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86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个输入口或输出口登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



背景技术:

为了创建和谐社会,在各区域,如机场、地铁、车站、小区,学校,银行,监狱,图书馆、写字楼、影剧院、工厂企业、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地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在这些区域实施人员管理的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在必要部位设置智能人行通道闸。现有的人行通道闸一般包括一外壳,在外壳上设有一面板,在外壳内部设有电子系统,电子系统至少包括一种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人体的有效身份。但是现有的通道闸不具有防跟随以及防爬行通过的功能,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所述通道可防止跟随并具有防止爬行通过的功能,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箱和副机箱,所述主机箱与副机箱相对设置,主机箱与副机箱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主机箱与副机箱上设有闸门,所述主机箱内设有电控板和闸门驱动装置,所述闸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闸门驱动装置受控于所述电控板,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闸门上是否有人或物体被夹持;所述主机箱和副机箱上内嵌有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识别待通过者的身份信息;所述主机箱和副机箱的内侧设有红外线对射光矩阵,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分布在所述闸门的内外两侧,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物体或人体的信息,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包括防跟随红外对射部,所述防跟随红外对射部分三层进行布置,分别对应人体的踝关节部、膝关节部及腰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闸门与防跟随红外对射部之间设有防夹红外对射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夹红外对射部和防跟随红外对射部分别包括96对-128对红外对射探头,所述红外对射探头采用脉冲式扩散光束红外对射探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主机箱和副机箱采用钢结构框架及不锈钢外壳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通道闸通过将红外对射探头设置于不同的高度,红外对射探头的探测光束具有不同的探测角度,形成类似立体的阻隔模型,提高紧随探测能力;且具有防止爬行通过的功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机箱 2、副机箱 3、闸门 4、身份识别模块 5、防跟随红外对射部 6、防夹红外对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矩阵的防跟随通道闸,包括主机箱1和副机箱2,优选的,所述主机箱1和副机箱2采用钢结构框架及不锈钢外壳制作。所述主机箱1与副机箱2相对设置,主机箱1与副机箱2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主机箱1与副机箱2上设有闸门3。所述主机箱内设有电控板和闸门驱动装置,所述闸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闸门驱动装置受控于所述电控板,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闸门上是否有人或物体被夹持。

所述主机箱和副机箱上内嵌有身份识别模块4,所述身份识别模块4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识别待通过者的身份信息;所述主机箱和副机箱的内侧设有红外线对射光矩阵,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分布在所述闸门的内外两侧,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与所述电控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物体或人体的信息,所述红外线对射光矩阵包括防跟随红外对射部5,所述防跟随红外对射部分三层进行布置,分别对应人体的踝关节部、膝关节部及腰部。所述闸门3与防跟随红外对射部5之间设有防夹红外对射部6。进一步的,所述防夹红外对射部6和防跟随红外对射部5分别包括96对-128对红外对射探头,所述红外对射探头采用脉冲式扩散光束红外对射探头。

闸门的特点:采用3层探测光束,防止爬滚进入。采用快速释放连接器及RJ-45内部接线电缆,使得安装和服务极为方便。采用入门防跟随探测器(防跟随红外对射部),使用强大的算法,将误报率降到极低水平。能够探测和过滤携带物品,包括手提包、背包、手拉箱、轮椅,以及导盲狗等。

探测技术:光通道闸通过探测红外光束的阻隔,来判断人/物体在通道中的移动。通过分析被阻隔的时间和模型,来判断移动的对象及方向。当一个人通过探测光束矩阵时,系统将根据光线被阻隔的模样,判断其进出的方向,以及是否有人跟随进入。通道闸防跟随探测通道闸装备多个束射的探测矩阵,采用最为先进的算法,确保每次有效的身份识别只允许1人通过。可以自动探测识别随身携带物诸如手杖、手拉行李箱、背包等,误报几乎不存在。

尽量多的探测器/探测光束,以采集足够的的信息。否则防卫程度将降低,误报率提高。本申请中的探测器(红外对射探头)按3层排列,每层探测密度为1/4英寸(不到7毫米);安装在不同的高度,防止在光束下爬滚通过;英飞凌通道闸探测矩阵分布成3个高度,分别对应踝关节、膝关节及腰部,计算腿的数量并进行模样分析判断。探测光束具有不同的探测角度,形成类似立体的阻隔模样,提高紧随探测能力。使用独立、广角的探测器,降低光束校准的难度;通道闸探测光束角度跨度可达到20°。

现有的通道闸采用刷卡后屏蔽光束的方式来降低误报率,但这却导致了防跟随能力的降低;因此本申请使用光束来屏蔽。现有的通道闸无法快速安全完成开闭通道门,所以人员进出很多的时候刷卡或者生物识别后,通道闸常开,而不关闭,这样就不能避免跟随;由于本申请通道闸采用先进的96光矩阵系统后既能快速开关通道门,同时又限定每次通行只允许1人刷卡,只有在前面的人通过后,通道闸复位后,后面的人才可以刷卡或者生物识别;有的产品的光束探测会受阳光、反射/折射光,甚至手电光的影响。本申请的红外对射探头采用脉冲式光束,使得光信号能够从周边的光干扰中拾取出来;现有的通道闸都是提前触发报警,应该允许人们先进入探测区后刷卡,这样可以减少误报及提高通行速度。

通道闸编程设置:报警和提示喇叭声音设定(声音类型及长度);报警和提示指示灯设定;报警输出设定;光束被阻隔时间报警设定;在人体部分进入探测矩阵又退回时发生报警或在人体完全进入探测矩阵时发生报警设定;跨越敏感度设定。

方向控制:

可以通过门禁或生物识别系统软件或开关来进行方向开放、关闭和验证(刷卡)控制。每个方向可以有以下三种运行模式:1)自由通行(开放):无需刷卡,即可自由通行;2)刷卡通行:需要刷卡,由门禁系统判别卡的有效性,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的刷卡,将产生报警;3)禁止通行(关闭):如果有人往该方向通行,将产生报警。

防夹控制:

引入多重探测技术,防止关闸时伤人。英飞凌通道闸引入的防伤人探测和控制包括:1)防跟随探测光束;2)独立的垂直防夹探测器(防夹红外对射部),一般为96光束,最多可达128光束;3)舌触感应,当关闸时遇到阻力,自动缩回;4)边侧感应技术,只要门侧触及物体,立刻自动缩回。

识别技术:本申请通道闸可以配合任何一家门禁系统,可支持多种识别技术,包括非接触感应卡、密码键盘、磁卡、条形码、指纹、掌纹、虹膜、面相等识别方式。

报警控制:通道闸可以为门禁系统提供以下报警输出:1)一般报警:以下所有报警都由此产生输出,通常在门禁只有一个或报警输入短缺才使用。2)故障报警:在通道闸掉电或内部出现故障时,产生的输出。3)非法进入:当一个人进入并穿过通道时,他没有刷卡,或使用无效卡,或正在通过闸机时反方向有人刷卡,则该方向可关闭。4)非法离开:当一个人离开并穿过通道时,他没有刷卡,或使用无效卡,或正在通过闸机时反方向有人刷卡,则该方向也可关闭。一个智能的门禁系统并不需要非法进入和非法离开报警,因为门禁系统可以从通道闸的门磁输出和准入输入来判断是否非法通行。

快速通行:

通道闸的通行速度主要取决于光矩阵的密度(长度)及设备的复位速度。本申请的通道闸只需2-3步就可以通过96束光矩阵,而其它产品往往需要5-6步。通常每个通道每分钟至少可以通过30-35人,该数据基于以下每人的通行时间进行估算:100ms读卡器读卡时间+200ms门禁控制响应时间+1000ms人员穿行通道闸机时间(1-2步)++100ms通道闸机复位时间(通常小于50ms)+1400ms每人通过通道闸机时间约1 3/4秒。

布局灵活,通道宽度:符合CDA及ADA标准,每道的宽度为80-90cm,占地很小,易于摆放,可按直线、弧形、折角或偏移等方式排列。

美观实用:人性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及装修风格,任意定义防跟随通道的外观(圆弧型、直边)、体积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锈钢或是大理石的用材。界面友好,声音及指示灯设计符合美学及行为习惯,简单易懂

可靠耐用:采用钢结构框架及不锈钢外壳,按100%正常运行时间设计(每周7天24小时),探测光束不必绝对准确,无需定时调校,确保长期使用。不需要风扇散热,不会因为风扇(易损件)的故障而殃及其它部件。工艺精湛,每个细微部件都采用高级材质,并精心制作。几乎不需要维护。只需进行简单的表面清洁。使用电机的,只需要半年上一次润滑油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