货币无论是否确定都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

根据本具体例e,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来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不确定货币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确定货币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e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图22是说明具体例e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22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895-500=1395,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29,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166。另外,第1回收钞箱的不确定货币余额=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确定货币余额=166-113=53。另外,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不确定货币部分进行处理即可。其中,自助设备1的各状态下的设备余额变化量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c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e中,回收钞箱的数量仅为两个即可,能够进一步减少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的货币量,第2回收钞箱的容量更小即可,而且能够按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区分银行账务内货币和银行账务外货币,由此明确了回收货币的责任。但是,在未执行上述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无法确定,其中还混有不确定货币。

(具体例f)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f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23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f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 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23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在忘取回收货币中,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而不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

根据本具体例f,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来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不确定货币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确定货币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f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图24是说明具体例f中确定第1回收钞箱的确定货币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24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910-500=1410,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15,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195。另外,第1回收钞箱的不确定货币余额=第1回收钞箱的全部货币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确定货币余额=195-127=68。另外,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1回收钞箱和第2回收钞箱中的不确定货币部分进行处理即可。其中,自助设备1的各状态下的设备余额变化量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d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f中,回收钞箱的数量仅为两个即可,能够最大程序地减少被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的货币量,第2回收钞箱的容量能够最大程序地缩小。但是,在未执行上述自动清点的情况下,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无法确定,其中还混有不确定货币。另外,在第1回收钞箱中,混杂有由银行账务外原因引起的确定的回收货币。

(具体例g)

接着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g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 第二种情况。图25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g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25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第2回收钞箱和第3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确定货币,第2回收钞箱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不确定货币,第3回收钞箱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

根据本具体例g,无论自助设备1的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成功与否,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仅包含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确定货币。另外,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2回收钞箱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g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图26是说明具体例g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26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905-500=1405,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13,第1回收钞箱货币余额=122,第2回收钞箱余额=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1405-1213-122=70。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3回收钞箱进行处理即可。其中,自助设备1的各状态下的设备余额变化量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f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g中,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而且能够分离为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银行账务内货币,且第3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银行账务外的不确定货币。但是,在第3回收钞箱中,由用户引起的回收货币与由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引起的回收货币混杂存在。

(具体例h)

接着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h中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 币的收纳处理。在此,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图27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h中自助设备的各种状态下回收货币的收纳处理的表格。如图27所示,根据自助设备1的状态以及由鉴别部15输出的用于判断确定货币和不确定货币的信息,回收货币的收纳目的地被设定为第1回收钞箱、第2回收钞箱、第3回收钞箱和第4回收钞箱中的某一个,而且针对被收纳的回收货币分别作为银行账务内和银行账务外处理。其中,第1回收钞箱仅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确定货币,第2回收钞箱收纳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不确定货币,第3回收钞箱收纳原因为管机员或押运员等工作人员的银行账务外货币,第4回收钞箱收纳原因为用户的银行账务外货币。

根据本具体例h,无论自助设备1的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成功与否,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仅包含银行账务内货币中的确定货币。另外,在通常状态下的自动清点后,第2回收钞箱余额能够根据(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来确定。

具体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h中自助设备1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图28是说明具体例h中确定第2回收钞箱余额的一例的表格。如图28所示,设备余额变化量=初始加钞量+存款收纳量-取款量+忘取回收量+补充加钞量+分配量-取回量+存款计数故障时变化量+存款收纳故障时变化量-取款故障时变化量+忘取回收故障时变化量+补充加钞故障时变化量+分配故障时变化量-取回故障时变化量-自动清点故障时变化量=1905-500=1405,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1213,第1回收钞箱货币余额=122,第2回收钞箱余额=设备余额变化量-自动清点后循环钞箱余额-自动清点后第1回收钞箱余额=1405-1213-122=70。在通常状态的自动清点之后,仅对第3回收钞箱和第4回收钞箱进行处理即可。其中,自助设备1的各状态下的设备余额变化量可以参照上述具体例g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具体例h中,第1回收钞箱的余额总是确定的,而且能够分离为第2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银行账务内货币,且第3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原因为工作人员的银行账务外货币,而第4回收钞箱中收纳的货币是原因为用户的银行账务外货币。由此,能够明确 银行账务外货币的责任。

(其他具体例)

在上述各具体例中,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在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一种情况的情况下,也可以酌情变更并适用于各具体例。

以下总结上述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下对回收货币中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不同处理。图29是用于总结回收货币中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不同处理的表格。其中,为了更容易理解,在第二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称为机内货币和机外货币。第二种情况下对回收货币的各种处理如上述实施方式和具体例所述。以下具体说明第一种情况。

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初始加钞后可能产生不确定的银行账务内货币,可以将初始加钞时产生的回收货币(银行账务内货币)之中的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2回收钞箱。该不确定货币产生的责任在于银行的工作人员。

进而,在自助设备正常交易中产生的银行账务内回收货币之中,可以将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或第3回收钞箱。

另外,由于用户忘取而回收的货币作为银行账务外货币,可以将其中的确定货币收纳至第4回收钞箱或第1回收钞箱,而将不确定货币收纳至第4回收钞箱或第5回收钞箱或第2回收钞箱。该不确定货币产生的责任在于用户。

由此,在银行账务内货币与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划分基于上述第一种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具体例类似的技术效果。

(其他)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具体例。其中,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具体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用于理解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各实施方式和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和要素的合理省略,由此得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可疑币作为由用户引起的不确定货币处理,并设定其在自助设备1的各种状态下的回收目的地。另外,也可以将可疑币收纳至与其他回收货币都不同的回收钞箱、例如第5回收钞箱。可疑币例如包含利用真币的一部分制造的所谓变造币。

例如,在本发明中的上述命令既可以从自助设备1的应用程序(ap)发出,也可以从上层系统100等其他部分发出。

例如,作为银行账务外货币处理的回收货币,既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仅其中的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用于收纳银行账务内的确定货币的第1回收钞箱,也可以被收纳至用于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回收钞箱。在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的情况下,由于确定货币被收纳至第1回收钞箱,其他回收钞箱的收纳量减少,容量较少即可。在收纳至用于收纳银行账务外货币的回收钞箱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忘取回收时容易对用户所忘取的货币进行实物确认。

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上层系统100或应用程序的命令自身中包含上述状态信息作为参数,并指示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命令将回收货币收纳至被指定的回收钞箱。

例如,本发明的回收货币收纳处理也可以与远程确认相结合。控制装置可以针对用于收纳不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中收纳的回收货币,记录回收原因、交易信息和货币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作为不确定货币信息。进而,从远程对记录的上述不确定信息进行确认,从而将确认后的回收货币作为确定货币处理。另外,还可以全部确定后的上述回收钞箱作为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或者将如上确定后的回收货币输送至用于收纳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由此,能够减轻对货币进行实物确认的负担,缩短确定金额的时间。

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回收原因信息决定回收货币的不明优先级。例如,在将不确定货币的回收目的地设定为用于收纳不确定货币的回收钞箱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回收原因信息将回收货币强制作为不确定货币收纳至该回收钞箱。例如,可以将回收原因为两张重叠输送的货币强制作为不确定货币收纳。由此,能够不依赖于鉴别结果,提高确定精度。

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对状态信息进行扩展。可以在状态信息中追 加用于指定钞箱及其张数的信息,利用该信息在自动清点时使该钞箱收纳指定张数的货币。由此,能够用于确保加钞计划的一致性,或者将该自助设备的货币向同店铺的其他自助设备流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与纸币处理机构9相互独立,但也可以将控制部10设在纸币处理机构9内。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自助设备1在自动轧账处理中将循环钞箱17和回收钞箱的银行账务内余额状态的确认状况以及所确认的银行账务内余额报告给上层系统100。除此以外,自助设备1也可以还将有无银行账务外余额报告给上层系统100。另外,自助设备1也可以由控制部10记录银行账务内余额中的鉴别结果信息,还将针对银行账务内余额基于面额和张数确定的鉴别结果信息得到的金额、以及基于面额和张数不确定的鉴别结果信息得到的金额报告给上层系统100。由此,在最终由管机员进行轧账时,能够确定轧账人应注意的金额。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自助设备1举例说明了在银行等中用于存款等交易的装置,但自助设备不限于此,既可以是用于各种存取款业务的装置,也可以是供顾客自助进行规定业务(例如交电费等业务)的各种自助设备。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自助设备1处理纸币,但自助设备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还处理硬币等货币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