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对账系统及现金对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4766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现金对账系统及现金对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现金对账系统及现金对账方法,尤其涉及基于移动终端的现金对账系统及现金对账方法。



背景技术:

银行柜台每天要对当天进行的各种现金业务进行对账,其对于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银行负责对账的系统是部署在银行的办公网络中的,由于安全性考虑,该系统与atm机(自助设备)所在的生产系统并不能互联。对于atm机进行的现金交易,需要将钞箱回收后才能进行对账。如果每天都回收atm机中的所有钞箱,由于atm机数量众多,那么现金配送方面的成本会大大增加。反之,如果对钞箱初始装入大量的现金,很多天后再取回进行清点对账,则一旦出现错误交易的情况,由于时间长,排查的复杂性会大大增加。

所以当前各个银行的普遍做法是进行折中,对每台atm大概以一周两次的频率进行加钞。如果到达加钞时间,即使某个钞箱内还剩余大量现金,也要取回进行清点,为atm机更换新的钞箱。

作为一例,在公开号为cn104103133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自助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在该专利文献中,对atm机的钞箱进行管理和对账,具体而言,对多个钞箱设定唯一的钞箱编号,各个钞箱上具有存储所述钞箱编号的条形码和射频识别标签。在钞箱出库时,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批量扫描出库钞箱的标签。在清机加钞时录入atm的编号与装机钞箱的对应关系到该自助设备管理系统。在整点清分时,通过条形码扫描仪逐个扫描完成入库处理的钞箱的条形码,并将该钞箱的现金剩余金额录入该自助设备管理系统。最后该自助设备管理系统对入库钞箱的现金剩余金额进行对账处理。具体方法为:根据与atm机对应的入库钞箱的现金剩余金额计算总现金剩余金额。比较atm机的账务剩余金额和总现金剩余金额。如果二者相等,则账务记录记为平账;如果前者大于后 者,则将账务记录为短款;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账务记录为长款。

该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能够对钞箱余额数量进行对账,但是仍存在以下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能解决:

(1)需要将钞箱取回才能进行对账。这样,如果清机加钞的周期长,就会增加长短款排查的困难;如果清机加钞的周期较短,则增加了atm运营成本,并且钞箱内剩余钞票未被利用就要取回,白白损失了现金利息.

(2)只能根据余额来判断是否平账或出现长短款。没有对每笔交易钞票进出的精查。并且有可能会漏查掉一些长短款现象。比如在某笔现金存取操作中发生了长款1张的错误,又在之后的某笔现金存取操作中发生了短款1张的错误。

(3)一旦出现长短款,不能为定位到是哪笔交易出现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金对账系统及现金对账方法,使银行不需要将自助设备的钞箱取回,就能够及时地对自助设备的现金业务进行对账检查,并且能够对发生长短款的错误交易进行定位,这样能够延长加钞计划的间隔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方便银行对自助设备的现金业务的精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现金对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助设备、终端装置以及对账服务器,所述自助设备包括:现金处理部,进行现金交易,并记录交易流水信息以及现金冠字号信息;信息处理部,对所述交易流水信息及所述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而生成对账用信息;身份认证部,对持有所述终端装置的运维人员进行身份认证;以及信息提供部,向所述终端装置提供所生成的所述对账用信息;所述终端装置取得由所述自助设备的所述信息提供部提供的所述对账用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对账服务器;所述对账服务器接收由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对账用信息,并利用所述对账用信息进行对账。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信息处理部在所述预处理中制作第一表作为所述对账用信息,在该第一表中,按每个交易,记录所述交易流水信息以及所有钞票的冠字号信息,并且对本自助设备中存 入并被取出的钞票进行标记。

此时,所述对账服务器从所述第一表中排除与带有标记的钞票有关的信息,并将第一表中的剩余的钞票的冠字号信息与针对装填到所述自助设备中的钞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对账。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信息处理部在所述预处理中还基于所述第一表,制作第二表作为所述对账用信息,在所述第二表中,按每个交易,与所述交易流水信息对应地记录排除与带有所述标记的钞票有关的信息后的首张钞票的冠字号信息及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信息。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交易流水信息包括交易号、交易时间、交易账号、交易类型以及钞票张数。此时,所述对账服务器在针对装填到所述自助设备中的钞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中,确定分别与所述第二表中所示的首张钞票及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信息相同的第一冠字号信息及第二冠字号信息,求出该第一冠字号信息与第二冠字号信息之间的钞票张数即参考钞票张数,并判断所述第二表中的交易流水信息所示的钞票张数与所述参考钞票张数是否一致,从而进行对账。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信息处理部在所述预处理中还基于所述第一表,制作第三表作为所述对账用信息,在所述第三表中,按每个交易,与所述交易流水信息对应地记录排除与带有所述标记的钞票有关的信息后的、与该交易对应的所有钞票的冠字号信息。

此时,所述对账服务器将所述第三表中的冠字号信息与针对装填到所述自助设备中的钞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对账。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自助设备还包括二维码生成部,该二维码生成部利用由所述信息处理部生成的所述对账用信息生成二维码;所述信息提供部向所述终端装置展示所述二维码,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来取得所述对账用信息。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现金对账系统中,所述信息处理部定期地、或在预定的时间点、或按照所述运维人员的输入操作来生成所述对账用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的现金对账系统,能够使银行不需要将自助设备的钞箱取回,就能够及时地对自助设备的现金业务进行对账检查,并且能够对发 生长短款的错误交易进行定位。这样能够延长加钞计划的间隔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方便银行对自助设备的现金业务的精查。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不仅能够通过上述现金对账系统实现,还能够通过现金对账方法等实现,并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现金对账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金对账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现金对账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对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对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自助设备1与运维人员间的身份认证与交互的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基于二维码的信息的提供和取得的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在终端装置与对账服务器之间传输信息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金对账系统。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现金对账系统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现金对账系统包括对账服务器21、终端装置11以及自助设备(也称为自动柜员机,简称为atm)1-1、1-2、1-3、1-4。对账服务器21用来进行银行现金业务对账。终端装置11是能够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能够与对账服务器21及自助设备1-1、1-2、1-3、1-4进行信息通信,例如为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自助设备1-1、1-2、1-3、1-4供客户进行取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业务,分为取款机和循环一体机,也包括新兴的vtm即远程视频柜员机。其中,自助设备1-1、1-2、1-3、1-4虽然示出4个,但其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各自助设备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以下统一作为自助设备1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助设备1按每次交易,记录交易流水信息以及现 金冠字号信息,并对交易流水信息以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生成对账用信息。并且,自助设备1对持有终端装置11的运维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并向终端装置11提供所生成的对账用信息。运维人员利用终端装置11从自助设备1取得对账用信息,并传输给对账服务器21,由对账服务器21进行对账。

这里,终端装置11从自助设备1取得对账用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是,自助设备1将对账用信息放入二维码,终端装置11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对账用信息,也可以是自助设备1将对账用信息保存在文件中,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通过蓝牙的方式来传输等等。

<结构>

以下,利用图2对本发明的现金对账系统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金对账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现金对账系统包括自助设备1、终端装置11、以及对账服务器21。

自助设备1包括现金处理部101、信息处理部102、身份认证部103以及信息提供部104。

现金处理部101进行各种现金交易,泛指在自助设备内完成现金提取、存款等操作的软硬件部分。并且,现金处理部101在现金交易过程中,记录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

信息处理部102对由现金处理部101记录的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规定的预处理,生成对账用信息。这里,对账用信息的生成既可以定期地进行,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也可以按照运维人员的输入操作来进行。

身份认证部103用来对持有终端装置11的运维人员进行身份认证。

信息提供部104向终端装置11提供由信息处理部102生成的对账用信息。

自助设备1也可以具备二维码生成部105,该二维码生成部105利用由信息处理部生成的对账用信息生成二维码。此时,信息提供部104通过在其显示部上展示二维码来提供对账用信息。

终端装置11包括信息取得部111以及发送部112。

信息取得部111取得由自助设备1的信息提供部104提供的对账用信息。信息取得部111例如可以构成为扫描部,由此在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若自助设备1的信息提供部104向终端装置11展示二维码,则信息取得部111通过扫描所展示的二维码来取得对账用信息。

发送部112向对账服务器21发送由信息取得部111取得的对账用信息。例如,可以是与对账服务器建立专用链接的vpn连接装置。

对账服务器21包括接收部211以及对账部212。

接收部211通过与终端装置11建立专用链接而接收从终端装置11的发送部112发送的对账用信息。接收部211例如可以是与终端装置建立专用链接的vpn连接装置。

对账部212通常为银行或者第三方开发的业务系统,利用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进行对账。具体而言,对账部212将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中的冠字号信息与针对装填到自助设备1中的钞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对账。

根据上述现金对账系统,能够不取回自助设备中的钞箱,就能够对其发生的现金业务进行对账。并且,若存在长短款,则能够定位到发生错误的交易。

<动作>

以下,利用图3说明上述结构的现金对账系统的现金对账方法。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现金对账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首先,自助设备1的信息处理部102对由现金处理部101在现金交易中记录的交易流水信息和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而生成对账用信息(步骤s301)。对账用信息的生成既可以定期地进行,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点进行,也可以在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装置11请求更新时进行。另外,在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还利用该对账用信息生成二维码,图3中省略图示。

接着,自助设备1的身份认证部103对持有终端装置11的运维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步骤s302)。此时,自助设备1可以与运维人员交互,确认是 否需要重新生成对账用信息/二维码。详细方法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着,自助设备1的信息提供部104向终端装置11提供所生成的对账用信息,终端装置11取得所述对账用信息(步骤s303)。例如,向运维人员展示二维码,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装置11的信息取得部111扫描二维码并存储相应二维码,从而取得对账用信息。

然后,终端装置11通过与对账服务器21连接,将所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传输到对账服务器21(步骤s304)。上述连接例如是vpn连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

接收到对账用信息的对账服务器21进行对账(步骤s305)。具体而言,对账部212将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中的冠字号信息与针对装填到自助设备1中的钞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对账。

根据上述现金对账方法,能够不取回自助设备中的钞箱,就能够对其发生的现金业务进行对账。并且,若存在长短款,则能够定位到发生错误的交易。

下面,具体说明对自助设备现金业务进行对账、并定位错误的详细内容。

<对账用信息生成>

首先,对图3中的步骤s301的对账用信息生成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对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图。在自助设备1中,现金处理部101在每次交易中记录交易流水信息和现金冠字号信息,而信息处理部102从现金处理部101中提取交易流水信息和现金冠字号信息,填入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第一表)中。

具体而言,在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作为交易流水信息,记录交易号、交易时间(月日时分)、交易账号、交易类型(例如,存款为1,取款为0)、张数。并且,还按每个交易记录所有钞票的冠字号信息以及进出款标记。进出款标记中,优选的是仅针对先存入后又被取出的钞票进行标记。例如如图4所示,在交易号为“0001”的存款交易中存入的钞票中包括冠字号信息为“px12221882”、“mt11552356”的两张钞票,而该两张钞票在交易号为“0002”的取款交易中被取出。因此,在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对于 交易号为“0001”的存款交易及交易号为“0002”的取款交易中的冠字号信息为“px12221882”、“mt11552356”的两张钞票进行了标记。由此,在后续的处理中,可以不需要考虑附有标记的信息,因此能够减少处理负荷和处理时间。

并且,自助设备1的信息处理部102基于填充信息预处理表,制作信息记录表(第二表)作为对账用信息。

图5是用于说明对交易流水信息及现金冠字号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图。在自助设备1中,信息处理部102定期地、或者预先设置的时间点(例如每天上午10点)、或者按照运维人员的请求生成(更新)信息记录表。如图5所示,在信息记录表中,作为交易流水信息,记录交易号、交易时间(月日时分)、交易账号、交易类型(例如,存款为1,取款为0)、没有标记的钞票的张数。例如,在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中,关于交易号为“0001”的存款交易,从实际交易的张数(图4中为5张)减去附有标记的张数(图4中为2张)而得到3。并且,在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中,作为现金冠字号信息,记录没有标记的钞票中的首张钞票的冠字号及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例如,在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中,关于交易号为“0001”的存款交易,参照图4可知没有标记的钞票中的首张钞票的冠字号为“a2r1834894”、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为“ac12554555”。

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处理负荷和处理时间。

以上,说明了先制作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再基于该填充信息预处理表制作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的优选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从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排除附有标记的钞票的信息之后的其余的信息(第三表)作为对账用信息。此外,也可以将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直接作为对账用信息。

此外,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此时在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的情况下,二维码生成部105还利用公知的二维码生成技术,根据通过上述预处理得到的对账用信息来生成二维码。这里,由于二维码所能容纳的信息有限,因此优选的是作为对账用信息而使用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对于二维码而言,一个二维码可容纳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每条交易信息包 括约50个数字、4个大写字母。因此,在如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的情况下,一个二维码约可容纳50条交易信息。

<身份认证>

以下,对图3中的步骤s302的身份认证进行说明。

在图3中说明的那样,在步骤s302中,自助设备1的身份认证装置103对运维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此时也可以与运维人员交互,确认是否需要重新生成对账用信息。图6是用于说明自助设备1与运维人员间的身份认证与交互的流程的图。

如图6所示,首先,由自助设备1的身份认证装置103对运维人员进行基于随机口令、rsa认证等密码技术、或基于虹膜、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步骤s601)。

在身份认证不通过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否),所有流程结束。此外,若身份认证通过(步骤s601中是),则由身份认证装置103促使运维人员选择是否需要重新生成对账用信息(步骤s602)。

如果运维人员选择不重新生成(步骤s602中否),则目前自助设备1中的对账用信息为信息处理部102上一次定期或规定的时间点生成的对账用数据。这里,在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的情况下也同样,目前自助设备1中的二维码为二维码生成部105定期地或在规定的时间点生成的二维码。

如果运维人员选择重新生成(步骤s602中是),则信息处理部102基于最新情况重新生成对账用信息(步骤s603)。当然,在自助设备1与终端装置11之间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还由二维码生成部105重新生成二维码。

<对账用信息的提供及取得>

以下,对图3中的步骤s303的对账用信息的提供及取得进行说明。

如图3中说明的那样,在步骤s303中,自助设备1的信息提供部104向终端装置11提供所生成的对账用信息,终端装置11取得所述对账用信息。这里,如上述那样,信息的提供及取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下面,以采用基于二维码的传输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基于二维码的信息的提供和取得的流程的图。如图7所示, 首先由自助设备1的信息提供部104通过自助设备1的显示部向运维人员展示第一张二维码(步骤s701)。

接下来,运维人员通过所持有的终端装置11的信息取得部111对所展示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并存储(步骤s702)。

接下来,信息取得部111判断是否还有未展示的二维码(步骤s703)。

在判断为仍存在未展示的二维码的情况下(步骤s703中否),回到步骤s701,重复步骤s701-s703的处理。

在判断为没有未展示的二维码的情况下(步骤s703中否),信息提供部104标注已经展示的交易边界,并记录在自助设备1中,以确定下次生成的信息记录表的起始边界。

由此,完成基于二维码的信息的提供和取得,并返回图3的处理。

<向对账服务器的信息传输>

以下,对图3中的步骤s304的向对账服务器的信息传输进行说明。

如图3中说明的那样,在步骤s304中,由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装置11而与对账服务器21进行vpn连接,并将之前运维人员获得的对账用信息传输到银行的对账服务器。

图8是表示在终端装置与对账服务器之间传输信息的流程的图。如图8所示,首先由运维人员的终端装置11的发送部112(这里为vpn连接装置)与对账服务器21的接收部211(这里为vpn连接装置)进行基于ipsec技术或ssl技术的vpn连接(步骤s801)。

接下来,终端装置11的发送部112将信息取得部111所取得并存储的对账用信息发送给对账服务器21的接收部211(步骤s802)。

对账服务器21的接收部211接收所有对账用信息,并进行信息完整性校验(步骤s803)。

然后,终端装置11的发送部112与对账服务器21的接收部211断开vpn连接。

由此,完成向对账服务器的信息传输,并返回图3的处理。

<对账>

以下,对图3中的步骤s305的对账进行说明。

如图3中说明的那样,对账服务器21利用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进行对 账,具体如下。

在对自助设备1进行加钞时,首先对这些钞票进行验钞,记录冠字号信息,然后放到钞箱里,再将该钞箱放入自助设备1使用。于是,当对账服务器21的接收部211接收到来自终端装置11的对账用信息的情况下,对账部212将接收到的对账用信息中的冠字号信息与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对账。

这里,由于对账服务器21中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所对应的钞票仅可能用于取款交易,并且对于自助设备1中的存款交易所涉及的钞票,对账服务器21中没有相应的记录,因此,严格来讲,在本发明中仅对取款交易进行对账。因此,可以一开始就设为仅对取款交易进行对账。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该限制,此时,可以在对账用信息中的连续规定张数的钞票没有在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中出现的情况下,视为存款交易而跳过该交易的对账。

此外,例如,在作为对账用信息使用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表的情况下,对账服务器21的对账部212可以首先在对账服务器21中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中,确定与信息记录表中所示的首张钞票及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信息相同的冠字号信息,求出所确定的该两张钞票之间的钞票张数,并判断该钞票张数与信息记录表中的交易流水信息所示的张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意味着发生了长短款。

此外,例如,在作为对账用信息使用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的情况下,对账服务器21的对账部212可以首先进行在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排除与带有标记的钞票有关的信息的处理,接着对取款交易中的剩余的没有标记的钞票的冠字号信息与对账服务器21中事先记录的冠字号信息逐一进行比对。若两者有冲突,则意味着发生了长短款。并且,对账部212也可以首先同样进行在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排除与带有标记的钞票有关的信息的处理,接着利用取款交易中的剩余的没有标记的钞票中的首张钞票及末张钞票的冠字号信息及交易流水信息中的张数,与使用图5的信息记录表的情况同样地进行对账。

此外,例如,在作为对账用信息而使用在填充信息预处理表中排除带有标记的钞票的信息而得到的第三表的情况下,除了不需要由对账服务器 21进行排除带有标记的钞票的信息的处理以外,其对账方法与使用图4所示的填充信息预处理表的情况相同。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用于理解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和要素的合理省略,由此得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